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业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激发潜能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新华日报· 2025-09-18 05:45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现状 - 共同体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破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1] - 当前建设存在校热企冷、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1] 共同体系统规划与运行机制 - 加强前瞻谋划 将共同体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双高计划推进、区域人才战略规划进行系统考量 按照产业链—岗位—专业的逻辑布局区域专业群[2] - 优化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以产权为基础、利益为纽带的实体化运作系统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联合攻关、共建共享资源的长效机制[2] - 强化系统布局 根据区域重点产业属性、行业背景和高校特色资源 分层分类扎实推进共同体建设[2] 制度协同与科技创新融合 -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优先支持区域内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发起和牵头组建共同体[3] - 增强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教学与双师型队伍构建中的参与度 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3] - 完善科教融合体制机制 聚焦核心技术与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 共建师资研修基地 健全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管理办法[3] 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 - 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 健全组织协调机制 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组建涵盖多领域的咨询组织[4] - 精准细化激励政策 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奖惩激励机制 在税收减免、资金补贴、土地使用、信贷支持等方面发力[4] - 加大公共资源投入 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 实现学校各项工作与当地产业发展的衔接融合[4] 共同体建设核心原则 -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产业牵引、环境支撑 多元融合 系统集成、分类推进的原则[5] - 着力将理论范式转化为多方协同、利益保障的实体化运行机制 创新构建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的生态环境[5]
国投智能涨2.12%,成交额2.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34.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4:5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上涨2.12%至16.39元/股 成交额2.72亿元 换手率1.97% 总市值140.8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34.75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11.21万元(占比6.29%买入/5.88%卖出) 大单净买入1323.54万元(占比20.75%买入/15.88%卖出)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8.85% 近5日涨3.21% 近20日跌9.60% 近60日涨19.2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福建省厦门市 成立于1999年9月22日 2011年3月1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电子数据取证产品(收入占比37.02%) 公共安全大数据(35.83%) 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22.66%) 新网络空间安全(4.4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概念板块包括电子身份证 数据确权 知识产权 AI文生视频 职业教育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94万户 较上期减少0.88% 人均流通股17320股 较上期增加0.89% [2]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76.19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90.39万股 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持股319.06万股(第九大股东)为新进股东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5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867.65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58亿元 同比增长1.6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8亿元 同比减少63.16% [2]
黑龙江:职业教育与产业“共生共长” 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新华社· 2025-09-17 14:03
产教融合模式 -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酷家乐合作培养逾千名家具智能制造技术人才 项目入选教育部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1] - 黑龙江省组建1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3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13022人 培训8051人 落实就业5877人 [1] - 推动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 建设80个省级职教产业学院 19个省级高水平学校和68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2] 人才培养方向 - 重点支撑先进装备制造 农机装备 生物医药 冰雪文旅等重点产业领域 [2] - 人工智能新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践 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教材并共同编制行业标准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工学院围绕智能制造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牡丹江大学培养边境经济与对俄合作应用型人才 [2] 教学实践创新 - 学生通过云设计软件平台实时生成3D空间软装效果图 掌握全案设计能力 [1] - 职业教育强调在产业链实践 实行"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学生走进企业一线"模式 [2] - 构建央地互动多方联动的产教融合生态 推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2]
东方国信跌2.05%,成交额1.5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95.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5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5%至11.01元/股 成交额1.57亿元 换手率1.56% 总市值125.3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95.5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45.22万元(买入占比3.46%/卖出占比8.21%) 大单净卖出1950.29万元(买入占比16.00%/卖出占比28.41%) [1] - 年内股价涨17.13% 近5日涨4.36% 近20日跌10.85% 近60日涨9.55%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8月6日净买入1.54亿元(买入总额4.08亿元/占比13.50% 卖出总额2.55亿元/占比8.42%)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行业解决方案 [2] - 收入构成: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6.59% 系统集成16.14% 云计算5.60% 软件产品1.68% [2] - 所属申万行业: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概念板块含电子身份证/AI文生视频/互联医疗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8.57万户(较上期减少4.37%) 人均流通股10573股(较上期增加4.57%)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41亿元(同比减少8.37%) 归母净利润-7917.44万元(同比减少625.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6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62.56万股(较上期增加394.87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841.75万股(增加160.12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96.02万股(增加118.06万股) 分列第四、八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机器人涨2.03%,成交额8.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04.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27
股价表现 - 9月17日盘中上涨2.03%至21.10元/股 成交额8.99亿元 换手率2.80% 总市值330.3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55% 近5日涨7.32% 近20日涨2.63% 近60日涨24.1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04.84万元 特大单买入5718.57万元(占比6.36%) 卖出7652.33万元(占比8.51%) [1] 资金流向 - 大单买入2.03亿元(占比22.54%) 卖出1.98亿元(占比22.06%) [1] - 特大单与大单合计买卖占比显示机构交易活跃 [1] 主营业务结构 - 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占比44.52% 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占比19.68% [1] - 工业机器人业务占比16.24% 半导体装备占比16.21% 交通自动化系统占比3.07%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工业机器人、物流自动化、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等领域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6.60亿元 同比微降0.0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9535.82万元 同比扩大54.32%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9.33万户 较上期减少8.69% [2] - 人均流通股7967股 较上期增加9.51%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2960.67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58.31万股 [3] 机构持仓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2804.21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499.71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857.33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45.3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143.26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351.24万股 [3] 行业分类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2] - 概念板块涵盖养老产业、职业教育、快递概念、智慧物流、工业软件等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6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ETF持仓变动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135.66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10.84万股 [3]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1120.08万股(第七大股东) 为本期新进股东 [3]
壹快评丨会思考也会动手,将成为未来人才硬核竞争力
第一财经· 2025-09-16 18:06
教育理念变革 - 福耀科技大学以理工科为核心、产业应用为导向 曹德旺捐资100亿元创办民办高校 强调教育不能脱离实际[1] - 办学理念源于2009年达沃斯论坛专家观点 认为中国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批判思维[1] - 2014年受美国戴顿大学产教融合模式启发 课堂与实验室结合 实验室建在生产一线[1] 教育政策调整 - 2025年目标优化调整高校20%学科专业布点 淘汰低就业率专业 新增国家战略需求专业[2] - 过去12年全国新增本科专业布点2.1万个 撤销或停招1.2万个专业布点[2] -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改革方向[2] 就业市场趋势 - 现代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校毕业生[2] - 福耀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起薪可能比普通高校毕业生高出30%[2] - 本科职业大学录取分数线超过211高校 出现普通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现象[2] 人才标准重构 - 企业需求定义人才为"既会思考 又能动手" 反映教育发展方向[3] - 应试教育催生"做题家"忧虑 数十年来高考状元中卓越成就者屈指可数[1] - 国家加大治理教育"内卷"现象 推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1]
本科毕业后,他们去念技校
投资界· 2025-09-16 16:36
学历与就业趋势变化 - 社会普遍认知中,学历向上攀升能允诺相对稳妥的未来,专科生努力"专升本",大学生将读研定义为"学历提升"[5] - 近年来就业环境变化导致学历滤镜褪色,年轻人开始主动"学历降级",认为技校、大专所教技能更实用高效、更能找到对口岗位,"本升专"、"研升技"从玩梗自嘲进入现实考量[6] - 当前中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7%,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000万[6] 政策与院校动态 - 广东省发布最新工作方案,面向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生设置1年制学制技师,并在多个技师学院开展培养试点[6] - 浙江省20个部门在2024年7月联合印发行动方案,面向未就业大学生开设全日制技师班[6]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面向本科生招生的"本升专"专业,涉及高铁检修和运营管理,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多省投档线高于本科控制线60分以上,集成电路、机械制造、自动化等专业相当抢手[6] "回炉重造"群体概况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招收"回炉"考取技术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累计超过150人,培训方向主要是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7] - 青岛市技师学院的大学生技师班已开办15届,累计招生超300人,其中本科学历100余人,不乏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85和211高校毕业生,还有部分学生毕业于国外院校[14] - 选择"回炉"的年轻人目标各异,有人希望通过职业教育重新找到满意工作,有人只是短暂停留以寻找新的可能性[8] 个体案例与动机 - 双一流大学应届毕业生李玉倩在经历3个月求职"厮杀"和考公压力后,发觉名校培养"也没多值钱",因对做饭感兴趣且照顾自己的能力有限,最终报名新东方烹饪学校学厨[10] - 211大学毕业生芸芸在考研失利后产生强烈无意义感,受童年动画片《梦色糕点师》影响,于2023年4月报名成为烘焙学校学员[11] - 聊城大学化学专业毕业生陈愉聪因感工作乏味枯燥、无职业成长而离职,通过朋友了解到青岛市技师学院的大学生技师班后,选择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11][12] 职业教育学习体验 - 技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需6点起床跑操、叠豆腐块被子、上晚自习,学校重视班级集体意识,上课迟到会扣集体分[15] - 课程安排上,学生每天花费大半时间用于实操,强调技术应用而非纯理论学习,例如学习电路、液压等具有不错就业前景的技能[15] - 技能学习需要吃苦和坚持,新东方烹饪学校学员需每天花费3小时练习颠勺基本功,导致手腕剧痛,青岛市技师学院学生为熟练掌握电路图,一个学期可画满18本A4纸,将画图时间从半小时进步到15到20分钟[16] 社会刻板印象与观念冲突 - "回炉"读技校的本科生常面临社会不解,如陈愉聪的消息引爆大学同学群,有朋友委婉劝说换工作,参加同学婚礼时有人"张着嘴巴愣了半天"[18] - 父母一代更难接受,陈愉聪需反复沟通让父母别在意技校标签,全当是"拜师学艺"才获理解[19] - 个体体验常颠覆刻板印象,李玉倩原担心技校男生素质差、卫生习惯不好,实际相处发现他们尊重友善,有人会主动处理堵塞的排水沟[19] 教育路径反思与职业成果 - 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被视作两条不同发展路径,无高下之分,本科证明学习能力强,但动手能力强的人适合职业教育[20] - 部分"回炉"者成长为掌握"理论+技能"的"π型人才",如袁靖学成后南下苏州,不到半年升任技术主管,后成为技术销售总监,月底薪1万元以上[22] - 青岛市技师学院介绍,不少回炉重造的本科生毕业后就职于知名企业,薪酬高于同期应届生平均水平,并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22] 个人成长与观念转变 - 陈愉聪庆幸自己有勇气回到技校,认为"再深造"比"回炉重造"更贴切,现已对职业规划非常清楚,能看到10年后的发展目标[23] - 李玉倩反思大学教育"并没什么错",只是社会期待过高,技校经历让她意识到"人怎么样都能活",不同活法无优劣之分[23] - 芸芸设想理想的教育分流应只在高中到大学过渡阶段,根据兴趣平等分流至普通大学或职业学校,无关学习好坏与高低之分[24]
学大教育涨2.01%,成交额5693.9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58.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41
股价表现 - 9月16日盘中上涨2.01%至46.71元/股 成交5693.92万元 换手率1.03% 总市值56.9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58.76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637.98万元占比11.20% 大单买入1314.57万元占比23.0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0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11%/-9.12%/-0.95%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16亿元 同比增长18.27% [2] -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增长42.18% [2] - 收入构成:教育培训服务费收入占比96.47% 其他收入占比3.42% 设备租赁收入占比0.10%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22万户 较上期增加6.88% [2] - 人均流通股9632股 较上期减少6.44%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富国天惠成长混合持股370.94万股 较上期增加131.9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60.71万股 较上期增加77.17万股 [3] - 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持股180.01万股 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3]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学大(厦门)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2年7月2日 1993年11月1日上市 [2] - 注册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和北京市朝阳区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教育-培训教育 概念板块包括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在线教育等 [2]
金现代涨2.03%,成交额4483.6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65.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0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1.57元/股 总市值50.53亿元 成交额4483.60万元 换手率1.21%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65.55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00.99万元(占比2.25%)卖出127.98万元(占比2.85%) 大单买入1216.44万元(占比27.13%)卖出923.90万元(占比20.6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2.56% 近5日涨2.39% 近20日跌16.22% 近60日涨28.56%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4日龙虎榜净买入1.38亿元 买入总额3.00亿元(占成交额22.13%) 卖出总额1.62亿元(占成交额11.95%) [1] 公司基本面与经营数据 - 主营业务为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应用软件开发平台(aPaaS) 收入构成:定制化软件开发及服务80.47% 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及销售18.80% 其他0.74%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05.31万元 同比减少13.83% 归母净利润-2242.99万元 同比增长11.9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408.86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268.95万元 [3] 股东结构与行业属性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4.30万户 较上期减少9.78% 人均流通股7340股 较上期增加10.8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概念板块包括生物安全、职业教育、华为鲲鹏、商业航天、智慧政务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5日 2020年5月6日上市 注册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1]
东南亚院校学子国际竞“技”展风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9:20
现场还举办了杰出大学颁奖仪式。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大臣韩春那洛向南京工业职业技 术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颁发"杰出大学教育贡献奖",表彰该校与柬华理事总会共建的柬华应用科技大学 为培养当地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所作的贡献。 本报电(记者陈静文)"一技在手,一生无忧"。越来越多青年正在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日前, 为期3天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东南亚赛区)在柬埔寨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落幕。 大赛由中国教育部主办,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协办,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承办,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提供支持。据了解,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中国职业 院校技能大赛升级而来,是举办历史最久、联合主办部委最全、涉及行业领域最广的世界性综合技能赛 事。 此次大赛以"技炫青春,能创未来"为主题,首次增设的东南亚赛区充分结合东南亚产业发展需求与职教 特色,设置智能装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商贸3个赛道。 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60支队伍200名选手同台竞技。他 们以出色发挥,诠释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充分体现了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