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大运河新城即将新建的这座天桥很文艺
每日商报· 2025-05-14 10:44
项目规划 - 杭州大运河新城丽水路与平炼路交汇处将新增未来艺术科技中心人行桥 设计形似"钥匙" 右侧圆环形设计兼具观赏与引流功能 [1] - 人行桥连接杭州炼油厂旧址与平炼路大道市集 通过空间重构激活工业遗产与创新业态的融合 [1][2] - 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项目分三期建设 集成文、产、商融合创新业态 定位为创意聚集地 [1] 功能定位 - 人行桥不仅是交通设施 更是居民社交新场所 通过观景平台设计促进人流自然汇聚 [1] - 平炼路大道市集涵盖美食、音乐表演、潮流快闪等多元场景 东段侧重烟火气 西段强化艺文气息 [1][2] - 项目构建"步行友好型"城市网络 串联地铁站点、文化地标、滨水空间 实现市井生活与文艺体验的无缝切换 [2] 文化价值 - 杭州炼油厂旧址保留粗犷管道、斑驳墙体等工业遗迹 承载上世纪工业生产历史记忆 [1] - 人行桥象征产业迭代 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创新经济孵化器 形成历史与现代的空间对话 [2] 建设进展 - 人行桥目前处于方案研究阶段 具体实施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3]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西安日报· 2025-05-14 10:20
高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调研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调研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情况,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建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 - 方红卫要求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统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1] 西北工业大学调研重点 - 方红卫参观科技成果展,了解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科研成果和基础前沿交叉研究情况 [1] - 走访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询问实验室建设运行、成果应用等情况,表示将全力支持基础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 希望学校发挥"三项改革"示范作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推动更多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调研重点 - 方红卫走访电子装备机电耦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专家交流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 [2] - 希望学校攻克更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 [2] 产学研合作推进 - 方红卫要求相关部门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攻关、协同培养人才 [2] - 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
广州日报· 2025-05-14 05:45
市领导廉奕、边立明、江智涛,市委科技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市直有关单位、驻穗有关单位负责人 参加。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城华通讯员史伟宗)昨日,广州市委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 工作会议精神,审议市委科技委2025年度重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稿,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 一步工作。市委书记、市委科技委员会主任郭永航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科技委员会常 务副主任孙志洋出席。 会议肯定市委科技委员会组建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抢抓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功能,抓住服务经济主战场、支撑实体经济 发展、促进大规模产业化和聚焦硬科技四个重要导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切实把创新 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要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建设,全力支持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 ...
经济日报金观平: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5-13 05:56
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解决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 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努力传递监管温度。既不能"牛栏关猫",也不能过于繁琐;既要防范风险,又 要拆除制约要素流动的藩篱。要以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制度红利,提升市场枢纽功能,吸引更 多市场资金参与,将资源更好配置到创新创业领域,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 当前,尽管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清晰而坚定,宏观政策也更加稳定、可预 期。我们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活跃的资本市场,不仅人气旺盛、交投活跃,更能为实体经济提供强大支持。目前,A股市场战略性新 兴产业上市公司占比已超五成,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关系日益紧密。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 和吸引力,对于提升市场流动性、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更好融资等都具有重要作 用。 一个稳定而活跃的资本市场,可以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 动力,助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下一步,要通过多种手段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并进一步激 发 ...
“百万英才汇南粤”制造业专场招聘在广州举行 250多家优质企业计划招聘超5500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2 15:58
制造业人才招聘活动概况 - 广东省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250多家优质企业提供1600多个职位,招聘人数达5560人 [1] - 活动吸引8800多名大学毕业生入场,收到简历6695份,初步达成意向1310人次 [5] - 企业包括6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7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 - 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智能家电、轻工纺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企业参与招聘 [2] - 30多家企业提供30万元以上年薪岗位140多个,招聘710多人,其中3家企业提供百万年薪高端研发岗位 [2] -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招聘20-30名光学和机械设计方向研发人才 [2] -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计划招聘1000人,涉及材料工艺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岗位 [2] - 广州里工实业计划招聘20名研发人员,已达成2/3进度,侧重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 [3] 企业人才吸引策略 - 广东前进牛仔布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寻求创新人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联合高校启动博士培养项目,提供奖学金支持 [5] - 中科飞测为应届生配备专职导师,支持广州、上海、深圳、北京多地工作地点选择 [5][6] - 广州里工实业通过招聘活动吸引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学子及海外留学生加入 [7] 招聘活动创新形式 - 设置制造业六个领域专区,采用"主宣讲室+互动舱"组合形式 [6] - 提供AI简历优化、VR面试、薪资对比等数字化求职支持功能 [6] - 设立劳动模范分享会、直播带岗、职业前景规划等多样化活动专区 [6] 区域产业发展导向 - 广东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建设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3] - 活动释放强烈信号:广东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吸引全球人才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7]
从DeepSeek到《哪吒2》:AI狂飙下的制造业突围,如何颠覆?怎么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22:00
产业创新趋势 - 当前创新进入技术变革时代,多领域融合创新成为主流,单一技术外溢难以催生新行业 [1] - 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大创新活力,在生成式AI、人形机器人、民用航空、量子信息等领域成果显著 [1] - 企业创新模式从单打独斗转向协作共赢,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上下游合作场景创造 [5][6] 企业AI应用评分 - 通用技术集团AI应用评分为75分,通过"个十百千万工程"布局AI技术,聚焦工业母机领域 [7] - 国机集团AI应用评分为80分,重点突破制造业数据提取与安全性共享机制,推进中试平台建设 [7] - 海尔集团AI应用评分为90分,通过全员全方位AI应用构建生态能力,解决科技创新转化速度问题 [8] 企业创新战略 - 海尔集团以"我命由己不由天"为创新理念,从家电企业转型物联网生态企业,开发"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4][8] - 国机集团定位为"共和国长子",在超硬材料领域占据全球95%人造金刚石产能,但面临基础研究短板 [3][9] - 通用技术集团定位为工业母机领军企业,推出0.235秒超宽CT机刷新全球纪录,处于转型提升期 [3][6][9] AI赋能制造业 - AI技术重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用户体验全链条,推动个性化定制与高精度生产 [9] - 海尔通过智家与工业大模型开发实现零库存生产,国机集团通过揭榜挂帅解决"卡脖子"问题 [9] - 通用技术集团建立全球十大研发中心,东软医疗在高端装备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9] 绿色转型方向 - 制造业通过AI技术提升生产精度与效率,同步推进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10] - 海尔将AI应用于绿色制造,国机集团重新定义产品全生命周期运营模式 [10] - 通用技术集团全面赋能研发-制造-服务环节,布局绿色制造提升竞争力 [10]
广东制造业专场招聘会提供超6600个岗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16:56
招聘活动概况 - "百万英才汇南粤"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行 参与企业超300家 提供岗位超6600个 包含百万年薪岗位 [1][3] - 活动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 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广东制造业核心领域 参与企业中72%为优质企业(245家) [3] - 参与企业包括7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10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6家省级技术中心 [3] 岗位与薪酬情况 - 岗位类型覆盖算法工程师等高端研发岗和机器人操作员等一线实操岗 [3] - 30家企业提供超30万年薪岗位130个 招聘人数超750人 11家企业提供超50万年薪岗位近50个 招聘人数超190人 3家企业提供百万年薪岗位8个 招聘人数47人 [3] -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公司为硕士应届生提供20-30万元年薪 博士50-70万元年薪 需求复合材料 高分子 航空航天及人工智能算法类人才 [3] 企业招聘动态 -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经理亲自面试 加快优秀人才招聘进度 [3] - 活动现场设置制造业六大领域专区 采用"主宣讲室+互动舱"模式 提供职业咨询与面试辅导 [4] 行业政策背景 - 广东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建设高技术 高成长 大体量产业新支柱 对各类人才需求迫切 [4] - 除省内专场外 广东省还将在省外举办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 [4]
中联重科(000157)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新兴业务持续开拓 出口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09 18:38
公司业绩 - 2025Q1单季度营业收入为121.17亿元,同比增长2.92%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为14.10亿元,同比增长53.98% [2] - 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74亿元,同比增长12.40% [2] - 2025Q1销售毛利率为28.67%,同比+0.21pct [2] - 2025Q1销售净利率为12.51%,同比+3.84pct [2] - 2025Q1期间费用率为17.74%,同比下降0.21pct [2] - 20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40亿元,同比增长140.96%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6/2027年EPS为0.60元/0.73元/0.79元 [2] - 给予公司2025年15倍PE,上调目标价至9.00元 [2] 全球化布局 - 2024Q1境外营收65.68亿,同比+15.17%,占比54.20%,同比+5.77pct [3] - 2024Q1境内营收55.49亿,同比-8.59% [3] - 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海外超过170个国家,网点超过430个 [3] - 海外员工超7300名,其中本地化外籍员工约4600个 [3] - 服务备件仓库222个,一季度新增12个 [3] 产业创新与业务结构 - 土方、矿山、农机、高机等第二增长曲线业务营收快速增长 [3] - 履带吊份额行业第一,汽车吊行业第二 [3] - 110吨以上的全地面汽车吊销量第一 [3] - 建筑起重机行业第一,搅拌站市占率第一,泵车行业第二 [3] 长期增长潜力 - 看好公司在外销持续+内销共振+产业梯队拓展框架下的长期增长潜力 [1][2]
苏州市领导在相城区调研
苏州日报· 2025-05-09 08:22
调研重点企业 - 苏州领裕电子公司被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并导入更多先进产能,重点关注技术研发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1] - 易来科得公司被勉励探索"AI+电池设计"实践路径,以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立讯声学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要求属地强化专班服务推动尽快投产 [1] - 咖乐美作为国内商用全自动咖啡机领军企业,被鼓励聚焦咖啡市场需求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1] - 天翼安全公司的数字化建设及安全大模型应用情况受到关注 [1] 产业发展方向 - 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抓好源头创新和龙头创新,发挥重大科研平台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 - 加强产业谋划,坚定不移培优育强、招大引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打造数智经济发展高地,推动城市更新和产业焕新融合 [2] - 加快推进产业链招商,围绕重点企业和旗舰项目实现集群发展 [1][2] 城市建设与治理 - 学习借鉴"大密大疏"手法推动城市建设,强化业态、聚集人气、增加活力 [2] - 深化基层治理,推进安全生产"六化"建设,运用"331"机制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2]
一季度经济稳步增长 兰州新区厚植发展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2
甘肃省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8 7亿元 同比增长6 2% 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向上向好态势 [1] - 兰州新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 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2% 多项核心指标增速全省第一 [1] 兰州新区产业升级与创新 - 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与装备制造深度融合 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成功并投产 产业集群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共生" [1] - 德福新材料7万吨锂电铜箔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产品厚度仅4 5微米 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 自主研发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1] - 兰州泰基新一代重离子医用治疗装置模块化集成化程度提高 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转化周期缩短40% [1]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83个 推动533项科技成果落地 研发投入强度达3 75% 科技进步贡献率稳居全省前三 [2] - 海亮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平台助力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衔接 创新生态成为经济增长硬核引擎 [2] 政务服务与营商环境 - 174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能办" 一般工业项目规划许可"即来即办"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80%事项 [2] - 区域评估成果共享为企业减负3000万元 [2] 产业发展战略 - 系统性改革、全链升级与创新赋能共同推动16 5%的经济增速 [2] - 加速布局重离子医疗、氢能储运等产业 以"硬科技+软环境"双轮驱动西部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