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
搜索文档
 降费后,购买基金还需要区分A类、C类份额吗?
 经济网· 2025-09-16 17:51
金融时报社答网友: 近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规定》),提出降低销售费率、优化赎回费制度等多项修订内容,拉开了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第三阶 段序幕。《金融时报》刊发相关新闻报道后,有网友提问:"按照新发布的销售费用管理规定,降费 后,基金A类份额和C类份额的费用就区别不大了,还有必要区分A类份额和C类份额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下A类份额和C类份额的收费区别。同一基金产品的A类和C类份额的投 资标的和运作方式完全一致,但收费模式不同,A类份额采用前端收费(申购时收取申购费),C类份 额采用后端收费(持有期间计提销售服务费)。若类比为停车场的收费,A类份额是在入场时一次性收 取20元停车费;C类份额则是收取2元/小时的计时收费。这种类比可以帮助我们较快理解两种份额的主 要区别。 根据两种份额的特点,在投资者的投资中,A类份额可以通过持有期来摊薄成本,更好地发挥复利效 应,帮助投资者有效获取投资收益;从费率上看,C类份额虽然短期进出成本相对较低,但申购、赎回 的时间成本也会限制资金的灵活性。同时,C类份额长持有期时销售服务费的复利叠加以及 ...
 Up Over 35% in 2025: This "Boring" Stock Is Offering Exciting Returns for Investors
 The Motley Fool· 2025-09-16 16:10
It's one of the great investments of the past decade, and its value-creating formula can still work from here.When it comes to boring investments, United Rentals (URI 1.05%) likely makes the short list. And yet the stock for this equipment rental company is trading up 35% year to date, as of this writing, crushing the 12.5% comparable return for the S&P 500. Moreover, its returns in 2025 aren't a fluke -- the stock is up 1,310% over the last 10 years, and that's before accounting for its dividend.Boring sto ...
 穿越周期的力量:中意人寿23载发展的长青之道
 齐鲁晚报· 2025-09-16 15:16
 公司行业地位 - 中意人寿在《清华金融评论》最新发布的保险竞争力排行榜单中位列十强,是十强中唯一的合资保险公司,且为第二次获此殊荣 [1] - 公司是中国加入WTO后首家合资保险公司,成立23年以来在中国寿险市场稳健发展 [1]   财务稳健性与风控能力 - 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2% [2] - 近五年来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始终保持在200%左右的高水平 [2] - 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已连续8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获评AAA/AA等级 [2] - 近十年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保持较高水平,截至2024年末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近3800亿元 [2] - 投资重点布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西气东输管道、京沪高铁等优质资产 [2]   股东背景与战略协同 - 中方股东中油资本所属集团中国石油为央企,提供强大资本和本土资源支持,并助其拓展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业务 [3] - 外方股东意大利忠利集团拥有190余年历史,是历经多次经济危机的全球保险与资管集团,为其带来国际化运营经验、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与产品研发理念 [3] - 中外股东协同带来“本土实力+国际经验”的双重赋能,使公司具备国际化治理经验、风控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 [4]   产品与服务表现 - 产品矩阵围绕健康、财富、养老、传承四大核心需求构建,在重疾险、分红险业务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5] - “一生中意”系列产品自推出以来,相关直播观看人次破百万、短视频播放量超500万,累计曝光超1500万人次 [5][6] - 截至今年6月末,“一生中意”系列产品荣膺八项行业荣誉,成为超10万家庭的财富管理伙伴 [6] -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累计服务客户超1800万人,承保金额超37万亿元,理赔超3085万次 [6] - 小额理赔支付周期仅需2.64小时,线上自助理赔率达98% [6] - “意管家”健康管理服务已升级至4.0版本,具备“保费零门槛”、“长有效期”、“8人共享”三大核心优势 [6]   公司发展路径与展望 - 公司探索出“专业化、差异化、本土化”的合资寿险公司发展路径,以稳健经营、风控实力和股东资源为基础 [7] - 未来将继续坚守合规底线、强化客户导向、推动创新升级,为中国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力量 [7]
 【投资锦囊】 时间的玫瑰缘何未能绽放
 证券时报· 2025-09-16 12:28
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属于专业范畴,普通投资者可能一时无法分辨。但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产品时可 以穿透营销话术,关注底层逻辑——毕竟,真正的长期投资,应始于专业、终于回报。尤其需要关注管 理人的信息披露,如明确提示锁定期产品的历史波动率、最大回撤等风险指标,而非仅强调"长期持 有"的模糊概念。尤其在管理人收益与投资者回报深度绑定的费率结构改革之后,投资人对不愿意采用 浮动管理费、缺乏业绩对等约束机制的基金管理人要心存警惕。毕竟,浮动管理费率也是管理人自信心 的一种体现。而不给基民挣钱则"三年白干"的业绩对等约束机制,也会倒逼管理人勤勉尽责。值得一提 的是,前文所提的知名公募,近期新发了不少浮动费率基金,这应该是其改革的结果,希望能经得起市 场的检验。 总而言之,未来基金公司需在产品制度设计、投研能力与投资者教育三者间找到平衡,否则锁仓期将沦 为信任的"枷锁",而非价值的"桥梁"。唯有如此,时间的玫瑰才能如约绽放。 一段时间以来A股颇为劲爆的市场行情,让公募基金产品赚钱效应明显,多只过往业绩平平的权益基金 也扬眉吐气。与此同时,一些迄今没有回本的基金则显得颇为尴尬,其中以部分三年持有期权益基金最 为典型。据媒体不完 ...
 降费后,购买基金还需要 区分A类、C类份额吗?
 金融时报· 2025-09-16 10:15
根据《规定》计算A类、C类份额的费用,如果按照市场较为常见的4折优惠费率计算,购买10万元股票 型基金,若持有期在1年及以上时,A类、C类份额费用趋同;若持有期在6个月至1年间,则C类份额依 然有费用优势。可以看出,即使在调整后,C类份额在持有6个月至1年间仍然具有费率优势,可以更好 地适配具有相应投资时间要求的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此次发布的是征求意见稿,公募基金后续具体费率结构还需等修订落地后才 能进一步揭晓。 不过,对于利用炒基金C类份额抓市场波段机会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基金的申购赎回存在时 间差,且当前市场中存在行业轮动切换较快等现象,投资者往往会承受损失。此次费率的相应调整也是 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下A类份额和C类份额的收费区别。同一基金产品的A类和C类份额的投 资标的和运作方式完全一致,但收费模式不同,A类份额采用前端收费(申购时收取申购费),C类份 额采用后端收费(持有期间计提销售服务费)。若类比为停车场的收费,A类份额是在入场时一次性收 取20元停车费;C类份额则是收取2元/小时的计时收费。这种类比可以帮助我们较快理解 ...
 当居民存款开始搬家,“固收+”如何承载大众理财?
 点拾投资· 2025-09-15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 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并可能通过"固收+"产品流入资本市场 上半年"固收+"产品规模增长约2000亿元 总规模突破1.9万亿元[1] - 海富通基金构建了分层化的"固收+"产品线 涵盖低波、中波、高波不同风险等级 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产品[3][4] - 团队采用动态资产配置策略 根据股票和债券夏普比变化调整仓位 追求风险收益特征稳定[5] - 通过三重层次实现稳健收益:提高收益下限、承担高性价比风险、构建底层资产阿尔法优化权益贝塔[7][8][9] - 选股框架注重"三高"标准:高股息、高预收账款增速、高市现率 强调行业分散和估值匹配度[10] - 公司具备超过20年的稳健投资基因 曾获首批企业年金和社保管理人资格 拥有完整的固收产品货架[16][17]   产品线架构 - 低波产品线包括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 今年以来回报区间1.59%-3.95% 近一年最大回撤控制在-0.78%至-1.64%[4] - 中波产品以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为主 海富通稳固收益近一年回报11.90% 最大回撤-2.14%[4] - 高波偏债混合产品表现突出 海富通欣利近一年回报31.99% 近三年累计回报32.17%[4] - 产品采用持有期设计 如添利收益一年持有期债券 自2023年11月成立至2025年8月末所有季度收益为正[5]   投资策略 - 动态调整股债配置比例 根据夏普比变化灵活调配资产[5] - 2024年转债投资案例:8月低位布局 对应上证指数历史低估值 年初高位减持[9] - 权益投资不追求超额收益上限 重点控制下跌风险 中证800不同时段年化回报差异显著(7%-11%)[8] - 底层资产配置采用万得短债指数作为收益底仓 2007-2024年每年正收益[9]   团队与文化 - 核心成员稳定:陈轶平2011年加入 江勇2017年加入 陶敏2015年加入[13] - 考核机制注重长期业绩 避免短期压力导致的投资框架调整[12] - 投研文化强调"慢"心态 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均衡获取超额收益[13] - 设立专门"固收+"研究小组 从绝对收益视角寻找投资机会[17]   行业背景 - 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推动资金向"固收+"产品转移[1] - 债券投资低利率环境使传统杠杆和信用策略有效性衰减[17] - 多资产阿尔法能力在"固收+"新时代愈发重要[18]
 校正理念推动公募基金经营变革
 经济日报· 2025-09-15 06:38
 行业监管政策修订 - 中国证监会修订《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 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完成关键一步 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1] - 新规通过系统性降低销售费率与规范收费模式 减轻投资者负担 引导销售机构端正经营理念[1] - 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 在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与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销售费用结构调整 - 调降公募基金认申购费 赎回费 销售服务费等销售环节费用 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2] - 压缩流量费收入空间 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向赚取保有转变 从源头解决赎旧买新问题[2] - 要求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 简化统一赎回费率设置 提高短期交易成本[3] - 规范销售服务费收取模式 持续持有超一年的股票型 混合型 债券型基金不得继续收取销售服务费 降低长期投资成本[3]   行业经营模式变革 - 销售费率优化倒逼基金管理人提升投研实力 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水平 摆脱对渠道销售的依赖[2] - 新规推动基金销售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从重首发向重持续经营转变[2] - 完善销售全链条监管 统筹解决沉淀资金孳息归属与基金投顾重复收费问题 强化廉洁从业要求[3]   投资者行为引导 - 新规引导投资者践行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 摒弃短期炒作行为[3] - 通过费率机制设计提高短期交易成本 同时降低长期持有成本 增强投资者获得感[3] - 推动行业回归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本源 为居民财富长期增值提供支撑[4]
 如何克服恐高症、增厚长期投资收益?
 雪球· 2025-09-14 14:37
 投资收益来源 - 投资收益由资金、年化收益率和投资年数三个因素决定,计算公式为:资金*(power(1+年化收益率,投资年数)-1) [5][7] - 投资年数对累计收益的影响超过年化收益率,例如10年10%年化收益的累计收益为1.59万,高于5年20%年化收益的1.49万 [12][14] - 长期投资策略中,"年化*年数"相等的案例显示投资年数更多的一方收益更高 [13][14]   长期投资策略 - 需以创业者心态而非打工者心态进行投资,避免短期盈亏与工资收入对比 [16][22] - 盈利体系需经完整牛熊周期验证,例如红利策略、高ROE策略或量化策略 [23][25] - 策略需明确买入卖出规则,避免主观情绪化操作,如量化投资或指数ETF投资 [27][31] - 均衡配置资产可适应不同市场环境,例如红利策略在熊市有效、微盘策略在资金宽松时有效 [33][37] - 非必要不择时,仅在市场估值极高、资产切换或标的基本面恶化时考虑调整 [38][43]   策略有效性案例 - 红利策略通过股息积累实现长期收益,时间越久收益越高 [25] - 高ROE策略依赖净资产积累,长期可在市值上兑现收益 [25] - 指数ETF投资依据估值配置,在牛熊周期中坚持可获收益 [25] - 主观择时策略需历史回测验证有效性,否则可能成为时间的敌人 [26]
 3.8万亿企业年金,最新业绩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9-11 22:51
 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84万亿元,投资资产净值3.81万亿元 [1] - 共有17.24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覆盖职工3304.53万人 [2] - 全市场5987个投资组合中,含权益类组合数量占主导(4436个),规模达3.27万亿元;固收类组合1551个,规模5403亿元 [2][3]   投资业绩表现 - 近三年(2022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累计收益率6.27%,较一季度末近三年收益率7.46%下降1.19个百分点 [2] - 固收类组合近三年累计收益率10.20%,显著优于含权益类组合的5.76% [2] - 单一计划中固收类组合收益率10.49%,含权益类组合收益率5.84%;集合计划固收类收益率9.67%,含权益类收益率4.61% [3]   资本市场关联性 - 权益组合表现与股指走势高度相关:2022年7月-2025年6月期间上证指数累计涨1.35%,沪深300指数跌12.24% [2] - 相较2022年4月-2025年3月期间(上证指数涨2.57%,沪深300跌7.94%),后期市场表现明显走弱 [2]   管理机构竞争格局 - 受托管理规模前三:国寿养老(8820亿元)、平安养老(5590亿元)、工商银行(3400亿元) [4] - 投资管理规模前六:泰康资产(6484亿元)、国寿养老(4957亿元)、平安养老(355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3325亿元)、易方达基金(3187亿元)、南方基金(2612亿元) [4]   头部机构业绩表现 - 固收类组合业绩领先机构:华泰资产(12.97%)、长江养老(12.67%)、海富通基金(12.61%)、银华基金(12.38%)、国泰基金(12.04%) [6][9] - 含权益类组合业绩突出机构:国泰基金(11.05%)、工银瑞信基金(10.67%)、泰康资产(7.52%) [6] - 部分机构出现负收益:嘉实基金固收组合-1.62%,海富通基金集合计划权益组合-3.31% [7][9]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人社部正在牵头出台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指导意见,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 [11] - 2025年二季度以来,投管人已在受托人指引下提升权益投资仓位中枢 [11] - 长周期考核有望发挥养老金逆周期投资优势,实现长期更高收益 [11]
 股市十年轮回,我收获了185%的涨幅和-82%的重挫
 36氪· 2025-09-11 20:21
 投资组合表现 - 中国平安持有十年实现185%收益 成本从40元降至20元 [5] - 苏宁易购(原苏宁云商)同期亏损82% 股价从10元跌至不足2元 [5] - 两只股票对冲后净收益约15% [25] - 其他长期持仓包括中国银河(两年67%) 人民网(三年34%) 海天精工(四年26%) 鞍钢股份(一年30%) [9]   市场环境变化 - 沪指在2024年9月重新站上3800点 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 [1] - 2015年3-4月沪指从3300点上行至6月5178点高位 [1] - 2015年6月15日后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13] - 2016年1月熔断机制实施和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股市大跌 [15]   公司基本面分析 - 中国平安通过综合金融"三驾马车"布局成功穿越周期保持增长 [11] -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且维持分红政策 [15] - 苏宁易购因债务危机连年亏损 2020年被恒大200亿债务引发连锁反应 [17] - 两家企业当时均为行业龙头 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主营业务根基 [11]   投资策略与心态 - 采用闲钱入市策略 严格控制股市资金占比 [22] - 长期持有理念 通过财报和公司运营情况判断投资价值 [23] - 拒绝技术流路线 不看K线不预判资金趋势 [23] - 在2015年高位入市经历三次调价才成功买入 [20]   风险事件影响 - 2015年6月13日证监会清理场外配资引发市场大跌 [14] - 中国平安在10送10转增后股价受大盘拖累加速下跌 [15] - 苏宁易购因跨界尝试不顺利且债务问题爆雷最终被ST [17][19] - 市场黑天鹅事件使基本面分析暂时失效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