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AGI)
搜索文档
附下载|业内首份企业级智能体产业落地研究报告:从场景试点到规模化应用实践
腾讯研究院· 2025-09-29 16:03
智能体范式转变 -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向自主生产力发生深刻的身份跃迁,推动AI从被动执行者进化为能够自主理解目标、规划路径、调用工具的数字员工[6] - 大型语言模型在推理、规划与工具调用能力上的飞跃是变革背后驱动力,思维链与反思机制赋予智能体类人的规划与纠错能力[7] - 智能体应用形态百花齐放,在个人生活领域演变为数字伙伴,在企业运营中以嵌入式或产品化形态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8] - 智能体能力边界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延伸,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硬件深度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发展[9] 智能体核心能力与结构 - 智能体具备大脑(自主规划)与双手(工具调用)的协同结构,通过无缝调用API、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将模型思考转化为真实行动[7][8] - 多个智能体构成的协同网络正以虚拟项目组形式自主完成软件开发、市场研究等复杂项目,预示着全新组织形态与生产关系正在形成[8] 企业级智能体应用场景评估 - 报告创新提出智能体场景罗盘,以任务复杂度和自主规划依赖度为坐标划分高效助手、执行专家、决策专家、全能专家四大象限[19] - 为企业提供覆盖金融、零售、医疗、教育、制造、出行、政务等14大行业100多个典型智能体应用场景参考[19] - 智能体规模化落地面临训推成本高昂、模型幻觉与泛化性问题、安全防护等六大挑战[19] 行业先锋实践案例 - 华住集团打造7×24小时全能酒店管家,住客提出需要一瓶水后,AI管家可在5秒完成响应并调度机器人完成配送[20] - 绝味食品AI会员营销智能体由人群洞察、智能选品等5个子Agent协同工作,在对比测试中AI组销售业绩是人工组的3.1倍[20] - 邯郸公积金边聊边办数字柜台将退休提取业务办理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提速超过80%[20] - 碧桂园服务构建一问知识库与问答机器人,接入30多个业务系统提供7×24小时自动答疑[20] -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装配支持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快速理解现场提问,显著减少人员查找资料和等待支持时间[20]
所有知识型岗都要被AI“吞了,清华大学教授刘嘉:未来大学分化猛烈,软件公司靠 “几人 + Agent” 就够
36氪· 2025-09-29 15:26
AI发展现状与趋势 - AI进化速度被描述为“近乎疯狂”,大模型正从对话模式向服务人类、进行实体及工作层面交互的方向转变,2025年被视为大模型走向实际应用的开端 [2][4][5] - 当前两大重要进展领域是人形机器人(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和虚拟世界智能体(Agent),它们分别标志着AI向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延伸 [3][4][16] - 推理大模型(如OpenAI o1、DeepSeek R1)的出现是革命性改变,其基于“思维链”的工作方式模仿人类“慢思维”,使大模型智商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达到或超越人类顶尖水平 [6][7][8] AI技术瓶颈与未来突破方向 - 实现真正AGI需要两大关键标志:具备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能力(解决OOD问题),以及突破现有Transformer架构的串行加工限制,获得类似人类的并行感知与运动能力 [25][26][27] - 当前大模型架构(如Transformer、MOE)自2022年11月GPT-3.5推出以来本质变化不大,仅增加参数量,但智能提升的关键在于架构复杂度和神经元模型复杂度,而非单纯参数量 [10][11][12] - AGI突破的“GPT时刻”难以预测,但明确的方向是向脑科学学习,脑科学与AI结合是重要研究方向,以期在感知、运动及创造力方面获得新启发 [12][27][28] AI对行业与职业的影响 - 垂直类Agent(如Cursor、Copilot)和通用Agent(如字节“扣子”)将深刻改变工作方式与组织架构,导致初级、中级程序员等知识密集型职位面临冲击,企业可能只需少数资深员工搭配Agent即可完成工作 [18][19][42] - 所有以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职业(如律师、程序员、会计、医生、教师)都将受到巨大冲击,“授业”、“解惑”等传统功能可被AI替代,职业价值将转向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40][41][42] - 未来职业分化加剧,顶尖创意人才(如音乐人)价值提升,竞争核心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懂AI的人”,掌握稀缺技能者将更具优势 [41][42][45] 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应对 - 大学教育必须改革,核心从传授知识转向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并大力推行通识教育以打通不同学科壁垒,在学科交叉处寻找创新点 [35][36][37] - “AI+学科”是必然趋势,但需避免简单“袋装土豆”式叠加,关键在于学科与AI的深度融合,培养“AI原生”人才,这要求教育推动者真正懂AI并吸纳年轻教师力量 [37][38][39] - 未来教育应借助AI工具,鼓励学生完成基础工作后聚焦独创性,同时教师角色转变为培养学生内驱力、批判能力和创造力,而非重复讲授知识 [35][40][43] 人类在AI时代的竞争优势 - 人类核心优势在于零到一的颠覆式创新能力(如开创印象派、提出相对论),这与AI目前的组合式创新有本质区别,在相当长时间内AI难以实现 [25][43][44] - 人类具备“在线学习”能力,能根据环境变化快速调整学习策略,这与AI交付后即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形成对比,未来需注重快速学习、理解和重构能力 [44][45] - 个人应对策略包括善用AI工具提升效率、利用AI进行批判性思辨以深化认知、以及寻求AI的情感支持,竞争关键是人与AI的协同而非对抗 [45][46][47] AGI的定义与发展路径 - AGI已从“任务特异AI”工具进化为“新物种”,其核心是具备与人类相似的通用智能,能全方位模仿人类行为,而非仅在单一领域超越人类 [21][22][23] - 通向AGI的三条路径(自然语言处理、强化学习、脑模拟)中,自然语言处理因Transformer架构出现已迎来“GPT时刻”,而强化学习(用于机器人交互)和脑模拟(用于感知创造力)仍在黑暗中摸索,等待关键突破 [29][30][31] - AGI发展不可阻挡,试图通过“对齐”限制其发展不切实际,因为人类三观本就多元,且国际竞争压力下任何一方停步都会落后,类似核武器发展历程 [32][33][34]
所有知识型岗都要被AI “吞了!清华大学教授刘嘉:未来大学分化猛烈,软件公司靠 “几人 + Agent” 就够
AI前线· 2025-09-29 12:28
AI发展现状与趋势 - 2025年AI已进入几乎包围人类的时代,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图灵奖均授予AI领域,2025年初DeepSeek大模型和Manus完全自主AI引发广泛关注[5] - 大模型正从“你问我答”的对话模式向服务人类、与人类进行实体及工作层面交互转变,2025年是大模型走向实际应用的开端[10] - 人形机器人领域和智能体(Agent)领域是当前两大重要进展方向,代表AI向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延伸[8] AI技术能力评估 - 2024年9月OpenAI推出o1推理大模型后,大模型已从单纯对话转向具备推理能力,能够模仿人类“慢思维”进行逻辑链思考[13] - 推理大模型的出现催生了智能体技术爆发,智能体核心是规划能力,能够调用各种工具完成实际任务[14] - 大模型在智商层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人类顶尖水平,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表现优异[14] - 但在感知和运动能力方面,当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大模型存在串行加工缺陷,无法实现人类式的并行信息处理[33] AGI实现路径与挑战 - 真正的AGI需要具备两个关键能力: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能力(OOD问题)以及完整的感知和运动能力[32][33] - 实现AGI的三条可能路径包括强化学习、脑模拟和自然语言处理,但目前都缺乏类似Transformer在NLP领域的突破性时刻[36] - AGI的实现可能需要向脑科学学习,开发受生物大脑启发的新架构,突破现有神经元模型的简单性限制[17][18][35] AI对行业的影响 - 垂直类Agent已在编程领域产生显著影响,如Cursor、Copilot等工具导致初级和中级程序员面临失业风险[24] - 通用类Agent如字节的“扣子”(Coze)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未来将改变社会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架构[24] - 所有知识密集型职业包括律师、程序员、会计、医生、教师等都会受到AI巨大冲击,传统教育模式面临根本性质疑[48] - 顶尖创意人才的价值反而会提升,如在AI生成音乐泛滥背景下,原创音乐人的客单价不降反升[49] 企业竞争格局 - AI发展具有不可阻挡的竞争特性,国与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使得暂停研发不切实际[40][41] - 类似核武器竞赛的格局正在形成,主要经济体都在加速AI研发以避免落后[41] 未来应用场景 - 物理世界机器人如马斯克的Optimus、OpenAI投资的Figure01重点关注“眼手合一”,用大模型驱动肢体适应环境[22] - 虚拟世界智能体将大模型与各类工具结合,能够完成购票、订房、行程规划等实际操作[23] - 未来手机可能不再需要多个APP,各种需求可通过大模型驱动的统一接口完成[23] 教育改革方向 - 大学教育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向创造力培养和跨学科融合,推动通识教育发展[43][44] - “AI+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必然选择,但需要避免简单的“袋装土豆”式叠加,实现真正融合[45][46] - 未来大学分化将加剧,能够成功推行通识教育和跨学科融合的院校将占据优势[44] 个人应对策略 - 当前竞争是“会用AI的人”与“不会用AI的人”之间的差距,而非人与AI的直接竞争[53] - AI可作为助手、老师、批评者和情感支持伙伴,全方位提升个人能力[54] - 人类需要发挥零到一颠覆性创新的独特优势,这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AI难以企及的[51]
【早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稳增长方案出台;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过会
财联社· 2025-09-29 07:14
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1][3] -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8月份利润同比由上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 [1][3] 行业政策与发展规划 - 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 [4] - 七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5] - 六部门提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 [4] - 商务部等四部门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4] 科技创新与前沿进展 - 清华大学化工系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新思路 [5] - 开源鸿蒙6.0 Release版本正式发布,可支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并计划孵化开源鸿蒙跨平台框架PMC及具身智能PMC [5] - 谷歌DeepMind推出为机器人打造的AI模型系列Gemini Robotics更新,新模型使机器人能主动了解环境并以通用方式完成复杂多步骤任务 [14] 金融市场与公司动态 - 2025年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出炉,A类公司53家,其中AA级公司14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 [4]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过会,首发获上交所上市委会议通过 [2][6] - 博迁新材签订合作协议,估算销售镍粉产品43亿至50亿元 [9] - 亿道信息公告拟购买朗国科技及成为信息控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7] 数字人民币发展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已在上海正式运营,推出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 [15] - 数字人民币已从支付工具演变为金融-科技-数据三位一体的战略载体,发展节奏将深度绑定国家竞争核心利益 [15]
ASI宣言引领前瞻方向,AI应用场景全面提速
中航证券· 2025-09-28 23:00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ASI宣言提出AGI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超级人工智能(ASI),从AI工具化的"自主行动"阶段迈向"自我迭代"的超级智能 [2] - 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将有无数AI智能体(Agent)提供24小时服务,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智力杠杆 [2]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环节 [2] - 人工智能产业处于政策、技术、应用多重共振阶段,短期政策落地与标准化测评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中长期大模型升级加速教育、影视等场景渗透 [6][21] - 投资主线包括大模型开发与AI Agent能力提供商(昆仑万维、科大讯飞)及AI落地场景应用(焦点科技、奥飞娱乐、值得买、上海电影、恺英网络、中文在线、万兴科技) [6][21] 市场行情回顾 - 社会服务(申万)板块周涨跌幅-5.92%,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31/31 [5] - 子行业表现:教育(-0.79%)、专业服务(-2.84%)、体育(-3.22%)、酒店餐饮(-9.18%)、旅游及景区(-9.46%) [5] - 个股涨幅前五:凯文教育(+12.54%)、西高院(+2.13%)、实朴检测(+1.24%)、苏试试验(+0.63%)、科德教育(+0.62%) [5] - 个股跌幅前五:西藏旅游(-22.93%)、西域旅游(-22.79%)、华天酒店(-18.87%)、云南旅游(-18.37%)、西安饮食(-17.86%) [5][16] 行业动态 - 政企协同加速AI应用落地:中国与东盟启动"气象AI模型应用联合创新行动",东博会提出中国-东盟AI合作机遇 [18] - 产业应用深化:京东物流发布"超脑大模型2.0"和"异狼具身智能机械臂系统",腾讯推出"场景化AI能力",百度文心X1.1落地助老与科技馆场景 [18] - 算力基础设施强化:阿里云发布全栈AI技术,AI算力同比增长超5倍、存力增长4倍,通义千间开源生态扩容 [20] - 智能体能力进化:MuleSoft Agent Fabric提供跨系统编排能力,华为发布"城市智能体-超级应用",Exa Code优化Coding Agent执行正确率,Kimi推出"OK Computer"支持自然语言驱动任务 [20] - 教育政策: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数字教育和AI应用,目标2030年实现县中布局合理与教师素质提升 [22] - 建筑电气化:27家单位倡议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目标2030年建筑用电占比超65% [22] - 文旅活动:河北承德推出五大精品线路和15项特色活动,上线"全承游"一卡通优惠 [23] - 航线扩展:柬埔寨开通西哈努克市至深圳直飞航班,计划采购20架C909客机,目标2025年吸引超百万中国游客 [23] - 国际合作:第五届中印尼文化与翻译出版论坛举办,探讨翻译出版合作与人才培养 [23]
奥特曼和量子计算奠基人讨论GPT-8
36氪· 2025-09-28 12:41
对话核心观点 - 奥特曼与戴维・多伊奇就AI能否发展为具备意识的超级智能展开讨论,奥特曼以假设的GPT-8为例,认为其若能解决量子引力问题并解释其思考过程,则应被视为具备高级智能 [1][14] - 戴维・多伊奇最初认为AI无法发展为超级智能,但被ChatGPT的对话能力所改变观点,并指出判断智能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过程故事”,并最终认同奥特曼的GPT-8假设场景 [7][14] - 双方讨论凸显AGI定义标准模糊且目标不断变化,缺乏明确的衡量基准 [3][9][10] 奥特曼的观点 - 奥特曼高度评价戴维・多伊奇的著作《无穷的开始》,认为其乐观阐述了在AI世界中人类依然有无限价值与探索空间 [5] - 奥特曼认为AI有可能发展成具备意识的超级智能,并以GPT-8假设案例进行论证:若GPT-8能解决量子引力问题并讲述其思考过程,则应被认可 [1][14] 戴维・多伊奇的观点 - 戴维・多伊奇曾认为AI无法发展为超级智能,但ChatGPT的出现改变其观点,承认其在广泛主题下进行开放式对话的能力 [7][8] - 他强调现有AI系统缺乏“解释性创造力”,真正的通用智能需具备主动选择动机的能力,而非机械响应提示 [10][11] - 他指出图灵测试并非AGI基准,判断智能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如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般的“过程故事” [9][13][14] 行业技术讨论 - 对话触及AGI衡量标准的核心难题,即缺乏测试基准来区分机器输出与真正的创造性智能 [9][10][12] - 戴维・多伊奇作为量子计算奠基人,其理论框架为量子计算机发展奠定数学基础,并证明量子算法的指数级加速效应 [15][17]
OpenAI奥尔特曼:2030年前通用人工智能将来,未来AI接管人类40%工作|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8 12:11
人工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 - OpenAI CEO预测通用人工智能将在2030年前到来,并称其为远超人类智能的“超级AI” [2] - 该CEO认为AI将在未来接管人类经济社会中30%至40%的工作 [2] - 美国AI初创企业Anthropic的商业客户基数在两年内从不足0.1万激增至超过30万,显示出强劲需求 [9] - Anthropic宣布将在2025年将其国际员工人数增加两倍,并将其应用人工智能团队扩大五倍 [9] 新能源汽车与相关行业动态 - 零跑汽车就合同纠纷发布声明,称已足额支付全部款项3618085.25元,公司运转正常 [3] - 天津市官方辟谣,澄清网传新能源小客车限行政策为不实信息,新能源车仍不受限行措施限制 [4] - 风华高科部分规格产品已应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并成功研发适用于AI服务器的高性能被动元器件,与国内头部企业开展合作 [10] 消费与制造业公司动向 - 格力电器旗下“董明珠健康家”自今年3月首店落地后,全国已建设970多家,非空调品类关注度和购买量增长显著 [5] - 国际咖啡期价一度创下50年新高,推动云南咖啡生豆交易价格从去年底的40元/公斤上涨至今年5月的66元/公斤左右 [8] 金融与政策支持 - 广州市出台新规整合信贷风险补偿政策,首创“政银+政担”双模式,年度补偿总额上限为15亿元 [6] 公司治理与法律事务 - 娃哈哈创始人遗产纠纷案中,宗馥莉方提出的五项上诉理由被法庭一一驳回,维持原判 [11] - 美国监管机构调查了20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在宣布将购买加密货币作为核心战略前,股价出现大幅上涨 [4] - 马斯克回应其与爱泼斯坦存在关联的报道为虚假信息 [7]
阿里吴泳铭勾勒ASI演进路线 全栈自研卡位全球竞争
环球网· 2025-09-28 10:25
阿里云人工智能战略定位 - 公司首次系统阐释通往超级人工智能的三阶段演进路径 明确阿里云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战略定位 [1] - 通用人工智能已是确定性事件但仅是起点 终极目标是实现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 [1] - 愿景背后是阿里云在模型平台基础设施三层架构的全面发力 [1] 三阶段技术演进路径 -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特征为学习人 大模型通过理解人类知识全集涌现泛化智能与推理能力 [3] - 通义千问Qwen3-Max在AIME 25数学测试中获满分 印证智能涌现成熟度 [3] -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核心为辅助人 是当前行业所处阶段 AI通过工具调用和编程能力与物理世界交互 [4] - 自然语言是AI时代源代码 用户用母语描述需求即可实现自主编写逻辑调用工具操作设备 [4] -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目标为超越人 AI需直接获取物理世界原始数据并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模型架构自我优化 [4] - 该阶段需突破数据获取算法架构与能源支撑等多重瓶颈 [4] 全栈人工智能服务能力 - 模型层通过通义家族实现全模态全尺寸覆盖 Qwen3-Max在多项评测中超越GPT-5跻身全球前三 [5] - 通义万相2.5实现音画同步视频生成 通义百聆语音模型下载量超5.6亿次 [5] - 通义模型矩阵已衍生超17万个模型 总下载量突破6亿次 [5] - 平台层通过百炼平台提供模型定制与Agent开发服务 支持企业快速部署智能体 [5] - 夸克推出AI创作平台造点 集成通义万相与Midjourney V7降低视频创作门槛 [5] - 基础设施层提出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未来全球仅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6] - 公司凭借自研芯片存储系统与网络架构 成为中国唯一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云厂商 [6] 资源投入与基础设施规划 - 为支撑超级人工智能算力需求 计划至2032年将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提升10倍 相当于新增数千亿级算力投入 [6] - 通过3800亿AI基础设施投入及10倍算力扩容为超级人工智能奠基 [4]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地位 - 全球仅阿里与谷歌同时具备大模型云计算与芯片三层能力 [6] - 优势在于全栈自研与联合创新 在模型即服务领域提前布局实现模型与云平台深度耦合 [6] - 中国500强企业中约70%已采用生成式AI 其中53%使用阿里云服务 [6] - 计入开源私有部署数据后实际渗透率更高 [6] 技术挑战与发展瓶颈 - 当前AI在工具调用与复杂推理上已有突破 但距自我迭代仍需解决原始数据获取多模态记忆自主反馈等难题 [7] - 网络延迟能源效率等基础设施挑战将制约AI规模化落地 [7] 产业生态与开发者战略 - 开源策略使公司成为全球开发者生态最活跃的AI平台之一 [5] - 开源策略成为争夺全球开发者关键 [6] 应用场景与合作伙伴 - 与英伟达合作推进具身智能落地 逐步实现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渗透 [4] - 通过Vibe Working模式使AI成为超级助手 未来每个个体可能调度上百个Agent实现十倍百倍产出杠杆 [8]
苹果开发类ChatGPT应用,仅供内部测试新版Siri;Anthropic:国际员工将增长两倍,AI团队扩张五倍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9-28 08:08
中国AI开源生态发展 - 零一万物CEO李开复认为,DeepSeek对中国AI发展的核心贡献在于推动了中国大模型开源生态的形成,其意义超越了技术能力本身[2] - 自DeepSeek开源以来,国内多家企业相继开源大模型,形成了“既开源、又比拼速度”的良性竞争局面[2] - 开源模式被认为高度契合中国企业的学习特性,有望助力中国在AI领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2] 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预期 - OpenAI CEO奥特曼预测通用人工智能将在2030年前到来,并称这种AI将“远比人类聪明”,是“超级AI”[2] - 奥特曼预计AI将在未来接管人类经济社会中30-40%的工作,但主张不应以悲观视角看待此趋势[2] - 其观点认为技术迭代导致工作变迁是常态,即使没有AI,很多30年前的工作如今也已不复存在[2] 国际AI企业扩张态势 - 美国AI初创企业Anthropic的商业客户基数在两年内从不足0.1万激增至超过30万,显示出跨行业、跨地区的需求增长[2] - Anthropic宣布将在2025年将其国际员工人数增加两倍,并将其应用人工智能团队扩大五倍[2] 科技巨头AI战略布局 - 苹果公司已开发出一款类似ChatGPT的iPhone应用,代号为Veritas,目前仅供内部使用[2] - 该应用用于测试和准备定于明年推出的Siri重大升级,功能包括搜索个人数据以及执行应用内操作[2] - 苹果暂时没有将这款软件面向消费者发布的计划,其AI部门正利用该应用快速评估Siri的新功能[2]
高代码时代来临,阿里云百炼要让 Agent 真正跑在业务里
36氪· 2025-09-27 15:19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AI Agent成为企业提升效率的关键路径 普华永道调研显示79%的受访公司已在某些业务中应用AI Agent 其中66%实现生产力提升 57%实现成本下降 55%加快决策效率 54%提升客户体验 [1] - Agent平台成为互联网巨头竞争焦点 海外LangChain/LangGraph 微软AutoGen Google ADK升级 国内腾讯 华为 百炼在2025年9月集中推出和升级Agent平台 [1] - 低代码Agent平台存在局限性 依赖预定义编排逻辑 仅适合简单问答或流程自动化 难以处理跨系统调用 长链条任务和多轮反思决策 [2] 阿里云百炼平台战略定位 - 平台定位为企业提供AI Agent开发"土壤" 集成模型调用 框架搭建 资源调度 合规运维等全套能力 [4] - 基于完整技术栈构建产业链 顶层通义系列大模型 中间百炼企业级开发平台 底层云计算基础设施 [4] - 平台开发者生态规模显著 过去一年20多万开发者开发超80万个Agent [4] 平台技术架构与能力升级 - 推出ModelStudio-ADK高代码框架 突破预定义编排方式 支持自主决策 多轮反思和循环执行能力 [2][7] - 采用双轨并行开发模式 低代码ADP支持快速原型验证 高代码ADK支持复杂业务深度定制和大规模部署 [4][8] - 集成七大企业级能力矩阵 包括工具调用 记忆存取 动态推理调度 沙箱环境 全链路可观测性 支付通道 [2][5] 模型与组件能力建设 - 持续更新通义千问旗舰模型 Qwen3系列推理性能提升50% 决策成功率达90% [5] - 开放200多款业界模型调用接口 支持Qwen Wan DeepSeek等模型一键接入 [5][9] - 搭建Pay Server支付通道 成为业内首个面向企业级Agent的专业商业化支付解决方案 [5] 实际应用与性能表现 - 网商银行贷款审核应用处理26类凭证和400多种细粒度物体 识别准确率超95% 将3小时人工作业压缩至5分钟内 [12] - 平台模型月调用量过去一年增长15倍 承接千行百业AI应用开发需求 [5] - 开源DeepResearch Agentic-RAG Computer Use等示例项目 支持开发者直接体验和二次开发 [11] 技术演进与行业影响 - Agent技术从实验室试验向企业大规模生产演进 阿里云通过平台+框架+组件系统布局打通全链路 [12] - 高代码框架解决Agent规模化落地难题 保证复杂场景灵活性稳定性 补齐可控性 可观测性和商业化能力 [8][11] - OpenAI预测2025年AI代理将加入劳动力大军并改变公司产出 阿里云全栈AI能力正推动该趋势成为现实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