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概念
搜索文档
兆驰股份涨2.11%,成交额2.7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616.1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3 10:0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3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11%,报6.30元/股,成交金额2.76亿元,换手率0.97%,总市值285.2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616.17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469.16万元,大单净买入3147.00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1.05%,近60日涨幅达35.78%,但近20日下跌2.78%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38.96亿元,同比下降14.03%,归母净利润10.00亿元,同比下降27.1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占比66.90%,LED产业链占比33.10%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08亿元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14万户,较上期增加0.79%,人均流通股为44640股,较上期减少0.7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5019.09万股,较上期增加1627.29万股 [2]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291.23万股,较上期减少74.73万股 [2]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彩电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富士康概念、5G、小米概念、植物照明、MLED等 [1]
九号公司跌2.01%,成交额4.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14.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4:2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报63.83元/股,总市值457.84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4.66亿元,换手率1.3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14.1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764万元,大单净流出330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7.61%,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3.14%,近20日下跌4.79%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短程移动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2] - 收入构成以电动两轮车为主,占比58.10%,电动平衡车及滑板车占比18.57%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04万户,较上期增加22.06% [2] - 人均流通股2717股,较上期减少17.53%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089.24万股,较上期大幅增持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396.88万股,较上期大幅增持 [3] 公司背景与市场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0日,于2020年10月29日上市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摩托车及其他-其他运输设备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机器人概念、小米概念、智能交通、破净股等 [1]
奥特佳涨2.20%,成交额1.3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69.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4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20%至3.25元/股,成交额1.30亿元,换手率1.26%,总市值107.5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69.71万元,特大单净买入770.41万元,大单净流出0.7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66%,近5个交易日上涨0.31%,近20日下跌6.61%,近60日上涨9.8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01亿元,同比增长9.94%,归母净利润7360.07万元,同比增长6.55%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空调压缩机52.40%,汽车空调系统及储能电池热管理设备47.60%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782.75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10日股东户数为14.33万,较上期减少1.92%,人均流通股22631股,较上期增加1.9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051.10万股,较上期增加811.96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451.05万股,较上期增加468.18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电气系统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米概念、理想汽车概念、汽车零部件、汽车热管理、奇瑞汽车概念等 [1]
奋达科技涨2.09%,成交额1.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8.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3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6.85元/股,成交金额为1.01亿元,换手率为0.98%,总市值达122.9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8.9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42.19万元,大单净卖出336.7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78%,但近20个交易日下跌12.40%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24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2.21亿元,买入总额3.70亿元占总成交额11.71%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收入构成为:电声产品46.73%,健康电器31.58%,智能门锁8.76%,其他(补充)8.17%,智能可穿戴产品4.76% [1]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同比减少10.68%,归母净利润1708.75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0.1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2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0.61万户,较上期减少10.02%,人均流通股为7435股,较上期增加10.36% [2] - 同期,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325.93万股,较上期增加378.19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跨境电商、虚拟现实、阿里概念、小米概念、富士康概念等 [2]
英唐智控涨2.18%,成交额2.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17.0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1 14:3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18%,报收9.84元/股,成交金额2.47亿元,换手率2.45%,总市值111.6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17.03万元,特大单买入1714.27万元(占比6.93%),卖出525.58万元(占比2.13%),大单买入5689.26万元(占比23.00%),卖出6460.93万元(占比26.12%)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1.33%,近5个交易日上涨1.76%,近20日下跌9.64%,近60日上涨17.0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6日,于2010年10月19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电子元器件分销、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软件研发、销售和维护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子元器件产品占比91.59%,芯片设计制造占比8.06%,物联网产品占比0.18%,软件销售及维护占比0.15%,其他业务占比0.02%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分类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米概念、智能座舱、无人驾驶、OLED、柔性电子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93万户,较上期减少1.00%,人均流通股13144股,较上期增加1.0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76.23万股,华夏创成长ETF(15996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73.58万元,同比减少14.12% [2] 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9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0.00元 [3]
汉威科技涨2.06%,成交额8.7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273.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4: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公司股价盘中报55.42元/股,上涨2.06%,总市值达181.47亿元,当日成交额为8.73亿元,换手率为5.64%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273.8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895.85万元(买入5663.27万元,卖出3767.42万元),大单净买入2300万元(买入2.35亿元,卖出2.12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1.53%,近60日上涨26.33%,近5个交易日上涨3.94% [1] - 今年以来公司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6日,龙虎榜净买入3.74亿元,买入总额7.46亿元(占总成交额16.65%),卖出总额3.72亿元(占总成交额8.30%) [1] 公司基本情况与财务数据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有机废气及废水污水的治理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7亿元,同比增长5.67%,归母净利润5907.32万元,同比增长14.47%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3] 行业归属与股东结构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涉及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概念、电子皮肤、具身智能、小米概念等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3万户,较上期增加18.45%,人均流通股3811股,较上期减少15.57%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1125.03万股(较上期减少21.00万股),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持股628.53万股(较上期增加186.75万股),华商润丰混合A持股212.91万股(较上期减少29.96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87.48万股(较上期减少486.15万股),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持股183.44万股(较上期减少55.01万股),华商元亨混合A持股128.40万股(较上期减少47.93万股) [3]
九号公司涨2.03%,成交额3.6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13.9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1 14:1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报65.31元/股,上涨2.03%,总市值468.45亿元,成交额3.64亿元,换手率1.02%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13.9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438.63万元,大单净买入647.3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0.80%,近5个交易日上涨3.65%,近60日上涨12.60%,近20日下跌1.24%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0日,于2020年10月29日上市,主营智能短程移动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 收入构成主要为电动两轮车(58.10%)、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18.57%)、其他产品(12.17%)、配件收入(6.57%)和全地形车(4.58%)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摩托车及其他-其他运输设备,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机器人概念、小米概念等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4万,较上期增加22.06%,人均流通股2717股,较上期减少17.53%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089.24万股,较上期增加2805.31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396.88万股,较上期增加2191.68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新进第八大股东 [3]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01亿元 [3] - 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A类(011328)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豪威集团涨2.00%,成交额13.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627.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3:3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公司股价上涨2.00%,报收129.75元/股,成交金额13.59亿元,换手率0.87%,总市值1565.2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627.9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5200万元(买入1.96亿元占比14.46%,卖出1.44亿元占比10.56%),大单净买入4400万元(买入4.09亿元占比30.08%,卖出3.65亿元占比26.89%)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4.53%,近5个交易日下跌1.47%,近20日下跌6.36%,近60日上涨3.90%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被动件、结构器件等半导体产品的分销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半导体设计销售82.92%,半导体代理销售16.58%,半导体设计技术服务0.39%,租赁收入0.08%,其他0.03%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光学、无人驾驶、智能手机、机器视觉、小米概念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56亿元,同比增长15.42%;归母净利润20.28亿元,同比增长48.34%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6.6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7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41万,较上期减少6.08%;人均流通股8445股,较上期增加6.50% [2] - 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63亿股,较上期增加943.79万股;华夏上证50ETF持股1668.58万股,较上期增加110.51万股;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持股1470.57万股,较上期增加30.57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285.03万股,较上期减少102.12万股 [3]
宝武镁业涨2.17%,成交额1.5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0.6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1 13:2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17%至14.13元/股,成交额1.58亿元,换手率1.30%,总市值140.1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90.69万元,特大单买入772.97万元(占比4.90%),大单买入4233.86万元(占比26.86%)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5.82%,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5.10%,近20日下跌8.96%,近60日上涨15.25%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30日,于2007年11月13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镁、铝合金材料的生产、深加工及销售,收入构成以铝合金挤压产品(35.90%)和镁合金产品(26.03%)为主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小金属-其他小金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轻量化、一体化压铸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2亿元,同比增长6.7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6412.42万元,同比大幅减少46.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6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33万,较上期增加1.43%,人均流通股13666股,较上期减少1.4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222.77万股,较上期增加296.97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和华夏中证1000ETF分别位居第八和第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华夏中证1000ETF为新进股东 [3]
电连技术涨2.04%,成交额1.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64.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1:20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50.10元/股,成交额1.45亿元,换手率0.81%,总市值212.8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64.60万元,特大单净买入914.63万元(买入1619.15万元,卖出704.52万元),大单净买入649.98万元(买入2989.77万元,卖出2339.79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5.41%,但近60日上涨12.36%,近5日和近20日分别下跌2.53%和5.3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20日,于2017年7月31日上市,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1] - 主营业务为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连接器32.14%,射频连接器及线缆组件18.52%,电磁兼容件17.75%,软板16.28%,其他15.3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华为概念、小米概念、消费电子、比亚迪概念、智能手机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4亿元,同比增长17.71% [2]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减少21.1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8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30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4万,较上期减少1.33%,人均流通股17605股,较上期增加1.34%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354.68万股,较上期减少214.82万股 [3] - 兴全合泰混合A和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混合A分别增持17.42万股和16.48万股,易方达创业板ETF和南方中证500ETF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