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提示:警惕直播带货全网最低价宣传
环球网资讯· 2025-05-09 11:57
直播带货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 要求消费者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并警惕"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等宣传 [1] - 提醒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比价工具核实历史价格 谨防虚构原价陷阱 不轻信"百分百正品"等绝对化承诺 [1] - 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及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 注意识别"刷单炒信"行为并综合查看商品参数与真实评价 [1] 消费者交易行为规范 - 强调选择正规直播平台购物 警惕个人社交账号或临时链接等非正规交易渠道 [1] - 建议全程使用平台内置购物系统完成交易 禁止脱离平台进行私下转账 [1] - 需留存完整消费凭证 对"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可依法主张权益 [2] 特定商品类别监管要求 - 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并核对注册号/备案号 根据保健功能及适宜人群信息科学选择 [2] - 跨境商品需符合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清单管理 谨慎购买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 [2] - 发现质量问题需通过平台维权通道申请售后 遭遇虚假宣传可向消协投诉或监管部门举报 [2]
孤独经济,将成为未来5年最大的风口
创业家· 2025-05-05 15:32
消费趋势 - 孤独经济将成为中国未来5年最大的经济风口 [3] - AI应用已围绕孤独需求开发产品,如AI陪聊、AI宠物等 [4] - 单身经济(第四消费时代)表现为一人吃饭、旅行、单身公寓、宠物经济等 [6][7] 消费理念转变 - 新时代消费理念从追求奢侈品转向注重内心满足感、平和心态及人际纽带 [9] - 日本LV热潮消退案例显示泛滥品失去价值,中国消费市场出现类似变化 [10] - 中国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与理性消费,同时提升对精神需求(如旅游、文化娱乐)的关注 [11] 第五消费时代预测 - 单身经济将深化为孤独经济,中国单身率增加、老龄化加剧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12] - 日本一人经济商品在中国处于早期蓬勃发展阶段 [12] 行业机会与案例 - 日本模式(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孕育出优衣库、711、DHC、GROOVE X等领军企业 [13] - 中国消费市场未来20年业态创新机会可能借鉴日本经验 [14]
35元天价面包重返北上广 消费者排队抢购成奇观
搜狐财经· 2025-05-04 23:31
现象:高价面包掀起抢购热潮 - 精品面包店在北上广核心商圈出现排队抢购现象,单价35元起的"匠人手作欧包"成为消费热点 [1][3] - 高价面包店普遍具有三大特征:开放式厨房展示烘焙过程、强调"进口原料"和"古法工艺"、每日推出不同限定口味 [3] - 使用法国AOP黄油(每公斤超200元)和日本梦之力面粉(每袋比国产贵5倍)等顶级原料,但单个面包成本估算不超过15元 [3] 溯源:消费升级催生新需求 - 2023年我国烘焙食品人均消费量同比增长17%,高蛋白、低糖产品增速最快 [3] - 与2015年高价面包热潮不同,当前消费者更追求真正的好原料和健康理念,而非单纯打卡拍照 [3] - 消费者认为35元购买无添加优质碳水合理,与健身房私教课(300元/节)等消费对比形成新认知 [3] 争议:是价值回归还是营销泡沫 - 营养学家认为高价面包物有所值,因其能做到零反式脂肪酸,与传统面包房使用植物奶油、改良剂形成对比 [4] - 食品工程博士质疑溢价合理性,指出同样原料在超市售价仅8元,溢价部分主要来自品牌故事和空间体验 [4] - 部分商家玩"价格游戏",如将普通可颂切开夹馅后价格从12元跃升至32元,或通过饥饿营销制造抢购现象 [4] 趋势:理性消费时代如何破局 - 社交媒体话题35元面包值不值阅读量破亿,消费者分化为"偶尔尝鲜派"和"日常回购派" [4] - 市场自发形成新平衡:部分消费者转向自制面包,头部品牌通过会员体系培养忠实客户 [4] - 餐饮投资人预测未来半年行业将洗牌,存活品牌需将溢价真正转化为产品价值 [6]
宁波消保委警示“谷子经济”消费风险 倡导理性“吃谷”
中国新闻网· 2025-05-04 19:30
二次元周边消费市场现状 - 二次元IP周边产品("谷子")消费成为年轻人表达热爱的主要方式,包括购买徽章、盲盒、立牌等 [1] - 消费者行为从"吃谷"(单件购买)升级至"端盒"(整箱购买盲盒),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 [1] - 市场存在冲动消费、盗版泛滥、天价炒作等风险 [1] 盲盒市场乱象 - 商家存在暗箱操作盲盒概率行为,隐藏款实际概率与宣传不符(如宣称1%但未透明公示) [1] - 案例显示中学生为抽隐藏款花费6000元购买5箱盲盒,仅获得30余个重复普通款 [1] - 部分盲盒产品未明示抽取概率,关键信息不透明 [1] 盗版及劣质产品问题 - 低价盗版福袋以"9 9元特惠"等噱头销售,实际填充劣质盗版产品,部分含毒害成分 [2] - 案例显示消费者花费50元购买福袋,收到掉漆徽章和变形立牌,商家以"随机发货"拒退款 [2] - 二手平台和微商是盗版产品主要流通渠道 [2] 限量炒作与价格泡沫 - 商家联合黄牛制造"限量绝版"焦虑,诱导高价囤货 [2] - 案例显示大学生以3000元抢购限量立牌,半年后二手价暴跌至200元,亏损超90% [2] - 宁波市消保委追踪发现部分限量周边二手价普遍腰斩 [2] 社群攀比与畸形消费 - "谷圈"社群以藏品稀有度划分圈层,宣扬"无稀有款不配混圈"价值观 [2] - 案例显示高中生为融入社群借款5000元购买高价徽章,最终因无力偿还被列入征信黑名单 [2] 行业规范建议 - 建议商家公示盲盒抽中概率,禁止使用"保底""必中"等误导性话术 [3] - 消费者应认准官方防伪标识,拒绝明显低价陷阱 [3] - 平台需严打盗版链接并封禁违规商家 [3] - 建议学校引入财商教育课程,媒体持续曝光盗版产业链 [3]
万元面霜假期消费遇冷,平价功效型美妆与国货成“扛把子”
扬子晚报网· 2025-05-02 15:07
高端美妆市场遇冷 - 莱珀妮专柜门可罗雀 半小时内仅有一位顾客进店咨询 [1] - 莱珀妮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暴跌17.5% 创近五年最大跌幅 [2] - 莱珀妮15480元面霜天猫旗舰店销量仅显示"已售100+" [2] 平价功效型美妆崛起 - 妮维雅全球销售额达56亿欧元 630系列在中国市场成为爆款 [6] - 优色林年销售额突破13亿欧元 舒安修护霜在敏感肌人群中口碑爆棚 [6] - 小红书"功效护肤"话题浏览量近3000万 讨论量近9万 [8] 国货品牌表现抢眼 - 珀莱雅"早C晚A"套装在抖音美妆榜连续霸榜 [9] - 韩束"红蛮腰"水乳因质地轻盈成为换季热门选择 [9] - 珀莱雅2024年线上GMV突破百亿元 首个达成该里程碑的国货美妆品牌 [9] 消费行为转变 - 20位受访消费者中16人选择"成分明确 价格适中"的护肤品 [11] - 消费者开始对比成分表 不再盲目追求大牌 [8][11] - 95后消费者倾向选择见效快的医美项目而非高价面霜 [11] 行业格局重塑 - 毛戈平鱼子酱气垫凭借养肤功效超越阿玛尼权力粉底 [11] - 完美日记名片唇釉以90元定价创下单品秒杀10万支纪录 [11] - 行业专家认为"有效"正取代"昂贵"成为消费者首要考量 [12]
人生不是存钱罐,而是聚宝盆!这8个习惯让你越来越有钱!
天天基金网· 2025-04-30 16:57
个人财务管理策略 - 设定明确的财务目标 将年度目标分解为每周可执行的具体行动 通过睡前写下想赚的金额 能存的比例和要砍掉的消费来实现[1] - 每月将10%的收入用于自我提升 包括购买书籍和参加课程 以提高认知能力 实现比存款利息更快的复利增长[2] - 工资到账后立即存储20%作为固定存款 这种强制储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财务焦虑[4] 收入多元化方法 - 利用下班后的两小时开展副业 通过技能变现 兴趣创收或资源交换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 强调长期坚持的重要性[3] - 将积蓄分为四个部分管理:应急资金 稳健基础 进取投资和保险保障 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6] 消费行为优化 - 采用"必要-需要-想要"的三级分类标准对每笔支出进行严格筛选 通过记账来清晰识别和管控消费欲望[5] - 避免过度控制消费 指出过度节俭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的财务流失[7] 财富积累理念 - 强调个人价值提升的重要性 当个人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 财富会自然积累 不必刻意追逐[8] - 提供基金投资优惠信息 包括98元券包和10元起投的优选基金 但未提及具体产品细节[9]
“五一”假期消费提示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45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临近,旅游、购物、聚餐等将成为消费热点。为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到安全出游、理 性购物、科学文明消费,度过一个欢乐的假期,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蚌埠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如下 消费提示: 三、餐饮安全要牢记。"五一"假期期间气温上升,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时要注意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一 要选择卫生条件好,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健康证件齐全的餐馆就餐。二要留意收费标准、是否明码标价, 结账时仔细核对账单明细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防止"低价高收"的情况。三是不要食用"野味"等新奇 或高风险食物; 四、预付消费签合同。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式消费卡时,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预付消 费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要特别注意终止服务、转让 等限制性条款,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和促销诱惑,对预付费用的退款或继续使用明确约定,避免发 生消费纠纷时无据可依。 五、依法维权留凭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注意保留票据、交易记录等消费凭证。如遇消费 纠纷,要依法理性维权,及时与商家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及时拨打12315、12345政务热线或 通过全国智慧3·15平台向市场监管 ...
“五一”将至,请看这份消费避“坑”指南
中国青年报· 2025-04-29 07:19
健康食品营销与监管 - 26至45岁群体在营养健康消费市场中占比达79.8%,成为商家“速成健康”等宣传的主要目标 [2] - 营养健康消费纠纷呈现虚假宣传技术升级、非法添加隐蔽化、新型消费场景风险集中三大特点 [2] - 市场监管总局规定将依法查处普通食品广告宣传保健功效及无依据宣称“零糖”“零卡”等违法违规行为 [2] 直播带货行业问题与规范 -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网购投诉举报1318.6万件,同比增长4.6% [4]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同比增长19.3%,其中社交种草类平台投诉量同比增长3倍 [4]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规范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合理行为,市场监管总局正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 [4] - 行业观察总结出直播间存在“优惠价”不优惠、信息模糊、限时限量制造紧张感等五方面典型潜规则 [5] 新型支付模式风险 - “先用后付”模式在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超万条,消费者可能因未按时还款产生逾期费用及信用风险 [8] - “免密支付”功能易成盗刷漏洞,可能导致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风险激增及小额免密累积大额损失 [8] - 部分平台将“先用后付”和“免密支付”设置为默认推荐选项,但关闭步骤复杂 [9] 跨境购物消费风险 - 2024年跨境消费投诉量增长78%,问题集中于免税商品真假混卖、代购“跑单不发货”等 [12] - 跨境代购商品因国内外标准差异,消费者需自行承担是否符合国内标准及能否索赔的风险 [12]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七天无理由退货”“退一赔三”等规定在跨境购物场景下可能较难适用 [15] 知识付费行业乱象 - 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量进入服务类投诉前三名,投诉件数超过7万件 [16] - 调查显示46.1%的消费者遇到过低价引流,42.7%的课程未公示讲师资质,36.9%遇到“套娃”式收费 [16] - 近半数课程存在退费难问题,平台多以知识付费难以衡量学习效果为由拒绝退费 [16] 自动续费消费问题 - “自动续费”问题被列为“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投诉集中在以低价试用为饵诱导消费及设置障碍阻止取消订阅 [19]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经营者在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否则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 [20]
四年营收缩水近四成,顺鑫农业2024年营收跌破百亿元,白酒业务承压、养猪不赚钱,未来靠什么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11:06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91.26亿元 同比下降13.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 相比2023年净亏损2.9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2]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持续下滑 从148.69亿元降至91.26亿元 四年间整体缩水近四成[3][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2.58亿元 同比下降19.69% 净利润2.82亿元 同比下降37.34%[8] 白酒业务表现 - 白酒业务2024年营收70.41亿元 同比增长3.19% 占公司总营收近八成 销量36.94万千升 产量37.88万千升 均实现同比增长[1][5] - 白酒业务毛利率44.99% 同比下滑5.23个百分点 其中高档酒营收9.72亿元(同比下滑0.59%)毛利率70.83% 中档酒营收10.95亿元(同比下滑1.53%)毛利率47.26% 低档酒营收49.74亿元(同比增长5.08%)毛利率39.44%[1][11][12][13] - 2021年至2024年白酒营收从102.25亿元波动下滑至70.41亿元[9] 猪肉业务表现 - 猪肉业务2024年营收18.91亿元 同比下滑27.21% 毛利率仅2.42% 其中屠宰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9.64%[1][5][15] - 2021年至2024年猪肉业务收入从36.02亿元持续下滑至18.91亿元[15][16] - 公司2024年对子公司进行减资及注销操作 但明确表示将继续聚焦白酒和猪肉两大主业 无剥离猪肉产业计划[16] 行业与市场竞争 - 光瓶酒市场规模从2013年352亿元增长至2021年988亿元 预计2024年将超过1500亿元 中低端市场潜力巨大[10] - 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理性消费趋势增强 光瓶酒赛道竞争加剧 民酒消费市场内外部竞争压力持续增大[9][10] - 公司白酒产品主要集中在大众酒、光瓶酒赛道 面临激烈市场竞争[9][10] 季度业绩特征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除第一季度盈利外 第二、三、四季度均为亏损[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同比双下滑 可能对全年业绩完成带来压力[8]
新酒饮洗牌:海伦司营收三连降,新型散酒铺扩加盟;专家称需挖掘消费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4-23 10:14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酒馆市场规模达1120亿元,同比增长7.7%,但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2]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酒馆企业存量超3.8万家,较2019年增长139.6%[2] - 行业结构性调整加速洗牌,呈现"10元小酒馆"模式衰退与"社区散酒新生态"崛起的分化态势[2][11] 海伦司经营现状 - 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收入从12.1亿元降至7.5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78亿元[8] - 门店总数从479家增至560家,直营酒馆从255家腰斩至112家,加盟店从132家增至406家[8] - 加盟店单店日均销售额5000元(同比下滑30%),低于直营店的7000元[9] - 三线及以下城市单店日均销售额同比减少10%至6700元,创六年新低[9] - 股价较上市高点下跌93%至1.65港元/股,被移出恒生综合指数和港股通名单[10][11] 新兴散酒铺模式 - 唐三两打酒铺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主打"社区散酒新生态"[11] - 已落地30余家门店,单店投入约20万元,毛利率超50%,预估8-12个月回本[12] - 斑马侠散酒铺全国门店近100家,单店投资13-20万元,回本周期4-6个月[14] - 散酒铺模式投资门槛低于海伦司40万元加盟费,毛利率普遍达50%-60%[14] 行业趋势分析 - 消费需求从场景溢价转向性价比,价格敏感度提高[11][13] - 赛道从注重场景体验向产品性价比和购买便捷性转变[15] - 轻模型(30平米门店)、消费者培育和私域流量成为新盈利方向[15] - 行业本质从"酒的生意"转变为"人的场景",依赖经营者而非资本或模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