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

搜索文档
晶采观察丨持续升温!解锁“文博热”破圈密码
央广网· 2025-05-19 15:37
博物馆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从单纯的文化守护者转变为反映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与消费新动能提升紧密相连 [1] - 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较上年增加213家,免费开放率达91.46% [2] 博物馆创新实践 -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如"朝珠耳机"和故宫口红成功出圈,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1] - 甘肃省博物馆"绿马"系列文创产品以可爱形象和实用功能获得消费者青睐 [1] - 多地博物馆推出夜游、特展等项目,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发展 [1] 博物馆文旅融合 - 上海、苏州等地博物馆引入咖啡馆等业态,形成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1] - 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1] - "五一"假期超6000万人次参观博物馆,显示博物馆已成为假日热门消费场景 [3] 博物馆受众变化 - 青年群体成为博物馆参观主力,其文化诉求推动博物馆创新发展 [3] - 2024年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覆盖密度显著提升 [2] - 国际博物馆日将"青年力量"列为子主题,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3]
冰箱贴成“文创顶流”,小物件撬动大市场
新华日报· 2025-05-19 14:37
博物馆文创冰箱贴市场表现 - 常州博物馆"国风超有戏"文物复刻立体冰箱贴系列半年销售近1.5万个,销售额突破61.1万元,成为现象级文化消费产品 [1] - 苏州博物馆屏风摆件冰箱贴上线不到一个月在小红书售出5000多个,冰箱贴品类占线下门店销售超30% [2] - 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南京博物院"小粉炉"冰箱贴销量超70万件 [2] 产品设计创新 - "国风超有戏"系列以6件馆藏文物为原型,采用立体设计与AR互动技术,扫描二维码可激活动态古画 [1] - 苏州博物馆屏风摆件融合亚克力、金属底片和木质外框,复刻清代《四季虫花卉册》画作 [2] - 材质涵盖锌合金、3D树脂、软胶、陶瓷,功能延伸至灯箱、计时器、八音盒等,价格区间10-65元 [4] 消费驱动因素 - 文化解构让历史元素通过冰箱贴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现代人理解文化的"接口" [3] - 满足情感载体需求,既作为旅游纪念品又适合朋友互赠,特定主题能引发共鸣 [3] - 应用场景广泛,可吸附于冰箱、微波炉等含铁物件,兼具艺术展示与实用价值 [3] 行业发展趋势 - 艺府文创50%员工为设计师,日均两个著作权申请,以南京梧桐树为主题的毛绒系列因个性化定制持续热销 [6] - 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盐》主题联名文创通过跨界融合地方历史元素,覆盖洗化、家居等品类 [6] - 行业需避免同质化,应通过二次开发、科技赋能和形态突破构建核心竞争力 [7]
千亿院线公司的文创战事
36氪· 2025-05-19 11:11
5月12日,上市公司万达电影发布公告,宣布 将与关联方儒意星辰共同投资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按品牌简称为52TOYS),收购老 股和认购新股,合计投资人民币1.44亿元。 万达电影表示,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千家开业影院,将与52TOYS在IP玩具产品的开发及售卖、市场营销和其他相关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这只是一个缩影。 经过翻看数百家公司的最新动向,文创潮发现,如今玩具周边、院线、影视综艺、文旅、图书出版、游戏等各领域的头部"玩家",几乎都在"言必称IP "。 比如主营业务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奥雅股份,就有些沮丧地表示:" 我们空守美好的场景和很大的流量入口,但是没有货可以卖 "。为此,它专门成立了 悦 起文化等IP品牌,提出 要"成为全球领先的文创娱乐企业"。 围绕这一趋势,文创潮IP图鉴系列文章又可以更新了。前不久我们发布了玩具周边篇,今天来看看电影院线公司的打法,后续将推出影视、明星综艺、文 旅、图书出版、游戏等五篇。 万达电影的做法,不是只在影院入口拜访货架,而是"整合营销",比如与《原神》携手推出"银幕绮旅"系列主题套餐和周边产品,除了爆米花、徽章、痛 包、浴巾等实体商品,还有联名会员卡等 ...
西九文化区CEO:香港带来“西九出品” 上海文化产品也能借道西九“出海”
解放日报· 2025-05-19 09:43
香港西九文化区上海文化周 - 香港西九文化区首次走出港岛,选择上海作为第一站,于6月18日至22日举办"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期间将带来7个重磅文艺作品 [1]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解放日报共同举办文化沙龙,作为活动的一部分 [1] -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表示,"立足本地、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西九和香港的最大优势,希望与上海同行紧密合作,用好两地文化资源 [1] 文化合作与交流 - M+博物馆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西九表演艺术处与上海戏曲艺术中心都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合作是双向的 [3] - 西九可以牵线将全球演出引入上海,同时上海文化产品也能借道西九"出海",冯程淑仪在海外推广时往往也会推荐上海的文化产品 [3]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11月从上海移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览,展现了沪港文化领域的信任与合作 [2] 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 冯程淑仪认为发展文创产业不应避讳谈钱,文化场馆不能变成无法良性运营的"大白象",需要用高质量的展品和展览匹配参观者日益增长的艺术鉴赏力 [2] - 通过IP出口,M+博物馆把草间弥生展引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博物馆,收益颇丰 [2] - 文创产品不仅在西九文化区内销售,也在香港机场售卖,明年还计划登陆内地电商平台 [2] 文化展览与演出 - 精心选择"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作为来沪的第一展,这是贝聿铭首个全面回顾展,包含400多件展品 [1] - 7个作品中两个用粤语演出——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和粤剧《霸王别姬》,虽然现场配有字幕,但可能影响上海观众的观剧体验 [1] - 冯程淑仪对上海市场有信心,认为上海观众识货且愿意为好的节目付费 [2]
国际博物馆日我省文博活动精彩纷呈
海南日报· 2025-05-19 09:21
活动现场,2025年全省文博行业文化创意产品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作品征集时间从5月18日持续至8 月18日,大赛面向广大专业人员、研发机构以及文博爱好者,不限送交作品数量。 现场还展出了多款海南各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如南海精灵系列玩偶挂件、深蓝宝藏系列白酒盲盒套 装、黎锦围巾、非遗锦show首饰等,这些文创产品风格各异,巧妙地将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吸引了 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当天,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中国邮政集团海南省分公司、四川五粮液浓香酒有限公司签约并发布 联名产品;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海口海之峡旅行社有限公司、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海南 大学、海口经济学院中广天择传媒学院、琼海市馆校合作试点学校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省博物馆与海南游 礼旅游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海南省博物馆与海南游礼旅游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 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签订《海南省博物馆主题邮局运营合作协议》;与丹青国际文化集团有限 公司签订《文物保护修复合作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书》。 据介绍,近年来,海南在博物馆建设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今年5月初,全省已有备案博物馆57 个,其中国有博物 ...
博物馆,为什么招年轻人爱?(文化中国行·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博物馆创新展陈与互动体验 - 洛阳博物馆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成为热门打卡点,吸引年轻女性穿汉服模仿合影,展陈方式调整为独立展位以提升观展体验[10][11] - 甘肃省博物馆打造"绿马和朋友们之家"沉浸式主题空间,以铜奔马为核心IP设计6个生活场景,试营业期间日均接待数百人[14][15] - 苏州湾博物馆推出"家门口看大展"活动,采用裸眼3D和5G技术展示21件国宝文物,"小粉炉"成为最受欢迎展品[17][18] 文创IP开发与商业化 -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基于铜奔马设计"绿马跳跳"等形象,并延伸开发"鲵娃娃""牛哞王"等系列IP,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团队推动文物活化[15] - 湖南博物院以马王堆汉墓狸猫纹漆食盘为原型打造"汉小狸"IP,开发40余种文创产品,"五一"期间商圈快闪活动使游客停留时间平均增加1.8小时[21][22] - 南京博物院围绕"小粉炉"开发40多种周边产品,与江豚壶组成CP,巡展带动文创店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0%[18][19] 数字技术赋能文博体验 - 苏州湾博物馆运用三维特效显示屏旋转展示文物细节,5G大运河展览实现8省17市虚拟穿越[18] - 湖南博物院上线"山海"数字平台收录超3.2万件文物,开展"守味湖南年"线上活动吸引百万网友参与[22] - 北京舞蹈学院学生受洛阳博物馆女俑启发创作舞蹈《牵》,通过肢体语言活化文物形象[13] 跨界融合与用户生成内容 - 商业机构推出北魏女俑同款妆造服务,网络平台涌现用户创作的漫画、短视频等内容[11] - 插画师将马王堆狸猫纹样转化为现代插画,保留文物特征的同时赋予新场景[23] - 博主用糖浆复刻"小粉炉"文物,通过创意烹饪深化对文物的理解[20]
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头部品牌——铜师傅(H02150.HK)招股说明书解读
光大证券· 2025-05-18 2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铜质文创产品领先者,以铜质文创产品为核心,提供多样化商品,在铜质产品领域深耕多年,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占率达35.0% [2][8] - 铜质文创产品市场快速发展,集中度较高,2019 - 2024年CAGR达7.3%,高于整体中国金属文创工艺产品市场增速,预计2024 - 2029年仍将以7.7%的CAGR增长 [3] - 公司深耕传统文化,以失蜡铸铜打造精细化产品,产品以铜质摆件和铜雕画为主,以线上直营为主要销售渠道,线下直营门店提升品牌知名度 [4] 各目录总结 铜师傅:铜质文创产品领先者 - 公司自2013年成立便深耕铜质文创产品领域,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发展,线上在多平台开设旗舰店并获奖,线下开设经销店并扩大覆盖 [10] - 2024年公司收入达5.71亿元,同比增长12.8%,收入主要来自文创产品销售,铜质文创产品是核心,铜质摆件和铜雕画收入占比分别为87.16%与9.35%,木质文创产品收入占比下降 [14] - 截至IPO前,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董事长俞光,持股26.27%,顺为资本、天津金米、北京光信持股比例超5%,分别为13.39%、9.56%、6.06% [21] 铜质文创产品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市占率领先 - 中国文创工艺产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86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540亿元,CAGR = 4.3%,预计2029年将达4647亿元,塑胶树脂增速最快,金属文创工艺产品稳健增长 [27] - 中国金属文创工艺产品以黄金材质为主,2024年金质产品销售收入187亿元,占比74.2%,铜质产品销售收入16亿元,占比6.3%,2019 - 2024年CAGR达7.3%,预计2024 - 2029年以7.7%的CAGR增长 [30] - 铜质文创产品以摆件为主,2024年中国铜质摆件销售收入12.3亿元,占比78.3%,2019 - 2024年CAGR达8.2%,预计2029年将达18.7亿元 [34] - 竞争格局上,铜质文创产品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铜师傅铜质工艺产品销售收入5.5亿元,占市场比例35.0%,线上销售收入4.3亿元,占线上市场份额44.1%,均列第一,前三名共计销售收入11.3亿元,占71.9%市场份额 [37] 深耕中国传统文化,失蜡铸铜法打造精细化产品 - 铜质摆件是公司主要产品,畅销系列有铜葫芦系列和大圣系列,还推出传统文化、文物新生、口彩吉祥、神话民宿等系列产品,且与知名IP合作推出授权产品 [42][45][47] - 铜雕画结合二维绘画与雕刻技术,代表作有再现传统绘画、自然意象、传统信仰的作品,还与当代艺术家合作 [49] - 公司推出塑胶潮玩子品牌“欢喜小将”、银质产品子品牌“阅银”系列、黄金文创产品子品牌“玺匠金铺”,吸引不同客群 [53] - 公司用失蜡铸铜法制作铜质摆件,工艺流程含成型、制壳、金属铸造、表面处理四个阶段,约需12个工作日 [56] - 铜雕画通过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工具结合创作,工艺流程约四个阶段,总生产期约11.5天,公司形成结构化学徒计划,熟练技工总数持续增长 [58] - 公司以直营为主要销售渠道,2024年直营销售收入4.38亿元,占比76.7%,线上直营销售收入4.03亿元,占比70.5%,截至2024年末有9家线下直营店 [61] 盈利表现稳定,费用表现有所改善 - 公司2024年收入5.7亿元,净利润0.79亿元,净利润率13.8%,同比提升5.1pct,整体毛利率持续提升,2024年为35.4%,同比提升3.0pct,主力产品铜质文创产品毛利率为35.2%,同比提升3.3pct [66] - 公司2024年总费用率为22.2%,同比下降3.8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5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支出0.83亿元 [70]
围绕金沙、三国等多个IP 成都高新区谋划打造天府文创超级IP集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18:00
游戏+文旅联动模式 - 高质量精品游戏带动文旅产业发展,"跟着悟空游山西"成为山西文旅金字招牌 [1] - 《原神》与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联动活动当日吸引近万人参观 [1] - "游戏+文旅"联动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消费新场景 [1] 成都高新区游戏产业发展 - 《明末:渊虚之羽》试玩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游戏融入四川本土文化遗产如绵阳市报恩寺、资阳市安岳毗卢洞等 [1]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聚焦动漫影视、游戏电竞赛道,入驻企业64家,聚集从业人员6000名 [1] - 园区引入可可豆、墨境天合、千鸟动画等动漫影视企业,以及完美天智游、AG电竞等游戏电竞企业 [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模 - 成都高新区出台政策支持游戏研发、赛事转化、出海发行等,最高给予500万元扶持 [2] - 引入四川游戏创新发展中心、咪咕科创平台等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聚集协作 [2] - 2024年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形成全链条千亿级产业集群 [2] 未来发展规划 - 成都高新区计划拓展专业园区空间,补齐高能级共性技术平台短板 [3] - 加大数字文创产业紧缺人才引育力度,研究非标人才认定制度 [3] - 支持企业围绕金沙、三星堆、三国、大熊猫等孵化天府文创IP,打造超级IP集群 [3]
全国首只科幻+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启航:助力成都数字文创与科幻产业腾飞
搜狐财经· 2025-05-18 12:23
国内首只数字文创产业基金成立 - 成都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完成备案 目标规模33亿元 是国内首只聚焦数字文创 科幻产业和未来赛道投资的产业基金 [3] - 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生态培育"创新模式 期限长达7年并可延长至9年 体现"长期陪伴"资本逻辑 [7] - 基金治理结构创新 由天府文投担任管理人 整合文化产业投资 科技创业投资 金融生态等优势资源 [8] 数字文创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876亿元 同比增长11.7% 聚集数字文创企业超7000家 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4] - 预计2025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将突破3100亿元 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4] - 产业正从单一内容创作向全产业链延伸 涵盖影视 游戏 装备制造 IP衍生等多元领域 [7] 基金运作模式与投资方向 - 采用"直投+子基金"双轮驱动模式 直投聚焦"科幻+未来产业"宏观布局 子基金深入细分赛道 [7] - 重点投向科幻阅读 影视 游戏 文旅等领域 发力互联网应用 数字智能等未来产业重点赛道 [12] - 关注数字技术 智能硬件/软件 工业自动化等技术创新与深度融合 支持原创作品全环节 [13] 产业协同与人才培育 - 基金将带动数字技术 装备制造 文化创意 教育培训等多产业联动发展 形成新产业集群 [14] - 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幻创作 技术研发 经营管理人才汇聚成都 支持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14] - 推动形成"产—学—研—投"闭环 为产业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14] 城市发展战略 - 基金助力打造"中国科幻之都" 建设数字文创"三高地三中心" 推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 [3] - 通过"文化引领 科技赋能 产业集聚 融合创新" 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 [15] - 将千年文化底蕴转化为未来产业动能 开辟兼具文化厚度与科技锐度的发展路径 [3]
博物馆喊年轻人“做文创” 拉满情绪引领价值
中国青年报· 2025-05-17 12:04
博物馆文创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文创从基础产品迭代升级至"立体文创",经历"基础文创""五感体验""动态文创"等阶段,河南博物院已推出49款动态文创产品[2][13] - 行业共识认为文创是"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通过手工体验、研学活动等链接公众,形成"参与式博物馆"模式[2][6] - 文创价值核心转向"人的连接",让观众成为文化传承共创者,而非单纯追求销量[3] 非遗体验与手工制作创新 - 中国非遗馆开设15个常设体验项目,如草编蜻蜓冰箱贴、流沙笺团扇制作等,兼顾实用性与原汁原味传统技艺[6][12] - 手工制作强调独特性与情感价值,如浙江省博物馆的陶瓷修复体验让参与者留存带有瑕疵的"独一无二"作品[7][8] - 苏州博物馆推出"苏博夜校",面向成人开设书画装裱、洒金烧箔折扇等课程,单次课程含40分钟展厅讲解与手作环节[9][12] 现象级文创产品案例 -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2019年推出后线上线下卖断货,内含青铜器、玉器等微缩仿制品,带动游客主动探究文物故事[13] - 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毛绒玩具、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等产品形成年度现象级爆款[13] - 考古盲盒走红后推动周口市博物馆"百忍图赞"石碑从仓库移至展厅,实现文物价值再发现[13] 年轻群体消费与教育创新 - 25-35岁群体通过文创满足美育需求,如定制云锦帆布袋、苏州丝绸博物馆个性化刺绣礼品等[9] - 博物馆设计符合年轻人逻辑的互动形式,如展厅剧本杀、夜校课程等,单次课程参与时长可达3小时[6][16] - 河南博物院通过沙龙活动引导年轻群体理解文物内涵,如针对考古盲盒推出钱币文化分享会及钱币巧克力[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