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

搜索文档
多家车企集体缩短供应商账期至60天,共促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环球网· 2025-06-11 10:23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及相关部门针对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政策 要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 - 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应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3] 车企集体行动 - 广汽集团承诺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 旨在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 [2] - 中国一汽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 响应国家部委部署 [2] - 东风汽车宣布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 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 [2] - 赛力斯表示正常货款账期60天 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双赢 [2] - 吉利汽车集团宣布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响应国务院条例和行业协会倡议 [2] - 比亚迪汽车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落实国家部委部署要求 [3] - 小鹏汽车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响应国家相关部门要求 [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 部分企业通过延长付款周期挤压供应商利润空间 [3] - 过去恶性竞争损害供应商利益 破坏产业链生态平衡 [5] 举措意义与影响 -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整个供应链资金使用效率 [3] - 稳定供应链关系 增强上下游合作 形成更紧密高效的产业链协同效应 [3] - 推动汽车产业由价格战转向质量和技术的竞争 [3] - 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精力到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 [3]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得更稳定资金支持 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生产和服务 [5] - 引导行业走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消费者将享受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5]
小米汽车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快讯· 2025-06-11 10:10
公司动态 - 小米汽车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 [1] - 公司表示此举旨在落实国家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 [1] - 公司强调将通过实际行动与供应链伙伴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1] 行业影响 - 政策导向要求汽车行业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1] - 缩短账期可能成为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 [1]
小米汽车:坚决落实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就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供应链稳定作出的部署要求,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快讯· 2025-06-11 10:08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 [1] 政策响应 - 公司坚决落实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关于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 [1] - 公司积极响应保障供应链稳定的政策导向 [1]
创业板指涨逾1% 上涨个股近3200只
快讯· 2025-06-11 09:42
智通财经6月11日电,指数走强,创业板指拉升涨逾1.00%,沪指涨0.31%,深成指涨0.65%。稀土永 磁、固态电池、汽车产业链等方向涨幅居前,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3200只。 创业板指涨逾1% 上涨个股近3200只 ...
对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这些车企带头了
观察者网· 2025-06-10 21:43
汽车行业供应链付款承诺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集团等车企承诺对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 [1][3][5][8] - 中国一汽通过完善机制、优化流程、技术赋能确保60天付款期限执行 [1] - 东风汽车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3] - 广汽集团坚持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以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 [5] - 赛力斯集团正常货款账期为60天并响应汽车工业协会倡议 [8] 行业对比与政策背景 - 特斯拉对供应商付款周期为90天左右比2023年有所缩短 [10] - 上汽通用对供应商平均付款周期为40—60天从未拖欠货款 [10]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10]
无序“价格战”没有赢家 多管齐下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0 06:42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工信部明确反对无序"价格战",认为其没有赢家且将加大整治力度[1] - 2024年前4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增长12.9%和10.8%,首次同期突破1000万辆[2] - 同期行业收入32552亿元(同比+7%),利润1326亿元(同比-5.1%),利润率降至4.1%,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 - 无序价格战导致零部件供应商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可能降低质量要求[3]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4年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1.6%),增速显著低于过去10年平均6%水平[4] 竞争格局分析 - 中国市场集中度偏低:前三车企份额36.2%,前五53.1%,显著低于美国(前三44.2%)、欧洲(前三54.2%)和日本(前三70.1%)[4] - 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低水平重复降价,企业过度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创新投入[3][5] - 创新动力不足源于研发投入高风险(资金/时间成本高)和产业化周期不确定性的双重制约[5][6] 政策与行业倡议 - 中汽协提出4条倡议: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优势企业不挤压生存空间、禁止低于成本倾销、企业自查整改[7] - 工信部将加强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一致性抽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7] - 建议建立理性竞争机制、强化政府底线管控、完善行业协同平台[8] 专家观点 - 无序价格战影响售后服务体系,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产业链安全[3] - 行业需平衡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7] - 反内卷需法律处罚与综合治理措施双管齐下[8]
时报观察 明确行业标准 平息车企“骂战”
证券时报· 2025-06-10 01:53
行业竞争态势 -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 催生车企高管通过社交平台隔空论战 涉及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义等话题 [1] - 部分高管论战演变为"口水战" 出现隔空"互怼"和舆论场挑刺现象 [1] 监管政策动向 - 工信部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 旨在规范智能电动汽车产品设计 [1] - 监管部门围绕汽车数据安全 自动驾驶分级 动力电池回收等细分领域出台多项标准 [1] - 监管标准完善有效填补产业细分领域标准"洼地" 减少企业打擦边球空间 [1] 行业发展方向 - 产业标准不断完善细化 将减少企业钻空子和互相拆台现象 [2] -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从"大"到"强"的关键跃升 需车企主动以高标准自我约束 [2] - 车企应专注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合作共赢姿态推进产业升级 [2]
“在变革时代共塑未来”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盛大开幕
新华网· 2025-06-09 15:41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于6月6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主题为"在变革的时代 塑造行业的未来"[1] - 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和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支持[1] - 论坛邀请政府主管部门、汽车主机厂、供应链企业及1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负责人参与,聚焦行业前沿趋势[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价格战引发的内卷问题,兼并重组导致产业格局重塑[5] - 强势汽车集团已占据近90%市场份额,兼并重组可能提升其全球竞争力[5] - 中国经济和汽车工业展现韧性,国家政策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和成长空间[5] 未来发展路径 -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新技术应用,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6] - 深化绿色转型,巩固新能源先发优势,探索多元化技术路线和绿色低碳材料应用[6] - 强化产业协作、区域协同和产学研合作,规范行业发展秩序[6] - 全球产业链重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巨大发展机遇[6] 重庆汽车产业布局 - 重庆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核心[7] - 重庆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8] - 重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动化转型,通过智能化转型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8] - 重庆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企业效率,构建"车路云"一体化体系[8]
轮胎行业也在上演BBA式撤退?新能源汽车内战卷出国货"黑马"
齐鲁晚报· 2025-06-09 15:29
国产轮胎品牌崛起 - 京东618前一周玲珑轮胎全系产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30% 618开门红当天品牌成交金额同比增幅达近30倍 [2] - 618大促数据显示国产轮胎自主品牌快速崛起 国际大牌先发优势下国产品牌正为进入全球第一阵营发起前哨战 [2] - 京东养车数据显示参与政府补贴的国货轮胎销量同比增幅达200% 其中玲珑轮胎日均销量同比增幅达500% [10] 玲珑轮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配套销售2950万条轮胎 其中新能源车配套917万条 占比17.8% [2] - 公司已成为国内新能源车配套市场份额第一品牌 打破外国品牌对高端车型配套垄断 [2] - 2024年5月推出的高端系列"玲珑大师"在政府补贴助力下销量同比增幅突破280% [10] 研发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德国、美国、中国建立7个研发中心 持有1400余项专利 研发投入比保持在4%以上 高于行业平均3%-3.3% [3] - 采用"水膜克星"技术缩短湿地刹车距离 应用"蒲公英橡胶草技术"打造国内首条蒲公英橡胶概念轮胎 [5] - 推出79%可持续材料的环保轮胎 具备自修复技术 投资11.33亿元建设中亚轮胎试验场 [6] 全球布局与认证 - 2018年开始进入欧美系、日系、本土系等OEM配套 具备全球配套能力 [3] - 2024年塞尔维亚工厂生产轮胎获ADAC、TCS和ÖAMTC联合测试"推荐"评级 [7] - 进入《汽车画刊》夏季胎巅峰对决第四名 获ADAC首测拖车轮胎银奖 [7] 渠道与营销策略 - 独家入驻京东养车平台 合作一年来在售商品类型从120款增至300款 [8] - 京东养车联合玲珑轮胎等品牌推出"补上加补"计划 最高可省50% [8] - 植入RFID芯片的玲珑大师轮胎实现全程追溯 提升安全性和售后服务 [4] 行业趋势 - 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为轮胎行业带来窗口期 [2] - 物联网技术普及使国内厂商能以低成本使用RFID芯片提升性能 [5] - 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为国产轮胎品牌崛起再添助力 [8]
中国汽车产业究竟该怎么“卷”| 说商道市
长沙晚报· 2025-06-09 13:0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行业正经历激烈的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业内担忧过度低层次内卷可能损害产业健康发展[1] - 价格战主要由成熟车型推动,其开发成本通过量产摊薄(例如5亿元开发成本在销售10万台后摊薄至5000元/台),使车企具备降价实力[2] - 行业认为合理利润前提下的充分竞争有益无害,有助于提升全球竞争力[3] 技术发展与成本优化 - 中国汽车产业通过20年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类比福特T型车通过流水线降低成本的工业化路径[1] - 量产规模效应不仅摊薄整车开发成本,还同步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形成良性循环[2] 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在2023年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且领先优势有望扩大[3] - 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品牌在欧美、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市场实现2-3倍于国内的溢价销售(如比亚迪元凭借智能化、续航优势维持高价)[3] 产业升级路径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产品力竞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差异化(如智能化、续航)突破国际高端市场[3] - 中国汽车产业需平衡国内红海竞争与国际蓝海开拓,通过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升级实现全球突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