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变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气象局:2024年极地气温较常年略高 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
新华社· 2025-04-28 21:04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 刘诗平)中国气象局28日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南北极大洋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同 时,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 年报显示,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年至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其 中,8月南极大陆大部分区域月平均气温高于1991年至2020年的气候均值5℃以上;北极地区年均气温 为-6.89℃,较1991年至2020年气候均值高0.65℃。 与往年相比,2024年年报增加了有关极地海洋表面温度的监测评估内容。年报显示,2024年南极海 域太平洋扇区的海洋表面温度相比同纬度其他区域略高,夏季除威德尔海和罗斯海部分海域仍有海冰覆 盖外,南极大陆沿岸区域的海冰几乎完全融化。北冰洋整体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但区域温差悬殊:巴 伦支海创历史新高,楚科奇海则创下历史新低。 海冰方面,2024年,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低纪录。北极海冰持 续偏少,最小值为421万平方公里,与2023年相当,位列历史第七低值。 此外,2024年,极地地区大 ...
去年12月北极海冰范围创46年间同月最低纪录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回应每经:极地海冰低位现象仍将持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20:25
极地气候变化 - 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低的纪录 [1] - 北极海冰持续偏少,最小值为421万平方公里,与2023年相当,位列历史第七低值 [1] - 2024年12月北极海冰范围创下自1979年以来46年间该月份的最低纪录 [1] - 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 [4] - 8月南极大陆大部分区域月平均气温高于1991~2020年的气候均值5℃以上 [4] - 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6.8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高0.65℃ [4] - 1979~2024年极地增温速率为0.52℃/10年,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的2.9倍 [4] - 南极大陆沿岸区域的海冰几乎完全融化,仅威德尔海和罗斯海部分海域仍有海冰覆盖 [4] - 北冰洋整体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巴伦支海创历史新高,楚科奇海则创下历史新低 [4] 全球变暖对极地海冰的影响 - 全球变暖导致南大洋和北冰洋的海水温度上升,抑制海冰形成并加速融化 [1][5] - 气候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和自然变率,可能对海冰变化产生影响 [5] - 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减弱可能减少向北极输送温暖海水,有利于海冰形成 [5] 中国气象干旱情况 - 4月全国平均气温12.7℃,较常年同期偏高1.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 [6] - 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6] - 全国有9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4月极值 [6] - 华南中旱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面积由4月19日的37.0万平方公里减少到4月27日的22.6万平方公里 [7] - 特旱面积由22.6万平方公里下降到8.7万平方公里 [7] - 目前华南西部等地仍存在中旱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广西局地特旱 [7]
2024极地气候变化年报: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北极臭氧总量异常增多
央视新闻· 2025-04-28 16:57
今天,中国气象局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年报指出,2024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 略偏高趋势,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南极臭氧洞发展情况相对平稳,北极臭氧总量异常增多,极地地 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南北极大洋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极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稳定器和放大器,在全球热量、动量和水分交换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受全球 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极地变化及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对全球气候系统影响深远。中国气象局已连续 3年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今年还增加了有关极地海洋表面温度的监测评估内容,更加全面、科学客 观地反映极地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 (原标题:2024极地气候变化年报: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北极臭氧总量异常增多)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吴薇 谷星月 责任编辑:郭曼如) 年报指出:2024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 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6.89℃,较1991—2020年气候均值高0.65℃,1979— 2024年增温速率为0.52℃/10年,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的2.9倍。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南极海冰范围 年 ...
气象专家分析罕见沙尘吹向广东:春季出现极端天气要保持警惕
南方都市报· 2025-04-14 16:55
4月12日傍晚至13日白天,广东大部分市县罕见地出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据广东气象部门消息,预计随着风力增 大,17日浮尘才会消散结束。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向南都记者分析了今年的极端天气 走向,"极端天气事件从春季就开始了,后期要保持警惕"。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此次大风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突破极值站点多等特点。10日至13日中东部 大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最远传输至海南岛北部,影响面积超430万平方公里。 全国沙尘实况图。 据了解,4月10日,中央气象台预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1日至12日我国中东部将出现强风、沙尘、降温天气,华 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今年可能还会出现多次极端天气。"许小峰回顾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极端天气,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 气,2023年华北大暴雨,2024年出现高温、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 就在上周,中央气象台还连发大风、暴雨、强对流、沙尘暴、暴雪预警。 从全球温度来看,2023年创全球高温纪录,2024年再次刷新纪录,"今年可能受到冷海温事件影响,全 ...
杭州今年春天“变脸”有点快
每日商报· 2025-04-14 10:03
"但这里有个矛盾,'拉尼娜年'北风偏大,理论上天气应该要偏冷,很显然今年并非冷冬,春季虽 然大降温大回暖,一波接一波,但整体还是偏暖的。"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雨水、大风、沙尘、降温……杭城的天气舞台上演了一场"混战",少见的14 级大风的到来仍然让人心有余悸。好在,周一下午之后,大风天气逐步平息,气温也开启回升模式, 30℃+的"初夏体验卡"正待领取。 目前来看,这周天气舞台的混乱程度虽较上周平稳,但仍有变数。这个春天,"天气君"似乎总是频 频"变脸",沙尘、强风、气温动不动就"暖如初夏",这是为什么? 民间气象组织@中国气象爱好者解释,有两大原因。第一是拉尼娜现象,它让大陆的冬季风偏强, 干燥北风刮个不停,雨雪也因此变得特别少,沙源地开春土壤化冻之后很容易尘土飞扬。 据杭州市气象台消息,受冷空气持续补充南下影响,杭城天空中高、低压之间的梯度风持续,周一 白天仍有较大风力。下午之后,低压逐渐东移,高压减弱,气压梯度随之减小,大风天气也将逐步平 息。 大风过后,未来几天,杭州将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也将奔向"3"字头,到周四(17日)最高 气温甚至能达33℃,又是热火朝天的感觉。后续"雨水君"也会来刷"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