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电力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4%,也面临新挑战
第一财经· 2025-10-15 16:46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在论坛上表示,1985年水利电力部设立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开启了我 国电力可靠性专业化管理的征程。4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网规模、装机容 量、新能源发展等主要指标均世界第一。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完成了从探索创业到奋力追赶再到并跑 领先的角色转化。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刚刚过去的迎峰度夏,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连续2个月突破1万亿千瓦时,这在全球也是首次。电力负 荷不断创新高,但电力供应平稳运行,这充分反映出我国能源保供能力与韧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2025年电力行业可靠性高质量发展暨电力可靠性管理40周年主题论坛于10月14-15日在北京举 行。 2025.10. 15 本文字数:151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鲁俊岭介绍,1985年我国电力可靠性还没有得到电力供应的有效保障,部分地区拉闸限电还时有发 生,停电时间超过100小时。2024年,我国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了99.967%,农村地区可靠率为 99.915%,全国供电可靠率为99.924%,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电力可靠性管理是指为提高电力可靠性水平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包括电力系统、发电、输变电、供 电、用户可靠性管 ...
去年城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较1991年下降超97% 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力运行将考验电力可靠性管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4:29
电力可靠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指标。重庆大学教授谢开贵表示,进入本世纪以 来,国外大规模停电事件频发,影响超100万人的大停电发生100余次。美国和加拿大"8·14"大停电调查 报告的46条停电原因中,近30%与可靠性技术相关。因此,可靠性技术是减少停电的重要技术和管理手 段之一。 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经过40年发展,我国已经构建覆盖发电、输变电、供电等电力生产主要环节的管 理体系。自1991年以来,城网用户供电可靠性水平实现了跨越式提升。2024年,城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为1.99小时/户,相较于1991年下降了94.55小时/户,下降幅度超97%。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可靠性挑战,也成为现场与会专家探讨的焦点。 《中国电力行业可靠性年度发展报告2025》指出,当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正面临多重挑战,大电网交 直流混联运行、各电压等级源网荷储多向互动大幅提升系统复杂性,由于新能源波动特性叠加极端天 气、网络攻击等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存在引发连锁故障与大面积停电的风险。电力发展不均衡、可靠性 数据质量有待提升、可靠性管理体系尚待完善、关键指标作用发挥仍不充分,以及市场机制和电价机制 难以适应新型电力 ...
全国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4%,也面临新挑战
第一财经· 2025-10-15 13:23
行业宏观发展与成就 - 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在迎峰度夏期间连续两个月突破1万亿千瓦时,创全球首次纪录 [1] - 电力行业经过40年发展,电网规模、装机容量、新能源发展等主要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 [1] - 全国供电可靠率从1985年部分地区停电超100小时提升至2024年的99.924%,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城市供电可靠率为99.967%,农村地区为99.915% [1] 电力可靠性管理政策框架 - 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生产运行管理的核心手段,基本任务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充裕性和安全性 [2] - 2022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对发电、输变电、供电、用户可靠性管理等作出明确要求 [2]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工作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具体任务 [2] 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导致网络结构更复杂,系统稳定难度持续上升,安全稳定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3] - 技术进步及AI等信息技术发展为电力可靠性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 [2][3] - 行业需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可靠性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分析和可视化管理 [3] 未来发展规划与体系构建 - 需从能源发展新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十五五”电力可靠性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4] - 行业将构建更符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的指标体系,完善从元件到系统用户的全寿命、全过程可靠性管理体系 [4] - 积极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系统等的可靠性管理评价方法 [4]
电力装备业发展瞄准以质取胜
经济日报· 2025-10-15 07:22
政策目标 - 到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1] - 2025至2026年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 [1] - 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1] 行业现状与基础 - 电力装备是能源供应和转换的核心基础,发展水平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 [2] - 行业有巨大市场需求,稳增长条件良好 [2] - 电力装备已成我国制造业优势领域,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实现自主创新 [3] -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规模超5亿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 - 建成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 [3] - 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四代核电实现商用 [3] - 光伏N型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7%,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吊装 [3] 政策举措与方向 - 将“需求驱动、以质取胜、结构优化、安全可控”作为核心考量 [4] - 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 [4] - 支持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 [4] - 通过重大能源工程保障国内需求,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全产业链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4] 产业升级与生态优化 - 通过标准提升带动电线线缆、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力装备质量提升和设备更新 [5] - 推动电力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升级 [5] - 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升供给能力 [5] -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装备绿色化改造升级 [5] 应用案例与市场需求 - 移动式储能装置应用于保电值守,实现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防御”模式转变 [2] - 数字技术应用为市场打开新空间,如智能巡检机器人、远程智能监控系统保障“西电东送” [6] - 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稳定需求,稳步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 [6] 未来发展重点 - 加快柔性直流输电、低频交流输电、数字孪生电网、微电网、虚拟电厂、新型发电技术、长时储能等领域科技创新 [4] - 发挥首台(套)政策体系作用,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6] - 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发挥重点集群及链主引领作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6] - 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将继续引领全球 [7]
电网建设加速 一批A股公司揽获大单
证券日报· 2025-10-14 23:41
国家电网投资规模与增长 - 国家电网2025年1月至9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 [1] - 国家电网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1][2] - 南方电网2025年安排了17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2]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陇东—山东、哈密—重庆、宁夏—湖南等特高压直流工程已投运 [1] - 大同—天津南、烟台—威海特高压交流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 [1] A股上市公司中标情况 - 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2025年第六十批采购,共计中标6.05亿元 [1] - 长高电新科技股份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计中标3.13亿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合并营业收入的17.77% [2]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14家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第六十批采购,金额为16.41亿元 [2] 行业驱动因素与前景 - 新能源并网需求持续增长,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 [1] - 空前的电网投资将推动跨区输电通道、智能调度和配电网升级,缓解新能源并网瓶颈 [3]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 [1] 产业链竞争优势 - 中国企业在超高压与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高端电力电子与控制系统、电缆导体和材料、配电及终端设备等多个环节具备全球领先的成本和技术优势 [3] - 电网产业链企业门类齐全、竞争力突出 [3]
华为孙福友:AI正成为“生存要件”,支撑电力行业数智化跃升
中国能源报· 2025-10-14 18:53
"在电力行业,AI正从'效率工具'跃升成为'生存要件'。对此,实时高质量的数据是前提,高可靠的通信网是基石,这将需要重新定义 场景数字化、重定义通信目标网、重定位网络安全。"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举办的全球电力峰会上,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CEO 孙福友的观点一出,持续引发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数智化被公认为是驱动新型电力系统演进的核心引擎,"AI+电 力"成为重要抓手。也正因此,从行业层面到电力企业均在积极开展如何利用AI推动智能化转型的探索。凭借全球领先的ICT硬实力, 结合在电力领域多年深耕细作,华为不仅给出上述前沿而精准的判断,体现了其对电力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与责任担当,更是以数字 底座为基实现从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到电力基础设施的全场景覆盖,展现了用好AI跃升电力行业智能化的全球样本。 解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首要问题,AI必是"刚需" AI为何越来越被视作电力行业"刚需"?孙福友用一组数据直观展示了现实需求所在:2025年上半年发生的十余起大停电事件,影响 了超过12亿人次,系统极致稳定成为电网企业的头等大事;到2030年,中国分布式光伏 ...
走进怀柔科学城:长时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交流沙龙活动通知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高比例可再生 能源并网带来的间歇性、波动性问题日益凸显,长时储能作为平抑电网波动、保障能源供 应稳定性的核心技术支撑,其战略地位愈发重要。当前,长时储能技术正处于多路线并行 发展、产业化加速突破的关键阶段, 压缩空气、液流电池、储热、氢储能 等技术路线不 断迭代,但仍面临核心材料性能待提升、系统集成成本偏高、应用场景匹配度不足等痛 点。 怀柔科学城聚集我国能源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中试转化方面 积累了深厚成果。 本次活动聚焦长时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 旨在搭建怀柔实验室、 中科院科研力量与企业产业需求的对接桥梁,破解技术瓶颈、探索合作模式 ,推动长时 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活动主题 创新突破・产研协同:长时储能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二、活动时间 2 0 25年10月2 4日全天 三、活动地点 北京 怀柔科学城 四、活动规模 8 0人 3 .合作模式探索: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与企业产业化需求结合,探索"联合攻关+中试转化 +市场应用"的 ...
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举办 多方共探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中国能源网· 2025-10-14 10:03
作为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 "数字电力・AI 启航" 为主题, 旨在为电力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赋新赋智。 近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主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 "2025新型电力 系统数智发展论坛" 在河北崇礼举行。 近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主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 "2025新型电力 系统数智发展论坛" 在河北崇礼举行。 数字化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引擎 张玮指出,随着系统 "双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特征的凸显,加之极端天气 多发,挑战越发明显。这些挑战涵盖技术与管理多个层面,如何抑制震荡、提升系统弹性与韧性,成为 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极端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更加依赖。" 国家 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强坦言,如何提升气象预测的精准度,已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置 关键。 国家电网信通中心副主任杨维表示,目前基于能源大数据的碳核算工作仍面临多重障碍,主要体现在 "地区与行业间核算口径不一致",以及 "排放源数据分散化、碎片化,难以形成全链条数据闭 ...
AI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激增!机构建议关注这些标的(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10-14 07:29
AI竞赛的本质是算力竞赛,而算力的基础则是稳定且庞大的电力供应。正因如此,为AI数据中心提供 电力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近日,沙特阿美CEO称,到2030年数据中心耗电量或达全球电动 汽车车队3倍。 值得注意的是,美东时间周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龙头Bloom Energy大涨,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引 爆行情的,是其与全球顶级资管公司Brookfield共同宣布的一项高达50亿美元的合作计划。双方将联 手,在全球范围内为AI工厂设计和部署SOFC发电解决方案。 随着ChatGPT、Sora等大模型的狂飙突进,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化身为一头"电力饕餮"。国际能源 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已占全球总用电量的1.5%,而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能翻 倍。更惊人的是,OpenAI的ChatGPT单次响应耗电约2.9度,其日耗电量相当于2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总 和。 高盛研究部近期发布了一份报告,称释放人工智能潜力的最关键障碍并非资本,而是电力。高盛预计到 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50%,其中60%的增长需通过新增产能满足;而到2030年数据中 心电力需求将增长160%。若想突破电 ...
港股概念追踪 | AI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激增!机构建议关注这些标的(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07:27
AI算力竞赛与电力需求激增 - AI竞赛本质是算力竞赛,算力基础是稳定庞大的电力供应,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正以前所未有速度飙升 [1] - 沙特阿美CEO称,到2030年数据中心耗电量或达全球电动汽车车队的3倍 [1] - 高盛研究部报告指出,释放AI潜力的最关键障碍是电力,预计到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50%,到2030年将增长160% [2] -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占全球总用电量1.5%,到2030年该比例可能翻倍 [1] - OpenAI的ChatGPT单次响应耗电约2.9度,其日耗电量相当于2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总和 [1] 电力供应解决方案与投资 - 突破电力瓶颈需综合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并积极拥抱核电 [2] - Bloom Energy与Brookfield宣布一项高达50亿美元的合作计划,为全球AI工厂设计和部署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解决方案 [1]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近五年年均投资5740亿元,2025年预计投资达6770亿元,预计“十五五”电网年均投资将在“十四五”高水平上进一步提升 [3] 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与目标 - 中国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前6年多实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12亿千瓦目标 [2] - 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48.5%),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2] -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36亿千瓦 [2] - “十五五”期间将合力推动沙戈荒大基地建设,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推动电碳协同、电氢协同、电热协同 [3] 中国电力企业运营与业绩 - 华润电力2025年8月附属电厂售电量达2073.34万兆瓦时,同比增加8.9%,其中风电场售电量增19.4%,光伏电站售电量增30.1% [4] - 华电国际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04亿元,同比增加13.15%,营业收入减少主要因发电量减少、电价下降及煤炭贸易业务模式优化 [4] - 中国电力2025年8月合并总售电量约1172.15万兆瓦时,同比增加4.78% [5] - 瑞银研报称中广核电力在中国加速推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署方面处于有利位置,长远或受惠于核聚变技术发展,目标价由2.3港元上调至3.4港元 [5] 电力行业投资机会 - “十五五”期间,火电有望增强其保供及调节价值,个股建议关注大唐发电、建投能源等 [3] -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考验电站运营能力,看好具备区域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企业,个股建议关注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等 [3] - 水电在低利率环境下股息率具备吸引力,个股建议关注长江电力、川投能源等 [3] - 核电聚焦中长期维度装机弹性,个股建议关注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