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

搜索文档
A股减持潮来袭:7月超百家公司发布减持计划,市场流动性承压
经济观察网· 2025-07-06 16:36
股东减持规模与案例 - 7月第一周A股市场已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发布近150份股东减持公告,涉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及机构投资者等多类主体,拟减持股份数量从数百万股至数千万股不等 [1] - 网达软件持股5%以上股东冯达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 [1] - 远望谷实际控制人徐玉锁计划减持73976万股,近年来已累计套现162亿元 [1] - 祥鑫科技控股股东陈荣、谢祥娃夫妇拟减持796万股,按当前股价估算套现近3亿元 [1] 减持动因分析 - 第一类为个人财务安排,如家庭开支、其他投资或债务偿还等,减持规模通常较小 [2] - 第二类与股东对市场估值和公司前景的判断相关,当股东认为股价已反映合理价值或预期未来上涨空间有限时选择减持 [2] - 第三类涉及公司战略调整,如早期股东或投资机构完成既定投资周期后退出,或公司并购重组、业务转型导致股权结构调整 [3] - 第四类为通过股权质押等间接方式进行的变相减持,需警惕高比例质押可能引发的被动减持风险 [3] 减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部分减持公司业绩波动明显,如网达软件2023年出现上市首亏,远望谷连续两个报告期扣非净利润为负 [1] 市场流动性压力 - 密集的减持公告导致市场流动性面临压力,短期内大量股票供应增加可能缺乏足够承接力量,导致股价下跌 [4] - 对于市值较小或流动性不佳的股票,减持压力更为显著 [4] 投资者信心影响 - 股东减持尤其是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减持可能被解读为对公司未来前景不乐观的信号 [5] - 当减持与业绩下滑、经营困难相伴时,负面解读更加强烈,投资者可能质疑公司基本面、治理结构及管理层决策能力 [5] 市场化约束机制 - 建立市场化、制度化的约束机制是长远之策,需平衡保护投资者、促进市场稳定与尊重股东权利之间的关系 [6] - 监管机构不断完善减持制度,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建设市场化约束机制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6] - 上市公司需进行合理的股东沟通,解释减持原因,稳定市场预期 [6] 市场成熟度展望 - 随着市场成熟度提高,减持公告对市场秩序的冲击有望逐步减弱,投资者将更加理性看待减持行为 [7] - 中国资本市场需在规范透明的前提下实现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共赢,构建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投资生态 [7]
距举牌仅一步之遥!深圳资本大鳄持续增持民生银行有何盘算?
第一财经· 2025-07-06 16:28
股东结构变化 - 香港立业集团6月末以5.23亿港元增持民生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4.945%,距离5%举牌门槛仅一步之遥[1] - 过去18个月内立业集团多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从3.37%提升至4.49%,股东排名从第七跃升至第四位[2] - 民生银行原股东"泛海系"和"东方系"式微,东方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92%,泛海集团仅持有1股[5] - 香港中央结算和大家人寿目前合计持股超过35%,占据主导地位[6] 增持动机分析 - 民生银行市净率仅0.35,显著低于行业均值,招商银行市净率达1.13倍[7] - 2024年民生银行营业收入1362.90亿元同比下降3.21%,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下降9.85%[7] - 立业集团控股华林证券,曾参与设立微众银行,在金融领域多有布局[3] - 市场解读立业集团持续增持为谋求更大话语权的明确信号[6] 资金运作情况 - 立业集团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中60%(12.29亿股)处于质押状态[8] - 2024年7月立业集团以23.84亿元收购中集集团5.10%股份[8] - 2024年至今立业集团已21次质押华林证券股份,质押股份达6.12亿股占华林证券总股本22.67%[8] 股价表现 - 民生银行股价从2024年9月的2.43港元/股低点攀升至近期5港元/股附近[2] - 立业集团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始终未减持[2]
TCL科技: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06 16:17
交易方案概况 - 本次交易由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以及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不以募集配套资金成功实施为前提 [4] - 交易标的为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作价1,156,209.33万元,其中现金对价720,268.22万元,股份对价435,941.11万元 [4][5]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制深圳华星半导体股权比例从62.6794%提升至84.2105% [4]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 发行价格为4.42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60/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80%(分别为3.93元/股、3.98元/股、3.91元/股) [6][7] - 新增股份数量986,292,106股,均为限售流通股,限售期12个月,上市日期为2025年7月10日 [1][10]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从18,779,080,767股增至19,765,372,873股 [1][21] 募集配套资金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集不超过435,941.11万元,不超过交易价格的100%且不超过总股本30% [5][12]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付现金对价,若募集不足将以自有资金补足 [13][15] - 配套融资发行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价格不低于首日前20日均价80% [12][13] 交易实施情况 - 标的资产已于2025年7月1日完成过户,新增股份于7月3日完成登记 [17] - 现金对价已支付完毕,交易实施过程与披露信息无重大差异 [18] - 交易未导致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变动,无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 [19][20] 交易影响分析 - 财务影响:交易后负债增加2.85%-3.03%,归母净利润提升10.15%-26.10%,基本每股收益从0.0094元/股增至0.0113元/股 [21] - 股权结构:重大产业基金成为持股4.99%股东,公司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1] - 业务协同:强化半导体显示主业,提升对核心子公司控制力至84.2105%,增强行业竞争力 [4][21]
皖能电力: 关于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份触及1%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6 16:17
控股股东增持情况 - 皖能资本(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于2025年6月13日至7月3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公司A股5,947,930股(占总股本0.26%),累计增持比例触及总股本1%整数倍 [1] - 增持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从56.74%提升至57.00%,其中皖能资本首次持股达0.26% [1] - 本次增持使用自有资金,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完成,未涉及大宗交易或其他方式 [1] 增持计划细节 - 增持计划尚未完成,皖能资本将继续实施,计划在2025年6月13日起3个月内增持金额7,500万至15,000万元人民币 [2] - 增持不设价格区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2] - 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中长期投资价值认可,旨在增强投资者信心 [2] 股东权益变动数据 - 能源集团作为控股股东持股保持54.93%不变,其全资子公司皖能物资公司持股1.81%未变动 [1] - 本次增持前后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56.74%升至57.00%,未涉及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 [1][2] - 股东承诺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股份,并遵守证券交易相关法规 [2]
迈瑞医疗: 关于股东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6 16:17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Ever Union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5,000,000股,减持价格区间为213.47-213.59元/股,占总股本比例0.41%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3日至7月4日,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 [1] - 本次减持前Ever Union持有51,482,379股(占总股本4.25%),减持后持有46,482,379股(占总股本3.83%)[3] 股份性质说明 - Ever Union持有的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减持前后均无有限售条件股份 [3] - 减持行为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未在禁止减持期间操作 [2] 影响说明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4] - 减持行为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无影响 [4] - 公司已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中欣氟材:股东中玮投资拟减持2.0098%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7-06 15:37
股东及高管减持计划 - 绍兴中玮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不超过654.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098% [1] - 董事陈寅镐计划减持不超过489.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035% [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袁少岚计划减持不超过37.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152% [1] - 高级管理人员施正军计划减持不超过3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029% [1] - 高级管理人员袁其亮计划减持不超过42.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298% [1] 减持时间及方式 - 绍兴中玮投资合伙企业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的3个月内,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其他高管减持时间及方式未明确说明,但均为个人或合伙人资金需求 [1]
赛特新材:监事罗雪滨拟减持0.0047%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7-06 15:37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罗雪滨拟减持不超过7884股,占总股本的0.0047% [1] - 股东陈锋声拟减持不超过11826股,占总股本的0.0070% [1] - 股东江钦拟减持不超过6525股,占总股本的0.0039% [1] 减持方式与时间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 [1]
另类策略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全球视野看风格之港股的长期主义投资范式
长江证券· 2025-07-06 13:12
报告核心观点 - 从AH比较出发,复盘港股超额收益来源线索和收益收敛的或有影响因素,以美、日市场为鉴,发现长期优势组合具备较强的股东回报能力,港股兼具配置高股息和高质量成长两类机会 [2] 各部分总结 AH市场差异来源 - A股和港股市场价差来源可归结于基本面、产业结构、流动性、投资者结构和交易制度等五大维度,对港股整体大势、内部风格和产业个股机会均有影响 [18] - 2016 - 2017年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是AH共振的坚实基础,政策发力下经济景气企稳,传统经济受益使港股通高股息绝对收益更佳,宏观和中观基本面改善,部分港股公司产生溢价 [20][30] - 相对流动性收敛和分化是港股行情启动或终结的有效信号,2015年6月港股超额A股行情开启源于政策收紧下AH相对流动性收敛,2018年下半年港股相对收益转弱受流动性和海外环境变化影响 [36][42] - 港股交易费率相对高,交易活跃度大部分阶段不及A股,且存在卖空机制,定价更敏感充分,卖空比例处于高位时有高赔率特征 [47] 高质量下的长期投资主义 - 股东回报类策略在美、日成为主流,美国以回购形式呈现,日本高股息策略长期占优 [52] - 日本MSCI日本高股息指数长期跑赢日经225,高股息投资占优始于泡沫后投资者配置防御性资产需求,在低增速、低利率环境中受益,当下日本各行业上市公司多步入成熟期,高分红普遍,行业间分化小 [53][58] - 美国市场曾有高股息投资甜蜜期,长期来看标普500回购指数是美股“长跑冠军”,回购指数占优得益于信息技术、金融等优势产业贡献,美国信息技术、金融产业优势确立,以回购为主与政策驱动和低借债成本有关,美国市场现金流策略表现好,可与科技指数作杠铃平衡配置 [62][75] 港股长期投资范式机会 - 港股市场受益于中国基本面和政策优势,兼具高股息和高质量成长两类机会,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强化其作为中国资产投资窗口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79] - 港股高股息是投资者配置确定性的选择,受益于A股市场流动性过剩与稳健收益资产稀缺的矛盾,当下港股高股息股息率相较于A股具备性价比,分红优势明显,全球比较下占优,分红主要由内地企业贡献,内资可通过港股通优选高股息标的,南下资金中险资等是增持红利的主力,优选高质量红利股可参考日本市场,推荐港股通央国企红利等 [86][125] - 港股现金流布局高质量成长,港股波动大与投资者结构和目的有关,选择高质量成长标的符合外资和非险资南下资金偏好,港股产业结构趋于均衡,基本面特征显示分红之外回购激增,龙头现金流充沛,股东回报维度看港股成长股龙头从2021年开始大量回购,回购策略效果初现,现金流类策略攻守兼备 [128][152] - 推出长江港股通回购、长江港股通现金流指数,长江港股通现金流质量策略综合考虑经营性现金流和ROE稳健性,行业侧重科技、消费,现金流策略在港股市场应用与A股不同,分布结构更接近美股,长江港股通现金流质量组合和回购率组合表现较好 [156][171]
又又又借!深铁5个月内向万科提供借款逾21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5 14:26
股东借款支持 - 深铁集团向万科提供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 期限不超过3年 利率2.34% [1] - 今年以来深铁集团已6次向万科提供股东借款 累计金额达211.01亿元 包括2月11日28亿元 2月22日42亿元 4月30日33亿元 5月15日15.52亿元 6月7日30亿元 以及此次62.49亿元 [5] - 深铁集团同意对已有8.9亿元借款展期 并要求万科为15.51亿元已有借款提供万物云股权质押 [5] 债务偿还安排 - 62.49亿元借款采用分期还款方式 前期每半年还款0.5% 后期按协议执行 [5] - 深铁集团保留提出担保的权利 延续6月初的要求 [5] - 万科7月面临62.63亿元债务偿还 为未来12个月兑付高峰 [5] 债务情况 - 万科境内公开市场债务总额358.01亿元 其中一年内到期273.73亿元 占比76.57% [5] - 截至5月30日 万科年内到期及到回售期境内外债券金额217.6亿元 面临集中兑付压力 [6]
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05 06:44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7月4日以现场和通讯结合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会议由董事长朱钰峰主持[2] 公司章程及制度修订 - 审议通过《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原监事会职权转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履行[3][4] - 修订涉及《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并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更名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5][6] - 修订《总裁、联席总裁工作细则》并更名为《总裁工作细则》,同步调整其他制度名称[9][10] 新制度制定 - 制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和《互动易平台信息发布及回复内部审核制度》,待股东大会审议后生效[12][13] 临时股东大会安排 - 定于2025年7月21日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为7月16日,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16][17] - 网络投票时间为7月21日9:15-15:00,现场会议地点为苏州协鑫能源中心[18][20][23] 权益分派实施 - 2024年度权益分派以剔除回购股份后的1,581,450,548股为基数,每10股派1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58,145,054.80元,占净利润32.34%[47][49]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0日,除权除息日为7月11日,除权参考价=登记日收盘价-0.0974204元/股[54][58] - 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深股通持股每10股派0.9元,个人投资者按持股期限差异化计税[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