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
搜索文档
智能眼镜赛道持续升温 北交所公司加速卡位新蓝海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18
公司动态 - 雷神科技拟与江苏汇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欧普康视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江苏雷欧汇鼎智能眼镜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雷神科技持股35%,投资金额350万元 [1] - 雷神科技在2025年CES展会上首发三款智能眼镜产品,并于3月发布整合火山引擎AI大模型和DeepSeek架构的智能眼镜,具备音乐播放、拍照录像、AI识物解题等功能,基础版售价1999元起 [2] - 雷神科技表示未来将围绕用户需求,构建"AIPC+AI智能眼镜+雷神AI智能体"的产品生态体系 [4] 行业趋势 - 智能眼镜赛道呈现"百镜大战"态势,2025年被认为是行业爆发元年 [1] - 2025年一季度无屏AI眼镜销量达1.9万台,影目科技智能眼镜销量已达10万台并计划进入北美市场 [3] - 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大增210%,首次突破200万台,Meta占据60%以上份额,预计2025-2029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60% [3] 市场竞争 - 小米首款智能眼镜售价1999元起,开售第四日淘宝旗舰店销量超4000台,京东自营旗舰店销量超1万台 [2] - 2023年9月Meta与雷朋合作推出Ray-Ban Meta AI智能眼镜,引爆市场 [3] 渠道拓展 - 智能眼镜线下体验需求旺盛,北京多个小米之家门店出现缺货现象 [4] - 雷神科技通过合资公司整合服务、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加强市场开拓能力 [4] 产业链布局 - 小米智能眼镜供应链包括歌尔股份、恒玄科技、欧菲光、唯酷光电、明月镜片等企业 [6] - 则成电子2024年四季度实现AI眼镜相关FPC产品批量出货,2025年一季度销售增长部分来自该业务 [7] - 则成电子正与其他主流AI眼镜品牌/代工厂开展商务谈判,其技术能力已获客户认可 [7]
难怪罗永浩泼冷水?这个行业超40%“PPT产品”正透支用户信任
36氪· 2025-07-01 19:19
行业现状 - 智能眼镜行业面临普遍交付困难问题,超过40%的公开亮相产品未上市发售,沦为"概念产品"[2][9] - 2024年至今国内市场累计涌现56款智能眼镜新品,涉及三十余家企业,包括创业公司、手机厂商和跨界上市公司[3][4] - 雷鸟创新以8款新品成为发布数量最多的企业,其次是李未可科技和雷神科技[6] 产品交付情况 - 2024年以来有近25款产品处于未发售状态,占总数约45%,包括李未可View AI拍摄眼镜、联想V1 AR眼镜等[9][10] - 31款产品已开售,小米AI眼镜表现突出,开售12小时销量超1万台,三天全渠道销量近5万台[11][12] - 京东6·18期间雷鸟创新、影目科技、星纪魅族等品牌销售额位居前列[14] 行业问题 - 15款产品宣称"全球首款"或"业内首款",存在概念炒作嫌疑[15][16] - 技术层面面临芯片、交互、空间计算、重量和光学显示五大难题,商业化进程缓慢[18] - 行业可能重蹈智能音箱覆辙,2020年后智能音箱销量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降幅超20%[17] 发展趋势 - 需避免盲目堆叠功能,应聚焦单点功能突破和高频使用场景落地[19] - 长期来看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人类视力工具延伸,但需解决佩戴舒适性和实用性问题[18][20] - 跨界企业表现活跃,如雷神科技推新数量已超过多数专业创业公司[7]
小米AI眼镜,就这?
36氪· 2025-07-01 12:42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具备耳机、拍摄、AI交互功能[1] - 产品开售12小时京东销量突破1万台,电致变色款3分钟售罄[1] - 标准版售价1999元,电致变色款2699-2999元,硬件成本约1300元人民币[5][7] - 北京多家小米之家门店反映产品热度高,部分门店24小时售出6台[3] 产品功能与技术参数 - 支持近视验光配镜,配备摄像头实现第一人称视角拍摄[5] - 接入"超级小爱"AI助手,支持连续对话和智能家居控制[1] - 采用低功耗双芯片设计,续航8.6小时,重量40克[10][12] - 对标Meta Ray-Ban产品,宣称更适合亚洲人佩戴且续航更长[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Meta Ray-Ban全球出货量超180万台[5] - 2024年1-5月中国智能眼镜零售销量约30万副,预计全年增长超130%[19] - 国内AI眼镜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先发壁垒[23] - 主要竞争者包括华为、李未可、雷鸟创新等品牌[23] 市场反馈与用户评价 - 产品被部分用户认为重量偏大,长时间佩戴不适[8][10] - 功能被评价为"有用但不多",缺乏明确使用场景[12][18] - 目标用户主要为科技发烧友和有拍摄需求的群体[18] - 部分行业观点认为产品更像具备社交属性的"玩具"[18]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小米入局被视为推动AI眼镜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关键一步[23] - 公司展示一季度业绩强势,体现生态链整合能力[20] - 行业期待通过迭代解决重量、续航、佩戴舒适度等核心痛点[24] - 潜在细分市场包括视障人群辅助工具等垂直应用[25][26]
智能眼镜的重点,并不在智能
36氪· 2025-06-30 19:26
小米AI眼镜发布会 - 小米AI眼镜起售价1999元 由雷军亲自发布 成为发布会焦点产品 [2] - 产品定位为"人车家全生态"中的一环 标志着小米进入智能眼镜领域 [2] - 虽然命名为AI眼镜 但消费者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拍照功能而非人工智能 [2][4] 智能眼镜行业现状 - 当前AI技术尚未找到合适的硬件入口 智能眼镜也难以成为理想载体 [5][7] - 现阶段智能眼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全新拍摄视角 而非AI功能 [7] - 行业存在三条技术路线:纯语音交互/单色文字显示/全彩图形界面 [26][27] - 主流产品如Ray-Ban Meta和小米AI眼镜都采用无显示方案 [26] POV拍摄市场需求 - 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存在设备笨重 携带不便等痛点 [8][11] - 智能眼镜提供了非侵入式解决方案 可全天候佩戴拍摄 [16][18] - 虽然画质不如手机 但满足社交平台分享需求 且视角独特 [13][15] - 产品形态融合了拍摄 音乐和日常佩戴功能 实用性强 [18][20] 产品定义与技术路线 - 严格定义智能眼镜需满足断电后仍可作为普通眼镜使用 [24] - 与AR头显形成明显区分 后者以显示功能为主 [24][26] - 显示技术将成为未来竞争焦点 预计与AR头显逐步融合 [29] - 手机厂商具备供应链优势 如小米电池技术实现两倍续航 [29][31] 市场发展预测 - 2025-2027年将是智能眼镜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三年 [31] - 拍照和音乐功能将成为主要卖点 而非AI交互 [31] - 手机厂商将加速入场 推动硬件生态联动 [31][33] - 产品迭代方向包括传感器升级 显示技术突破等 [29][31]
汽车吃肉,眼镜喝汤?小米YU7带飞"含米量"基金收益40%+,智能眼镜ETF却集体沉没!
市值风云· 2025-06-27 18:02
小米汽车发布与市场反应 - 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布,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 [3] - 发布会后三分钟内,YU7预售量突破20万台 [4] - 小米汽车相关基金表现强劲,"含米量"高的指数基金和偏股型基金2024年平均收益达21.5%,今年以来平均收益23.5%,部分基金持有收益超40% [12][13] 小米AI眼镜发布与行业对比 - 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价格较Meta Ray-Ban低15%,支持语音通话、拍照录像和同声传译等功能 [6] - Meta Ray-Ban过去两年销量超百万台,验证AI眼镜商业模式可行性 [14]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突破1200万台,同比增长18.3%,中国市场线上销量同比激增113.8% [15] 智能眼镜产业链与投资标的 - 智能眼镜产业链分为芯片、光学、传感器生产、组装和生态应用三个环节,与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智能消费主题指数、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高度相关 [15][16] - 跟踪上述指数的7只ETF今年以来回报均为负收益,基金规模合并值最高为19.37亿元,最低仅0.59亿元 [17][18] - VRETF(159786.SZ)是唯一跟踪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的ETF,覆盖VR产业链上下游 [19][20] 智能眼镜市场局限性 - 智能眼镜非消费者必需品,购买后闲置概率较高,且未优先满足近视人群需求 [23] - 尽管市场热度攀升,智能眼镜尚未成为下一代个人必备单品,投资者需谨慎看待市场情绪 [23]
小米 AI 眼镜全汇总:年轻人的第一副智能眼镜,终于要上头了
36氪· 2025-06-27 07:4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小米正式发布首款使用小米商标的AI智能眼镜产品 定位为面向下一个世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1][3] - 产品基于语音和触控操作 不包含显示功能 支持语音通话和拍照录像 [3] - 该产品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一部分 [1] 工业设计与佩戴体验 - 采用D型方框设计 造型接近经典的威灵顿式镜框 更适合亚洲人脸型 [7] - 镜腿转轴最大可12度外翻 有效避免夹头问题 [7] - 提供黑色 玳瑁棕与鹦鹉绿三种配色 后两种为烟熏色风格半透明镜架 [9] - 裸框无镜片重量约为40克 搭配玻璃镜片后整体重量约50至60克 [11] - 支持处方镜片定制 用户可线下验光或通过小米有品app定制 镜片供应商为上海明月眼镜 [11] 核心功能与技术配置 - 配备1200万像素IMX681传感器 最高可录制2K 30帧视频 支持EIS电子防抖 [18] - 具备四麦克风阵列 采用骨传导麦克风及抗风噪设计 [18] - 集成小爱同学AI助手 支持实时语音交互与识图问答 [21] - 支持同声传译功能 涵盖中文与英 法 日 韩等十种语言互译 [24] - 支持配合手机录音app实现无感录音和人位录音 [24] 连接生态与直播应用 - 支持在微信和QQ视频通话中通过HyperOS的相机流转功能替代手机摄像头 [18] - 与哔哩哔哩 抖音 快手和小红书达成合作 可实现直播时直接采集眼镜拍摄画面 [20] - 直播高功耗场景下支持使用USB-C线缆直接供电 [31] 特色镜片技术 - 提供电致变色镜片版本 镜片透明度可通过电压调整 反应速度快 [13] - 电致变色镜片分为单色款和多色款 单色款可调节四档遮光度 多色款可在黑 粉 蓝 紫四色间切换 [15] 硬件性能与续航 - 搭载高通AR1处理器 配备NPU单元和双ISP 并搭配恒玄科技BES2700H蓝牙音频处理器 组成双芯配置 [25] - 采用高密度硅负极电池技术 纯蓝牙通话或音乐续航为7至8小时 混合使用场景典型续航约8.6小时 [28] - 0至100%充电时长约为50分钟 [28] 定价与销售 - 小米AI智能眼镜售价为1999元 电致变色款售价分别为2699元和2999元 [30] - 公司与全国近400家眼镜门店合作 支持用户线下验光配镜 [30]
Meta新眼镜,Oakley口味
虎嗅· 2025-06-21 13:49
产品发布 - Meta与欧克利合作推出智能眼镜Oakley Meta HSTN 主打运动场景 定位为"性能AI眼镜" [2][4][6] - 产品采用与Ray-Ban Meta相似布局 但兼容欧克利全系特殊镜片和医疗镜片 提供更丰富的颜色和反光度选择 [5] - 限量版采用白金色镜架搭配PRIZM墨镜片 由姆巴佩和J R 史密斯代言 [7] 技术升级 - 摄像头升级至1200万像素 视频录制规格从1080P提升至3K [9] - 续航能力显著提升 持续使用8小时 待机19小时 搭配眼镜盒可延长至48小时 [11][12] - 新增IPX4级防水功能 可防护运动场景中的泼溅水 [14] 市场策略 - 产品定价策略:限量版499美元 标准版399美元 7月11日开启预订 [21] - 销售覆盖15个国家 包括欧美主要市场和澳大利亚 暂不进入中国市场 [21][22] - 未来将推出基于Sphaera镜架的骑行专用款 采用摄像头中置设计 [16] 行业动态 - Meta与依视路陆逊梯卡合作的两款智能眼镜已售出超200万副 [19] - 智能眼镜市场呈现三条技术路线:语音交互型 文字显示辅助型 XR显示型 [20][21] - 行业竞争加剧 小米等厂商即将推出新品 可能改变市场格局 [22] 公司合作 - 欧克利和雷朋同属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 该公司为全球最大眼镜产品供应商 [2][3] - Meta计划与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更多品牌合作 持续推出智能眼镜产品 [18] - 合作模式为Meta提供AI技术 眼镜品牌负责设计和生产 [15][18]
雷军进场“踢馆”,华为压力拉满?
36氪· 2025-06-19 20:07
小米AI眼镜发布动态 - 公司将在6月底发布小米汽车YU7及多款重磅新品,但未明确提及AI眼镜 [2] - 公司总裁卢伟冰在新品先导发布会上介绍7款产品,但未涉及AI眼镜,引发消费者失望 [2] - 公司市场部5月回应称智能眼镜市场尚不成熟,但投资人士透露产品已体验完成,接近发布 [2][3]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为已推出智能眼镜2钛空圆框光学镜,销量表现亮眼 [7][8] - 行业近期出现"智能眼镜销量暴涨800%"等热搜话题,显示市场热度攀升 [12] - 创业公司、手机厂商、跨界选手涌入赛道,竞争激烈 [12] 公司历史产品布局 - 公司过去5年推出5款智能眼镜相关产品,包括VR一体机、概念探索版、AR眼镜相机等,但均为生态链或合作产品 [13][14][15][16][17] - 2025年3月发布的MIJIA智能音频眼镜2仅为小升级,市场反响平淡 [6][17]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眼镜被视为下一代移动终端,商业场景重构潜力大 [6] - Rokid与支付宝实现"看一下支付",星纪魅族在香港完成首笔AR眼镜电子钱包交易 [6] - "AR五小龙"(Rokid、XREAL等)占据第一梯队,但技术销量差距小,第二梯队玩家频繁挑战 [18] 公司战略分析 - 公司惯用后发制人策略,在手机、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领域已验证该模式 [17][18] - 行业存在价格壁垒(当前产品均价较高),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或打破格局 [18] - 爆料称新品可能采用高通AR1+恒玄2700芯片配置 [19]
央行宣布8项金融开放举措,曹操出行计划在港上市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6-19 02:21
央行金融开放举措 - 央行宣布8项金融政策 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个人征信机构 上海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试点 自贸离岸债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 上海试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研究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1] - 政策聚焦金融监管 数字金融 跨境金融 通过再贴现等工具精准支持进出口企业 拓宽人民币跨境融资渠道 [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性优于总量型工具 未来可能针对不同领域需求推出更多工具 [2] 美国稳定币监管进展 - 美国参议院以68:30通过《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 要求稳定币由美元或短期国库券支持 发行人需每月披露储备构成 [3] - 法案若经众议院通过并总统签署 将成为美国首个加密货币联邦法规 加密货币行业从自律转向监管成为全球趋势 [3] - 稳定币与法币挂钩的特性使其对主权货币冲击较小 法案通过可能扩大美国国债需求 [4]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6月18日航空航天ETF(159227)涨1.17% 持仓股长城军工涨停 天和防务涨超7% [5] -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推动板块关注度 国产无人机 卫星导航等装备更新带来增量需求 [6] - 国证航天指数军工占比99% 为同类型规模最大指数 但高β特性使板块易受政策及资金面扰动 [7] 智能眼镜行业动态 - 2025Q1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49.4万台(+116.1%) 其中音频类产品35.9万台(+197.4%) AR/VR设备13.5万台(+25.2%) [8] - Rokid推出全球首款支持支付功能的智能眼镜 2024年全球出货量同比增210% [8] - 产品仍存续航短 视角有限 内容生态匮乏等痛点 当前定位偏向"科技玩具" [9] 京东本地生活业务扩张 - 推出酒店PLUS会员计划 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入驻 复制外卖业务补贴策略 [10] - 以供应链优化为核心切入点 降低酒店业经营成本 但需突破携程 美团现有市场格局 [11] - 酒店业务利润率高于外卖 但售后与定价体系差异要求运营能力升级 [10] 微软AMD战略合作 - 双方将共同开发次世代Xbox主机/掌机芯片组 优化云游戏服务 [12] - 新设备可跨平台访问Steam等第三方商店 实现PC/掌机/主机互联 [12] - 需解决系统稳定性 跨平台适配 游戏商店资源分配等问题 [13] 曹操出行IPO计划 - 拟6月25日港交所上市 发行价41.94港元 募资18.53亿港元 6家基石投资者认购9.52亿港元 [14] - 2021-2024年收入从71.53亿元增至146.57亿元 亏损从30.07亿元收窄至7.24亿元 [14] - 重资产模式推高负债率 自动驾驶出租车成为新发力方向 [15] 跨境券商政策调整 - 富途 老虎等券商要求内地客户提供境外工作/生活证明 取消存量证明开户 [16] - 监管明确未持牌跨境证券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需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16] - 调整旨在堵住规避QDII资质审核的漏洞 保护投资者权益 [17] A股市场行情 - 6月18日沪指涨0.04%至3388点 深成指涨0.24% 创业板指涨0.23% 成交额1.19万亿元 [18] - 军工 算力硬件 AI眼镜板块活跃 稀土永磁 脑机接口等板块下跌 超3400只个股下跌 [18] - 微盘股与红利股组成的"哑铃策略"收益空间收窄 [19]
Meta智能眼镜军团扩编,Oakley和Prada加入战局
硬AI· 2025-06-18 23:01
Meta与EssilorLuxottica合作推出AI智能眼镜 - 公司计划与EssilorLuxottica合作推出Oakley和Prada品牌版本的AI智能眼镜,Oakley版本定价约360美元,高于Ray-Ban同类产品[1][2] - 与Prada的合作是公司首次将可穿戴硬件推向顶级时尚品牌,Prada眼镜的厚镜腿设计为智能组件提供了天然空间[3] - Oakley版本针对运动员设计,观察到Ray-Ban用户佩戴产品进行网球、滑雪等活动后决定推出[4] Ray-Ban智能眼镜的成功与扩张 - 第二代Ray-Ban Meta眼镜自2023年发布以来已售出200万副,计划到2026年底将年产量提升至1000万副[5] - 公司与Luxottica的合作延期协议价值50亿美元,获得Luxottica品牌在智能眼镜技术方面的多年独家使用权[6] - 公司通过社交媒体预告Oakley版本的发布,计划于6月20日推出[3] 智能眼镜市场竞争升温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与Warby Parker达成1.5亿美元合作,计划2025年后发布集成Google Gemini AI助手的智能眼镜[8] - Snap计划于2026年发布第六代智能眼镜,启用新品牌"Specs",集成AR技术且更小更轻[8] - 公司选择先发制人策略,利用与EssilorLuxottica的深度绑定扩展产品线到不同价位和风格的品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