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化工巨头再加码,这个新能源材料怎么突然“爆火”?
DT新材料· 2025-06-11 23:10
以下文章来源于Carbontech ,作者Carbontech Carbontech . 传播碳材料领域前沿资讯,带您进入碳时代!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Zeon Corporation) 与 台湾泛亞應用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SiAT)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瑞翁将领投2000万美元(约1.44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支持SiAT扩大 单壁碳纳米管 (SWCNT) 导电浆料 的产能。 单壁碳纳米管虽然制备难度更高、价格昂贵,但具有比多壁CNT更高的比表面积、电导率和分散 性,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关键纳米材料。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在消费应用领域 (例如电动汽车、无人机和EVTOL飞机)以及工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BBU、可再生能源 储能系统和自动化机器人)均呈现激增态势。 Zeon是全球首家采用"超级生长(Super Growth)"工艺实现单壁碳纳米管量产的企业。其ZEONA NO®产品具有高纯度、大表面积和高长宽比的特点。同时,SiAT开发了高效分散的单壁碳纳米管 浆料,并推出了两款已通过制造商测试的配方——LSC2102(NMP基)和LSC1101(水基),用 于解 ...
每经热评丨60天账期成行规 汽车产业破“内卷”迈出重要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21:40
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 - 上汽、广汽、一汽、东风、长安等国资车企及比亚迪、吉利、赛力斯、小鹏、小米、理想等超10家车企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1] - 当前行业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82天,是国际车企账期的近两倍[2] - 账期缩短有助于缓解供应商现金流压力,改善其经营状况[2] 对产业链的影响 - 供应商现金流改善后可优化金融资源调配,增强生产研发投入能力,提升供应链韧性[2] - 整车厂需提升现金管理能力,财务杠杆率可能上升,净利润或受账期调整影响[2] - 60天账期将重塑厂商与供应商关系,减少零和博弈,促进行业公平竞争[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账期缩短削弱大企业通过拖欠账款获得的成本优势,抑制不合理低价竞争[3] - 车企需维持合理毛利率以避免现金净流出,价格战有望缓解[3] - 中国一汽提出技术管控付款流程,上汽明确拒绝使用承兑汇票变相延长账期[4] 潜在挑战 - 需防范大企业以账期为由要求供应商进一步降价[4] - 厂商向经销商压货导致的"0公里二手车"问题仍需解决[4]
60天账期新政背后:汽车已经快卷崩了
车企账期调整事件 - 广汽集团于6月10日20点率先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2] - 一汽、东风、赛力斯、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等8家车企在24小时内跟进表态[4][5][7] - 长安汽车不仅母公司承诺,还要求旗下长安启源、深蓝汽车等子品牌同步执行[4] - 赛力斯宣称其原本就采用60天正常账期,此次属于行业倡议[4] 行业账期现状 - 国内车企2024年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70天,部分超过240天[10] - 国际对比:丰田54.84天、福特56.94天、通用64.1天,德系更短(奔驰37.91天、宝马42.45天)[10][11] - 典型国内车企账期:比亚迪127-147天、上汽122-164天、小鹏274天[11] - 存在"90天账期+180天银行承兑"等组合设计,实际回款周期达8-12个月[12][13] 政策背景与影响 -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于6月1日生效,明确60天支付上限[21][22] - 新规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设每日万分之五逾期利息[31] - 前5个月汽车销量增长10%,但行业利润率从5%-6%下滑至3%水平[15][18] - 前4个月全国经销商亏损超70%,零部件供应商生存压力加剧[18] 产业链影响分析 - 短期将增加车企现金流压力,中长期增强产业链韧性[24][25] - 对融资能力强的头部企业相对利好,加速财务薄弱企业淘汰[28] - 可能限制车企快速扩张能力,倒逼优化资金管理[26] - 解决"主机厂利用优势地位占用供应商资金"的核心问题[19] 执行挑战与疑虑 - 存在通过商票贴现、延迟验收等操作规避60天限制的可能性[29] - 行业对"按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条款的实际执行存疑[29] - 供应商担忧政策执行力度,反映产业链信任缺失问题[29] - 需要建立"投诉-受理-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确保落地[31] 行业深层问题 - 账期延长源于价格战加剧,车企将经营压力转嫁供应商[10] - "寄售制"和供应商垫款要求恶化上下游生存环境[14] - 拖欠账款形成经济循环"肠梗阻",影响整体产业健康度[20] - 国家层面首次系统性治理汽车产业链支付秩序[30][32]
国元证券即时点评:龙头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多方合力优化行业生态
国元香港· 2025-06-11 19:15
报告核心观点 - 九家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利于改善供应链流动性和财务压力,推动行业竞争态势良性发展,减轻行业整体盈利压力,龙头企业受益最确定 [2][3][4] 事件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等九家车企官方发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的承诺 [1] 点评观点 - 缩短供应商支付账期利于改善供应链条流动性和财务压力,中国一汽提出完善机制强化执行、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技术赋能精准管控三项具体执行措施 [2] - 多方合力使汽车行业竞争从简单价格竞争向更良性的竞争态势发展,九家车企官宣缩短供应商账期是对监管部门的积极回应,利于行业整体竞争氛围向好 [3] - 行业整体盈利压力或减轻,龙头企业受益最确定,建议关注比亚迪股份、零跑汽车、吉利汽车和理想汽车 [4]
小米汽车高管回应青岛着火事故:系碰撞致副驾易燃物起火;速卖通在中东上线卖车业务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6-11 18:12
车企账期缩短 - 各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 旨在响应国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要求 [1] - 此前汽车供应链企业普遍面临9个月甚至更长的回款周期 导致中小配套商资金链紧张 依赖贴现和短贷维持运营 [1] - 专家指出仅缩短账期不足以保证供应商及时回款 建议规范支付方式 如要求现金支付 禁止使用6个月承兑汇票 [1] 小米汽车着火事故 - 小米汽车高管回应青岛车辆着火事件 称系车辆碰撞导致副驾易燃物品起火 无人员受伤 [1] - 事故发生在车辆正常直行时与工地突然穿出的车辆相撞 [1] 大众汽车人事调整 - 大众汽车宣布自2025年7月1日起 齐泽凯将接替孟侠担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 [1] - 孟侠将调任汉诺威 担任大众汽车商用车管理董事会主席 [1] 跨境电商卖车业务 - 阿里旗下速卖通在中东地区上线卖车业务 海外618期间开售中国新能源车 [1] - 平台销售车型包括比亚迪元、吉利星愿、小米SU7、理想L7、小鹏G9等 部分车型加入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 [1] - 速卖通成为"出海四小龙"中首个开展卖车业务的平台 [1]
13家车企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共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巨潮资讯· 2025-06-11 17:00
车企统一供应商支付账期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等多家车企于6月10日-11日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2] - 长安汽车携旗下品牌及比亚迪、奇瑞、小鹏、小米、长城、吉利、蔚来、江淮、北汽、理想等车企相继跟进60天账期政策 [2] - 广汽集团表示坚持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 赛力斯保持60天正常货款账期 零跑汽车承诺"60天付款"原则 [3] 具体实施措施 - 中国一汽通过完善机制、优化流程、技术赋能三方面举措 利用数字化云工作台实现全流程节点实时监控 [2] - 东风汽车积极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 [2] - 上汽集团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3] 行业影响 - 车企行动旨在响应国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 [2] - 众多车企的积极行动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担当 [3] - 未来各车企将继续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 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6月11日主题复盘 | 稀土磁材爆发,汽车零部件也有催化,IP经济/谷子经济持续活跃
选股宝· 2025-06-11 16:35
一、行情回顾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涨超1%。稀土永磁概念集体走强,北矿科技、中科磁业、华宏科技等多股涨停。IP经济概念反复活跃,哈尔斯、元隆雅图、 新北洋等涨停。汽车产业链拉升,泉峰汽车、合力科技、英利汽车等封板。下跌方面,多只高位人气股下挫,均瑶健康、联化科技等跌停。个股涨多跌少, 沪深京三市近3500股飘红,今日成交1.28万亿。 二、当日热点 1.稀土磁材 稀土磁材概念今日大涨,北矿科技3连板,中科磁业2连板,华阳新材、宁波韵升等涨停。 据智通财经报道,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关键矿产安全项目主任Gracelin Baskaran表示,目前,美国企业的稀土库存量仅能维持两三个月左右,如果局势 没有新进展,那么美国工业界将无法进行生产活动。 此外今日有传闻称中国已向服务于美国的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和斯特兰蒂斯的稀土供应商发放了临时出口许可证,部分许可证有效期至少为六个月。 | 股票名称 | | 最新价 = | 涨跌幅 = | 涨停时间 = | 换手率 = | 流通市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矿科技 600 ...
利好传来!沪指终于站上3400点,下一站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5:32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 52%至3400点 深成指涨0 83% 创业板指涨1 21% 为5月14日以来首次站上3400点 [1][3] - 沪深两市成交额1 26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599亿元 [1] - 超3400只个股上涨 稀土永磁 游戏 汽车零部件 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 [1] 板块动态 券商与金融 - 证券板块早盘拉升 推动上证指数从3385 46点升至3413 51点 [8] - 陆家嘴论坛即将召开 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预计将发布重大金融政策 [9] - "汇金系"券商股权调整或推动行业并购 券商半年报预计延续一季度增长态势 [9] - 保险板块表现良好 银行板块冲高回落但仍配合金融板块拉升 [9] 汽车产业链 - 多家车企承诺供应商账期不超60天 利好零部件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提升 [12]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呼吁抵制"内卷式"竞争 维护产业链利益 [12] - 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2 18%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7 52% [11][12] 游戏行业 - 浙江省出台《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 培育国际化游戏企业 [13] - 游戏板块单日涨幅3 67%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4 65% [11][13] - 中航证券认为AI与出海将驱动行业成长 板块估值具性价比 [13] 稀有金属 - 中国实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 叠加缅甸地震影响 部分品种价格单月涨幅超200% [14] - 金属新材料板块单日涨幅4 01%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8 62% [11][14] - 中泰证券预计稀土供需缺口扩大 价格将长期维持高位 [14] 市场情绪与预期 - 中美经贸磋商进展积极 带动A50期指异动拉升 [6] - 浙商证券预测上证指数中期或挑战3509点及3674点 [9] - 市场波动放大但修复动能增强 券商与政策预期提振信心 [3][6][8]
车企统一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60天影响几何 | 说商道市
长沙晚报· 2025-06-11 14:41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又是资金密集型,技术研发、生产线建设和零部件采购等无不需 要海量的资金支持。从20世纪末开始,特别是近年来,在资本加持下中国汽车产业掀起发展大潮,但是 资金的相对短缺仍然是绕不过去的坎。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车企(包括造车新势力和 传统车企),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账期少则100余天,多则超过200天。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 样的状态显然不好,过长的账期实则是挤压了上游供应商的利润,本应由车企承担的财务成本被转嫁到 了上游供应商,极端的情况还可能让上游供应商被账期"拖死"。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症结所在,才让 国家有关部门下定决心出手。 此次,以比亚迪、吉利、一汽等为代表的主流汽车厂商几乎在同一时间落实国家有关部门部署,极有可 能会让车企在短期内承受较重的资金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则必将让中国的汽车产业生态在健康的资 金循环中加速成长。同时,在上游供应商的利润得到保障后,也必将让中国生产的汽车品质获得提升, 最终助力整个产业走向更高的层次。 另外还应看到的一个积极作用是,作为承担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重要产业,汽车产业在做出表率 后,将拉动其他产业走进健康 ...
汽车界大事件来了
IPO日报· 2025-06-11 14:31
中国汽车行业账期调整事件 核心观点 - 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及多家车企(长安、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集体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响应国家《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政策要求 [2] - 此举旨在改善供应链稳定性,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此前行业平均账期达182天,部分企业甚至超过270天,供应商需垫资6个月至近一年 [2] - 行业专家认为缩短账期将提升供应商资金周转效率200%,降低财务成本并激发创新活力,同时倒逼车企转型,推动行业从成本压榨转向共生共赢 [4][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存在"店大欺客"现象,车企利用主导地位无偿占用供应商资金,部分供应商因账期过长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3] - 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3.9%(低于工业平均5.6%),但车企仍要求供应商降本10%以上,导致上游钢厂汽车板"基本无毛利" [3] - 行业恶性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如哪吒汽车因资金压力爆雷,牵连供应商无法收回账款 [3] 政策与行业影响 - 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规定大型企业采购需在60天内付款,禁止强制使用商业汇票延长账期 [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指出,新规将限制车企通过拖欠账款维持低价竞争的能力,推动行业回归理性发展 [5] - 短期内可能加剧车企资金压力(部分企业欠供应商账款达数千亿元),但长期有助于结束"野蛮生长",提升中国车企全球竞争力 [5] 行业动态背景 - 近期汽车行业事件频发,包括"汽车界恒大"危机、价格战、"0公里二手车"乱象等,反映行业发展不健康 [3] - 此次账期调整由"国家队"车企(一汽、东风、广汽)率先推动,民企比亚迪、吉利、赛力斯快速跟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