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200亿!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4-29 21:38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设立私募基金 -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设立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1][3]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3] - 标的公司需具备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较好等特点 [3] - 该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获得稳健股息收益 [3][4] 鸿鹄志远一期基金投资情况 - 2024年2月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成立500亿元鸿鹄志远基金 [5] - 截至2025年3月初,该基金已投资落地500亿元,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 [5] - 2025年一季度末持仓:伊利股份42.90亿元(1.53亿股)、中国电信59.80亿元(7.62亿股)、陕西煤业23.05亿元(1.16亿股) [5][6] - 基金持续加仓陕西煤业和伊利股份,对中国电信持股保持稳定 [5]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容 - 2024年1月六部委印发方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 [6]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第二批试点:太保寿险等520亿元,第三批试点:人保寿险等600亿元 [7] - 目前共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参与试点,合计规模从500亿元扩展至1620亿元 [7]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积极推动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鼓励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向二级市场股票 [4] - 保险资金投资特点为长期持有,符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需求 [3][4] - 试点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后续将逐步扩大 [6][7]
拟出资100亿元!险资入市最新进展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4-29 19:55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中国人寿亦出资100亿元,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2] - 鸿鹄二期基金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聚焦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标的需满足公司治理良好、股息稳定等条件 [2]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并可延长,投资策略强调低频交易、长期持有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3] 首批试点成果与第二批试点扩容 - 首批试点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截至2025年3月初已全部投资落地 [3] - 鸿鹄基金2024年净利润9.17亿元,综合收益总额27.16亿元,新华保险对其投资账面价值从250亿元增至263.58亿元 [3] - 第二批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保险公司从2家扩至8家,包括"老七家"大型寿险公司 [3] 第二批试点机构推进动态 - 泰康资产获批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 - 中国太保集团旗下太保寿险和太保资产已向金融监管总局报送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相关申报材料 [3] - 试点配套政策支持包括权益法、OCI类会计计量方式及偿付能力优化,旨在发挥保险资金长期优势并稳定资本市场 [3]
长钱布局路径曝光 动作一致减仓能源股
中国证券报· 2025-04-28 05:03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国家队”、保险机构等长线资金一季度布局路径浮出水面,“国家队”有增有减,增持集中在硬科技、内需及金融保险等行业,减持多只能源股,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偏好国计民生相关重要行业龙头股,多家保险公司也减持能源股 [1] “国家队”持仓情况 整体持仓 - 截至4月26日,超24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超360只个股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国家队”身影,2025年一季度“国家队”增持股票合计超6亿股 [1] 个股增持 - 中国平安获“国家队”增持数量最多,2024年四季度增持超2亿股基础上,2025年一季度又增持2.52亿股,持股数量达14.71亿股,持股比例11.33% [1] - 宝钢股份获“国家队”增持1.58亿股 [1] - 南极电商、蓝思科技等多股获“国家队”增持超4000万股,TCL中环、小商品城等多股增持超3000万股,华峰化学、藏格矿业等多股增持超1500万股,部分为2025年一季度新进入“国家队”持仓 [1] 行业增持 - 2025年一季度“国家队”增持较多股票集中在通信、半导体等硬科技行业,零售、食品饮料等内需相关行业以及保险、金融、矿产等行业 [2] 行业减持 - 一季度“国家队”大幅减持能源相关行业,黄金股、有色股也受减持,如减持中国铝业超5000万股,赤峰黄金、神火股份减持超4000万股等 [2]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情况 基金设立与规模 - 2024年2月,鸿鹄基金成立,总规模500亿元,基金管理人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额度520亿元,3月批复5家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投资试点,规模600亿元,8家保险公司获批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规模从500亿元扩展至1620亿元,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设立鸿鹄基金二期,获批规模200亿元 [3] 投资业绩与投向 - 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已落地投资500亿元,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业绩,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重点行业 [2] 个股投资 - 2025年一季度,鸿鹄基金逆市加仓陕西煤业,较2024年年底增持1503.77万股,截至一季度末共持有11633.89万股 [3] - 2024年年底,鸿鹄基金新进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2025年一季度持股数量不变 [4] - 2024年二季度,鸿鹄基金首次成为伊利股份第七大流通股股东,共持有1.19亿股 [4] 多家险资调仓情况 减持能源股 - 一季度,保险公司明显减持能源股,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传统 - 普通保险产品”减持8863.99万股中国电信等 [4]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嘉化能源、恒源煤电等个股小幅减持,“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分红 - 个险分红”大幅减持开滦股份、恒源煤电超600万股 [4] -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传统 - 普通保险产品”对水晶光电、山金国际减持超200万股,“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分红 - 个人分红”大幅减持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驰宏锌锗超1500万股,对山金国际减持超300万股 [4][5] 增持个股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传统 - 普通保险产品”增持345.29万股神火股份 [4]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加速落地 私募基金公司设立有序推进
证券时报· 2025-04-18 02:17
备受关注的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迎来新进展。 4月16日,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泰康资产")表示,泰康资产关于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 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下称"泰康稳行")的申请已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 准。 另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中国太保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相关申报材料已经报送金融监管总局,处于等待批 复中。后续的基金成立相关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准备着,目前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 除了上述两家机构,其他试点推动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的保险机构也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契约型基金首期投资规模超百亿 证券时报记者从泰康资产处了解到,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 资基金,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泰康资产介绍,该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试点基金,将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精选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 优质上市公司,在科学严格管理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 泰康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泰康稳行管理该试点基金,旨在响应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一 步增加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新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 ...
第二批保险系私募基金迎新进展 超百亿元资金即将入市
证券日报· 2025-04-17 00:41
文章核心观点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取得新进展,泰康资产设立私募子公司获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大,新增长期资金有望入市,该试点对险资运用和资本市场有积极影响 [1][2][3] 试点进展 - 4月16日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的申请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1] - 第一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500亿元资金全部投资完成,加上第二批获批金额,试点规模总量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 [1] - 预计约120亿元新增长期资金近期有望进入股市,还有1000亿元长期资金有望逐步入市 [1] 泰康稳行情况 - 泰康稳行将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泰康人寿为单一持有人,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 [2] - 该基金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精选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2] - 设立泰康稳行旨在响应改革试点,增加长期投资资产,优化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政策背景 - 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泰康人寿等公司获准参与 [1] - 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提出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推动第二批试点落地并扩大范围和规模 [2] 首批试点情况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2023年10月,第一批获批试点的是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公司制基金 [2] - 截至今年3月,首批500亿元资金已投资落地,取得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 [2] 积极影响 - 保险公司获准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为险资运用开辟新路径,带来丰富投资选择、提升收益潜力、降低投资风险三方面积极影响 [3] - 对保险机构能强化竞争力、推动业务创新升级、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实现金融与产业双赢 [3] - 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助力险资机构优化资产配置、提升权益投资比例、分散风险获取长期收益,稳定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及国家战略 [3] - 试点助力保险公司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影响,拓展投研能力边界,响应政策导向,提升行业竞争力 [3]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快落地更多险企积极推动资格申请
证券时报· 2025-04-14 01:49
文章核心观点 险资入市正在提速,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扩大、参与公司增多,试点获配套政策加持,多家险企推动试点申请 [1][2][9] 试点规模与参与公司 - 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且均为寿险公司 [1] - 第一批获批试点为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2025年3月初已投资落地500亿元且业绩良好 [2] - 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其中首批试点的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继续获批第二批试点,获批金额200亿元将共同发起鸿鹄基金二期,人保寿险获批规模为100亿元 [3] 试点政策背景 - 去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委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2] 试点配套政策 - 会计计量方式有助于保险公司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其利润表的影响,如鸿鹄基金试点权益法核算,契约制基金在不同层面的计量方式也可避免利润表受股票市值波动影响 [5][6] - 通过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票的资本占用,较一般权益投资可获得风险因子七折优待,有利于降低权益投资对险资偿付能力消耗的影响 [6]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申请时为“一事一议”,有的险企相关投资不占用权益类资产额度,有的获得关联交易豁免政策 [6] 投资政策与考核方案 - 中国人寿的鸿鹄基金按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探索“耐心资本”投资规律,选择优质上市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建立与长期投资相适应的投资考核评价体系 [7] - 中国平安将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推动险资入市,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平衡,投资方向重点关注高股息股票和成长股平衡 [7][8] 险企态度与市场情况 - 多家险企人士希望在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上“搭便车”,一些保险资管公司积极推动试点申请 [9] - 公司制基金可发行多只私募基金产品,从投资者角度有指定进入OCI类资产、分红免税等好处,但OCI类资产也有弊端,高分红型公司制基金仍适合投资 [9][10] - 有保险机构因偿付能力紧张、权益投资上限较低等关注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机会,目前1620亿元的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占保险资金在股市投资规模的比例仍较小 [10]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方案提到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 [10]
中保投管理层调整落定!贾飙升任董事长,李军任总裁
券商中国· 2025-04-10 21:04
管理层变动 - 贾飙升任中保投董事长 免去总裁职务 李军接任总裁 [2][3] - 贾飙为保险行业专家型管理干部 曾任职银保监会 2021年起担任中保投总裁 2024年当选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会长 [8] - 新任总裁李军曾任海通证券总经理 拥有丰富金融监管及自贸区管理经验 [11][12] 公司背景与战略定位 - 中保投2015年成立 注册资本12亿元 由46家保险机构及社会资本联合设立 [4] - 作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的普通合伙人 负责基金设立、募集和管理 [5] - 2024年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 聚焦险资支持实体经济 通过S基金、并购基金、Pre-IPO等多路径投资科创企业 [9] - 2025年目标为打造"新型资管服务平台" 推进全资产类别、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 重点布局上海三大先导产业 [16] 业务动态与重点项目 - 近期与中国信达签署战略协议 探索险资服务国家战略的协作模式 [10] - 历史投资项目包括450亿元国家管网专项基金、400亿元招商局轮船股权计划、70亿元钟宅畲族社区债权计划等 [15] - 2024年3月联合利安人寿设立15亿元股权基金 投资深圳能源环保项目 [15] 上海属地化管理进展 - 2024年1月划归上海管理 上海市国资委提出五方面发展要求 包括融入"五个中心"建设、培育耐心资本等 [14] - 公司表态将立足上海 强化科技-产业-金融联动 助力本地战略性产业发展 [16]
【银行】保险权益投资空间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有望提速——《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点评(王一峰/黄怡婷)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09 16:40
以下文章来源于一丰看金融 ,作者王一峰、黄怡婷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事件: 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 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包括:1)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 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2)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3)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 求。 一丰看金融 . 分享经济金融领域大事小情,路边新闻 点击注册小程序 《通知》主要内容及变化为:1)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2014年以来,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限制 有序放开。2014年1月《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发布,险资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 产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上限由25% ...
金融监管总局: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股市比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8 08:58
二是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 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 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三是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通知》的发布是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 章",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 监管政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4月8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 通知》。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 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通知》的发布是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保险 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 持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本期编辑 刘雪莹 两大巨头,深夜出手!机构资金:加仓、抄底 刚刚,中央汇金出手:增持!有券商瞬间拉 ...
美国升级关税战——政策周观察第24期
一瑜中的· 2025-04-07 22:34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美方对中国商品加征34%对等关税,叠加此前关税后累计达65% [1] - 中方反制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10日生效);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将16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单、11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6家美企产品输华资质 [1] 国内政策动态 价格改革 - 中办、国办提出市场化定价原则,重点推进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等领域价格改革 [2][8] - 健全农业、能源、公用事业等价格机制,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 [9][10] 金融政策 - 科技金融方案要求提高科技金融指标在内部考核占比,延长科技企业贷款期限至5年 [2][8] -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范围新增"科技""大数据产业",规范投后管理及风险隔离 [11] - 基金托管新规强化准入与风控要求,允许优质机构设立全资托管子公司 [12] 高层会议与巡视工作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2025年巡视全覆盖目标,重点监督领导班子及"一把手" [5][6] - 会议要求解决领导干部乱作为、不作为问题,推进能上能下常态化 [6] 关税与出口管制 - 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涉及4月10日后进口商品,4月10日至5月13日到港货物豁免 [13] - 稀土出口管制涵盖钐、钆等7类资源,即时生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