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搜索文档
再这么下去,苹果要吃不起了
虎嗅APP· 2025-05-24 21:28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34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气候变化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历史级大旱,这场干旱的范围广、程度深、持续时间长,为国内农业生产带来了 极大的困难。 "今年是三十年来难遇的一次大旱 ,"陕西果品合作社负责人张东汉对虎嗅ESG组说道:"树上挂的果 子、叶片看起来都还正常,但土壤里已经是干得不行了,再这么下去损失会很惨重。" 东汉经营果园已有8年时间,他负责的陕西果品合作社旗下有500亩的苹果园和100多亩的其他应季水 果,今年是他感到最困难的一年。 从数据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7.6%,位居世界第 一。 其中,陕西苹果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是中国苹果种植的优生区。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显 示,2022年,陕西省苹果面积924.10万亩,占全国比重约31.07%,产量1302.71万吨,在全国比重约 27.03%。 张东汉并非是唯一一家受灾严重的果农商,从整个陕西地区看,今年不仅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旱,还 遭遇了霜冻、冰雹等极端气候。果农们正面临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多重压力和风险。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 ...
再这么下去,苹果要吃不起了
虎嗅· 2025-05-24 15:10
行业影响 - 中国是全球最大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产量占世界57.6%,陕西产量占全国27.03%[2] - 陕西渭塬市苹果产业面临气候变化挑战,1971-2023年气温上升趋势达0.19°C/10年[3] - 1995年后苹果生育期高温热害频次明显上升,暖事件年均6.5天达冷事件3倍[4] 生产损失 - 陕西果农遭遇大旱、霜冻、冰雹等极端气候,洛川和静宁苹果减产50%[6][7] - 富士苹果单价从4元降至2.4元,大风导致单次损失达4000-5000斤[6] - 黑星病导致亩亏损5000-10000元,需铲除重种[7] 成本压力 - 果农增加3次农药喷洒和化肥投入,种植成本大幅上升[7] - 防雹网插桩投入超百万,樱桃大棚亩投资达10万[11] - 防霜冻烧烟成本200元/亩,大风扇5万元/台[14] 应对措施 - 合作社采用滴灌系统、防雹网、吹风器等科技手段[11] - 个体农户使用烟熏、地膜覆盖、改种玉米等低成本方式[11][12] - 种植结构调整,部分农户将32亩苹果改种玉米[12] 行业挑战 - 合作社四年遭遇四次气象灾害,单次损失超百万[14] -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工人平均年龄60岁[15] - 城镇化导致乡村人口占比从1974年82.84%降至2022年34.78%[15]
当森林大火烧穿地球「空调」,这个会爬树的「钢铁猴子」正在拯救人类?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4 14:29
极端天气与森林生态系统 - 今年以来中国多地遭遇极端天气,陕西出现60年一遇特大干旱,北方多地气温突破五月历史最高记录,河南部分站点地表温度达70℃ [1] - 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森林面积急剧减少被认为是重要诱因,例如美国新泽西州野火三天烧毁12,500英亩森林,韩国山林火灾烧毁3.6万公顷 [1] - 森林树冠层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但因其位置较高导致研究困难 [1] Monkee攀爬机器人技术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发Monkee机器人解决树冠研究难题,采用两条机械臂和三个粘附点的独特结构设计,能适应不同树干形态 [3][5] - 粘附点核心技术为螺丝,通过接触传感器实现精准定位,仅拧入树皮7毫米且不伤害树木,末端执行器可承受10Nm扭矩(相当于1米杠杆末端悬挂1公斤重物) [7][9][11] - 相比传统人工爬树或笨重设备,Monkee显著提升研究效率并降低对树木的损伤,支持生态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2] Monkee的模块化应用 - 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扩展多种功能:CO₂测量仪用于大气监测、样品收集器获取植物样本、传感器记录环境数据 [14] - 该技术有望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作出贡献,具备高度灵活性和野外研究效率 [12][14] 机器人行业企业分类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6]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等7家企业 [16] - 医疗机器人领域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1家企业 [1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2家企业 [16] - 具身智能企业有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17家企业 [16]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2家 [17][18] - 教育机器人领域涉及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等3家 [18]
企鹅粪便有用吗?国际最新研究称或有助减轻气候变化对南极影响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13:46
在南极大陆,企鹅排泄的粪便有用吗?有何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 境》北京时间5月22日夜间在线发表一篇气候变化论文称,企鹅粪便中释放的氨可能有助于增加云的形 成,从而减轻气候变化对南极的影响。 这一结论是研究人员根据一个阿德利企鹅(Pygoscelis adeliae)群下风处的测量结果分析得出的。 本项研究中的阿德利企鹅沿南极海岸线行走(图片来自Matthew Boyer)。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南极生态系统由于人因气候变化而面临巨大压力,包括海冰覆盖面积近期的下降趋 势。企鹅是南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其栖息地正受到这种持续发生的海冰损失的威胁。它们和其他 海鸟也是这一地区主要的氨排放者。 氨会与含硫气体反应,增加气溶胶生成,气溶胶颗粒能给水蒸气提供凝结表面,从而增加云的形 成。形成的云层可在大气中形成隔热层,常有助于降低地表温度,进而影响海冰的覆盖范围,但人们此 前对企鹅和南极气候之间的具体相互作用所知不多。 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Matthew Boyer在南极驾驶无人机收集数据(图片来自Zoé Brasseur)。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为深入了解企鹅和 ...
习近平:中方愿同德方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 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新贡献
快讯· 2025-05-23 18:38
习近平:中方愿同德方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 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新贡献 金十数据5月23日讯,5月2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习近平指出,中方愿 同德方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新贡献。习近平强调,双方既要继续 做大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传统领域合作存量,也要培育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增量, 加强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德智慧和方案。中方愿同德方分 享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希望德方为两国双向投资合作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便利,为中国企 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新华社) 相关链接 ...
中国太保发布《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和讯· 2025-05-23 17:36
气候变化应对实践 - 公司连续第三年发布气候主题专项报告,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实践与创新成果 [1]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达3,180亿美元,较前十年上升超30% [1] - 保险业作为经济稳定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承担重要责任 [1] 绿色保险创新 - 累计首创34款绿色保险产品,2024年新增7款 [2] - 落地全国首单航运脱碳保险,应对欧盟碳管理政策 [2] - 创新红树林CCER项目保险保障模式,提供"保险+科技"解决方案 [2] - 推出全国首个"零碳会议+碳汇保险"服务方案 [2] - 2024年绿色保险保额超147万亿元 [2] 责任投资体系 - 制定《投资活动尽责管理指引》,推动ESG融入投资全流程 [2] - 优化ESG评级分析系统,提升数字化水平 [2] - 持续开展资产组合碳核算,为降低碳排放奠定基础 [2] - 截至2024年底绿色投资规模超2,600亿元 [2] 气候专业能力建设 - 创新研发适用于中国保险机构的气候风险评估模型 [3] - 完成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对业务组合影响的定量测算 [3] - 聚焦新能源、农险领域,形成风险管理制度及措施 [3] - 拓展"风险雷达"系统功能,加强灾害预警 [3] 低碳运营管理 - 制定2028年运营碳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20%的目标 [3] - 形成《运营碳盘查管理制度》,规范碳盘查流程 [3] - 通过节能技术应用、智能化改造等措施降低运营碳排放 [3] 国际气候合作 - 参与UNEP FI、PRI、PSI等国际组织交流活动 [4] - 联合PRI举办ESG投资闭门研讨会,探讨气候金融 [4] - 深度参与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分享中国经验 [4] 未来发展展望 - 将继续推动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 [4] - 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共建绿色低碳未来 [4]
完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5-23 08:13
林业碳汇在CCER项目中的地位 - 林业碳汇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的重要类型 是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的关键途径 [1]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支持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 [1] - 首批CCER方法学涵盖造林碳汇等四个领域 林业碳汇是全国碳交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 林业碳汇的战略意义 - 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 林业碳汇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2] -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强调要突出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主体作用 [2] - 林业碳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并增强碳汇功能 [2] - 林业碳汇项目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林农收入 是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 [2] 林业碳汇的经济效益 - 林业碳汇具有较低的边际减排成本 是减排策略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3] - 通过植树造林等活动可在不牺牲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升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 [3] - 林业碳汇项目因其成本效益和环境协同效益成为企业和政府实现减排目标的优选策略 [3] 完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 需激发市场需求 鼓励重点排放单位优先购买林业碳汇CCER作为履约工具 [4] - 建议调整高能耗企业初始碳配额发放方式 从无偿向有偿过渡以提高需求 [4] - 需建立科学监测体系 提升各林业碳库的监测技术并加强方法学开发 [4] - 应完善产权制度 明确碳汇权属 规范转移程序 保障供给主体权益 [5] - 需建立统一市场监管机制 设立全国性林业碳汇数据库提升透明度 [5]
超3500种动物物种正遭气候变化威胁
科技日报· 2025-05-22 10:22
研究人员利用公开的生物多样性数据集,对来自35个现有类群的70814种动物的数据进行了研究。他们按照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标准,根 据类群和气候变化风险对这些物种进行了分类。 一项新研究表明,超过3500种动物物种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该研究于20日发表在《生物科学》期刊上。 领导此项研究的俄勒冈州立大学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普尔预计,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将成为威胁地球动物的第三大主要因素。地球野生动物正面 临生存危机,而人类现在正处于这场危机中。 研究发现,在六个不同的纲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物种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这些纲包括蛛形纲动物和唇足纲动物(如蜈蚣),以及珊瑚虫 纲动物和水螅纲动物(与水母和珊瑚相关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其他纲中也有较小比例的物种正直接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研究人员尤其关 注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因为它们迁移能力有限,无法迅速避开恶劣环境。 由于水温不断升高,以色列海岸线附近的软体动物数量减少了90%,这表明无脊椎动物非常脆弱。其他例子还包括,2021年太平洋西北部热 穹顶事件期间,数十亿潮间带无脊椎动物死亡;2016年,一场严重的海洋热浪来袭,大堡礁29%的珊瑚遭遇灾难性死亡。 里普尔指出,大 ...
能源担当 责任领航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油”争“气”——中国石油202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2 09:41
转自:新华财经 中国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报告中提出,2024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我 们坚持稳中求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批生产经营指标创历史新纪录,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世界 一流企业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5月2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石油连续第19年发 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从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负责任的生产运营、重人本的员工发展、促民生的社会贡 献四个方面,展示中国石油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的年度履责业绩。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国石油成立75周年,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公司发 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 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各项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 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本年度报告依据客观、规范、诚信、透明和实质性原则,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新 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 ...
在蓉开幕的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上 《世界成都宣言》发布
四川日报· 2025-05-22 08:37
武都水库大坝。水利厅供图 ●这是国际大坝委员会发布的第四个世界宣言 ●会上获创新奖金奖的中国成果,全面应用于白鹤滩、乌东德两座巨型水电站 5月21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在成都开幕。作为国际大坝工程领域最具权威与影响力的学 术盛会,大会开幕式发布了《世界成都宣言:大坝在能源转型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简称《世界 成都宣言》),揭示了国际坝工领域面临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全球性挑战,论述了水库大坝在减缓和 适应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面向未来应对挑战的发展倡议。 据大会主办方介绍,国际大坝委员会之前发布过3个世界宣言:第一次是2008年发布的《世界宣 言:非洲能源与大坝可持续发展》;第二次是2012年发布的《世界宣言: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第 三次是2019年发布的《世界宣言:大坝安全》。 作为国际大坝委员会发布的第四个世界宣言,《世界成都宣言》中,关于保障人民免遭洪水灾害和 用水权益、提升粮食安全、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保护河流水生态健康、推进流域系统治理、大坝智慧运 行等方面的论述,与中国关于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转型、江河生态保护的理念高度契合,是中国智 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世界坝工领域的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