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
搜索文档
阿里吴泳铭:AGI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超级人工智能
第一财经· 2025-09-24 10:25
通往超级人工智能之路分为三个阶段:1、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2、"自主行 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3、"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 物理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能够"超越人"。 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演讲中表示,实现AGI 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仅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 (ASI),以解决气候、能源、星际旅行等重大科学难题。 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
AGI残酷真相:一半人明天不上班,GDP不会掉一点
虎嗅· 2025-09-23 14:45
在大多数人的直觉里,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工资总会水涨船高。 可最新的一篇论文却抛出残酷预言:在AGI时代,经济会因为算力扩张而狂飙不止,但普通人的工资却被"算力成本"锁死,彻底与增长脱钩。 也就是说,哪怕GDP翻十倍,你的收入可能一分钱没涨。 真正的问题不只是失业,而是——当劳动不再驱动增长,我们的价值由谁来定价? 论文链接:https://conference.nber.org/conf_papers/f227505.pdf 一、当工资被算力定价,人类能靠什么涨薪? 在传统经济学里,工资往往与"技能稀缺性"挂钩:你能完成别人做不了的事,就能拿到溢价。 但Restrepo在论文里抛出一个惊悚结论:在AGI经济中,工资不再取决于你的技能有多稀缺,而是取决于复现你这份技能所需的算力成本。 论文里有一个关键公式: $\chi_{t}(a)=$ L(a) + $\alpha_{t}(a)$ ($\alpha_{t}(a)$). 这里的() 表示"用算力复制一个人类完成该任务的成本"。 Restrepo在论文中将经济活动分为两类:瓶颈工作(bottleneck work)与附属工作(accessory work)。 也就 ...
英伟达千亿美元联手豪门与新贵 扩充AI算力版图
中国经营报· 2025-09-23 13:58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 - 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共同建设至少10GW规模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该中心将使用数百万片英伟达GPU训练OpenAI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2][3] - 项目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使用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上线 投资将根据每GW部署进度分批进行[3] - 数据中心规模达10GW 相当于全球人工智能工作负载预计电力需求44GW的四分之一 将使用多达500万颗英伟达AI芯片 相当于英伟达今年全年预计出货总量[3] 合作背景与影响 - OpenAI每周约7亿人使用ChatGPT 算力瓶颈长期制约其模型迭代与业务拓展 合作将极大补充其算力资源[4] - 合作绕过中间商微软 直接降低算力获取成本 英伟达通过锁定高端GPU独家采购订单深度介入大模型训练技术标准制定[5] - 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上涨近4% 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4]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 - 英伟达宣布以每股23.28美元价格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 双方将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6][7] - 合作三大方向:通过NVLink技术实现CPU与GPU连接 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开发x86架构CPU 面向个人计算市场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 SoC[6] -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短时拉升近30% 收盘上涨22.77%至30.57美元/股 市值达1427亿美元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突破50%[7] 战略布局分析 - 英伟达一周内达成总计1050亿美元合作 通过与OpenAI和英特尔合作扩张生态版图 将硬件性能优势转化为生态主导权[2] - 与英特尔合作属战略性防御布局:借助英特尔先进封装与晶圆代工能力缓解高端芯片产能瓶颈 依托PC端渠道优势渗透终端AI加速赛道[7] - 投资英特尔旨在获得英特尔集成显卡XE市场份额 可能推出英特尔CPU集成英伟达显示芯片的组合[7] 行业发展趋势 - 美国科技巨头合作明显增加 包括Arm、微软、英伟达、甲骨文、OpenAI共同开启Stargate项目建设AI基础设施[7] - AI竞赛从单点技术比拼升级为系统级对抗 万亿级研发投入与高失败风险使合作成为分摊成本共享收益的必然选择[8] - 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后需通过CPU与GPU异构计算 软硬协同优化等跨架构协同模式榨取剩余性能红利[8][9] 对中国市场的启示 - 国内企业需加强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在AI算力领域占据一席之地[2][9] - 应聚焦存算一体芯片、光子计算、量子计算等下一代架构 避开传统芯片赛道专利壁垒[10] - 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攻关工业、医疗、金融等行业垂直大模型 以场景落地反推技术迭代[10]
晚点年度招聘丨招 AI、消费、人物作者
晚点LatePost· 2025-09-23 12:3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团队规模为49人,平均年龄31.8岁 [2] - 公司定位为一家基于一手信息写稿的公司,过去6年记录了中国最重要的公司、人物与商业事件 [2] 愿景与定位 - 公司愿景是成为中国最好的商业媒体,不仅关注科技与AGI,也关心人类与社会演进 [4] - 公司希望提供可靠的信息、知识与判断,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复杂与变化 [5] - 公司致力于让当代中国企业家最好的访谈都发生在其平台 [5] 内容价值主张 - 公司强调专业主义,相信文字能承载人类的好奇心和理性 [6] - 公司旨在提供让读者愿意停下来思考“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内容 [5] - 公司努力提出真问题,让被忽视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5] 人才招募与团队文化 - 公司招募对商业、科技、社会变迁有深刻理解的写作者,擅长讲述故事、访谈或对数据敏感 [7] - 公司看重Critical Thinking、谦逊好学、平等对待被访者等特质 [10] - 公司KPI为一个月一篇长报道,给予作者充足时间调查、思考和修改 [8] - 公司提供行业最有竞争力的薪资和位于北京三里屯、上海安福路等地的明亮舒适办公环境 [9][11]
一半人明天不上班,GDP不会掉一点,耶鲁大学揭AGI残酷真相
36氪· 2025-09-23 12:13
在大多数人的直觉里,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工资总会水涨船高。 可最新的一篇论文却抛出残酷预言:在AGI时代,经济会因为算力扩张而狂飙不止,但普通人的工资却被「算力成本」锁死,彻底与增长脱钩。 也就是说,哪怕GDP翻十倍,你的收入可能一分钱没涨。 真正的问题不只是失业,而是——当劳动不再驱动增长,我们的价值由谁来定价? AGI时代或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算力推动经济狂飙,但人类工资却被钉死在「算力成本」上,与增长彻底脱钩。耶鲁学者Restrepo的研究 指出,劳动份额将归零,财富全面流向算力资本。人类或许仍被需要,却只停留在护理、陪伴等附属岗位。在这样的未来,工作还有意义吗? 论文链接:https://conference.nber.org/conf_papers/f227505.pdf 当工资被算力定价,人类能靠什么涨薪? 在传统经济学里,工资往往与「技能稀缺性」挂钩:你能完成别人做不了的事,就能拿到溢价。 但Restrepo在论文里抛出一个惊悚结论:在AGI经济中,工资不再取决于你的技能有多稀缺,而是取决于复现你这份技能所需的算力成本。 论文里有一个关键公式: $\chi_{t}(a)=L_{t}(a)+\fr ...
Agentic Enterprise:生成式软件重新定义企业形态|AGIX PM Notes
海外独角兽· 2025-09-22 18:35
AGIX指数定位与表现 - AGIX指数旨在成为衡量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范式转换的重要指标,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Nasdaq100指数[2] - 该指数2024年以来累计回报率达92.48%,显著超越标普500的39.72%和QQQ的46.35%[5] - 本周AGIX指数上涨3.11%,表现优于主要股指,其中标普500上涨0.74%,QQQ上涨1.30%,道琼斯指数上涨0.94%[5] - 指数构成中基础设施板块权重最大达45%,应用板块占32%,半导体及硬件板块占23%[6] Living Software范式转变 - 软件正从静态代码集合演化为能够持续学习和自我优化的"Living Software"[10] - Cursor通过在线强化学习实现代码自动补全优化,建议数量减少21%的同时接受率提升28%[10] - 高质量的训练环境比算法本身更为重要,企业场景成为理想的AI训练环境[11] - B2B业务拓展能力在"Living Software"时代可能比单纯AI算法能力更为关键[11] 企业AI应用与竞争壁垒 - 企业通过自有业务数据建立数据飞轮,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15] - Stripe训练了全球首个支付领域基础模型,处理超过1万亿美元年支付量,86%的卡片数据为其提供独特优势[14] - 未来每家企业都可能拥有专用大模型,通过持续学习优化企业决策和流程[15] - 企业形态将向"强化学习环境机"演变,人类角色转变为AI教练和流程设计师[16] 训练范式与技术演进 - GPT-5采用自适应推理时长设计,根据任务复杂度调整模型"思考"时间[12] - 模型训练成本大幅降低,DeepSeek的R1模型训练成本仅为29.4万美元[13] - 软件公司倾向于自研模型,基于API的大模型商业模式面临挑战[13] - 数据资源和经验回放成为核心竞争点,企业可累积复用业务流程数据[15] 行业投资与市场动态 - 对冲基金净杠杆率升至57%,为2022年初以来最高水平[17] - 北美对冲基金成为净买方,科技板块呈现净卖出,半导体成为美国市场卖出最多行业[17] - 亚洲市场成为对冲基金买入主力,韩国AI受益股敞口创历史新高,台湾半导体净敞口处于高位[18] - 全球对冲基金本周平均上涨50个基点,美洲多空基金表现突出,上涨105个基点[18] 重大合作与资本投入 - Nvidia投资Intel50亿美元,合作开发AI基础设施与个人计算机产品[19] - OpenAI计划五年投入1000亿美元租用备用服务器,年均服务器租赁费用达850亿美元[20] - Oracle与Meta洽谈200亿美元云计算协议,为AI训练提供算力支持[21] - CoreWeave获得Nvidia63亿美元订单,Nvidia承诺至2032年4月前收购未售出算力容量[22] ETF流动性分析框架 - ETF流动性评估需综合考虑标的资产流动性、二级市场成交量、买卖价差、折溢价等多维度因素[26] - 隐含流动性比表面成交量更能反映真实交易容量,某ETF隐含流动性达6149万份额,折合4.5亿港币/日[27] - 投资者应关注ETF的创建赎回机制及发行人支持度,而不仅追求成交量大或规模大[32] - 买卖盘口情况、折溢价与净值的偏离程度是评估流动性的重要指标[30][31]
阿里云栖大会开幕在即,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连续4日“吸金”合计3.37亿元,机构:科技板块或依然处在布局区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05
据报道,2025阿里云栖大会将于9月24日至26日在浙江杭州云栖小镇举行。 消息面上,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释放关键政策信号——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 4.00%-4.25%。这是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 截至2025年9月22日 10:3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8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舜宇光学科技领涨4.54%,中芯国际上涨4.16%,百度集团-SW上涨2.97%;同 程旅行领跌3.29%,美团-W下跌3.29%,快手-W下跌3.10%。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下跌0.12%,最新报价0.8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9日,恒 生科技指数ETF近1周累计上涨4.79%,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10。 流动性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盘中换手7.78%,成交3.22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9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周日均成交8.96亿元。 资金方面,截至9月19日,南向资金上周累计净流入额达368.51亿港元,已连续18周净流入。 份额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份额达48.48亿份,创近1年 ...
沉浸式AI盛宴持续五天四晚,AI创造者嘉年华在海淀举行
新京报· 2025-09-20 22:40
活动概况 - 为期五天的AI创造者嘉年华在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 由硅星人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 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主办 首次实现整街开放共创 [1] - 活动设置40余个主题分会场和80余个互动展位 吸引超10000人次开发者 创业者 高校师生及市民参与 [1][3] - 100余家AI生态伙伴携手联动 围绕AI+娱乐 AI+教育 AI+文旅 AI+金融等多元场景推动技术落地 [1] 创新生态构建 - 活动成功构建多元协同创新生态 汇聚企业 投资机构 高校与媒体等多方力量 打破传统领域壁垒 [1] - 20余家内容共创单位以工作坊 深夜Talk Demo day Meetup等形式深度参与 [2] - 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通过试点机制2.0版为超30000家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构筑从技术到产业的全周期支持体系 [2] 技术展示与交流 - AI科技市集汇聚80余家科技企业与创新机构 包括百度秒哒 飞书 华为鸿蒙智行 数美万物 心影随行等 [3] - 集中展示零代码开发 多模态声音合成及生产级3D生成等前沿技术 [3] - 主舞台以围炉对谈 落日辩论和夜场开放麦等创新形式呈现2025年AI创业趋势 人形机器人未来 3D游戏技术等前沿议题 [2] 人才发展支持 - 特别开设AI人才角板块 面向准毕业生 求职者 转型者及自由职业者全面开放 [3] - 20余家AI企业现场开放数百个算法 研发 产品等职位 [3] - 提供岗位对接 方向咨询 政策解读与行业社交一体化服务 包括人才引进政策解读和1V1职途问诊 [3]
对话徐直军:华为整个计算战略在五个字上
是说芯语· 2025-09-20 15:13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在AI算力领域通过"超节点+集群"战略实现技术突破 旨在为国内提供可持续且充裕的算力供给 [2][3][4] - 公司公布芯片及超节点技术路线图 宣称其Atlas超节点算力规模及性能指标全面超越英伟达同类产品 [12][13] - 通过自研光互联技术及平等互联架构打破传统计算范式 规避芯片制造工艺限制 [8][9][16] 芯片技术规划 - 昇腾AI芯片系列规划三代产品:昇腾950PR/950DT于2026Q1上市 昇腾960于2026Q4上市 昇腾970于2027Q4上市 实现一年一代算力翻倍 [12] - 鲲鹏计算芯片规划鲲鹏950于2026Q1上市 鲲鹏960于2028Q1上市 [12] - 推出全球首个通算超节点 支持最大16节点/48TB内存 支持内存/SSD/DPU池化 2026Q1上市 [12] 超节点技术突破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已商用 搭载384张昇腾卡 使用3168根光纤和6912个400G光模块 为当前全球最大规模商用超节点 [8][9] - Atlas 950 SuperPoD超节点将于2026Q4上市 算力规模8192卡 相比英伟达NVL144卡规模达56.8倍 总算力达6.7倍 内存容量1152TB达15倍 互联带宽16.3PB/s达62倍 [13] - 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将于2027Q4上市 算力规模15488卡 超越英伟达计划2027年上市的NVL576 [3][13] 技术架构创新 - 打破以CPU为中心的冯诺依曼架构 创建自有标准"平等互联架构" 通过高速总线互联技术实现跨机柜扩展 [8][9] - 采用光通信技术实现超大规模集群 光模块及连接芯片全部自研自造 [16] - 灵衢互联协议技术指标超过950/960超节点设计要求 可支持四倍算力规模的昇腾卡接入 [15] 生态战略布局 - 坚持自研MindSpore生态体系 不兼容CUDA生态 确保技术栈完全独立于西方供应链 [18] - 通过开源开放软件工具链促进硬件销售 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定位 与大模型企业形成合作关系 [17][18] - 认为AI行业仍处2G初级阶段 未来十年将出现颠覆性变化 最终比拼企业综合实力 [19]
任少卿加入中科大......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20 13:35
任少卿职业动态 - AI领域专家任少卿开始在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班招生 [1] - 任少卿曾任Momenta联合创始人、蔚来汽车副总裁 [4] 任少卿学术背景 - 任少卿为07级中科大本硕博(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 [4] - 任少卿是ResNet和Faster R-CNN作者 [4] - 学术高被引超44万,是全球中国籍学者高被引第一 [4] - ResNet是21世纪全球最高被引论文 [4] - 曾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4] 招生信息 - 招生方向为AGI、世界模型、具身智能、AI4S等 [6] - 硕士、博士生都在招 [6] - 有推免资格的学生将于下周一(22日)开启紧急面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