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切入汽车产业链市场!金春股份拟5191.8万元收购金圣源51%股权
北京商报· 2025-10-26 12:54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5191.8万元收购金圣源51%股权 交易完成后金圣源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对手方之一为公司控股股东金瑞集团 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重组上市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金圣源主营业务为车规级防护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为特种防护车衣 属于新材料应用领域 为汽车主机厂及配套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 - 金圣源2024年营业收入约7110.83万元 净利润约847.69万元 2025年1-8月营业收入2316.61万元 净利润470.58万元 [1] - 交易对手方承诺金圣源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万元、1200万元及1300万元 累计承诺净利润不低于3200万元 [1] 战略意图与协同效应 - 通过收购 公司可快速进入汽车产业链市场 实现从非织造布原料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2] - 公司将借助金圣源在汽车整车厂及配套厂的优质客户资源 把握下游行业对新材料研发和市场需求的前沿动态 [2] - 公司与标的公司计划在新材料领域共同研发、深度合作 围绕汽车行业拓展多元产品线 以丰富产品矩阵和完善产业布局 增强在非织造材料行业的竞争优势 [2] 市场表现 - 10月24日公司股价收涨5.47% 报收31.61元/股 总市值37.93亿元 [3]
整车厂& Tier1 &汽车电子产业链1v1创新产品技术对接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5 11:28
活动概况 -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2025年11月21-24日举行,其中“汽车产业链及汽车文化展区”在广州广交会展馆D区一楼举办 [2] - 展会总规模达24万平方米,汇聚主流车企90余家,中外记者12000名,预计观众将超过80万人次 [2] - 活动由广州展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及深圳市汽车电子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联合主办 [2] 活动模式与目标 - 活动采用“整车厂&Tier1&汽车电子产业链1v1创新产品技术对接会”形式,旨在进行精准高效的匹配 [2] - 核心目标包括帮助整车厂与Tier1企业获取最新产品技术信息、拓展优质供应商、降本增效并提高整车核心竞争力 [2] - 同时帮助汽车电子产业链上游企业了解主机厂需求与趋势,合理布局产品方向,寻求突破和渠道 [2] 展品与技术范围 - 展品范围涵盖动力底盘、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车联网、新能源三电、车规芯片、传感器、软件系统等汽车电子全产业链领域 [3][4] - 具体对接技术领域包括智能底盘、域控制器、HUD、雷达、摄像头、V2X、数字钥匙、测试认证等前沿方向 [4] 参与企业 - 活动拟邀请众多知名Tier1供应商参与,包括航盛电子、华为、德赛西威、中兴通讯、百度、四维图新、立讯精密、法雷奥等 [7] - 参与企业覆盖从电子部件、通讯模组到软件系统、整车制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7]
日产LCV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郑州日报· 2025-10-13 09:04
事件概述 - 日产LCV研发中心于10月10日在郑州日产揭牌成立 [1] - 多位政府及企业高层出席活动,包括郑州市市长、省工信厅副厅长、日产汽车首席技术官、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等 [1] 政府战略与产业环境 - 郑州市将汽车制造确定为战略支撑产业之一,致力于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2] - 郑州市正抢抓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机遇,推动汽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2] - 政府承诺提供优质的制度、服务、要素供给,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为日产汽车在郑发展提供全流程全周期服务保障 [2] 合作基础与未来展望 - 日产汽车以技术创新著称,已在郑州布局两家整车工厂并带动一批配套企业落地 [2] - 研发中心的成立是双方持续深化战略合作的成果,希望日产汽车继续扎根郑州,加大投资力度,深化拓展合作,吸引更多产业链项目落户 [2]
A股午评 | 创业板跌超1% 风电概念股集体走强 光刻机板块等回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1:5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跌0.18%,深证成指跌0.79%,创业板指跌1.17%,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3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33亿元 [1] - 市场风格偏向极致,成交向大盘科技股集中,多头格局个股数持续缩圈 [1] - 国庆休市前资金倾向节后再布局,因指数从4月7日上涨5个月、涨幅800点,满仓过节风险高 [1] 板块动态 - 有色金属板块拉升,精艺股份、丽岛新材封板,因铜矿供应扰动及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 [3] - 风电设备股活跃,吉鑫科技2连板,明阳智能等涨停,全球年均新增风电装机预计超170吉瓦,国内风机中标均价同比增超9%至1552元/千瓦 [4] - 汽车产业链走高,赛力斯盘中触及涨停,曙光股份涨停,赛力斯H股发行获证监会备案 [5] - 医药板块走弱,广生堂跌超10%,因美国计划对专利药加征100%关税 [6] - AI产业链、硬件端及消费电子板块下挫,吉比特跌停,中富电路等跌超5% [2] 机构观点 - 科技行情中硬件与软件应用为两大主题,硬件先行后软件跟上,可关注游戏、传媒等低位品种 [7] - 科技股预计维持强势,半导体产业链受关注,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反映市场风格转型 [8] - 中国股市"转型牛"动力包括无风险收益下沉、资本市场改革及经济确定性提升,调整后有望创新高 [9]
汽车产业链股活跃,豪恩汽电再创新高,均胜电子等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0:43
汽车产业链股表现 - 安徽凤凰股价涨幅超过20% [1] - 豪恩汽电股价突破200元/股并创历史新高 [1] - 万向钱潮、朗博科技连续两日涨停 [1] - 日盈电子、银轮股份、均胜电子等公司股价涨停 [1] 豪恩汽电业务动态 - 近4日累计涨幅超过40% [1] - 获得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全景摄像系统、AK2雷达系统、DMS&OMS、行驶记录系统产品定点 [1] - 项目生命周期为5至7年 [1] - 预估生命周期内总营业额约9.72亿元 [1] - 预计2025年12月开始陆续量产 [1] 均胜电子业务动态 - 子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项目定点通知 [1] - 将为客户开发并提供CCU(集成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的中央计算单元)、智能网联等产品 [1] - 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1] - 计划从2027年开始量产 [1]
宁德时代:创业板指涨2.13%,自身涨9.85%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1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高开 沪指上涨0.22% 深证成指上涨1.07% 创业板指上涨2.13%[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 超2000只个股实现上涨[1] - 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幅达2.8% 后回落至2.13%[1] 行业板块表现 - 电池板块盘初拉升 临近午盘涨幅回落 宁德时代AH股早盘股价创下新高 涨幅达9.85%[1] - 游戏股后来居上 星辉娱乐实现20CM涨停 完美世界涨停 三七互娱 巨人网络跟随上涨[1] - 预制菜概念 汽车产业链 CRO概念股表现活跃[1] - 文化传媒 房地产板块 贵金属概念股跌幅居前[1] 个股表现 - 宁德时代涨幅达9.85% 中一科技涨停 天宏锂电 力佳科技涨幅居前[1]
2025乘用车市场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9-11 19:4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是中国经济的关键支柱 2024年总产值达10.65万亿元 超越房地产行业的8.46万亿元 [11][12] - 乘用车出口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2024年出口量584.72万辆 占总销量18.61% 2013-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4.83% [35][37] - 自主品牌主导内销市场 2024年零售份额超60% 比亚迪以15.4%市占率位居首位 [54][56][72] - 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 插混车型因低油耗(如比亚迪DM-i亏电油耗3L/100km)成为家庭首选 增速达60% [71] - 智能化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L2+辅助驾驶渗透率接近65% L3级在高速场景量产 NOA功能下探至10万元车型 [73] 行业结构与规模 - 行业由乘用车和商用车构成 涵盖整车制造、零部件产销及售后服务链条 [5][8] - 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产业集群贡献全国超80%产值 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占比超40% [12] - 产业链中游整机厂为核心环节 上游为零部件供应商 下游为销售及后市场服务 [14][16][17] 商业模式与成本特征 - 经销代理模式主导销售(占比45%) 直营和代理模式分别占39%和16% [22][23] - 行业重资产属性显著 上市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超60%(如赛力斯87.38%) [25][28] - 平台化策略大幅降低成本 新平台研发投入50-100亿元 衍生5款车型可降本80% [26][27] 市场供需特征 - 内销占比超80% 市场进入存量置换阶段 换购比例过半 [32][33] - 10-30万元价格带为主力区间 占比约70% 中产阶层成为购车主力 [49][51][52] - SUV成为主流车型 占比从2013年29%升至2024年47% 取代轿车主导地位 [58][59][63] 出口竞争力与挑战 - 成本优势显著 中国出口乘用车单价低于目标市场本土车型(如菲律宾市场中国车型单价约1.5万美元 本土车型约2万美元) [39][41][42] - 出口集中于中东、南美、欧洲等地区 美国市场因贸易壁垒占比极小 [46][48] - 全球汽车出口由中日德韩美垄断 中国2024年出口量585万辆 接近德国(442万辆)和日本(421万辆) [40][45] 行业挑战 - 价格战加剧 行业平均利润率降至4.2% 中高端市场竞争白热化 [64] - 产能过剩严重 2024年产能4800万辆 实际需求仅2500万辆 过剩率超40% [66] - 尾部企业面临淘汰 约70个品牌竞争 产能利用率低于30%的企业存在破产风险 [67] 未来趋势 - 新能源全面主导 插混/增程车型增速领先 [71] - 产业价值链向软件服务延伸 如特斯拉FSD订阅年收入超50亿美元 [74] - 共享出行渗透率提升至20% 车企向"移动服务商"转型 [74]
科马材料冲击IPO,一家四口控股84.4%,行业面临重大技术变革的潜在风险
格隆汇· 2025-08-11 16:46
公司基本情况 - 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于8月11日接受北交所首发审议 由国投证券保荐[1] - 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 2011年3月完成股改 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3] - 实际控制人为王宗和、廖爱霞夫妇及女儿王婷婷、女婿徐长城 一家四口合计控股84.4%[2][3] - 公司主营业务为干式摩擦片及湿式纸基摩擦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3] 上市历程 - 2013年首次冲击创业板未果 2014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1] - 2021年3月从新三板摘牌 2022年6月再次申报创业板后主动撤回[1] - 2024年3月重新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 目前正冲刺北交所IPO[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亿元、1.99亿元、2.49亿元[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165.04万元、4904.68万元、7103.41万元[8] - 2025年1-6月预计营收1.36-1.41亿元(同比增长8.66%-12.65%) 归母净利润4300-4700万元(同比增长23.49%-34.98%)[8]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34.91%升至2024年47.39%[9][13]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6.77%降至2024年5.51%[9] 产品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干式摩擦片 占比持续超96%[10] - 干式摩擦片分为T1和T2产品 2023年7月起全面转向T2产品[10] - T2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43.04%大幅提升至2024年96.14%[11][12] - 湿式纸基摩擦片2022年5月投产 目前收入占比仍低于2%[10][12] 客户与市场 - 直接客户包括采埃孚、法士特伊顿、福达股份等离合器生产企业[16] - 终端应用覆盖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汽车、沃尔沃等品牌[16] - 境内收入占比约80%-86% 境外客户主要位于墨西哥、伊朗等地[16] - 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例较高 2023年末达47.82%[18] 行业竞争 - 全球干式摩擦片市场空间约110亿元 预计三年内增长至130亿元[22] - 国内市场空间约15-16亿元 预计三年内达16-17亿元[22] - 主要竞争对手为舍弗勒(市场份额第一) 其他包括平和法雷奥等[22] - T2生产工艺仅舍弗勒和科马材料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22] 募资用途 - 本次发行计划募资2.06亿元[23] - 资金将用于干式挤浸环保型离合器摩擦材料技改项目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23] 行业风险 - 手动挡及AMT自动挡商用车占比存在下降风险[19][22] - 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将影响干式摩擦片需求[19][22] - 乘用车领域装配干式摩擦片的车辆比例2024年回升至27.94%[22]
五菱汽车(00305.HK)8月8日收盘上涨9.43%,成交1142.23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08 16:39
股价表现 - 8月8日港股收盘价0.58港元/股 单日上涨9.43% 成交量1993万股 成交额1142.23万港元 振幅13.21%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9.28%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30.77%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25.03%的涨幅 [2] - 天风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0.77港元 [3]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9.49亿元 同比减少24.18% [2] - 归母净利润5062.1万元 同比增长115.62% [2] - 毛利率10.82% 资产负债率77.91% [2] - 预计2025年中报归属股东应占溢利约380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95.96% [4]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31.98倍 高于汽车行业平均值16.56倍和行业中值8.96倍 [3] - 行业排名第27位 显著高于同业公司:中国汽车内饰(1.08倍)/浦林成山(3.22倍)/BRILLIANCE CHI(5倍)/信邦控股(6.53倍)/郑煤机(6.85倍) [3]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汽车动力系统及商用整车销售制造业务 [3] - 为商用车及乘用车提供动力系统产品及汽车零部件 [3] - 在中国生产供应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商用整车产品 [3] - 制造设施分布于柳州/青岛/重庆/荆门/南宁/印度及印度尼西亚 [3] - 获认定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企业之一 [3]
小米YU7正式发布,汽车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开源证券· 2025-06-29 21:43
报告核心观点 小米 YU7 订单火爆反映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认可度提升,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本周该行业上涨,部分公司有产线控产和股份划转等情况 [1][3][4] 分组1:小米 YU7 订单火爆,汽车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 6 月 26 日晚小米首款 SUV 小米 YU7 上市,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辆,1 小时大定突破 28.9 万辆,反映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认可度提升 [3][11] - 2025 年 1 - 5 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2.6 万辆和 1274.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7%和 10.9%,乘用车产销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3][11] - 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产品涉及汽车动力电池制造、整车组装等关键环节,建议关注贝特瑞、禾昌聚合、华密新材等标的 [3][14] 分组2: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上涨 5.33% - 本周(2025 年 6 月 23 日至 27 日)北证 50 报收 1439.63 点,周涨跌幅为 +6.84%,沪深 300、创业板指也均上涨 [18] - 本周开源北交所五大行业均上涨,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为 +5.33%,其二级行业均实现上涨,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池材料涨幅居前 [4][19][20] -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的个股分别为派特尔(+31.25%)、新威凌(+15.08%)、科隆新材(+11.14%)等 [4][24] 分组3:化工品价格走势 - 近一周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 12.0%,MDI 价格持平,TDI 价格上涨 1.7%,天然橡胶价格上涨 0.7% [30][33] - 近一周丁苯橡胶下跌 0.8%,聚乙烯下跌 1.8%,聚丙烯价格上涨 1.2%,ABS 价格上涨 0.5% [36][40] - 近一周 PA66、PA6 价格持平,涤纶长丝价格下跌 1.4%,草甘膦价格上涨 1.7% [42][45] 分组4:公司公告 - 康普化学因存货库存趋于饱和,对铜萃取剂产线实施阶段性控产,其他正常生产 [5][52] - 硅烷科技国有股东之间将进行股份无偿划转,首山碳材将成为第一大股东,实控人和控股股东不变 [5][52] - 颖泰生物全资子公司涉及的诉讼案件一审胜诉,富恒新材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等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