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反内卷

搜索文档
光伏行业内卷68家公司年亏257亿 工信部出手治理推动减产创新寻出路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3
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背景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光伏行业存在严重"内卷"现象,表现为卷产能、卷价格、卷专利 [3] - 2024年光伏行业出现冰火两重天:逆变器企业盈利增长,硅片/组件企业大幅亏损 [3] 行业经营数据变化 - 2023年68家光伏设备企业合计盈利993亿元,2024年转为合计亏损257亿元 [7][9] - 2023年通威股份净利润135.73亿元,隆基绿能超百亿;2024年TCL中环亏损98.18亿元,隆基绿能亏损86.18亿元 [7][8] - 晶科能源2023年净利润74.4亿元(+153%),2024年营收降至924.71亿元(减少262亿元) [8] 激进扩产导致供需失衡 - 2022-2023年行业巨头大规模扩产:阿特斯600亿元全产业链项目、晶澳科技500亿元投资、隆基绿能452亿元项目 [10][11] - 东方希望宣布1500亿元宁夏扩产计划 [12] - 2024年产能达1200GW远超600GW需求,组件价格跌破0.65元/W(N型TOPCon同比跌29%) [1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专利战爆发:晶科能源在多国起诉隆基绿能侵权,TOPCon技术联盟形成 [14] - 2023年9家企业签署《光伏产业合作倡议书》 [15] - 2024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宣布减产,晶科能源TOPCon电池效率创27.02%纪录 [16][17] 政策引导与行业自律 - 工信部召开座谈会提出综合治理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8] - 行业协会呼吁供应链企业加强合作,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检修控制产能 [16] - 企业转向技术创新突围,提升下一代产品竞争优势 [17][18]
光伏产业出清落后产能需打破地方保护壁垒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14
光伏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光伏行业连续多个季度亏损,2024年64家光伏上市公司总营收9310.96亿元同比减少22.4%,总净利润从2023年盈利1049.55亿元下降至2024年亏损297.57亿元 [2][4] - 行业面临供需严重错位问题,千亿元营收级上市公司消失(2023年共4家)[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高规格座谈会,14家企业及协会参与,包括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 [3] 反内卷共识与解决方案 - 行业已形成"反内卷"共识,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被视为供给侧改革关键窗口期 [4] - 龙头企业提出"市场化兼并重组+技术淘汰机制+政策强制约束"三管齐下去落后产能 [4] - 协鑫科技和通威集团已达成一致,计划通过"出资+债务"模式收购二三线小厂产能,两家企业占据全行业60%-70%硅料有效产能 [6] 市场化产能出清进展 - 硅料头部企业计划成立专门公司收购小厂产能,需硅料价格回升至8万元/吨以上才能保证全行业不亏 [6][7] - 光伏玻璃行业已出清3万吨落后产能,占总量15%-20%,在产日熔量9.4万吨,2.0mm镀膜玻璃主流价格10.5元/平方米存在亏损 [7] - 技术迭代被视为重要出清路径,BC技术等先进产能供不应求 [8] 政策与地方保护问题 - 企业呼吁政策严控新增产能,建议将光伏产能指标纳入国家统一规划 [4][10] - 产能出清涉及地方利益博弈,部分地方政府要求企业不得减产或关停基地 [9] - 需避免地方保护行为导致"边清边增",建议建立新能源产业国家调节基金 [10] 技术突破与行业展望 - 隆基绿能等企业加速高效产品商业化,以差异化技术突破价格内卷 [4] - 晶科能源主张通过技术迭代拉开主流技术差距,使落后产能自然淘汰 [8] - 优质企业有望获得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三重利好 [8]
光伏行业上市公司积极投身“反内卷”行动
证券日报· 2025-07-05 00:13
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 - 工信部召开座谈会强调依法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政策要求企业锚定技术创新方向 加强国际合作 拓展应用场景 目标成为全球技术引领者和能源转型关键参与者 [2] - 行业协会组织数十家企业签署自律公约 划定组件成本线 规范开工率和库存管理 [3] 光伏产业链供需失衡现状 - 2024年末中国光伏主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硅料1360GW 硅片1154GW 电池1056GW 组件1107GW 远超全球500-600GW装机需求 [2] - 产能过剩导致行业普遍低价竞争 企业盈利状况恶化 [2] 龙头企业应对措施 - 通威股份优化硅料产能结构 协鑫集团联合推动供给侧改革加速产能去化 [4] - 华民控股聚焦N型技术和异质结领域 拥有大尺寸单晶硅棒拉制等四项技术优势 同步推进海外拓展 [4] - 帝科电子在含铜浆料可靠性方面领先 结合TOPCon/TBC/HJT浆料技术优势协同客户创新 [5] - 岱勒新材预期行业规范后将减轻经营压力 细分领域同步受益 [5] 行业共识与发展预期 - 企业普遍认同低价竞争不可持续 自发通过技术迭代和市场开拓寻求突破 [5] - 政策监管与市场自发调节形成合力 行业有望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5]
光伏行业“反内卷”可从三方面入手
证券日报· 2025-07-05 00:10
行业现状与减产背景 - 光伏玻璃头部企业主动减产是应对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必然选择,旨在通过行业自律实现供求适配和稳定市场秩序 [1] - 全球光伏供需错配导致组件价格跌破成本线,光伏产业链头部企业2024年亏损持续扩大 [1] - 国内政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行业通过供给侧调整有望重塑供需平衡 [1] 技术迭代路径 - TOPCon技术虽为主流但效率接近瓶颈,BC技术凭借高组件功率和优外观设计在分布式市场快速渗透 [1] - 钙钛矿叠层技术成为下一代焦点,头部企业已推出商业化组件推动技术产业化 [1] - 光伏企业需精准押注技术研发,淘汰落后产能并布局前沿技术以巩固知识产权 [1] 产能布局优化策略 - 减产本质是产能结构优化而非简单收缩,需平衡"去产能"与"补短板" [2] - 产能"出海"可规避贸易壁垒并争取新兴市场需求,需根据区域特性动态匹配产能 [2] 产业链协同与业务延伸 - 行业需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服务,企业可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商 [2] - "垂直一体化"模式(硅片-电池-组件全链条)可降低边际成本增强价格竞争韧性 [2] - 拓展下游场景如分布式光伏、光伏+储能、光伏制氢可打开新增长空间 [2] - 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优化发电曲线、调峰辅助服务)能提升收益 [2] 行业破局方向总结 - 以技术迭代为核心驱动力,全球化布局为战略支撑,产业链协同为运营基础 [2]
工信部重磅发声: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财经网· 2025-07-04 16:36
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工信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聚焦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协会负责人参与交流 围绕生产经营 科技创新 市场竞争 行业生态建设等议题提出建议 [1] - 光伏产业在产业规模 技术水平 应用市场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 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名片 [1] - 主管部门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 [1] 行业自律与反内卷行动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16家头部企业召开"防止恶性竞争"座谈会 达成强化行业自律共识 [2]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7家光伏企业座谈 包括天合光能 晶澳科技 隆基绿能等 重点讨论整治"内卷式"竞争 [2] - 硅片厂商计划7月起降低开工率40% 硅业分会预计硅片价格将触底企稳 [3] 供给侧改革与供需结构改善 - 光伏玻璃头部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 硅料企业推进多晶硅产能整合 企业行为与政策导向一致 [3] - 开源证券指出 光伏多环节产品价格跌破现金成本线 供给侧改革诉求迫切 [3] - 交银国际证券认为 政策密集吹风显示主管部门决心解决行业困境 后续针对性政策有望出台 供给侧将迎转机 [3]
【金牌纪要库】光伏行业“反内卷”规格提升,该环节是本轮行业自律行动的焦点,供需关系一旦改善,Ta的盈利水平将展现较大的向上弹性
财联社· 2025-07-04 10:06
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 - 行业自律行动规格提升 光伏行业"反内卷"成为核心焦点 供需关系改善后企业盈利向上弹性较大 [1] - 头部公司计划联合减产30% 行业基本面拐点预计出现在2025年年末 [1] - 某公司整体盈利状况和抗风险能力显著高于竞争对手 [1]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具备差异化+溢价能力的核心技术可有效摆脱同质化价格战 [1] - 代表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已实现转正 [1]
光伏重磅!工信部发声: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证券时报· 2025-07-03 22:54
行业政策动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内卷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涉及光伏 钢铁 水泥行业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明确引导光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14家光伏企业及协会参与交流 [4] - 光伏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 推动企业自律 工信部强化标准引领和服务保障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5] 光伏行业减产行动 - 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7月起集体减产30% 缓解行业恶性竞争 [3] - 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已就淘汰低效产能达成共识 自去年起多次召开反内卷专题座谈会 [5] 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 - Wind光伏指数自6月20日累计上涨近10% 7月2日单日涨幅达2.53% 亿晶光电 亚玛顿等个股连续涨停 [5] - 行业龙头自律有助于短期控供给稳价格 长期在政策引导下加速优胜劣汰 [7] 行业领导层表态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指出光伏产业实现从弱到强转变 在规模 技术 应用市场全球领先 [4] - 强调企业需锚定技术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 塑造下一代产品竞争优势 成为全球技术引领者 [4]
光伏“主旋律”,仍是反“内卷”
钛媒体APP· 2025-07-03 11:41
光伏行业上半年市场动态 - 上半年光伏行业在政策刺激下出现"抢装潮",但随后价格回落,行业悲观情绪滋长 [2] - 产业链价格在"430""531"节点后掉头向下,违规产能成为负担,行业需打破"内卷式"竞争 [2] 硅料市场分析 - 致密料交易均价35元/kg,单月下跌2.7%,较去年末年初跌超10%,较去年初降46.2% [3] - 颗粒硅价格降至34元/kg,同比降1.5%,较去年末年初跌5.6%,较去年初降42.3% [3] - 一线硅料大厂订单难达成,中小厂商价格松动,供需错配加剧,价格承压 [5] - 硅料"六巨头"拟通过"收储"推动行业整合,部分龙头已启动谈判,但实施难点多 [5] 硅片市场分析 - N型182-183.75mm硅片均价0.88元/片,单月跌7.4%,较去年末年初低16.2%,较去年初降58% [5] - 182*210mm N型硅片均价1.01元/片,单月跌8.2%,较去年同期低25.2% [6] - N型210mm硅片均价1.2元/片,单月跌7.7%,较去年末年初低14.3%,较2024年初降62.5% [6] - 硅片厂商减产积极,6月开工率下降,价格大幅下跌概率较低 [8] 电池片市场分析 - N型182-183.75mm TOPCon电池片均价0.23元/W,单月跌8%,年内降17.9%,较去年初降51.1% [8] - N型182*210mm TOPCon电池均价0.245元/W,单月跌7.6%,较去年同期降18.3% [8] - N型210mm TOPCon电池片均价0.45元/W,单月跌9.3%,较去年末年初降14% [8] - 7月电池片订单量大幅下降,价格压力加剧,需控制排产缓解供需失衡 [10] 组件市场分析 - TOPCon组件均价0.68元/W,年内降4.2%,较去年同期低22.7% [10] - HJT组件均价0.83元/W,单月降1.2%,年内降4.6%,较去年初降32.5% [10] - BC组件集中式项目均价0.78元/W,工商业分布式0.8元/W,价格相对稳定 [10] - 组件厂商涨价尝试落空,需求走弱影响上游行情,产能消化压力大 [12]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4]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出升级减产措施,严控低价投标等违规行为 [14] - 高盛将产能出清拐点预期延至2026年下半年,行业需打破"内卷"困局 [12] - 《人民日报》文章呼吁破除"内卷",分析光伏行业问题并提出破局之道 [13]
推动无序产能出清预期强烈,多晶硅多合约涨停
中信期货· 2025-07-02 2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硅价反弹幅度大,市场炒光伏“反内卷”预期强烈,宏观多次释放信号,但相关政策处于酝酿推动阶段,基本面供增需弱陷局未变,价格上行受政策预期驱动,需防范价格回落调整风险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最新动态及原因 在宏观情绪带动下,7月2日多晶硅期货多合约涨停,主力合约收于36050元/吨,工业硅主力合约价格上涨4.8%收盘至8210元/吨;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激发市场情绪推动硅价上扬 [2] 基本面情况 - 多晶硅:供应端有复产预期,0 - 7月月度供应或超10万吨,优势企业或推动中小产能出清;需求方面需关注光伏装机潜在走弱风险,1 - 5月装机同比大幅增长、抢装动能释放偏早,下半年若装机放缓将影响硅料需求;现货价格企业统一上调报价但实际成交有限,供增需弱陷局未变,价格冲高受政策驱动,短期内需防范价格回落风险 [3] - 工业硅:供应端西北地区大厂突发减产提升价格支撑,若减产范围扩大7月供需有望改善,反之供应过剩压力难缓解,西南地区处于丰水期复产进度偏慢但当前价格回升部分厂已恢复生产,企业复产及套保意愿增强或加剧供应压力;需求端仍偏弱,多晶硅开工小幅回升对工业硅拉动有限,有机硅产业链亏损采购以刚需为主,铝合金需求平稳;库存方面本周社会库存小幅去化,后续随着硅价回升供应或恢复,库存仍有累积可能 [4] 总结及策略 总体来看当前硅价反弹受政策预期驱动,需防范价格回落调整风险;策略上上游企业可逢高开展套期保值减仓,机构可利用宽跨式期权策略获利或扩大收益,后续在复产预期延续、盘面走强背景下,工业硅和多晶硅仓单可能重新积累,可考虑择机布局反套策略 [5]
知情人士:光伏三季度“减产令”升级,开工率环降10%
第一财经· 2025-06-19 16:07
行业减产与价格控制 - 光伏行业协会会议主题聚焦"限产保价",预计三季度开工比例环比降低10%-15% [1] - 针对"低于成本销售"的专项审计启动,将严查低价销售和以次充好行为 [1] - 当前行业面临供需失衡、价格波动和业绩亏损压力,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1] 企业亏损现状 - A股光伏主产业链21家上市公司中,18家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 [1] - 通威股份亏损26.1亿元,TCL中环和隆基绿能均亏损近20亿元 [1] - 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三家组件商亏损均超10亿元 [1] 行业自律措施 - 行业协会通过设定组件最低限价、提升技术标准打击恶性竞争 [2] - 有关部门高度关注行业自律问题,否则2025年整治内卷目标将偏离预期 [2] - 当前减产效果不理想,产业链价格维持弱势运行 [2] 产业链价格动态 - 6月16日当周光伏价格小幅下跌,183N硅片成交价下探至0.9-0.91元区间,部分报价低至0.88元 [2] - 183N、210N电池片均价分别下滑至每瓦0.24元和0.255元 [2] - 组件库存水平攀升,部分现货出现低价出清迹象 [2] 多晶硅市场状况 - 多晶硅签单数量减少,价格再度下滑,一线大厂接近无法成交 [3] - 价格下跌主因包括下游硅片售价下跌、硅料企业产能置换导致短期产量增加 [3] - 11家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全部降负荷运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