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

搜索文档
荔枝季倒计时!顺丰发布行业解决方案,携手广州荔枝“跨山出海”
广州日报· 2025-04-29 00:23
让荔枝的"出山"之路不再艰难! 顺丰无人机、无人车配送网络已覆盖广州荔枝的核心产区 打造出"荔枝专递"服务品牌,让千年荔乡焕发新活力 会上,广州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指出,广州荔枝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是岭南的"金字招牌"。顺丰长年深耕农产品生鲜寄递,在物 流网络、冷链技术、产销对接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为广州荔枝"走出去"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运输保障,打造出"荔枝专递"服务品牌,让千年荔乡焕发 新活力,为服务广州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顺丰集团副总裁、农特商经营部总经理谭靖华致辞: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随着低空经济、冷链科技和数智化浪潮的兴起,顺丰正以新 质物流力重塑传统农产品的流通模式,让荔枝通过我们的立体化物流网络,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一张闪亮"中国名片"。 近年来,随着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如火如荼,兼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种类丰富等众多广州荔枝脱颖而出,在顺丰的寄递量从2013年 的4+万票,到2023年的300+万票,开掘出量变到质变的"蜕变之路"。从引入冷源技术到升级专属包装,从发布"揽收-预处理-物流-配送"全产业链服务,到 打造"铁陆空"立体联运网络, ...
乐惠国际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乐惠国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度净现金流达 3.3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达 1.75 亿元,财务显著改善,经营状态更健康[3] - 2024 年啤酒装备业务利润稳定在 9600 万元左右,精酿鲜啤业务亏损但发展优秀,预计 2025 年扭亏为盈[2][4] - 2024 年收入 1.4 亿元,上海及有酒厂地区知名度提升,经销商渠道成主要销售来源且增长迅速[27][28] - 2025 年第一季度啤酒业务减亏,包装设备业务与茅台等建立合作,对全年收入和利润增长乐观[29] 2. **未来发展前景** - 计划大规模复制和加速精酿鲜啤业务发展,随着市场消费转暖有望取得较好发展,虽净资产较弱但资本市场支持下增长潜力大[6] - 装备板块保持稳定增长,鲜啤板块 2025 年一季度已盈利,有望全年扭亏为盈[6] 3. **信心来源** - 装备板块稳定增长,精酿鲜啤板块盈利且销售渠道表现优异,餐饮渠道下滑 20%-30%时鲜啤销售增长 60%[7] - 财务状况显著改善,净现金流持续增加[7] 4. **现金流改善因素** - 项目执行质量提升,按合同收款更顺利[8] - 采取稳健经营策略,注重合同质量,服务高质量客户[8] - 市场结构多元化,从服务大集团转向包括中小型公司,增加客户话语权[8] - 对应收款专人专事管理,提高回款效率并制度化[9] 5. **2024 年鲜啤业务亏损原因及 2025 年目标** - 亏损原因:重资产模式致摊销折旧费用高,酒馆建设投入多,人员成本刚性约 4300 多万元[10] - 2025 年目标:酒馆直营转加盟减少费用,即饮渠道销售同比增长 60%,定位鲜啤市场成功,预计实现收入和开店数量突破,保持人员成本稳定提高盈利能力[10] 6. **鲜啤市场现状和趋势** - 占比不到 1%,但被认为是未来趋势,五大集团陆续推出产品,市场份额将扩大[11] - 公司建立领先商业模式,技术和口感优势实现 30 公里内 90 天保质期,是一季度鲜啤增长迅速的重要因素[11][12] 7. **定价策略和销售网络建设** - 高端定价策略,价格比主流高端啤酒高 50%-60%,获市场认可[5][13] - 2024 年不到 100 个经销商,2025 年接近 300 个;2024 年超 100 万销售额经销商 5 个,2025 年预计超 30 个;2024 年最大经销商销售额 200 多万,2025 年预计达 500 万[13][14] 8. **产能规划及利用率** - 已建成五家工厂,筹备两家工厂,工厂达 30%-40%产能利用率可盈亏平衡,宁波厂接近满负荷,长沙厂约半负荷[13][15] - 武汉工厂 2024 年年中建成,产能低,确定商业模式后产能会平衡消化;昆明和长春工厂建设推迟,预计 2026 年底形成正常产能,为 2027 年市场做准备;通过 ODM 代工分担部分产能[16] 9. **今年鲜啤业务目标及各板块规划** - 鲜啤业务抓终端、市场和规模,聚焦即饮渠道和根据地市场,一季度同比增长 60%,无零库存压货[17] - 小酒馆从直营转加盟,已发展到 150 家,闭店率个位数,低于行业平均 30%[18] - 零售领域引领鲜啤品类创新,在麦德龙等渠道表现良好,如麦德龙连续三年啤酒品类销售最好[18] 10. **电商啤酒情况及今年计划** - 2024 年 12 月首次电商盈利,规模接近 1000 万元,得益于独立核算管理模式[19] - 2025 年继续稳健发展各渠道,确保健康可持续,不通过促销快速增量[19] 11. **桶装鲜啤推广策略** - 2024 年测试扎啤机模式,投放 500 多台,总销量接近 10 万桶,2025 年加大推广力度[20] - 研发专利扎啤机,具有酒损低、打酒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一季度效果良好,3 月销量达去年 7、8 月水平[20][21] 12. **ODM 业务情况及规划** - 武汉工厂投产后开展,进展顺利,服务终端大品牌和大零售渠道,不做低价代工,坚持合理毛利[22] - 与西贝、海底捞合作,还有洽谈中渠道和终端;不会成为主业,利用多余产能提供服务,只做技术配方产品代工[22] 13. **装备领域发展情况** - 从罐体胚到无菌灌装形成完整产业链,保证酒质量和卫生条件,桶装鲜啤有竞争力[23] - 南京包装机械产业厚积薄发,饮料机械包装取得显著业绩,过去四年宝利龙无菌包装线净利润 8900 多万元[24] - 啤酒包装技术达较高水平,被称为“灌装机之王”,设备应用于青岛啤酒等知名品牌,白酒领域也有良好发展[24] - 启动产品 2.0 行动提升技术质量,对标德国竞争对手;订单充沛,宝利龙订单排到 2025 年 9、10 月[24] - 装备出口占比大部分年份超 50%,2024 年接近 40%,目标市场集中在亚非拉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关税影响甚微[24][25] 14. **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及竞争压力** - 出口经验丰富,目标市场拓展业绩良好,美国关税影响小[25] - 中美国际斗争加剧或促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公司作为领先者有信心做好高端装备制造,通过产品 2.0 行动提升技术质量[25] 15. **公司潜在价值** - 虽市值低,但有扎实健康基础、明确规划和创新业态,成长空间比部分大盘股更具潜力,值得投资者关注[26] 16. **今年目标及发展策略** - 2025 年目标实现盈亏平衡,通过扩大规模而非削减成本,坚持长期主义,不做短期促销折扣动作[30] - 前几年坚持稳健发展策略,希望投资者理解支持中长期发展战略[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 2025 年计划实现盈亏平衡,需扩大规模达到一定体量,且坚持长期主义,不进行短期促销或折扣等变形动作[30] - 前几年公司坚持稳健发展,未在疫情期间盲目投入资金,希望投资者理解并支持中长期发展战略[31]
新股消息 | 红星冷链递表港交所 2024年冷冻食品交易服务总值约400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7 16:19
公司概况 - 红星冷链是领先的冷冻食品交易和冷冻仓储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成立于2006年 [2] - 公司采用综合业务模式,将冷冻食品交易平台与冷冻仓储设施结合,连接生产商、批发商及零售商 [2] - 2024年公司冷冻食品交易服务实现约人民币400亿元交易总值,在中国中部地区排名第二,湖南省排名第一 [2]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 [2] 业务规模 - 公司位于长沙的自营交易平台占地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租用率超过94% [2] - 公司位于长沙的两个基地的自营冷冻仓储设施设计总库容超过100万立方米(约23万吨可用库容),利用率超过88%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为超过700位客户提供服务 [2] 行业趋势 - 中国冷冻食品交易服务行业2024年交易总值为人民币1.7万亿元,2020-2024年CAGR为3.8%,预计2029年达2.5万亿元(2024-2029年CAGR 7.1%) [3] - 中国冷冻仓储服务市场2024年规模达人民币256亿元,2020-2024年CAGR为4.2%,预计2029年达351亿元(2024-2029年CAGR 6.5%) [3] 市场份额 - 冷冻食品交易服务行业:中国中部地区前四名占31%市场份额,公司占8.9%(排名第二),湖南省占52.7%(排名第一) [3] - 冷冻仓储服务市场:中国中部地区前五名占9.7%市场份额,公司占2.6%(中部第一),湖南省占13.6%(排名第一)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37亿元、2.02亿元、2.34亿元 [4]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0.1%、57.7%、52.8%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911.2万元、7531.2万元、8288万元,净利率分别为33.4%、37.3%、35.5% [4] - 2022-2024年除税前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045亿元、1.009亿元、1.112亿元 [6]
“链”就未来·“乳”此新鲜丨2025乳品冷链创新解决方案百人会议在上海召开
中国食品网· 2025-04-27 15:3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5日“2025乳品冷链创新解决方案百人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聚焦乳品冷链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成本控制等核心议题,探讨行业发展新路径,众多企业代表参与并分享经验,共同推动乳品冷链高质量发展 [2] 会议概况 - 会议由中物联冷链委主办,上海市物流协会冷链分会支持,旨在探讨乳品冷链发展新路径,200余位企业代表参与 [2] - 会议得到蒙牛、伊利等众多企业大力支持 [3] 活动致辞 - 刘飞指出我国乳品冷链处于关键阶段,面临结构性挑战,需通过构建供应链共生生态等举措提升全链路品质,未来要实现“三大跃升” [5] - 董国银指出乳制品冷链物流关键,行业面临新要求和挑战,提出技术赋能、绿色引领、协同构建三点倡议 [7] 主题演讲 - 君乐宝依托全产业链布局和创新冷链技术保障产品新鲜安全,构建“两点一线”温控体系,电商履约时效达99%以上,还履行社会责任 [10] - 顺丰冷运针对乳制品市场趋势提出全链路解决方案,通过多种手段优化供应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12][13] - G7易流依托IoT应用实现全程透明化,针对行业新趋势提出方案,未来推动乳品冷链物流智能化升级 [15] - 蒙牛构建三级仓网体系,与合作伙伴协同创新,以“机制创新+合作赋能”推动行业降本增效 [17] - 恩波露以“回归乳品本真”为初心,打造高端乳制品,依托全链路冷链护航体系,未来深化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 [19][20] - 运荔枝构建数智化履约网络,解决乳品冷链物流痛点,推动行业向“数据驱动”转型 [22] - 京东物流针对BC端需求差异提出三大精准服务策略,布局仓储资源,助力乳企应对行业痛点 [22] 首席对话 - 多位嘉宾围绕乳品冷链行业挑战与机遇探讨,提出构建灵活配送网络等应对市场要求,分享降本增效经验,推动行业低碳高效发展 [25][26] 圆桌思享会 - 嘉宾围绕供应链变革等核心议题探讨,指出行业痛点并提出应对措施,分享创新解决方案案例,推动构建高效绿色可持续冷链新生态 [28]
2025年中国冷库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及竞争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4-26 14:28
冷库行业产业链分析 - 冷库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设备供应、中游冷库建设及运营、下游应用领域三大环节 [2] - 上游核心为制冷设备、保温材料、电气控制系统、仓储货架等基础设施制造 [2] - 下游应用覆盖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2年低温制冷设备行业销售收入达6575.87亿元,2018-2022年CAGR为4.0% [4] - 2023年底全国冷库总量约2.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 [6] - 冷冻库占比达70%,冷藏库占比25%,恒温库等其他温区占5% [10] 区域分布特征 - 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占比最高达39%,华中地区占比15% [8] - 西部地区冷库容量较少,但成都、重庆等物流节点城市有规模建设 [8]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低,百强企业总库容量占全国近40% [12] - 龙头企业包括盾安环境、汉钟精机等,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市场地位 [12]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6] - 制冷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自动化控制程度提升 [19][21] 政策环境支持 - 国家出台《"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支持 [19] - 政策引导下冷链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企业布局加速 [6] 市场需求驱动 - 生鲜电商、医药冷链等领域快速发展推动需求增长 [4] - 食品质量和安全关注度提升,冷鲜食品需求旺盛 [19]
距离发行价暴跌56% 昊鑫控股(HXHX.US)凭何迎接冷链行业升级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11:29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冷链物流行业因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和生鲜电商市场推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1] - 国务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将冷链物流列为现代农业三大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明确要求重点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1] - 政策推动下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将加速数字化升级,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预计2028年温控货运市场规模达7470亿元 [6] 公司业务与运营现状 - 浩鑫控股主营温控整车运输和城市配送服务,车队规模为88辆牵引车、94辆拖车、46辆厢式货车,全国交通网络覆盖率达88.2% [2] - 业务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辐射华东、华南等地区,华东地区贡献超70%营收,温控卡车服务占营收比重达88%-89% [3][4] - 2023年营收2666.46万美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932.62万美元,同比分别下滑7.9%和9.3%,净利润同比下滑7.4%-7.5% [2][3] 财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4年上半年温控卡车服务每公里收入同比增长6.4%至1.50美元,但总行驶公里数下滑10.2%至555.48万公里,导致营收下降 [4] - 城市配送服务出行次数锐减58%,收入占比从11.8%降至10.9%,公司主动收缩低毛利率业务 [4][5] - 前三大客户营收占比从37%降至25.2%,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53.2%和49.1%),客户结构分散但缺乏头部客户背书 [8] 市场表现与未来规划 - 公司美股上市首日股价暴跌22.25%,后续累计跌幅达56%,当前股价1.75美元(发行价4美元) [1] - 募资用途包括车队扩充、战略收购、信息系统升级及营运资金储备,旨在突破业务规模瓶颈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8] - 公路货运行业2023年规模达7.4万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11.8万亿元,冷链物流企业需强化业务规模和服务质量以应对竞争 [8]
全球航空温控货运箱市场前十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4-18 16:22
航空温控货运箱行业概述 - 航空温控货运箱是用于运输生物医药、食品、电子元器件等温敏性物料的高端温控解决方案,采用高性能绝热材料和自动温控系统确保恒温环境 [2] - 属于航空集装器(ULD)范畴,分为冷藏类型(如RKN、RAP、RLP)和标准类型(如AKE、AKH、AMF) [2] - 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7% [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四大厂商(Envirotainer、Csafe、Dokasch、Sonoco ThermoSafe)占据85%市场份额 [5] - 主要生产商还包括SkyCell AG、VRR蔚航领、中集、青岛海尔生物等 [19] 产品类型与细分市场 - 主动式温控箱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75% [6][8] - 医药行业是最大下游应用领域,占比77.7% [6][10] - 食品行业和其他行业为次要应用场景 [19] 区域市场分布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欧洲(德、英、法、意)、北美(美、加)、亚太(中、日、韩、东南亚) [19] - 拉美(墨西哥、巴西)和中东及非洲(土耳其、沙特)为新兴市场 [19] 行业驱动因素 - 新冠疫情推动疫苗运输需求激增,mRNA疫苗等高精度温控需求持续 [16] - 全球生物制品市场(血浆、细胞治疗产品)扩张带动精密温控设备需求 [16] - 跨境电商和中产阶级崛起推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需求 [16] - 航空运输时效性优势在高价值货物(药品、生鲜)中凸显 [16] 技术发展趋势 -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时监控与自动调节 [18] - 多温区箱体结构开发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18] - 节能型制冷系统和新型蓄冷技术提升能源效率 [18] - 可回收/可降解材料成为环保发展方向 [18] 市场规模与预测 - 报告覆盖2020-2024年历史数据及2025-2031年预测 [18] - 研究范围包括全球及中国市场的"十四五"现状与"十五五"规划 [18]
东航物流: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成增长引擎
证券日报· 2025-04-17 14:36
文章核心观点 - 东航物流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跨境电商等新兴业务成发展关键引擎,未来将聚焦主业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2][3]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0.56亿元,同比增长16.66%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8亿元,同比增长8.01% [2] - 2024年以跨境电商为核心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大增36.72% [2] - 2024年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单项收入突破59亿元,同比增长26.01% [3] 业务布局 - 2024年公司聚焦主业稳中求进,持续推进“双核两翼”航网布局,优化“上海+华南+成渝+京津冀”多枢纽运营网络 [2] - 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跨境电商、航空冷链、生鲜物流等新兴业务板块 [3] 运营效率 - 2024年全货机日利用率提升至13.01小时,载运率维持高位82.17% [2] - 2024年公司累计执行生鲜包机1865班,同比增长近74% [3] - 2024年公司航空冷链业务实现生鲜进口约3.2万吨,“飞来鲜”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3] 降本增效 - 2024年全年管理与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3] - 2024年通过数字化升级与智能货站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全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90% [3]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聚焦航空物流主业,做强跨境电商物流、航空冷链和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三大支柱,全面提升全球服务能力,推动向全球一流综合物流服务商迈进 [3]
兴科蓉医药2025040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新科荣医药,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家长期开展生物制品进口销售的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进出口口岸均有药品进口业务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布局 - **血液制品业务**:专注于血液制品及其他增长快速率的进口药物,2024年药品销售收入为27.93亿元,主要产品奥克特珐玛人血白蛋白市场占有率为13.3%;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市场需求每年稳步增长,2020年全年批发量达8320万瓶,同比增长6.5% [2][3][7] - **医美业务**:2021年确定建立医美业务板块,以PCL为原材料开展产品研发;收购德美医疗美容医院,设有整形手术等科室;自研少女针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审批并上市,有望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2024年医美服务收入达2870万 [1][5][7][19][29] - **生物医药冷链及供应链平台业务**:成都新科荣医药有限公司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中心之一,一期冷链仓库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于2024年逐步启动,目标是获得第三方冷链医疗配送资质,向第三方开放提供综合服务 [6][7][10][11] 公司发展规划 - 三赛道共同发展,深耕生物制品领域、构建新型医美产业链以及建设生物医药冷链及供应链服务中心,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综合企业 [7] 公司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汇率波动问题**:人民币贬值导致采购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通过锁定汇率、与厂家谈采购价格、根据市场报价测算锁定利润的汇率区间等方式应对;美元贷占比低,主要体现在应付货款中,会根据账期到期时间支付,未到期前通过锁汇方式锁定汇率 [12][13][14] - **销售费用问题**:2024年销售费用比前一年度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市场推广和营销开支减少,得益于以医院销售为主的销售策略,随着销售量提升,销售费用逐步降低 [15][16][17] - **产品依赖进口问题**:目前产品依赖进口,因政策环境和独家合作安排难以实现本土化生产或引入其他供应商,会持续关注血液制品政策发展;考虑利用销售网络渠道实现其他血液制品销售 [20][21] - **经营现金流问题**: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约2.33亿元,主要因四季度国有企业客户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会选择合适收款方式控制风险,每年做现金流预测和预算,根据自有现金匹配资本开支进度 [20][22][24] 市场拓展计划 - **医美产品东南亚市场**:主要针对新加坡市场,少女针已开展在新加坡的临床注册工作,希望国内注册完成后在新加坡注册上市,再辐射泰国、印尼等地区;与新加坡当地医疗美容机构有合作探讨 [9] - **白蛋白市场**:2025年稳定白蛋白市场销售,通过扩大现有销售渠道提升收入,价格受国家监管机构指导和同行出厂价影响 [28] - **基层医疗机构市场**:为进一步提升销量,将向区县或三线城市的基层医疗机构延伸,采用销往医院和医疗机构的策略,平衡渠道下沉与成本控制 [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1920年分别获得奥地利、德国及瑞典产人血白蛋白的全国独家授权,2022年获法国产人血白蛋白的独家授权 [1] - 2020年7月尚宇针临床试验顺利完成入组,进入随访阶段,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2] - 集团英美研发中心及医疗美容医院成都恒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团全自治公司,于2022年10月落地天府国际生物城,目前已申请各类知识产权 [4] - 一期冷链仓库目前自用,使用率约60%,主要用于白蛋白储存,产品周转期在一个月以内 [10] - 2024年行政开支中的研发费比前一年增长1000多万,主要因少女针进入临床试验,相关临床费用急剧增加 [15] - 公司进口的二代头孢复星在国内主要走民营医院,与高端综合医疗机构建立合作 [19] - 公司与奥克特珐玛合作13年,一直在探讨深化合作,包括产品重组、在国内开展临床和注册工作等,但受国家政策影响 [26]
12分钟强势上演“地天板”,凯美特气7天6板,大股东已套现超3亿
格隆汇APP· 2025-04-07 15:59
股价表现 - 4月7日凯美特气股价经历从跌停到涨停的戏剧性反转,当日最高涨幅达22.2%,最终报收11.12元,总市值77.32亿元,市净率3.85,市盈率(TTM)-177.3倍 [1][2] - 3月27日至4月7日期间累计上涨77.35%,期间五次登上龙虎榜,实现七天六板 [3] - 4月3日冲击六连板失败,当日成交额23.8亿元,追涨资金单日浮亏10% [5] 业务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高纯二氧化碳、氢气、电子特气等特种气体,产品应用于电子、化工、饮料、食品等领域 [5] - 子公司通过ASML光刻机核心部件供应商Cymer认证,光刻气产品纯度达99.9999%(6N级),可用于KrF/ArF准分子激光光源 [5] - 覆盖85%国内12寸晶圆厂供应链,包括长江存储、台积电等 [6] - 氢能源领域布局年产2万吨高纯氢气项目,环保领域二氧化碳产能全国第一,冷链领域生产疫苗运输用干冰 [6]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亏损4380万元至54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561万元 [6][7]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6.68亿元、8.52亿元、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66亿元、-2561万元 [7] - 2023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总收入4.29亿元,同比下滑32.9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328万元 [7] 资本运作 - 实控人近三年累计减持套现3.2亿元,质押股份比例达67% [7] - 4月7日地天板当日,某机构通过大宗交易折价10%抛售2.3亿元筹码 [7] - 2023年财信资产及一致行动人减持2.24%股份,2024年继续减持 [8] 市场观点 - 中金公司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5元,瑞信给出"卖出"评级认为合理估值仅6元 [10] - 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公司动态市盈率-177倍,存在击鼓传花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