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运作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迎来大洗牌?14家上市公司曝出大动作,散户迎来大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8-17 10:52
核心观点 - 十四家上市公司近期密集发布公告,涉及资产出售、股权调整、百亿级投资及国际化布局,形成强劲资本运作浪潮 [1] - 这些资本运作涵盖产业整合、技术升级、海外拓展等多个层面,反映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市场应对 [1] - 公司行动包括战略性剥离非核心资产、积极投资并购、国际化布局等,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并提供多元化投资机会 [12] 聚焦核心业务,战略性剥离非核心资产 - ST景谷拟将核心子公司汇银木业51%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周大福投资,交易可能导致营收规模骤降87% [2] - 众合科技以3225万元转让温州温瑞污水处理厂75%股权,仅保留25%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2] - 罗普斯金以1982.93万元转让湖北子公司80%股权给关联方苏州丰鑫源,精简公司架构 [2] - 北方铜业将全资子公司山西北铜旗下再生资源公司和铜蓝检测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母公司 [3] - 绿联科技股东珠海锡恒计划通过询价转让62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5%)优化股权结构 [3] 积极投资,抢占市场先机 - 云南白药全资子公司斥资6.6亿元收购聚药堂药业100%股权,该标的拥有1567个中药饮片生产批文 [4] - 协创数据计划投资不超过12亿元采购服务器布局算力租赁市场,其中2.98亿元已获审批 [4] - 生益电子投资19亿元建设智能制造高多层算力电路板项目,占公司总资产23% [5] - 众合科技投资7.17亿元在杭州滨江建设全球总部及研发中心 [5] - 寒武纪49.8亿元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募资用于芯片及软件平台研发 [5] 国际化布局,拓展海外市场 - 法拉电子投资2亿元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构建海外投资管理平台 [7] - 博汇纸业向香港全资子公司博丰控股增资1.65亿美元强化国际原料采购能力 [7] 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 申能股份计划发行20亿元可转债补充流动资金 [9] 行业发展机遇 - 潍柴重机半年报显示净利润增长52.62%,船舶动力业务受益于内河船舶"设备更新"政策 [10]
美锦能源:筹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15 18:25
公司战略规划 - 筹划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1] -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并提升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 [1] -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1] 实施进度安排 - 相关细节尚未确定需待具体方案确定 [1] - 后续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1] - 需经中国证监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审核 [1]
1.5 亿骗贷全程曝光:银行成提款机,上市公司接盘,比狂飙还野
搜狐财经· 2025-08-15 14:36
骗贷操作手法 - 三家空壳公司A、B、C分别位于深圳、厦门、福州,表面上从事软件开发、硬件生产和系统集成,实际由同一团伙控制 [2] - 团伙花费半年时间搭建公司架构,包括发放工资、租赁办公场所、建立生产线,并完善合同、发票和物流单据,账目处理规范 [2] - 通过虚构交易循环:A公司软件发给B公司,B公司设备运至C公司,C公司系统集成验收单返回A公司,两年内制造2亿银行流水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 - 利用伪造的合作合同和2000万纳税证明,A公司成功申请5000万科技贷款,资金到账后在三家公司间循环转账,形成闭环交易链条 [4] - 通过第三方账户停留资金制造真实交易假象,累计从银行套取1.5亿资金 [4] 资金套取与转移 - B公司伪造8000万海外订单,包括虚假客户邮件和海关单据;C公司虚构央企智慧城市项目,使用高仿公章制作中标通知书 [5] - 会计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显示三家公司营收年增三倍,诱使银行主动提高3倍授信额度 [5] - 套取资金通过个人账户、农商行、加密货币钱包和地下钱庄等多渠道分流,最终流入东南亚离岸账户 [5] - 低价收购濒临破产公司,将A、B、C资产债务打包成"新兴产业并购项目"出售给上市公司,完成金蝉脱壳 [5] 风险规避设计 - 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注册资本仅100万,锁定债务风险 [7] - 核心成员通过离岸公司持股,使用代签方式签署文件,资产通过家族信托转移海外,实现法律隔离 [7] 行业影响 - 案例揭示部分企业通过暗箱操作将资金转移海外,留下债务由社会承担的现象 [7] - 显示金融系统存在被利用漏洞,需警惕类似复杂交易结构的骗贷行为 [2][4][5]
虎哥无犬妹,26岁王凯莉拿下一家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39
01 "企二代"的资本首秀 王凯莉,1999年出生,2021年取得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又在2023年取得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学位,2024年取得伦敦大学学院 文学硕士学位。自2024年10月起,王凯莉担任Astrum Apex Investments Limited(一间从事投资控股之私人公司)的董事,主要负责物色及评 估投资机会。今年7月11日,王凯莉成立万疆资本,截至公告日,除订立此次买卖协议外,公司尚未开展其他业务活动。 此次收购的目标公司是中国新零售供应链,该公司于2019年9月19日在港交所上市。其主要业务涵盖在新加坡的建筑服务及物业投资,包括土 木工程、楼宇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的物流及运输服务,以及住宅和工业物业租赁等。 8月10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新零售供应链(3928.HK)发布公告称,万疆资本有限公司(下称"万疆资本")作为要约人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Alpine Treasure Limited订立买卖协议。万疆资本拟以2.228亿港元代价,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3.6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5%, 每股价格为0.6189港元。 这一收购举动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因为涉及金额巨 ...
汇源果汁“大战”资本,前南通首富真成“冤大头”?
凤凰网财经· 2025-08-14 22:14
核心观点 - 汇源果汁母公司北京汇源公开指责大股东文盛资产未按重整计划支付16亿投资款中的8.5亿,且已支付款项被大股东控制未用于经营[4][5][15] - 北京汇源认为大股东实缴资本比例仅22.8%却享有60%股东权益,而债转股股东实缴47.76%仅获30%权益,存在权益分配不公[17] - 国中水务通过三次交易累计支付9.3亿元从文盛资产处获得北京汇源21.89%股份,被质疑文盛资产"空手套白狼"[23][24][25] - 国中水务曾计划收购北京汇源控股权助其A股上市,但因粤民投冻结文盛汇52.47%股权而终止交易[38][40][44] - 北京汇源2023-2024年累计盈利7.6亿元,但面临约80亿债务压力,同时面临果汁行业激烈竞争[47][48] 分章节总结 公开叫板大股东 - 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承诺16亿增资仅支付7.5亿,剩余8.5亿逾期超一年且催缴11次未果[14][15] - 已支付的6.47亿资金由大股东文盛汇管控未用于公司经营[15] - 北京汇源通过公开信和诉讼方式施压,并反对大股东提出的资本公积补亏方案[18][22] 国中水务角色 - 国中水务分三次耗资9.3亿元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股份[23] - 文盛资产通过该交易已收回对北京汇源的7.5亿投资并获得1.8亿额外收益[24] - 国中水务2023年因8200万投资收益实现扭亏,净利润达3000万[37] 资本运作与上市计划 - 文盛资产曾承诺3-5年内推动北京汇源A股上市[36] - 国中水务2024年拟现金收购文盛汇实现间接控股北京汇源,交易因股权冻结终止[38][40] - 粤民投冻结文盛汇52.47%股权涉及1.32亿元纠纷,导致收购搁置[40][44] 公司经营现状 - 北京汇源2021年负债114亿元导致退市,2022年6月完成重整[13] - 公司2023-2024年累计净利润7.6亿元,但偿还80亿债务仍需多年[47] - 果汁行业竞争加剧,汇源处于复苏阶段且面临股东内讧[48]
新城控股创始人王振华之女:26岁王凯莉,通过万疆资本完成2.23亿的并购
新浪证券· 2025-08-14 20:03
家族财富传承与分工策略 - 王振华家族采用"儿子主业、女儿资本"的分工模式 长子王晓松接管新城控股地产主业 幼女王凯莉负责投资领域为家族开辟新增长路径[1][3] - 通过HuaSheng家族信托实现财富传承与隔离 王凯莉获得2.23亿港元资金用于收购 信托持有新城发展及新城悦服务等港股上市公司股权[1] - 王振华因2019年刑事案件声誉受损 2024年7月刑满释放 此安排避免个人声誉对家族企业形象造成冲击[1][3] 收购主体与交易结构 - 万疆资本为2025年7月注册于BVI的新公司 注册时间距收购仅两周 王凯莉担任唯一股东与董事[4] - 该公司是为交易量身定制的特殊目的载体(SPV) 成立前无实际业务 收购资金全部来自内部资源[4][5] - 以每股0.6189港元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集团 较停牌前3.5港元股价折让超80% 目标为获取港交所主板上市壳资源[8] 目标公司状况与市场表现 - 目标公司原名盛良物流 被市场视为壳资源 主营业务传统且持续亏损 基本面无实质支撑[5][6] - 收购停牌前股价连续大涨 复牌后两个交易日上涨近40% 近一个月涨幅达154.14%[5] 资本运作战略意图 - 此次控股并非产业投资 而是以控股平台为起点的资本运作 未来可能进行业务换轨、资产置入或资本运作[8] - 王凯莉全面操盘:负责资金筹措通过信托 设立并独立持股操作平台 直接掌控目标公司管理权与发展路径[8] - 采用信托隔离财富加SPV操作资本的模式 符合新兴家族办公室趋势 万疆资本可能成长为家族资本市场中枢平台[8]
汇源果汁“大战”资本,前南通首富真成“冤大头”了?
新浪财经· 2025-08-14 17:09
公司治理纠纷 - 北京汇源公开指责大股东文盛汇涉嫌出资不实和滥用控制权 已提起诉讼并呼吁其他股东债权人维权[1] - 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承诺16亿元出资中仅支付首期7.5亿元 剩余8.5亿元逾期一年以上且经11次催缴未果[6][7] - 文盛汇实际出资对应注册资本实缴比例仅22.8% 却享有60%股东权益 而债转股股东实缴资本占比47.76%仅获30%权益[8] 资本运作与股权交易 - 国中水务分三次从文盛资产收购文盛汇股份 累计耗资9.3亿元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股权[13] - 文盛汇通过向国中水务转让股权已回收7.5亿元投资并获得1.8亿元额外收益 被质疑"空手套白狼"获取控股权[13][14] - 国中水务2023年因获得8200万元投资受益实现扭亏 净利润达3000万元 2024年曾筹划通过收购文盛汇成为北京汇源控股股东[27] 重整与经营状况 - 北京汇源2022年6月破产重整获批 负债曾达114亿元 因违规贷款于2021年从港股退市[6] - 公司2023-2024年累计实现净利润7.6亿元 但仍需偿还约80亿元债务 且未获得重整资金用于生产经营[7][33] - 文盛资产曾承诺三到五年内推动A股上市 国中水务收购若成功可使汇源间接登陆A股[26][28] 股东关联与争议 - 文盛资产与鹏欣系存在合作关系 双方曾合资设立多家企业 鹏欣系资产规模一度超600亿元[17][20] - 粤民投旗下企业诉前保全导致文盛汇52.47%股权被冻结 直接致使国中水务终止收购[29][32] - 文盛汇提出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方案 被北京汇源反对因涉及55亿元债转股形成的资本公积金[10][12]
汇源果汁“大战”资本,前南通首富真成“冤大头”?
搜狐财经· 2025-08-14 17:07
北京汇源与主要股东文盛资产的纠纷 - 北京汇源通过公开信指责大股东文盛资产出资不实,16亿元重整投资款中仍有8.5亿元逾期一年以上未支付,且催缴11次无效[3][6][7] - 文盛资产仅支付首期7.5亿元,其中约6.47亿元虽在汇源账户但由文盛汇管控,北京汇源生产经营未使用投资款[7] - 北京汇源认为文盛汇实缴出资对应注册资本比例仅为22.8%,却享有60%股东权益,而债转股股东实缴资本占47.76%仅享30%权益,权益分配不公[8] 国中水务在资本运作中的角色 - 国中水务分三次从文盛资产手中购入文盛汇股份,累计耗资约9.3亿元,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股份[14] - 文盛资产通过向国中水务转让股份,在仅支付7.5亿元后套现约9.3亿元,实现约1.8亿元额外收益,被质疑"空手套白狼"[15][16] - 国中水务2023年因获得逾8200万元投资受益扭亏为盈,净利润达3000万元[30] 北京汇源上市计划与资本局 - 文盛资产重整之初计划三到五年内推动北京汇源A股上市[28] - 国中水务2024年7月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通过收购文盛汇成为北京汇源控股股东,使汇源果汁间接登陆A股[30][31] - 因粤民投提起诉前保全导致上海邕睿所持文盛汇52.47%股权被冻结,国中水务于今年4月终止收购[32][34] 北京汇源的经营与债务状况 - 北京汇源退市前2017年负债达114亿元,2022年6月进入破产重整[6] - 2023年和2024年北京汇源累计净利润7.6亿元,但目前仍面临约80亿元债务,偿还压力较大[34] - 公司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维持经营并实现连续盈利[3]
上市第3年扬子江金控迎来分拆上市!这一次掌舵人还是他 | 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8-14 17: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36亿新元,同比减少23% [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377亿新元,同比增长28% [1][2] -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96新分,同比增长30% [2] 收入驱动因素 - 新加坡私募信贷与现金管理基金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超3倍,达1850万新元 [1][2] - 海事基金资产收入同比增长82%,达4010万新元 [2][3] - 中国债务投资利息收入为4910万新元,同比减少31% [3] - 现金管理活动收入为2260万新元,同比减少36% [3] 成本与拨备 - 总费用为2320万新元,同比增长31% [2] - 费用增加主要由于运营成本上升及海事基金资产折旧成本增加 [2] - 信贷及其他损失拨备转回1300万新元,主要由于对不良贷款的专项管理导致未使用拨备转回 [2] 重大战略举措:海事投资业务分拆 - 公司宣布将分拆旗下海事投资业务,成立扬子江海事发展有限公司 [4][6] - 分拆后的实体计划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并配合最多2.5亿新元的新股配售融资 [4] - 分拆旨在优化资产结构,释放海运价值链增长潜力,并使业务获得更合理估值 [4][6][7] 分拆后公司战略重点 - 分拆后公司将优先发展核心投资管理与基金管理业务 [6] - 短期重点是通过剥离表现不佳资产(尤其是中国房地产债务)改善流动性 [6] - 长期计划包括深化在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债务投资,拓展跨境财富管理服务,并把握精选股权机会 [6] - 公司正强化其在新加坡的基金管理能力,包括申请资本市场服务牌照 [6] 管理层观点 - 管理层认为新加坡资本市场的活力为公司提供了机遇 [9] - 分拆是精简架构、聚焦战略重点的适时之举,有助于在有利的行业趋势中把握增长机遇 [9]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包含投资管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以及海事投资业务 [2] - 公司完成的船舶相关交易船型包括油船、液化气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海工辅助船等 [10]
沃尔核材:公司持续努力做好生产经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2 19:40
公司经营与治理 - 公司持续努力做好生产经营并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1] - 促进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协同发展 [1] - 以更好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1] 资本运作规划 - 结合业务发展及市场环境变化综合考虑资金使用和资本运作安排 [1] - 如有相关计划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