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20251020
瑞达期货· 2025-10-20 19:17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 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 明出处为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免责声明 | | |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 | | | 2025/10/20 |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 最新 | | 环比 | | | EC主力收盘价 | 23.8↑ EC次主力收盘价 | 1682.000 | | 1522 | | | +62.20↑ | | 期货盘面 | EC2512-EC2602价差 -22.70↓ EC2512-EC2604价差 | 160.00 | | 526.90 | | | -3.80↓ | | EC合约基差 | | -541.62 | +81.28↑ | | | | | | 期货持仓头寸(手) EC主力持仓量 | 442↑ | 2610 ...
Three factors flashing recovery signals after $500bn crypto wipeout
Yahoo Finance· 2025-10-20 18:21
Crypto traders are still reeling from the chaos that wiped 11%, or roughly $500 billion, off the market’s total value in October. But there are reasons to be optimistic. “The macro setup is shifting fast,” wrote David Brickell and Chris Mills, the analysts behind the London Crypto Club’s weekly Connecting the Dots newsletter, on Sunday. “Liquidity indicators are tightening, and the Fed looks close to ending its quantitative tightening programme.” This setup will “trigger a short-term correction before s ...
816吨大豆粮仓轰然倒塌,中国一颗没买,力挺川普的美国豆农哭了
搜狐财经· 2025-10-20 17:25
美国大豆产业长期依赖中国市场,这一点在过去几十年里从未改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每年消耗的 海量豆粕用于饲料,直接拉动美国中西部农场主的收入。2017年之前,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中,中国占比超过一 半,价值高达140亿美元左右。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和印第安纳州这些玉米带核心区,农场主们把大豆视为摇钱 树,收获季的卡车队和河流货运成了经济脉动的一部分。 特朗普上台后,贸易政策急转弯。2018年3月,他签署备忘录,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理由是知识产权和贸易不 公。中国迅速反击,7月起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击要害。美国大豆价格在芝加哥期 货交易所应声下跌,从每蒲式耳10美元多滑到9美元以下,创下十年新低。农场主们起初还能指望短期调整,但现 实是订单蒸发。中国买家转向巴西和阿根廷,那里的大豆供应更稳定,价格更有竞争力。巴西的出口量在2018年 后翻番,2025年已占全球大豆贸易的60%。 这种转变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层层累积。2019年,美国大豆库存堆积到12亿蒲式耳的历史高位,仓库满 载,露天堆场用塑料布覆盖以防雨水。政府推出市场便利计划,拨款230亿美元补贴,但这只是止血药。补贴覆 ...
美媒:中美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必须一战!但美国已落入“中国陷阱”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56
关税措施与贸易冲突 - 美国于2025年3月4日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原有水平翻倍至20%,涵盖电子产品及机械设备等广泛领域[2] - 中国于2025年3月10日对美国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加征15%的反制关税,导致美国中西部农场主面临出口渠道堵塞、库存堆积及价格下跌的压力[2] - 2025年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100%关税并扩大关键软件出口管制,中国商务部回应将采取相应措施[6] 半导体与科技行业管制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商务部扩展出口管制,针对AI芯片和半导体设备,限制中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并联合荷兰ASML公司禁售光刻机,日本东京电子亦需跟进[4] - 芯片短缺导致德国汽车业电动车生产线停摆,损失上百亿欧元[4] - 美国“小院高墙”策略在执行中引发盟友抱怨,全球供应链受到干扰[4] 稀土资源与供应链影响 -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影响从汽车电池到战斗机部件的多个行业,美国军工企业面临供应链挑战,因中国稀土供应占全球80%以上[6] - 稀土管制标志着贸易战从经济层面转向全面贸易努力,欧洲企业如法国和德国抱怨供应链中断将导致电动车和风电项目延期[6] 宏观经济与贸易格局 - 2025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下调至2.1%,通胀率徘徊在3.5%左右,美联储政策反复加剧企业运营难度[8] - 中国经济稳扎稳打,出口多元化,2025年上半年中欧贸易额增长8%,德国对华出口汽车和机械设备占总出口的12%[8] - 2025年上半年美国进口依赖中国达40%,突然断供将导致企业混乱,而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12%,一带一路合同额达1230亿美元[20] 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 - 2025年是一带一路倡议12周年,覆盖150多个国家,肯尼亚蒙内铁路沿线增加就业5万人,秘鲁钱凯港扩建减少运费20%[22] - 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升至3.5%,超过85家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储备,总规模突破3500亿美元,CIPS系统全球清算量增长15%[22] - 中国推动的本币互换网络总额超4万亿人民币,覆盖亚非拉欧,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一部分,跨境贸易结算向纵深拓展[24] 地缘政治与行业联盟动态 - G7国家中,日本和韩国勉强跟随美国政策,但意大利和新西兰明确扩大对华经贸,2025年7月欧盟布鲁塞尔峰会上,德国总理指出对华关税将损害汽车出口200亿欧元,法国呼吁豁免绿色能源项目[14] - 印度尼西亚民调显示中国被视为首要盟友,40%的人将美国视为威胁,美国试图构建的围堵联盟圈子日益缩小[14] - 欧洲央行行长承认人民币国际化分散了美元主导地位,互换协议达3500亿欧元[22]
突发快讯!特朗普罕见坦言:高关税压制不了中国,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45
贸易政策转变 - 特朗普承认高关税策略无法对中国施加压力,出现戏剧性口风转变 [1] - 美国曾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但局势发生转变 [1] -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被视为现实主义的妥协,为双方留下务实解决问题的机会窗口 [9] 中国反制措施 -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控,严格审查军事和高科技相关材料,并对美国船只收取额外港务费 [3] - 中国控制全球70%以上的稀土资源并拥有几乎垄断的加工能力,稀土出口管制切断美国高科技产业重要资源 [3] - 中国对美船加收400元港务费,直接影响美国航运利润,增加其运营成本 [5] 对美国产业与消费者的影响 - 美国军工企业和新能源车制造商立即感受到稀土短缺的威胁 [3] - 高盛报告揭示高关税导致美国家庭每年为日常用品多花2400美元,低收入家庭负担更重 [5] - 耶鲁大学数据显示价格上涨扩展到35万种商品,并非短期现象 [5] - 美国航运业受到冲击,本已疲软的船舶和能源运输公司运营成本增加 [5] 贸易战博弈态势 - 贸易战已从关税威胁转变为两国间的成本博弈,美国担心通胀影响,中国能承受短期压力 [6] - 美国极限施压策略走到尽头,下一步可能是务实妥协 [6] - 中国反制措施旨在守住底线,扮演守门员角色而非主动出击 [6] 未来展望 - 美国仍保持加税威胁和技术限制,未来谈判取决于美国是否愿意解除部分限制和取消50%规则 [8] - 中美关系大概率将从对抗走向协商,竞争更多是关于规则、诚意和底线的博弈 [9] - 关税壁垒无法保护自己,极限施压只会两败俱伤,全球化趋势下任何一方无法单独承受所有压力 [8]
聚酯周报:原油延续下跌趋势,聚酯供给端有所收缩-20251020
国贸期货· 2025-10-20 1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震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原油延续下跌趋势,聚酯供给端有所收缩,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暂无明显驱动,预计市场震荡为主,交易策略建议单边观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主要观点及策略概述 - 供给偏空,贸易战或升级影响原油进口但不大,PTA装置供给小幅收缩,PX装置开工率稳定,成本走弱,聚酯跟随原油下行 [4] - 需求偏空,聚酯下游负荷维持90%左右,库存表现乐观,金九银十结束后织造负荷待关注 [4] - 库存中性,PTA港口库存小幅累库,宁波方向实货略紧张 [4] - 基差偏空,PTA基差快速稳定,利润收缩,市场流动性宽松 [4] - 利润偏空,PX与石脑油价差250美元,PTA加工费维持200元左右且有所扩张 [4] - 估值中性,PTA价格处于中性偏低位,检修季结束重整装置回升,原油下跌使PTA绝对价格下行 [4] - 宏观政策中性,10月15日鲍威尔暗示本月晚些时候再降息25个基点,经济前景似无变化 [4] - 投资观点为震荡,暂无明显驱动预计震荡为主,交易策略单边观望并关注地缘政治风险 [4] 油品基本面概述 - 10月15日鲍威尔称美国经济稳定,就业和通胀前景变化不大,政府关门或影响数据获取,美联储可能结束缩表 [8] - 10月17日欧洲市场早盘股指走低,对银行业担忧蔓延,美国市场银行股暴跌,欧洲国防类股受关注 [8] - 美国政府停摆或在淡季影响汽油需求,北美炼厂负荷下滑,汽油总库存减少160万桶,终端需求强劲,高辛烷值芳烃价格平稳,调油价值有韧性 [22] 芳烃基本面概述 - 裕龙石化新装置投产使芳烃供给增加,未来国内二甲苯产能投放维持高增速,2026年有170万吨装置待投产 [30][62] - 芳烃跨区域套利空间打开但实货贸易未发生,OPEC+增产,亚洲石脑油价格降,裂解价差回升但炼油仍亏损,高品质汽油调和价值增强,重整装置利润下滑 [40] - 选择性歧化利润下滑,PX定价与期货联动紧密,PTA加工区间低,期权增厚收益方案应用广泛,短纤与瓶片产能投放,海外需求成重要变量 [51] - 亚洲石脑油价格跌,裂解价差回升,混合二甲苯与石脑油价差扩大,PX与混合二甲苯价差收窄,混二甲苯美亚价差收窄,面临下行压力 [52] - 纯苯价格压制歧化利润,检修季结束重整装置负荷回归,PX浮动价差走弱,开工率回升,福化装置重启提高产量 [60][62] - 汽油重整与芳烃重整利润回升,PTA供给端收缩,加工费低迷,聚酯下游负荷高但金九银十结束后需求或受贸易战影响,PTA开工率或下滑 [66] 聚酯基本面概述 - 乙二醇供给增加价格弱势,华东港口库存低位,到货量有限,海外进口量预计下滑,新装置投产施压价格,煤制开工率回升,利润修复,贸易战或影响下游需求 [80] - 主营炼厂负荷或因港口运输下滑,聚酯维持高负荷,织造负荷可能下滑,聚酯产量回升但下游进入淡季 [81][88][90]
中方对特朗普的耐心已消耗殆尽,对美国已忍无可忍
搜狐财经· 2025-10-20 11:53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中,中国始终保持冷静和稳健的姿态,而特朗普则在不断试探底线,灵活调整政策,试图获取更多利益。加征关税后,特朗普虽 然不断发出友好的信号,试图缓解美国股市的颓势,背后也藏着对中方强硬态度的担忧。 尽管特朗普的立场时常摇摆不定,今天说得斩钉截铁,明天就自己"打脸",但这些变化背后其实都围绕着利益而进行的策略调整。例如,在这次贸易摩擦 中,特朗普每次发言都在试探中国的反应,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 中国的底气来源于其全局性的战略眼光。从稀土资源到高科技领域,中国正在通过加快技术研发和提升产业链水平,增强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这种战 略的核心在于保持主动权,不断推进自我发展,确保中国在国际博弈中的话语权。 特朗普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开始频繁调整自己的政策,试图通过软化语气来争取更多的利益。然而,言辞的软化并不意味着实际政策的改变。尽管 他公开表示高关税不可持续,但实际行动仍然没有明显放松。9月中旬,中美在马德里进行的谈判进展良好,但随后美国商务部又扩大了对中国企业的出口 管制,数千家中国公司被列入"黑名单",这显然是在加大对中国的施压。 看到局势不妙,特朗普迅速调整策略,放软了语气,表示希 ...
中国寸步不让,特朗普难以置信,美高官称3亿美国民众做好了准备
搜狐财经· 2025-10-20 11:41
前言 中美贸易战如今已走到一个危险的边缘,双方都亮出了各自的"杀手锏",互不妥协。美国方面不惜 以"民众意志"和"钢铁意志"进行极限施压,力图将对方逼入绝境。而中国则展现出不退让的姿态,背后 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底气? 特朗普将关税视作"压迫杠杆",出口管制则当作"终极武器"。但问题是,光有武器并不够,还需要合适 的战术、正确的节奏以及国内的支撑。美国如今面临内外困境:政府停摆、民众的不满以及政敌的反 对。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其实反映了他的焦虑和孤立。不能成为谈判高手,就只能通过 关税这一"炸弹"来施加压力。然而,炸弹越多,控制力反而越差。 中国的反击:底气从何而来? 然而,这样的说法实际上隐含着风险。通过"民众动员"的话术,美国试图将公众的支持转化为政策合法 性,制造一种内部一致的假象。但美国的现实是,许多美国人并不认同特朗普的政策,也并不愿意与中 国进行彻底决斗。事实上,这种说辞往往是在掩饰美国政府缺乏真正后盾的窘境。如果强行推行一场贸 易战,而最终得到的是民众的反感而非团结,那么美国将变成孤立的"孤家寡人"。 美国高官的"3亿民众"论:煽动、虚张声势与悬崖 在一次福克斯采访中,美国贸易代表贾米 ...
特朗普再度放了100%关税大招,反而证明美国战略博弈工具的缺乏
搜狐财经· 2025-10-20 11:41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 特朗普宣布最迟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 [1] - 美国在贸易战中曾大幅加征中国生产的芬太尼关税 [1] - 美国发起贸易战但缺乏长远系统的战略规划 [3] 中国的应对措施与反制 - 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及稀土技术出口的管控 打击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链的计划 [1] - 面对美国贸易施压 中国采取强有力措施并采取边打边谈的策略 [1] - 中国的反击成功打破了美国的优势局面 [3] 美国战略手段的局限性 - 美国试图通过高科技产业压制中国 并利用台湾等问题施压 [4] - 美国试图建立全球反华同盟 例如波兰停止中欧班列运行背后有美国影子 [4] - 美国的关税大棒已失去威慑力 政治围堵也难以形成有效封锁 [5] 地缘政治与军事层面 -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行性受到质疑 [5] - 美国通过代理人削弱中国实力的挑战 其自身也缺乏信心 [5] - 当军事手段无法奏效时 美国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政策 [7] 美国的霸权体系 - 美国的繁荣得益于其强大的财富创造能力和全球性的霸权体系 [3] - 美国通过金融霸权 经济霸权 政治霸权和军事霸权构建四大支柱 [3] - 美国凭借金融 贸易和投资等手段从全球获取资源 [3]
瓶片短纤数据日报-20251020
国贸期货· 2025-10-20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TA供给端收缩,宁波逸盛石化4期降负5成至月底,加工费延续低迷,行业利润受制于新装置投产下的产能过剩 [2] - 聚酯下游负荷维持在90%以上,但随着金九银十结束,市场担忧后续纺织服装需求受贸易战影响 [2] - 后期PTA开工率或进一步下滑,因原油价格下行,PTA较难走出独立行情,瓶片和短纤继续跟随成本波动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变动 - PTA现货价格从4355降至4340,收盘价从4456降至4402 [2] - MEG内盘价格从4120降至4115,收盘价从4089降至4003 [2] - 1.4D直纺涤短价格从6385降至6370,短纤基差从204降至201 [2] - 聚酯瓶片江浙市场主流商谈均价较上一工作日跌15元/吨 [2] 负荷与产销 - 直纺短纤负荷从93.90%升至94.40%,涤纶短纤产销从79.00%升至81.00% [3] - 涤纱开机率维持在63.50%,再生棉型负荷指数从51.00%升至51.50% [3] 现金流与加工费 - 涤短现金流从240升至246,瓶片现货加工费从527升至542 [2] - T32S纯涤纱加工费从3865升至3910,中空短纤6 - 15D现金流从616升至6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