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

搜索文档
52页深度 | 禾赛科技:受益于激光雷达行业渗透率加速上行,技术及规模构建护城河【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6 08:31
公司概况 -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ADAS、自动驾驶汽车和各类机器人应用 [2][9] - 公司2024年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11%,净亏损收窄至-1.0亿元(2023年为-4.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369万元实现转正 [2] - 主营业务结构为激光雷达产品(93.7%)、工程设计(4.8%)、其他产品(0.9%)和其他服务(0.5%)[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构建了立体化产品矩阵,包括AT、FT、JT、XT、OT、PANDAR、QT、ET七大系列,覆盖机械旋转、转镜、电子扫描等技术方案 [6][17] - 核心技术包括芯片化设计能力(ASIC架构)、产品平台化、感知算法技术和车规级能力 [6] - 2024年推出旗舰产品AT512(探测距离超300米)和ATX(体积缩小60%),2025年发布FTX(全球最大视场角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19][23]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搭载率突破5%,预计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617亿元增至2027年1358亿元,CAGR 30% [4][49] - 2024年ADAS领域市占率26%(与速腾聚创并列第一),L4自动驾驶领域市占率61% [4] - 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从2022年8.04万台增至2024年50.19万台,CAGR达180% [10][31] 客户与产能 - 客户涵盖自主品牌、新势力、合资及全球车企,以及机器人、robotaxi等领域企业 [6] - 2025年产能将突破200万台,自建自动化工厂实现规模化量产 [8] - 获得百度萝卜快跑新一代无人驾驶平台主激光雷达独家定点,与比亚迪、零跑等达成战略合作 [13][70] 财务表现 - 2019-2024年营收CAGR 42.94%,激光雷达产品收入CAGR 42.76% [31] - 毛利率从2019年70.30%降至2023年35.24%,2024年回升至42.59% [36][41] - 2024年三费率65.74%(销售9.29%/管理15.26%/研发41.19%),同比优化1.4pct [36] 行业趋势 - L3级自动驾驶推动激光雷达需求,预计2027年L3渗透率28%,L4渗透率6% [43][49] - 技术路线向半固态(MEMS/转镜)和纯固态(OPA/FLASH)演进,SoC芯片逐步替代FPGA [54][57] - 产业链上游国产化加速,收发模块(激光器/探测器)成本占比50-60%,光学部件占比10-15% [58][64]
预算2.03亿元,上海科技大学采购大批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04-11 14:57
导读: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 计出3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2.03亿元。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 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发布3 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2 . 0 3亿元,涉及硬X射线自由电 子激光装置-主放大器、空间滤波器与倍频系统、前端与同步系统、直线大功率电源、高精度角 度测量仪、光束丢束诊断真空系统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 0 2 5年3~9月。 | 采购项目 | 需求概况 | 预算 | 采 购 | | --- | --- | --- | --- | | | | 万元 | 时 间 | | 硬 X 射线自由电 | 为 了 配 合 硬 X 射 线 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完成 | 5 0 0 0 | 2 0 2 5 | | 子 激 光装置- 主 | 激 光 打 靶 实 验 , 需要为O P C PA 主放大器提供 | | 年 4 月 | | 放 大 器、空间 | 万 焦 耳 量 级 的 泵 浦,以支持O P C PA 主光路实 | | ...
柏楚电子受益需求增加净利8.8亿 经营现金流创新高拟派现4.44亿
长江商报· 2025-04-07 09:03
文章核心观点 受益于国内高功率厚板切割需求增加及国外应用场景拓展,柏楚电子2024年业绩增长稳健,营收和净利润创新高,财务状况良好,拟进行现金分红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且在研发、市场地位等方面表现出色 [1][2][3] 2024年营收净利创新高 - 公司2019年8月8日登陆科创板,主营为激光切割设备制造商提供以激光切割控制系统为核心的自动化产品,主要产品有随动、板卡、总线控制系统及配套产品 [2] - 2022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上市以来首度下滑,2023 - 2024年业绩表现不俗,2024年营业收入17.35亿元、净利润8.8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2] 业务增长原因及产品表现 - 2024年公司根据细分应用场景需求丰富行业解决方案,通过产品组合策略巩固市占率,受益于国内需求增加和国外场景拓展,主营业务呈增长趋势 [3] - 2024年平面解决方案营收11.25亿元占比最高,同比增长11.83%;管材解决方案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8.19%;三维解决方案营收3677.67万元,同比增长409.90% [3]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2%,账面有22.26亿元货币资金,无债务压力 [3]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52亿元,为年度最高值,同比增长10.63% [3] 利润分配及股本转增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6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1][3] - 以2.05亿股总股本计算,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4.44亿元(含税),加上中期已分配红利,本年度现金分红总额5.91亿元,占净利润66.99%,分红总额及分红率均创历史新高 [4] - 此次合计转增8218.11万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2.88亿股 [4] 研发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1109人,研发人员483人,占比43.55%,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03人,占研发人员42.03% [6]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81亿元,较上年增长7.4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19% [5][6] - 公司拥有185项专利技术及多项专有核心技术,形成覆盖激光切割全流程的技术链,技术体系完整性全球领先 [6]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首批从事光纤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开发的企业,在国内激光加工控制系统市场有先发优势 [6] - 公司有600多家国内激光设备制造商客户和合作伙伴 [7] - 2024年公司国内中低功率市场占有率维持领先,高功率领域在销售、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方面有新突破,保持国内第一市场地位 [7] - 202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8.97%、80.02%、79.94%,净利率分别为54.77%、53.55%、53.70% [7] 战略合作 - 2024年11月公司与海目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激光切割领域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8] - 同月公司与骄成超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覆盖多个技术领域,推动新技术体验升级优化 [8]
全国首台!强生第七代飞秒激光手术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3-31 17:28
产品技术特点 - 强生"白力士第七代Catalys 7.0"导航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实现智能无刀、精准导航,标志着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进入新纪元 [2] - 系统集成扫描激光功能,可完成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术、晶状体粉碎术及角膜切割,具有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2] - 采用1秒撕囊、全域碎核技术,引领飞秒白内障手术数智化时代 [4] - 手术全程激光替代传统器械,实现无痛感、零出血,减少患者痛苦和恢复时间 [6] - 搭载虹膜定位导航和高清扫描双系统,支持两种个性化散光矫正模式 [7] - 采用半导体泵浦固态飞秒激光器,脉冲宽度小于600飞秒,频率120kHz,保证撕囊速度与平整度 [8] - 创新水性患者接口技术减少角膜内皮损伤,全景三维OCT实现精确定位 [9] 临床效果 - 首例手术由竺向佳教授完成,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达1.0-1.0-1.0,眼压11mmHg [11] - 临床研究显示Catalys撕囊时间仅0.9秒,显著优于LenSAR组3秒和LenSx组13秒 [13] - 大型临床研究中Catalys实现99.8%晶体囊完全切开率 [13] - 可使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总体减少96%,囊袋切口率高达99%以上 [15] - 与LenSx系统相比,Catalys组皮质移除更容易,患者压力感和视力丧失感更低 [15][18] 公司业务 - 强生全视为强生眼科业务部门,涵盖眼力健外科手术业务和视力健隐形眼镜业务 [17] - 2024年强生全视全球收入5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国际市场增长1.1% [17] - 眼力健业务收入14.1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国际市场增长6.5% [17] - 视力健业务收入37.33亿美元,同比增长0.8%,美国市场增长3.6% [17] 行业动态 - 全国首台Catalys 7.0系统入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浦东院区 [2]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将于2025年4月17日在北京举行 [19]
俄罗斯首台350nm光刻机,即将量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30 10:56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 tomshardware,谢谢。 泽列诺格勒纳米技术中心 (ZNTC) 和 Planar已完成俄罗斯首台支持 350nm 级工艺技术(0.35 微 米)的光刻系统的开发。白俄罗斯 Planar 公司协助完成了这一开发。该机器已通过官方检查,正在 泽列诺格勒进行集成试验。尽管具有象征意义,但该系统的设计已经过时了几十年,ZNTC 能否批 量生产尚不清楚。 新工具 ZNTC 光刻设备于一年前正式推出,是一款基于固态激光器的 200 毫米光刻机,曝光场大小为 22 毫米 × 22 毫米(484 平方毫米)。ZNTC 和 Planar 并未透露有关该设备的关键技术细节,包括其 使用的激光器波长或激光器可发射的功率。不过,该公司表示,其使用节能的"固态"激光器,具 有"更窄"的发射范围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固态光源的使用似乎是一个重要的细节,它不仅将该工具与领先的晶圆厂工具制造商设计的工具区 分开来,而且还可以暗示该公司未来的计划。 考虑到 ZNTC 发布的声明相当模糊(也许是为了保密其进展及其合作伙伴的进展),研究 ASML 所谓的最知名的生产工具以了解 ZNT ...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超快激光器
头豹研究院· 2025-03-18 2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超快激光器行业向高功率、窄脉宽、短波长方向发展,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17][18] - 下游激光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中国超快激光器市场发展 [31][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超快激光器指激光脉冲持续时间更短的激光器,主要包括皮秒和飞秒激光器 [1][2] - 按输出激光脉宽不同,分为皮秒(脉冲持续时间为 10 的 -12 次方秒)和飞秒(脉冲持续时间为 10 的 -15 次方秒)激光器 [3][4][5] 行业特征 - 技术壁垒高,涉及多学科领域,需掌握多种生产技术和应用工艺 [6][7] - 品牌及客户资源壁垒高,下游对激光器要求高,新对手难替代现有合作关系 [6][8][9] - 市场需求广泛,在精细微加工领域应用将增多 [6][10] 发展历程 - 1960 - 1979 年为萌芽期,中国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开启皮秒现象研究 [11][12] - 1980 - 2002 年为启动期,CPA 技术发明使脉冲激光进入超快时代 [11][13] - 2003 - 2019 年为高速发展期,超快激光开始技术应用,中国产业迅速发展 [11][14] - 2020 年至今为成熟期,2020 年出货量增长近一倍,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 [11][15][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原材料环节,包括光学、电子元器件等,核心部件逐步国产化,少数企业掌握种子源技术 [16][19][21] - 中游为超快激光器制造环节,皮秒激光器占 85%市场份额,飞秒份额逐渐提升,国产销量占比上升但高端仍被国外占据 [16][24][25] - 下游应用于光伏、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超快激光器在精细微加工领域应用将增多,预计 2024 年全球市场容量达 128.2 亿美元 [16][26][27] 行业规模 - 2018 - 2023 年市场规模由 22.6 亿人民币增长至 40.2 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 12.21% [28] - 预计 2024 - 2028 年由 42.58 亿人民币增长至 56.61 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 7.38% [28] - 历史规模增长因政策扶持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29][30] - 未来规模增长因下游应用领域扩大和配套产业发展 [31][32] 政策梳理 - 《加强"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多项政策支持激光制造产业发展 [29][35][36] 竞争格局 - 国际上大型激光企业有美国相干、美国 IPG 等,行业分三个梯队 [37] - 竞争格局形成因国际企业先发优势和中国企业起步晚、技术等受限 [38][39][40] - 格局变化因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带动超快激光企业发展 [41]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大族激光、德龙激光等多家公司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财务数据 [42][43][44] 企业分析 - **大族激光**:1996 年创立,2004 年上市,自研多款紫外、超快激光器,有营销和服务优势 [49][52] - **德龙激光**:存续企业,主营高端激光加工设备及激光器,拥有固体超快激光器核心技术和产品,打破欧美垄断 [53][56] - **锐科激光**: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研发等,有创新团队和工程研究中心,超快激光器应用领域广泛 [57][61]
行业首条快充宽温46系大圆柱电池量产线交付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3-12 18:19
行业首条46系列大圆柱全极耳超充宽温电池量产线投产 - 行业首条46系列大圆柱全极耳超充宽温电池量产线在宁波正式投产 由逸飞激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并实施交付 [2] - 从设备进场到实现日产7 5万支电池仅用时2个月 成为行业大圆柱电池制造的标杆项目 [2] 产线技术亮点 - 应用全新升级的全极耳集流体无损成型技术 激光焊接智能控制系统 高稳态超低飞溅激光焊接等新工艺和技术 提升制造效率和产品性能 [6] - 采用磁悬浮传输方案 提高传输速度和精度 降低粉尘和机械损耗 [6][7] - 整线采用柔性设计方案 可兼容4680 4695 46120等多种大圆柱电池的生产 [7] 其他行业动态 - 钴价出现暴涨现象 [8] - 锂电行业140亿超级大单落地 [8] - 蓝京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实现"抢先"量产 [8] - 又一锂电国企即将进行IPO [8]
打破国际禁运技术壁垒,「罗根激光」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2-27 08:11
公司融资与背景 - 罗根激光科技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投资方为兴富资本 启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融资将用于新产线建设和新项目研发 [3]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总部位于武汉江夏区 专注于先进固体激光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涵盖纳秒固体激光器、皮秒超快激光器以及水导激光系统等 [3] - 公司现有职工60余人 研发人员占比70%以上 核心团队由激光行业资深专家组成 [8] 技术与产品 - 自主研发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实现高端激光器国产化替代 是国内唯一能提供激光器商用化交付的企业 全部配件100%国产 [5] - 研发适用于激光微射流技术的高功率大能量激光器及高能量基模激光器 通过将激光能量聚焦在微米直径的水柱中实现高精度、高能量加工 [5] - 已推出20多个系列50多种型号的全固态紫外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 核心产品为HPE系列高功率大能量绿光激光器和DSP系列高能量基模激光器 [6] - HPE系列产品单脉冲能量10~100mJ 峰值功率超过5万瓦 已实现批量商用交付 [6] 市场与应用 -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超硬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3] - 与国内外30多家企业、科研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近百个高端项目并实现批量交付终端 水导激光器年销售额已超过3000万 [5] - 客户包含设备集成商和终端用户 已和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航天以及半导体、培育钻石等领域企业达成合作 [7] - 公司预测今年产值目标近亿元 [7] 行业趋势 - 航空航天、半导体和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 对高精度、高能量激光器需求日益增长 [5] - 高端激光器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国内企业面临技术封锁和高昂设备成本 [5] - 激光作为高性能加工手段 未来有望成为各类高端制造场景核心激光设备的核心标准化价值量集中环节 [9] 研发方向 - 未来研发方向包括提升激光器性能 探索全固态飞秒激光器以及连续高功率固态激光器等 [7] - 与中科院材料所、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 [8]
业绩深度绑定“宁王”,联赢激光:出海不及预期,盈利承压,业绩都是纸面富贵!
市值风云· 2025-01-26 18:07
公司概况 - 联赢激光成立于2005年,2020年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激光焊接第一股",控股股东为韩金龙和牛增强,实控人合计持股12.22% [4][5] - 公司专注于激光焊接领域,主要产品为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产品以定制化为主,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 [8] - 公司深度绑定宁德时代,2022年对宁德时代销售占比达50.5%,2023年84%营收来自动力及储能电池行业 [9][10] 业务表现 - 2018-2023年公司营收从9.8亿元增至35.1亿元,CAGR达29%,但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3.9% [11][17] - 2023年公司在中国激光焊接成套设备市场占有率约30%,市场销售收入115.2亿元 [10] - 2024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22亿元,海外订单同比增长695.7%,但大部分将在2025年确认收入 [19][23] - 非锂电业务占比从2023年14%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25%,消费电子领域订单增长较快 [24][26]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31.6%,净利率4.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6.3% [26][29][30]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7.7%,80%左右激光器实现自制,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仍需进口 [36][38]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8.8亿元,占总资产27.6%,1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升至34% [39][42] - 2017年以来归母净利润合计10.5亿元,经营净现金流累计-1.7亿元,自由现金流累计-12.1亿元 [42][45][48] 行业趋势 -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19-2023年CR3从73.4%升至78.8%,宁德时代2023年市占率44.5% [25] - 2024年9月以来头部电池厂商开工率回升,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锂电行业将迎来增长 [22] - 公司布局半导体、光伏行业,产品面向光通讯、IGBT、泵浦源、钙钛矿等细分市场 [25]
脉冲光纤激光器龙头,专精特新“小巨人”,产品独家供应苹果、Meta,盈利持续改善
市值风云· 2025-01-24 18:04
行业趋势 - 国产激光器正不断替代进口产品 受国家政策引导和国内企业推动影响 [3] - 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从2009年13.7%提升至2018年51.5% 成为最大激光器品种 [5]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此前由美国IPG主导 近年被国产厂商锐科激光反超 [7] - 除锐科激光外 另一家公司表现突出但未具名 [7] 技术分类 - 工业激光器中光纤激光器为主流 可细分为脉冲光纤激光器和连续光纤激光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