AI to C市场
搜索文档
阿里千问APP上线一天即冲入总榜前五
扬子晚报网· 2025-11-18 14:32
11月18日,阿里巴巴新推出的AI应用千问APP,在公测上线次日便迅速冲入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 第五位,排名超越DeepSeek。其火爆人气一度导致服务器拥堵,"阿里巴巴千问崩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 搜,官方则以"我好着呢"幽默回应,侧面印证了其公测首日的火热流量。 此次发布标志着阿里正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并将其视 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千问APP主打免费,并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其目标是 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据悉,面向海外市场的千问APP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 千问APP的底气源于阿里Qwen系列开源大模型的强大性能和广泛影响力。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 Qwen模型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近期发布的旗舰模型Qwen3-Max,在性能上已超过GPT-4、Claude 3 Opus等国际顶尖模型。英伟达CEO黄仁勋曾表示,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的大部分市场。同时, Qwen模型也正成为硅谷初创公司的技术基石,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公开称公司正"大量依赖 Qwen",因其比OpenAI模型更快更好。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阿里巴巴(09988)官宣千问项目 香港证监会督促持牌机构预防洗钱行为
智通财经· 2025-11-18 07:43
阿里巴巴AI业务进展 -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并上线APP公测版,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1] - 千问APP国际版近期上线,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旗舰模型Qwen3-Max性能超过GPT5等,跻身全球前三 [1] - Qwen正迅速抢占硅谷市场,获得Airbnb CEO公开称赞,英伟达CEO表示其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大部分市场 [1] 美股及中概股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主要指数悉数下跌,道指跌1.18%,标普500跌0.92%,纳指跌0.84% [2] - 美股锂矿股逆势集体上涨,智利矿业化工涨超9%,美国锂业涨近7% [2]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小鹏汽车跌超10%,理想汽车跌超4%,恒生指数ADR跌0.69% [2] 香港监管动态 - 香港证监会发通函敦促持牌机构对显示分层交易活动迹象的可疑资金转移保持警觉,以预防洗钱行为 [3] - 不法分子利用持牌机构进行分层交易活动有持续上升趋势,涉及掩饰非法资金来源及去向 [3] 公司合作与协议 - 中国同辐与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签署辐照钴-60放射源意向采购协议,标志其自产放射源将首次出口拉美市场 [4] - 中国软件国际携手深开鸿与奕斯伟计算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开源鸿蒙+RISC-V"双开源数字基础设施新生态 [8] 公司资本运作 - 宁德时代询价转让价格为376.12元/股,较收盘价折价3.8%,拟转让约4563万股获16家机构全额认购 [5] - 吉利汽车预计极氪与吉利汽车今年底前完成合并交割,目前法律层面已无障碍 [6][7] 公司项目进展 - 中广核电力招远1号机组将于11月18日开始全面建设,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单台机组装机容量1,214MW [7] 公司季度业绩:收入与利润 - 华住集团第三季度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8.1%,归母净利15亿元同比增长15.4% [9] - 零跑汽车第三季度收入194.5亿元同比增长97.3%,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1.5亿元 [10] - 健倍苗苗中期收益约4.3亿港元同比增7.7%,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1.15亿港元同比增20.0% [11] - 携程集团第三季度收入183.67亿元同比增15.52%,归母净利润198.9亿元同比增194.01% [12] - 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总收入203.8亿元同比增101.8%,净亏损约3.8亿元同比收窄78.9% [13] 公司季度业绩:运营指标 - 零跑汽车毛利率为14.5%,较第二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 [10] - 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毛利率首次突破20%达20.1%,汽车交付量116,007辆同比增加149.3% [13] 半导体行业与中芯国际运营 - 中芯国际三季度产能利用率达95.8%,产线供不应求 [15] - 公司承接大量模拟、存储包括NOR/NAND Flash、MCU等急单,为保障交付将部分非紧急手机订单延后 [14][15] - 存储行业供应存在缺口预计高价位态势将持续,新厂商从流片到规模化量产需至少16个月 [14][16]
今天,破发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17 18:47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主要指数震荡走低,恒生指数收跌0.71%至26384.28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96%至5756.88点,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74%至9328.40点 [2] - 大市成交额为2176.13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的2327.88亿港元有所减少,南向资金净买入84.48亿港元 [3] - 电气设备、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化工、银行板块表现疲弱,而软件服务、大消费、煤炭、房地产板块走强 [3] 主要个股及板块动态 - 联想集团收跌3.9%,中国宏桥收跌3.64%,携程集团-S收跌3.56% [4] - 康师傅控股收涨2.08%,万洲国际收涨1.15%,京东健康收涨0.95% [4] - 泡泡玛特逆市收涨0.46% [7],此前索尼影业获得其LABUBU的影视改编权,电影项目处于早期阶段 [9] - 阿里巴巴-W逆市收平,成交额达176.42亿港元 [11],公司将其旗舰AI应用更名为“千问”并向公众开放测试,计划将各类生活场景接入该App [13] - 阿里巴巴与申通快递控股股东等签署协议,将购股权行权期延长至2028年12月27日,行权价格每股16.413元 [13] 新股上市表现 - 中伟新材港股上市首日破发,发行价34港元/股,收盘报33.96港元/股,跌0.12%,早盘最大跌幅超过5% [5][16] - 公司为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材料企业,成立于2014年,202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 香港科技创新政策 -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已启动基金经理申请程序,政府将作为有限合伙人总投资100亿港元 [22] - 基金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半导体与智能设备、数字化与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与可持续发展五大板块 [22] - 香港将于11月20日公布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创科产业发展规划概念纲要》,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先进制造领域 [2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84.48亿 内资抢筹盈富基金(02800)超37亿港元 继续加仓阿里巴巴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18:0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1月17日,北水成交净买入港股84.48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3.3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41.13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盈富基金、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赣锋锂业、中芯国际、小鹏汽车-W [1] 重点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37.26亿港元,总买卖额为33.56亿港元,净流入31.80亿港元 [2][4]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20.7亿港元,总买卖额为64.84亿港元,净流入8.68亿港元 [2][5]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2.8亿港元,总买卖额为15.77亿港元,净流入4.35亿港元 [2][7]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7768万港元,总买卖额为17.35亿港元,净流出1.80亿港元 [2][5]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065万港元,总买卖额为15.71亿港元,净流入8534.33万港元 [2][6]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7329万港元,总买卖额为20.80亿港元,净流出2915.29万港元 [2][6] - 赣锋锂业遭净卖出8353万港元,总买卖额为12.09亿港元,净流出8813.03万港元 [2][7] - 小鹏汽车-W遭净卖出5254万港元 [4][7] - 美团-W获净买入2.47亿港元,港股通(沪)渠道净流入2.48亿港元 [4][7] - 中国移动遭净卖出1837万港元 [7]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2.19亿港元 [5] - 晶泰控股获净买入6064万港元 [6]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华鑫证券表示,港股近期调整后估值更合理,流动性有望缓解,外资开始重回港股进行左侧布局 [4] - 阿里巴巴正式公测千问APP,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对标ChatGPT模式 [5] - 摩根大通认为腾讯三季业绩稳健,其微信在获取应用内交易流量方面处于有利位置,生成式AI将提升此潜力 [5] - 晶泰科技子公司与礼来达成协议,总价值最高可达3.45亿美元 [6] - 中银国际指出,中芯国际第三季业绩超预期,但对第四季展望谨慎,存储器周期可能挤占消费电子需求 [6] - 大和预测明年锂价将维持于每吨7.5万至9万元人民币区间,上行空间有限,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价格偏软 [7] - 索尼计划打造泡泡玛特旗下Labubu玩具的主题电影 [5]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84.48亿 内资抢筹盈富基金(02800)超37亿港元 继续加仓阿里巴巴(09988)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17:57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1月17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84.48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3.3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41.13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盈富基金、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赣锋锂业、中芯国际、小鹏汽车-W [1] 个股交易详情 - 盈富基金(02800)买卖总额为33.56亿港元,净流入31.80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买卖总额为64.84亿港元,净流入8.68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买卖总额为15.77亿港元,净流入4.35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买卖总额为20.80亿港元,净流出2915.29万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买卖总额为17.35亿港元,净流出1.80亿港元 [2] - 赣锋锂业(01772)买卖总额为12.09亿港元,净流出8813.03万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买卖总额为15.71亿港元,净流入8534.33万港元 [2] 沪港通活跃股 - 美团-W(03690)买卖总额为6.12亿港元,净流入2.48亿港元 [4] - 盈富基金(02800)买卖总额为5.47亿港元,净流入5.46亿港元 [4] - 小鹏汽车-W(09868)买卖总额为5.32亿港元,净流出5254.04万港元 [4] - 赣锋锂业(01772)买卖总额为7.08亿港元,净流入459.61万港元 [4] 公司动态与市场观点 - 华鑫证券表示港股调整后估值更合理,外资交易盘开始重回港股,有望进入左侧布局春节前行情 [4] - 阿里巴巴千问APP开启公测,公司正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5]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因有媒体报道索尼将打造Labubu主题电影 [5] - 摩根大通认为腾讯三季业绩稳健,其微信在获取应用内交易流量方面处于有利位置,生成式AI将提升此潜力 [5] - 晶泰科技子公司与礼来达成协议,总价值最高可达3.45亿美元 [6] - 中银国际表示中芯国际第三季业绩胜预期,但对第四季展望谨慎,可能抑制市场热情 [7] - 大和预测明年锂价将维持于每吨7.5万至9万元人民币区间,上行空间有限 [7] - 小米集团-W、美团-W、地平线机器人-W分别获净买入2.8亿、2.47亿、6000万港元 [7] - 中国移动、小鹏汽车-W分别遭净卖出1837万、5254万港元 [7]
阿里(09988)千问App今起免费开放公测 全面对标ChatGPT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15:18
阿里巴巴AI to C战略 - 公司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1] - 基于模型通义千问Qwen打造的千问App公测上线,具备对话与办事功能,旨在打造未来AI生活入口 [1] - 应用将覆盖办公、地图、健康、购物等多个生活场景,公测版已登陆各大应用商店,网页端与PC版同步开放 [1] 大型语言模型竞争动态 - OpenAI推出新一代旗舰模型GPT-5.1系列,旨在提升ChatGPT的智能水平和对话趣味性 [5] - 此次发布距上一代GPT-5仅数月,GPT-5.1是对GPT-5因缺乏“人味”和“创造力”引发用户争议的升级 [5]
千问APP正式上线,阿里要打造AI超级入口
华尔街见闻· 2025-11-17 13:1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11月16日,阿里巴巴旗下“千问”APP正式上线并开启公测,网页端与PC版同步开放,标志着公司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1] - 该应用定位为“免费开放,人人可用”的个人AI助手,目标不仅是与用户对话,更能为用户办事,旨在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 [1] - 应用采用极简设计,默认开启联网搜索以确保信息准确性,并集成了图像生成、AI修图、视频通话、实时翻译等多种功能 [17][20] 技术实力与性能 - 千问APP搭载的Qwen3-Max模型是通义千问家族尺寸最大、能力最强的基础模型,性能超过GPT5,位列全球前三 [13] - 千问的技术实力获行业认可,Airbnb CEO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模型“更快更好”;英伟达CEO称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很大部分市场 [15] - 该应用具备强大的意图识别能力,允许用户在一个对话框内完成多样化任务 [20] 战略意图与行业影响 - 千问APP的上线是阿里从侧重企业客户向发力消费者市场的关键战略转向,旨在打造一个AI原生的C端超级入口 [22] - 公司计划在未来数月逐步增加代理式AI功能,以支持在淘宝等主要平台上的购物体验,希望通过整合电商优势来吸引并沉淀用户 [23] - 此举使阿里巴巴正式与字节跳动的“豆包”、腾讯的“元宝”等本土对手展开竞争,但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国内尚无AI应用能稳定突破亿级日活跃用户门槛 [23] 市场反应与品牌整合 - 受千问APP上线消息刺激,AI应用板块大涨,宣亚国际直线拉升20%涨停,三六零、博睿数据、榕基软件、浪潮软件、苏州科达等多只股票涨停 [7] - 公司将应用名称从“通义”更名为“千问”,是统一AI品牌形象的关键一步,计划将旗下多个AI应用整合到“千问”品牌之下,打造消费者首选的一站式应用 [24] - 公测首日应用因用户涌入过载出现服务拥堵和中断,部分用户反馈输入指令后无法获得响应 [25]
千问APP公测,进军生活场景,与ChatGPT全面竞争
南方都市报· 2025-11-17 12:14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并上线APP公测版 [1] - 公司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 [1] - 产品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5] - 千问APP已上架各大应用商店,同步提供网页和PC版,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以争夺海外用户 [4] 产品功能与性能 - 千问APP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主打免费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结合 [1] - 产品功能包括AI问答、聊天、学习、拍题、记录、写作、办公、翻译等 [2] - 产品具备强大的办事能力,例如一句指令可在几秒钟内完成研究报告并制作成数十页精美PPT [5] - 千问在与ChatGPT、Gemini、Grok等全球顶级模型的实盘投资大赛中斩获冠军 [5] - 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近期发布的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跻身全球前三 [4] 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Qwen已超越Llama、Deepseek等模型,成为全球性能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大模型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大部分市场并持续扩大份额 [4] - Qwen正迅速抢占硅谷市场,Airbnb CEO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模型更快更好 [4] 生态整合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以增强其办事能力 [5] - 公司认为AI发展已进入“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入局C端市场的时机已成熟 [5] - 公司已于今年2月宣布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设定了到2032年将云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扩大十倍的长期目标 [4]
阿里的AI超级入口--千问APP正式上线,免费开放
华尔街见闻· 2025-11-17 11:59
产品发布与定位 - 阿里巴巴于11月16日正式上线千问APP,开启公测,网页端与PC版同步开放,标志着公司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1] - 千问APP定位为“免费开放,人人可用”的个人AI助手,目标不仅是对话,更能为用户办事,旨在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 [1] - 应用采用极简设计,默认开启联网搜索功能以确保信息准确性,并集成图像生成、AI修图、视频通话、实时翻译等多种功能 [15][19] 技术实力与性能 - 千问APP搭载的Qwen3-Max是通义千问家族尺寸最大、能力最强的基础模型,性能超过GPT5,位列全球前三 [11] - 背后的Qwen大模型研发始于三年前,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是全球领先的开源大模型之一 [10][7] - 技术实力获行业认可,Airbnb CEO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模型“更快更好”,英伟达CEO也指出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很大市场份额 [13] 市场战略与竞争格局 - 此次推出千问APP凸显了阿里巴巴在AI变现策略上的关键转向,从长期聚焦企业端(B端)市场转向发力消费者(C端)市场 [23] - 公司计划未来数月逐步增加代理式AI功能,以支持在淘宝等主要平台上的购物体验,希望通过整合电商传统强项来吸引并沉淀用户 [23] - 此举使阿里巴巴正式与字节跳动的“豆包”、腾讯的“元宝”等本土对手,以及OpenAI等全球领导者展开竞争 [23] 品牌整合与用户反响 - 将应用名称从“通义”更名为“千问”是统一AI品牌形象的关键一步,旨在将复杂技术实力压缩成清晰、易于记忆的品牌符号 [24][25][27] - 公司计划将旗下多个AI应用整合到“千问”品牌之下,打造消费者首选的一站式应用 [26] - 公测首日应用即遭遇流量洪峰,因用户涌入过载导致部分服务出现拥堵和中断,反映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21]
阿里“千问”项目进军AI to C市场 千问APP公测版上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7 11:08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公司于11月17日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并上线APP公测版,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2] - 项目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主打免费策略并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结合 [2] - 核心管理层将该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旨在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2] 产品功能与生态整合 - 公司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 [2] - 通过广泛的生态整合,旨在让千问APP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