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走好工业兴县之路 打造渭南工业新城——2025年陕西渭南重点工业企业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农机设备专场在白水县举办
环球网· 2025-09-30 10:43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9日举办,旨在宣传推广渭南重点工业企业产品,搭建合作平台,展示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以拓宽产品市场渠道并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活动由市工信局主办,市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承办,并得到市农业农村局及白水县工信局协办 [1] - 全市各县市区工信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负责人及多家配套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1] 参与企业及产品展示 - 陕西苏秦农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米恩之(陕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渭南君创飞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新协田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四家企业作为代表进行了重点宣传推介 [3] - 企业围绕农机产品智慧系统、技术优势、应用范围、发展规模及市场布局等情况进行介绍 [3] - 米恩之公司提供丰富的果园系列产品,包括割草机、打药机及采摘平台,可为果农提供涵盖果园各环节作业的智能农机产品 [5] - 米恩之公司的产品创新性地融入了AR、AI技术,旨在使农业劳作更轻松高效 [5] 企业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陕西苏秦农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果园、大棚专用机械研发、制造、销售的创新企业,是果园机械智能化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9] - 陕西苏秦农创主要生产履带果园管理机、除草机、微耕机、弥雾机等系列产品,并先后荣获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9] - 上述四家高新科技企业入驻白水县后,在智慧农业、智能化管理及无人操控等领域发挥优势,为当地新型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处于全市发展前列 [3] 区域产业发展战略 - 白水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走工业兴县之路,致力于打造渭南工业新城 [7] - 区域聚焦优势产业,优化布局,逐步构建起以装备制造、智慧农机、生物医药等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 [7]
中金:“机器换人”已迎来关键机遇期 智慧农业、农机步入快车道
智通财经· 2025-09-30 09:29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能农业装备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抓手,行业在政策、产业需求和技术突破的共振下已步入快车道 [1][2] - 农业无人机和智能农机是核心赛道,尤其契合中国“大国小农”的国情,龙头公司凭借技术、服务和生态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2][3] - “机器换人”因农村劳动力减少、成本变化及政策支持而迎来产业化拐点,智能装备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2] 智能农业装备的战略定位与市场空间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智能农机、智慧农业”列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智能农业装备被视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抓手 [2] - 2024年中国农机整体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其中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29亿元 [2] - 农业无人机是契合中国“大国小农”、“矮秆作物占比高”农情的特色农机 [2] 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人口城镇化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且成本提升,同时装备成本下降,“机器换人”的产业化拐点已至 [2] - 在“耕种管收”环节中,“管”环节机械化率最低,测算显示植保无人机有望助力中国节省年度打药成本超千亿元人民币 [2] - 传统农机正向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2024年中国大马力拖拉机、动力换挡拖拉机、智能拖拉机的渗透率分别为10.7%、3.7%、3.8%,显示巨大升级空间 [2]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优机优补”倾斜,2024年补贴金额回升并创历史新高至246亿元,2020年至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 [2] 行业竞争格局与龙头公司优势 - 行业集中度高,技术壁垒高、服务护城河深、生态黏性强,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智能农机、农机行业的CR3(行业前三名份额)分别为88%、71%、48% [3] - 智能农业装备龙头公司依托成熟的领先科技、更落地的农业服务和更完整的生态,致力于打造天地空一体化的智慧农业生态 [3]
上市公司以“智”为犁护航秋收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30 00:38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力量和数字化服务正深度赋能传统农业,推动秋收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新图景迈进 [1] - 上市公司通过搭建数据平台、开发场景化服务及突破硬件技术,为农业丰产增收提供支撑 [2][4] - 智慧农机在作业效率、可靠性及经济效益方面具备显著可量化优势,行业未来五年市场规模预计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 [5][6] 农业数字化服务 - 浙农股份通过构建覆盖服务、生产、品控、流通的为农服务生态圈,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其农场整体机械化水平已超过95% [2] -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构建79座直营配送中心、4200多家连锁店的农资网络,打造14个现代农服中心,年培训农民近15万人次,助销粮食超120万吨 [3] - 数字孪生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联动智能控制系统,基于作物生长模型提供智能决策,实现管理作业少人化、高效化,并实现亩均肥药量减少、人工费用降低 [2] 智慧农机装备 - 潍柴雷沃多款高端智能农机实现技术突破,例如雷沃P3404-8V CVT拖拉机突破无级变速核心技术,雷沃谷神GK7168收割机以16公斤/秒超大喂入量实现高效收获 [4] - 智慧农机配备北斗导航可使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较传统农机提升10%左右,并能实现故障事前预警,使突发重大故障停机时间平均降低约20% [5] - 无人作业设备可达到增产、减损5%以上的效果,北大荒通过大马力拖拉机"收翻结合"一体化作业模式,有效规避天气变化风险 [4][5] 行业前景与公司举措 - 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将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2030年有望突破2800亿元 [6] -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加速推进智能农机装备的技术创新与突破,并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数字化转型 [5] - 上市公司凭借更强的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能持续投入核心技术攻关,带动产业链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 [6]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金秋启航势正劲——9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9-29 21:06
稳中求进每月看 金秋启航势正劲 9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16 秋收时节 各地共绘粮食丰收图景 密集展会 折射智能经济发展新趋势 政策合力 持续激发消费新动能 快速发展 服务业呈现新活力 1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秋粮生产进入关键阶段、智能产业激发经济新活力、多项政策发力提振消费、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推 进……9月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干字当头、奋发进取,我国经济发展动能不断释放,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呈现新气象。 观察之一:秋收时节 各地共绘粮食丰收图景 稳中求进每月看 观察之 秋收时节 各地共绘粮食丰收图景 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是亿万农民的辛 勤劳作,也是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 力。要不断夯实"三农"发展的基 础,才能获得持续、长久的丰收。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000 秋高气爽,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的凤凰山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时展示着 每一个地块的玉米长势、土壤墒情、气温等信息。 "今年用上智慧农业装备,我们坐在办公室就能了解各个地块的情况。如果一个地块出现问题,系统会 自动报警,还能给出指导方案,帮助我们降低损失。"合作社负责人王军说。 在金秋的田间地头,科技进入乡野,正不断赋能农业生产。物联 ...
秋收见闻:山东新农人以“智”为犁 耕作农业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7:48
农业科技应用 - 智能农机大幅提升作业效率,例如植保无人机两人一天作业面积近200亩,相当于20个农民的工作量[1] - 经改造的小麦联合播种机播种宽度达3米,每小时可播12亩,并使小麦产量比传统模式提高约10%[1] - 小流量滴灌设备实现节水节肥40%以上,水肥控制精准,使小麦亩均增产50斤,玉米预计增产更多[5] - 智能温室无人化种植系统以精准化、自动化为核心,根据作物蒸腾作用自动适配水肥,实现营养液循环与复用[7] 农业服务模式创新 - 家庭农场模式通过流转土地5000余亩及托管周边土地4000余亩进行规模化经营[1] - 农机服务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568台套,服务覆盖面积达7万亩,其中全程托管农田2万亩,提供一站式生产服务[6] - 无人机飞防团队服务范围从本地拓展至全国,为新疆棉花、内蒙古葵花、东北水稻等作物提供定制化植保服务[5] - 综合农业服务基地集成仓储、加工、烘干功能,并引入深加工生产线,注册自有品牌进行面粉、面条加工[7] 新农人培育与技术支持 - 农业培训基地开展无人机飞手全流程培训,确保学员拿证即上岗,今年已累计培养100余名飞手[2][5] - 技术骨干负责智能种植系统的前期适配校准、生长期参数微调与定期维护,确保系统精准匹配作物各阶段需求[8] - 新农人经历从靠经验到靠科技的转变,成为智能农机铁杆粉丝,并通过对农机的改造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
工信部等六部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
新浪财经· 2025-09-29 15:23
政策推动方向 - 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1] -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 [1] - 扩大工业母机、农机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工程机械、智能检测装备等应用需求 [1] 具体实施措施 - 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行动,实施一批"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 [1] - 推进老旧设备更新和"哑"设备改造 [1] - 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实施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投入少、见效快的数字化"微改造" [1] 智能工厂建设 - 持续优化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和要素参考指引 [1] -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分级建设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 [1] - 支持企业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开展生产制造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全环节闭环优化 [1]
希望的田野满满“科技范” 智慧农业绘就千里沃野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28 17:01
农业种植技术推广 -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机械化规模种植及先进技术 实现70万亩大豆丰收 [1][6] -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采用大型联合收获机进行高效作业 精细调整农机参数确保收获质量 [8][10] - 宁夏青铜峡市引进抗盐碱水稻品种改善土壤条件 试种中科804等优质大米品种丰富当地品类 [15][19][21] 新型农业模式发展 - 四川金堂县采用稻鳖综合种养模式 建设500亩示范田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22][24] - 金堂县计划将稻鳖综合种养面积扩大至3000-5000亩 甲鱼体重最重可达2至3斤 [26] 水产养殖技术升级 - 福建宁德市改造传统养殖设施为深水环保塑胶网箱 网箱深度12米周长超90米 [28] - 加工企业增设智能X光检测机识别鱼刺 预计真鲷鱼捕捞量超1000吨 [30]
中国灌溉控制器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9-28 12:23
市场概况与规模 - 中国灌溉控制器市场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受益于智慧农业、城市绿化及节水政策的推动 [3] - 2024年中国灌溉控制器市场规模为1.28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3.22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5.39% [3] 产品类型细分 - 市场主要分为智能控制器、定时控制器和基本控制器三大类 [7] - 智能控制器是市场主流,2024年占据约65%的收入市场份额,其优势在于精准灌溉、远程管理和数据驱动 [7] - 定时控制器价格适中、操作便捷,适合中小型果园和家庭园艺等需求相对固定的场景 [7] - 基本控制器主要满足传统灌溉系统的基础功能,常见于对智能化要求不高的农村区域和小型田块 [7] 应用领域分析 - 农场是灌溉控制器的主要应用市场,2024年预计占整体应用市场的最大份额,因其种植面积广、灌溉需求集中 [8] - 果园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灌溉控制系统逐渐普及,尤其在南方丘陵地区 [8] - 温室作为高附加值农业,对灌溉系统的精准控制、数据联动和智能反馈要求更高,是智能控制器的重点落地领域 [8] - 非农应用包括运动场、草皮和风景绿化等,这些场景对系统稳定性、远程控制与节能效率有特定要求 [8] 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包括Rain Bird Corporation、Hunter Industries、The Toro Company、大禹节水集团和Netafim等 [11] - 2024年前五家厂商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份额合计超过40% [11]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传感器、PCB板、电子配件等零配件以及金属、塑料等原材料 [13] - 中游为灌溉控制器制造商 [13] - 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农业种植者、园艺维护方、市政绿化单位以及休闲设施运营者等多个群体 [13] 行业政策环境 - 《"十四五"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田灌溉信息化和智能化 [15] - 《"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求新建农田应配套建设智能灌溉设施,实现"水、肥、电"协同控制 [15] -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推进农业传感网络建设,灌溉设备与数据平台接入是智慧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 [15] -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鼓励灌溉自动化、精准控制与远程调度,推进水资源高效配置 [15] - 《智慧农业发展指导意见》支持农业装备智能化,提升灌溉设备的信息感知、远程控制与智能决策能力 [15]
“一带一路”俄罗斯农机市场发展环境及投资建议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37
①城镇化和老龄化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科技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城镇,导致务农 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低,务农工作缺乏吸引力。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呈增加趋势,进一步影响了务农人口数量。面对我国农业 劳动力缺口逐渐加剧的现状,农业生产利用机器以及智能装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需求日趋强烈。 2010年至202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49.95%上升至67.00%,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从8.90%上升至15.60%,在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作用影响下, 农业就业人口呈下降趋势。 ②土地集约化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我国农业机械化率逐年上升,奠定农业科技发展基础:智慧农业大规模应用需要农业提高集约化和标准化,农业机械 和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装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 民增收方式和推动乡村振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生产集中化、规模化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率逐年上升,为农业科技奠定基础,未来智能化产 品和无人化方 ...
智慧葡萄园 节水又增效(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人民日报· 2025-09-28 05:54
抬头望,高精度气象站高耸矗立。"这套气象站集成了温湿度、风向风速、紫外线光照等各类数据探测 器,可以精准捕捉各葡萄园独特的小气候特征。"何怀华解释,"比如雨后,我们就会依据降雨量和湿度 数据,在系统里更改灌溉计划,一点水都不浪费。" 这便是酿酒葡萄环境监测系统,各种信息可以实时传输到智慧葡萄园灌溉系统。"以前凭经验浇水,现 在看数据说话。"何怀华说,环境监测系统为灌溉种植提供预测和数据支撑,还能辅助病虫害防治、采 收时间决策等。 园区还应用物联网技术,安装电磁阀及控制器等设备,打造灌溉监测控制系统。 秋意浓,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里,工人们剪下一串串饱满的紫色果实,装入筐中,送往酿造车间。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粮长城天赋酒庄,管理人员何怀华穿行在田垄间。他随手摘下一串葡萄,对 着光仔细端详,又放入口中细品,露出满意神情,"色泽够深,口感也不错,今年是个好年份!" 何怀华在酿酒葡萄种植行业深耕12年,见证了酒庄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的转变。"在宁夏,不靠科学 灌溉,葡萄可长不好。"何怀华说,2012年园区刚建成时就采用节水的滴灌技术,近年又用起不少新科 技。 向下看,葡萄架下,几截白色管道从地里探出。"这些管道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