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成都新津区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5-16 19:18
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概况 - 成都市新津区举办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近500位嘉宾和行业专家代表参会[1] - 大会发布首批场景创新清单,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6大领域23个场景[3] - 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16家企业参与签约[3] 新希望集团战略布局 -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农业"金扁担"理念,坚持农业现代化43年[3] - 集团实施"5+3"产业布局,向人工智能转型并开展数字化专项培训[3] 新津区民营经济现状 - 2024年新津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6.3%,贡献94.4%的GDP和75.6%的税收[4] - 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4] - 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主导产业均突破百亿规模[4] 政策与产业支持措施 - 发布民营企业家"五津"精神(敢闯、善创、坚守、奉献、共生)[3] - 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启动"校企联姻"行动[3] - 计划全面清理隐性壁垒,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4] 产业对接与创新活动 - 举办金融需求和轨道交通供需两场行业对接会[3] - 开展"新质引领·津企链动"轨道交通产业圈链融合专场活动[3]
天津轨道交通行业举办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5-16 13:13
行业合作与发展 - 天津轨道交通行业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为"共融轨道交通赋能民营经济",旨在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1]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向民营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共享技术标准,近三年民营企业占集团招采项目承接市场主体的70%以上[1] - 8家民营企业代表参会并分享合作成果,包括华为、天津朗进、鑫恩华等[1] 企业案例与技术创新 - 天津朗进快速融入本地产业链,承接天津地铁车辆中央空调改造、空气源热泵改造及滨海新能源氢醇公交项目[1] - 凯发电气作为天津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供电系统智能运维、直流故障测距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加速新技术落地应用[2] 投资与采购计划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未来3年计划重点投资轨道交通新建项目、既有线大修更新改造及城市更新等项目,投资总额超300亿元[2] 政府与行业展望 -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坡强调深化与民营经济合作,期待民营企业从配套跟随转向联合创新,从单一产品转向系统服务,从深耕本地转向协同出海[3]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表示将推动与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强强联合,输出合作新智慧新方案,助力产业焕新升级[2]
我国人才队伍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素质优良 以人才资源优势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1
民营经济的战略地位与政策支持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1]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通过旨在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2] 民营经济的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600万户,占企业总数量的92%[2] -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2万户,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92%以上,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占比高达95%左右[2] 人才资源的规模与优势 - 中国14亿多人口中有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供给资源充沛[3] - 2024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21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2.5亿[3] 人才对民营经济的支撑作用 - 庞大的人力资源能够推动民营企业生产要素投入整体跃升,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催生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3] - 高素质管理人才有助于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和组织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3] - 充足的人才供给有利于降低企业人才获取和培训成本,增强投资者信心和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3] 当前人才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与民营企业员工相关的职称评定、人才评价等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4] - 部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不完善,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4] - 部分民营企业缺乏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导致人才归属感不强,无法有效激发人才内生动力[4] 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改进方向 - 政府需推动产业与人才有效融合,改革职称评定和人才评价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5] - 企业需提升员工福利吸引人才,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转型,完善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构筑优秀企业文化[5]
江北区:“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16 05:17
活动概况 - 2025年5月15日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举行“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发布暨“年度渝商风采展示”活动 [2] - 活动同步启动“2025年度渝商风采展示”并召开“渝商走进江北”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 [5] 区域经济战略 - 江北区发布城市价值推介 重点介绍其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产业支撑 [2] - 2025年江北区将重点打造“三件大事” 持续壮大核心产业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2] - 江北区拥有近14万户民营市场主体 撑起区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5] 产业发展机遇 - 活动现场发布“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 涵盖土地开发、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产业发展平台、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 共计87个项目 [5] - 机会清单旨在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资合作的丰富场景和广阔机遇 吸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企业投资兴业 [5] 企业表彰与构成 - 活动发布了“年度渝商”、“青年渝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年度创新企业 [4] - 获奖企业涵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关键领域 包括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通信、现代物流、餐饮等 [4]
高水平塑造“渝商”品牌 “年度渝商风采展示”活动在重庆江北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23:31
中新网重庆5月15日电 (肖江川)15日,"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发布暨"年度渝商风采展 示"活动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高水平塑造"渝商"品牌,以"渝 商"的强大力量为重庆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现场,重庆市江北区副区长廖光洪作了城市价值推介。据了解,2024年,江北区地区生产总值 1924.3亿元,同比增长7.7%,总量位列全市第三,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江北区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重庆先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催生了大量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和城市发展的商机。 重庆市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表示,江北区坚持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全力托举民营经济拔 节生长、勇攀新高。近14万户民营市场主体如同"满天繁星",撑起江北区经济的"半壁江山",成就江北 区发展的"稳进增效"。 活动中,江北区发布了《2025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聚焦土地开发、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产 业发展平台、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共计87个项目。所有企业家可依据机会清单,全面、深入地了解感 兴趣的项目,进而达成合作发展、实现共赢局面。(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次发布的"年度渝商""青年 ...
良法善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网· 2025-05-15 19:50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4月30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5月20日起施行,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该法律为民营企业稳健发展与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支撑,体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 [1] 民营经济地位与贡献 - 截至2025年1月底,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的5.2倍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从2012年62.4%提升至2024年92%以上,数量从2.8万家增至42万家 [2] - 民营经济是推动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2] 法律核心内容 - 法律共9章78条,涵盖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制度机制 [3]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 [3] - 通过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制度保障,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 [3] 政策配套与实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招标投标和"两重""两新"项目 [4] - 司法部将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4] - 金融监管总局将针对小微企业制定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4] 法律预期影响 - 法律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5] - 法律实施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5]
民营经济大家谈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训:铆足干劲“枣”争上游
搜狐财经· 2025-05-15 07:52
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 河南省出台《行动计划》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痛点实施专项行动 旨在优化环境、破除壁垒、解决难题 [1] - 政策重点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与好想你公司智慧种植、智慧工厂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1] - 计划通过制度流程优化和创新平台建设 为民营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1] 好想你公司战略响应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 探索产业关键技术突破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 [1] - 借助政策支持整合资源 打造链式出海模式 强化国际市场布局 [2] - 抓住政策机遇扩大创新研发与市场拓展投入 重点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能力 [2] 行业升级方向 - 政策引导下 河南民营企业将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 - 智慧农业与智能制造成为本土企业升级重点领域 [1] - 创新平台建设与研发投入增加将推动行业技术壁垒突破 [1] 数据指标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 - 出口额同比增长24.3% 显示外贸活力提升 [7] - 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0.5% 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8]
超100亿元项目签约,成都新津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5-15 04:48
民营经济促进法 -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实施 从法律角度为民营企业提供保障 [10] - 法律实施后民营经济发展将更有动力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吃上定心丸" [1][10] -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建议民营企业抓住政策红利提升核心竞争力 [10] 新津区民营经济发展 - 新津区素有"中国民营经济摇篮"美誉 培育出新希望集团、新筑股份等知名企业 [5][10] - 新津区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大会举行 现场发布"五津"精神作为企业实践指引 [5] - 新津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揭牌成立 [1] 重大项目签约 - 1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超100亿元 [1][5] - 项目涵盖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精致生态农业等重点产业 [5] - 签约企业包括华润怡宝、安之孚、林奥科技等 安之孚计划今年建厂投产 [5] 政策与创新支持 - 新津区发布2025年首批场景创新清单 覆盖6大领域23个场景 [1][5] - 推出"校企联姻"行动 开展金融需求专项对接和产业供需对接活动 [1] - 区委区政府出台支持民营企业系列政策 刘永好称赞"重在落实" [6]
上海杨浦出台20条举措 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00:17
杨浦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 - 杨浦区推出5大行动共20条举措,包括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力赋能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支持培育民营企业创新壮大、法治护航民营企业安心经营、升级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1] - 政策旨在打造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通过"加""减""乘""除""和"五大行动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动力 [3] - 杨浦区强调保障各类经营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服务颗粒度 [3] 政府支持与表态 -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霄汉肯定杨浦区政策厚植民营企业发展沃土,要求区工商联强化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3] - 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表示将与企业同频共振,优化发展生态,支持企业练好内功 [3] - 杨浦区区长周海鹰提出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服务民营经济,助力上海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4] 民营企业参与与反馈 - 优刻得科技、欧坚网络、脉策数据、环世物流、挚达科技、奇安信、得利斯食品、景龙新能源等8家民营企业代表参会并建言献策 [4] - 杨浦区市场监管局、科经委、建管委、政法委、工商联5部门现场回应企业诉求,激发企业家信心 [5]
城市24小时 | 位居中部第二,河南“不甘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23:39
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6个专项行动和6个专项攻坚,共45项重点任务 [1] - 主要目标包括:3年内民营经济实现质效提升和量增,经营主体数量增速高于全国,中国民企500强入榜企业数量与经济规模匹配,民间投资活力增强,骨干民企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占比超80% [1] - 河南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5%以上GDP、65%左右税收、70%左右进出口总值、8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 [1] - 截至2024年底,河南民营经济主体达1081.7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96% [2] - 2024年中国民企500强中河南有13家上榜,数量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2位 [2] 地方政府支持民营经济举措 - 河南省委书记61天内调研18座城市,其中民企占比过半 [2] - 郑州提出到2027年培育3-5家营收超500亿民企集团,民营上市公司达60家 [2] - 湖北计划到2027年形成50个民营特色产业集群,民营经济年均增长6%,增加值达4.5万亿元 [3] - 河南将梯度培育骨干民企,统筹专项资金支持民企转型升级、研发创新等 [5] - 开展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对研发投入符合条件的民企给予奖补 [6] 行业与企业数据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以186亿元营收位列2024中国民企500强第37位 [5] - 牧原实业集团以114亿元营收位列第85位 [5] -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以60亿元营收位列第199位 [5] - 郑州中瑞实业集团以201亿元营收位列第202位 [5]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河南上榜企业中占比最高 [5] 区域经济与贸易 - 广东前4个月外贸进出口2.96万亿元,增长4.9%,其中出口1.86万亿元增长2.1%,进口1.1万亿元增长10.1% [14] - 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1.89万亿元增长5.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63.8% [14] - 广东对东盟、中国香港、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5%、7.6%、7.7%,对美国下降3.8% [14] - 广东对非洲进出口增长7.5%,中亚五国增长24.2% [14] 人才流动 - 2024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十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 [15] - 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西部和东北持续净流出 [17] -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连续2年净流出 [17] - 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一二线城市,17.4%应届生和23.2%硕士以上人才投向一线城市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