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ST汇科2024年信披评级为D,较2023年下降两级,较2022年下降两级
新浪证券· 2025-11-06 18:11
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 - 2024年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从不合格 从2023年的良好(B级)降至2024年的不合格(D级)[1] - 此次考评结果下降两级 是2024年沪深两市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较2023年降低两级的公司之一[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珠海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1]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26日 于2016年11月17日上市[1]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云+端"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银行现金及重控物品管理解决方案是主要收入来源 占比59.02%[1] - 银行自助设备现金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占比38.20%[1] - 银行系统AI鉴权及音视频采集解决方案收入占比1.52%[1] 公司行业与板块分类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退市警示、小盘、物联网、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1] 公司管理层信息 - 现任董事会秘书为李佳星 于2024年8月30日上任[2] - 李佳星先生1993年出生 本科学历 于2021年6月加入公司 曾任证券事务主管和证券事务代表[2]
*ST宝鹰2024年信披评级为D,较2023年下降两级,较2022年下降两级
新浪证券· 2025-11-06 17:59
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 - 公司2024年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从2023年的B级(良好)降至D级(不合格),下降两级 [1] - 公司是2024年沪深两市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较2023年降低两级的24家公司之一 [2] - 公司现任董事会秘书刘成于2024年8月16日上任,拥有投资银行背景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宝鹰建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30日,于2005年5月31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综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及施工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装饰装修工程61.06%,建筑工程29.92%,其他业务9.02% [1] 行业与市场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装修装饰Ⅱ-装修装饰Ⅲ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退市警示、小盘、低价、太阳能、物联网等 [1]
移远通信(603236):行业需求向好,盈利能力稳定
长江证券· 2025-11-06 17:1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评级为维持 [8]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联网行业整体需求向好,公司无线模组、车载模组、智能模组等核心业务增长显著,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基本持平 [1][6][12] - 公司已构建"1+N"业务矩阵:以模组为基石,天线、ODM、智能化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平台等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 [1][12] - 物联网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公司在模组业务基础上加快推进衍生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12]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77亿元,同比增长34.96%;实现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05.65%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0亿元,同比增长26.68%;实现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78.11%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0亿元、12.67亿元、18.13亿元,同比增长70%、27%、43%,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4倍、19倍、13倍 [12] 业务发展 -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在5G与AI融合的赛道上持续领跑,全系智能模组产品已全面接入火山引擎豆包VLM多模态AI大模型 [12] - 深化车载模组及方案全域布局,新增DynaBlue量产级别蓝牙协议栈、LXC虚拟化座舱软件方案等,并导入超过20家主机厂量产落地 [12] - 天线业务聚焦多领域客户痛点,以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显著突破,例如5G双形态天线满足秒级数据传输需求,燃气表专用LoRa天线解决金属屏蔽等难题 [12] - 软硬件深度融合,驱动物联网全链路方案升级 [12]
吉大通信: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和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17:12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浪潮,密切关注和跟踪AI、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演进 [1] - 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和应用,在稳固原有通信设计和施工业务的同时,持续在智慧食堂、数据资源管理、产业数智化转型服务、能源信息化等新战略方向发力 [1] - 公司不断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并加大资源投入,进一步构建新型数智化服务产品和能力体系 [1] 团队与人才培养 - 公司下设华鸿学院,为公司提供符合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同时向公司内外部传播核心价值观和理念,推动内外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 [1] - 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结构合理、梯队健全、技术过硬、解决问题能力强、研发水平高的专业技术骨干团队 [1]
江华飞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6 16:4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江华飞晟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胡肇平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广泛,涵盖增值电信业务、物联网设备制造、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电子元器件制造与销售等多个领域 [1] 公司业务范围 - 许可经营项目包括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1] - 一般经营项目包括物联网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与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1] - 业务范围延伸至医疗器械销售、集成电路设计、新材料技术研发等高科技领域 [1]
港股异动丨家电股普涨 TCL电子涨超2% AI+5G催生千亿级智能家居市场
格隆汇· 2025-11-06 11:12
港股家电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家电股普遍上涨,TCL电子股价9.300港元,涨幅2.20%,海尔智家股价25.680港元,涨幅2.15% [1] - 美的集团股价86.100港元,涨幅1.95%,JS环球生活股价1.800港元,涨幅1.69% [1] - 海信家电股价23.380港元,涨幅0.43% [1] 政策刺激措施 - 广东省政府发布消费季活动方案,活动期间将发放“广东优品购”消费券 [1] - 消费券覆盖购买电视机、冰箱、空调(含取暖器)、电脑(含显示器)、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家用灶具(含吸油烟机)、热水器等8类家电产品 [1] 行业发展趋势 - AI、5G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叠加政策扶持与消费需求升级,智能家居行业正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1] -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高达千亿美元 [1]
大华股份涨2.04%,成交额5.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328.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0: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6日盘中股价上涨2.04%,报20.55元/股,总市值675.43亿元,成交金额5.13亿元,换手率1.19%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28.09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694.78万元,大单净买入360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2.20%,近60日上涨23.6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34%,近20日下跌3.07%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行业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占比77.34%,创新业务占比19.91%(其中软件业务占5.05%),其他业务占比2.75%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物联网、基金重仓、在线办公、智慧灯杆、毫米波雷达等 [1] 财务业绩与股东回报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13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35.35亿元,同比增长38.9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90.9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1.72亿元 [2]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8.67万户,较上期减少0.48%;人均流通股11335股,较上期增加0.67%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9527.31万股,较上期增加2826.65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5451.37万股,较上期增加1017.67万股 [3]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和华夏沪深300ETF(510330)为新进第九和第十大流通股东,分别持股2173.74万股和1817.98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和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持股数量较上期分别减少145.97万股和79.32万股 [3]
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共建智能未来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10:28
公司参与进博会与合作成果 - 高通公司连续八年作为“全勤生”参与进博会,展示与中国产业伙伴的合作成果[1] - 公司中国区董事长表示,进博会见证了从5G起步到5G与AI深度融合的技术持续创新[1] - 高通进入中国30年,未来期待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朋友圈”,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为中国创新生态注入活力[1] 移动终端合作与产品展示 - 展台上集中展示了12款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的中国手机厂商旗舰新品,包括小米、荣耀、红魔等品牌[1] - 搭载骁龙X系列平台的AI PC和平板电脑产品阵容已涵盖近150款设计,合作伙伴包括联想、华硕、荣耀、OPPO等[1] - 产品的快速推新体现了高通与中国手机厂商的深度协同[1] 汽车与工业领域的技术拓展 -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骁龙数字底盘已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210多款车型[2] - 全新品牌“高通跃龙”涵盖工业物联网、蜂窝基础设施和工业连接解决方案,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零售终端等具体场景[2] - 智能应用正从消费电子领域拓展至更多行业场景[2] 行业技术趋势与未来展望 - 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人工智能、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社会[2] - AI与5G、6G等技术的加速融合,正推动各行各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新阶段[2] - 公司致力于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认为开放合作与持续创新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2]
梅雁吉祥投资成立新公司,含物联网业务
搜狐财经· 2025-11-06 10:25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新积域(泰安市)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侯兴刚,登记状态为存续 [1][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营业期限自2025年11月4日起 [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该公司由上海新积域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00%全资持股 [1][2] - 上海新积域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梅雁吉祥(股票代码600868)旗下的公司 [1] - 梅雁吉祥的股权结构中,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5%,另有股东吴海燕持股15% [2][3] 经营范围与业务方向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等 [1] - 具体业务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与开发、软件开发、企业管理咨询等一般项目 [2] - 经营范围亦包括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市场营销策划、广告设计等相关业务 [2]
全球与中国橡胶助剂母胶粒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11-06 10:18
产品定义与行业特点 - 预分散橡胶助剂母胶粒是将橡胶助剂预先分散在橡胶基体中制成的颗粒状产品 能提高加工性能、改善产品质量、简化生产流程 广泛应用于轮胎、胶管、胶鞋等橡胶制品中[3] - 该产品以聚合物为载体 通过特殊工艺将传统橡胶助剂预分散到聚合物中 是传统橡胶助剂的升级换代品 具有无粉尘、易分散、适合自动称量和自动连续低温混炼等优点[3] - 橡胶助剂母胶粒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中国生产企业超过数十家 产能较为分散 可统计的会员单位产量超过8万吨[4] - 该技术符合绿色化学发展趋势 提高了计量准确性 减少了混炼能耗和环境污染[5]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国内产能依然处于较快增长阶段 新增产能多为万吨以上项目 规模显著扩大[8] - 全球汽车保有量增加、新兴经济体汽车产业崛起及新能源汽车发展 推动了对橡胶制品的需求 预分散橡胶助剂市场需求随之增长[9] - 技术创新是重要驱动力 纳米技术如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将提升橡胶性能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0] - 尽管前景广阔 但橡胶助剂母胶粒在轮胎领域的渗透率受限 主要因轮胎配方涉及200余种变量的精密调控 配方保密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6] 全球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橡胶助剂母胶粒市场销售额达到14164亿元 预计2031年将达到1914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477%[17] - 中国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为809690百万元 约占全球的5716% 预计2031年将达到1143557百万元 全球占比将升至5974%[17] - 从消费市场看 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2024年占有6158%份额 欧洲和北美分别占有1503%和906% 预计印度地区增长最快 2025-2031期间CAGR约为602%[17] - 从生产端看 中国和欧洲是重要生产地区 2024年分别占有6500%和1323%市场份额 预计印度将保持最快增速 2031年份额将达到727%[17] - 按产品分类 促进剂占有重要地位 预计2031年份额将达到3717% 按应用领域 汽车橡胶制品在2024年份额约为5677% 未来几年CAGR约为474%[18] - 全球核心厂商包括朗盛、山东阳谷华泰化工、Takehara Rubber、阿科玛和宁波艾克姆新材料等 2024年第一梯队厂商占有约1293%市场份额 第二梯队厂商共占有738%份额[20] 行业政策环境 - 中国政策导向鼓励研发高性能、环保型橡胶助剂 如预分散母胶粒 以满足高端轮胎制造等领域需求 同时加强对低端、高污染助剂的淘汰力度[22] - 具体政策包括《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 均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