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ETF市场周报 | 外部风险尚未消退!红利类ETF稳中向上
搜狐财经· 2025-06-20 17:24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持续调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50%、1.15%、1.66% [1] - 全市场ETF平均跌幅1.16%,债券ETF微涨0.20%,股票型ETF和跨境ETF回撤明显 [1] - 红利类资产表现强势,能源化工ETF(159981)涨幅4.73%居首,银行ETF占据涨幅榜第二至第十位 [2] 行业动态 - 红利资产受市场关注,6月过后迎来较好布局时点,大量公司在6月实施分红 [3] - 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对红利资产有刚性配置需求,支撑价格中枢抬升 [3] - 港股医药板块深度回调,多只相关ETF跌幅超8%,创新药板块仍被看好 [4][5] 资金流向 - ETF市场资金净流入326.93亿元,债券型ETF净流入194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入97.63亿元 [7] - 信用债ETF成为流入主力,信用债ETF基金(511200)流入超60亿元 [9] - 短融ETF(511360)周成交额达843.51亿元,债券类基金交投活跃 [10] 新产品动态 - 博时中证A100ETF(561770)即将上市,覆盖工业、信息技术、金融等多个行业 [11] - 中证A100指数成份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等行业龙头企业 [11] - 中证A100指数盈利能力出色,高分红特征明显,与外资及公募基金持仓重合度高 [11]
“神助攻”还是“乌托邦”?给“AI医生”把个脉
每日商报· 2025-06-20 15:31
医疗AI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医疗AI领域迎来井喷式爆发,已有上千家医院完成DeepSeek开源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1] - 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上线,医疗AI大模型成为医院重点布局的热门赛道 [1] - 杭州多家医院加速推进AI技术应用,从影像诊断到手术辅助,AI正深刻改变传统医疗模式 [2] 医疗AI技术分类与应用场景 - "AI医生"分为四类:智能问诊助手、医学影像识别系统、健康管理AI、药物研发AI [2] -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上线AI生成式病历,提升病历书写效率40% [3] - 拱墅区"墅智健康"项目通过AI整合居民健康数据,诊疗效率提升30%,病历书写时间缩短40% [5] 医疗AI在基层医疗的应用 - 杭州基层医疗中AI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墅智健康"项目实现健康数据运用科学化 [4] - 中医四诊仪通过AI辅助进行体质辨识,使中医"象"征更具体、可量化 [6] - 浙江医院"智慧重症"系统可提前8小时识别感染风险,年使用频次超1600次 [11] 医疗AI的技术进展 - 深兰科技"DeepBlue-MR-v1"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以94.9分高居榜首 [19] - 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协和·太初"罕见病AI大模型表现优异 [19] - 浙大邵逸夫医院将DeepSeek R1大模型接入院内平台,实现24小时健康监测 [10] 医疗AI的商业模式 - 互联网医疗平台采用AI辅助问诊,但存在"先购药后开方"的操作问题 [16] - 浙江省卫健委联合支付宝推出全国首个数字健康人"安诊儿",链接1800多家医疗机构 [23] - 蚂蚁集团、华为等大厂及百川智能等创业公司纷纷入场AI+医疗领域 [18] 医疗AI的局限性 - AI在常见病咨询表现尚可,但在复杂疾病诊断上仍存在局限性 [7] - AI无法像医生那样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可能给出错误诊疗方案 [14] - AI只能辅助诊断,不能取代医生进行诊疗或开处方 [15] 医疗AI的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AI医疗大模型将朝技术融合方向发展,为更新迭代提供技术保障 [20] - "人机协同"应成为医疗领域最终目标,借鉴梅奥诊所"第二意见"制度 [20] - 需制定严格的数据采集规范,确保患者隐私得到保护 [22]
AI诊疗之辩:“神助攻”还是“乌托邦”
每日商报· 2025-06-20 07:20
AI医疗技术应用进展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将DeepSeek R1大模型接入自研医学垂直大模型,构建AI主动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快速解读检查报告、自动生成主检报告及个性化疾病预防建议 [2] - 该平台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现7×24小时实时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关键生命体征,异常时立即预警并提供干预措施 [2] - 浙江医院"智慧重症"系统累计录入5000余例患者数据,年使用超1600次,可提前8小时识别VAP等感染风险,预测24小时重点疾病发生率 [3] - 浙江医院发布重症专科大模型Maicim 1.0,辅助医生进行多模态脏器评估和智慧查房,提升病历文书和智能交班效率 [4] AI医疗的局限性 - 当前AI诊断准确率约80%,但医疗领域更关注剩余20%的错误率,技术架构仅能提供"统计最优解"而非医疗所需的"绝对正确性" [6][7] - AI无法进行面对面问诊,不能观察患者细微症状、提供情绪价值或判断患者描述真实性,可能导致错误诊疗方案 [6] - 医疗数据敏感性和隐私保护需求使数据共享复杂化,部分医院选择大模型私有化部署以避免泄露风险 [7] - AI仅能辅助诊断,不能取代医生诊疗或开处方,尤其面对不典型病例时临床经验至关重要 [7] 互联网医疗平台乱象 - 部分平台存在"先选药后配方"现象,AI自动生成处方流程形同虚设,用户未描述症状即可获得处方药 [8][9] - 某电商平台购买处方药"头孢克肟分散片"时,仅勾选预设选项即可通过AI问诊获取电子处方,未实际审核病情 [9] - 正规互联网医院仅对复诊患者提供在线续方服务,但部分平台疑似使用AI工具为首诊患者违规开方 [10] 政策监管框架 - 国家卫健委明确AI作为医疗器械管理,设备缺陷导致误诊时患者可向医院和厂商共同追责,但医生仍为诊疗结果主要责任主体 [10] - 《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强调医疗AI的定位是提升效率而非替代医生,技术失误不能成为医术不精的借口 [10]
王小川,当前AI圈最惨的人
36氪· 2025-06-19 10:50
现在,百川的核心团队只剩茹立云一个老搭档。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要用寂寞偿还。王小川的灿烂来自搜狗,寂寞因为AI。 公司人员不断出走,目前是他被外界关注的主要原因。从2024年11月以来,百川智能出走的人有联合创 始人洪涛,负责互联网业务的焦可,技术的陈炜,金融的邓江,医疗的李施政。 这两天,有位接近百川智能的朋友跟我说,茹立云跟百川的业务耦合得很深,但也不太稳定。言外之 意,也有离职的可能。这么下去,王小川很可能将独自收拾残局。 一点也没夸张。这位朋友给我提供最新信息,自今年3月开始,百川智能已经陆续裁员4成,光5月就裁 了其中的一半。整个TO B业务部门更是被一锅端,这日子是不打算过了。 高管不断离职,员工持续被裁,早早入局大模型的王小川,或成AI创业圈里最惨的那个人。 网上消息横飞,最醒目的字眼是天才CEO AI创业翻车,王小川的AI败局,AI六小龙中又一位出局的 人。 互联网就是这么势利,你做成东西,大家打眼高看你,做不成东西,大家覷眼冷瞧你。 和很多涌入AI赛道的技术派创始人不同,王小川2023年举起大旗宣布进入AI战场时,万里征途并非 AGI,他始终想要做的是AI医疗。 过往的名誉和成就让他迅速 ...
蚂蚁上线AI医疗产品AQ,支付宝大健康生态再加码
36氪· 2025-06-19 08:59
《新智核》独家获悉,蚂蚁集团已于近期上线一款名为"AQ"的独立App。据悉,该产品是蚂蚁集团开发和运营的医疗健康AI应用,可为用户提供各类咨 询、图片解读(报告、病例、处方、药盒)、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及各类医疗健康服务,如预约挂号、云陪诊等。 《新智核》实测发现,AQ是一款基于蚂蚁自研的Ant大模型的AI医疗助手类产品。用户可通过手机号或支付宝账号注册并登录AQ。 登录成功后,默认进入AQ的聊天页面,使用模式类似于市面上的AI助手,用户可以向其询问相关的医疗健康问题,AQ会给予回复。 AQ的思考模式分为三种,一种是智能思考,一种是深度思考,一种是极速模式。这里将对比三种模式下的回答速度和内容。 智能思考模式,即由AI智能判断用户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必要使用深度思考,并进行详细的解读。 AQ的三种思考模式,在回答速度与内容上各有特点,智能思考能自动判断问题复杂程度,遇到如"哪些人不适合吃褪黑色素"这类问题时,会启动深度思 考流程,耗时约15秒,给出基础答案;深度思考则会对问题进行更细致的拆解分析,耗时约34秒,输出内容更全面,新增特殊职业人群解答和注意事项 等;极速模式理论上应直接输出答案、速度更快,但在测试中对该 ...
中国平安“三省工程” 平安好医生品牌焕新
长江商报· 2025-06-19 07:14
品牌焕新与战略升级 - 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品牌正式焕新为"平安好医生",并发布年度医健服务名片及"7+N+1"AI医疗产品矩阵 [1] - 公司坚持"医险协同,双向赋能"发展模式,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 [2] - 中国平安集团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战略,整合资源打造旗舰互联网医疗平台和自营医疗机构 [1] 业务规模与网络覆盖 - 公司建立覆盖29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链接10.5万家健康服务商、23.5万家药店、4000家医院 [2] - 平台注册用户达4亿,家庭医生会员2000万,合作2100家企业超500万员工,累计14.4亿线上问诊数据 [2] - 线上咨询效率达每2秒1位用户接通 [2] 医健服务名片创新 - 发布三大服务标准:"家医主动护"(7*24小时副高及以上家庭医生服务)、"名医零距离"(3小时直连3000+专家)、"就医全程管"(从挂号到康复全托管) [3] - "名医零距离"与多位院士共创互联网MDT线上诊疗标准,重点服务重症用户 [3] AI医疗产品矩阵升级 - 推出"7+N+1"AI产品矩阵:7项首发AI医疗产品包括"平安芯医"、"安主任"等,N项升级AI Agent,1个行业赋能平台"有医" [4] - 联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建MDT诊疗标准,探索AI-MDT模型从乳腺癌拓展至多病种应用 [4] - 启动"平安芯医千医计划",超百名三甲医院专家参与 [4] 集团战略方向 - 中国平安以"三省工程"为指引,持续提供性价比最佳的医疗养老服务,目标让客户"省心、省时、又省钱" [5]
回调下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最新份额再创新高,机构: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搜狐财经· 2025-06-18 10:32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创新药板块早盘走弱 [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截至发稿跌0.15%,溢折率0.37%,早盘频现溢价交易 [2] - 成分股中,先声药业涨超2%,荣昌生物、信立泰、新和成等跟涨,华北制药、昭衍新药跌超3% [3] 创新药ETF资金流动与份额变化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自6月13日起回调,但近三个交易日(6月13日—6月17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3000万元 [3] - 该ETF近期份额不断创下新高,截至6月17日,最新流通份额7.24亿份,较前一日增长2000万份 [3] 创新药ETF产品特点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的创新药ETF,且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 [3] - 该指数覆盖A股+港股、创新药+CXO,叠加量化指标优化,力争带来更优的收益风险特征和长期投资回报 [3] - 截至2025年一季报,该ETF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24.9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9.51%,超额收益达5.45% [3] 创新药行业前景 - 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产业趋势不变,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 [4] - 创新药产业链基本面开始改善,海外业务订单和业绩已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 [4] - 2025年国内需求有望复苏,消费医疗领域(医疗服务、中药OTC与连锁药店等)基本面有望回升 [4] - 医疗器械2025年亦有望迎来改善 [4] - AI医疗有望为医药产业带来新变化,产业趋势值得重视 [4]
AI儿科医生落地新疆
中国经济网· 2025-06-18 07:45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福棠百川"AI儿科医生落地新疆 该项目由北京儿童医院、百川智能与小儿方健康科技联合研发 是全球首个儿科大模型 依托万亿级医疗数据训练与首创的儿科循证医学模式 [1]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楼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总投资超6.2亿元 集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国际医疗于一体 已初步形成"立足新疆、面向西北、辐射中亚"的医疗服务格局 [1] - 北京儿童医院全面托管自治区儿童医院 累计派驻20余个科室专家超400人次 开展新技术162项 实现90%常见手术和60%疑难重症由本地团队独立完成 [2] 医疗资源整合与学科发展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科研究所揭牌 是新疆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科医学研究所 聚焦儿科疾病的发病机制等基础研究以及治疗药物研究 [2] - 新疆医科大学自治区儿童医院临床医学院依托北京儿童医院教学资源 构建"院校—医院"协同培养体系 开展"双师型"师资建设 [2] AI技术在儿科医疗的应用 - "福棠百川"AI儿科医生深度整合顶尖专家经验与临床指南 通过AI与医疗深度融合 为医生提供诊疗支持、为家庭构建健康防线、为区域医疗中心注入创新动能 [1] - 该AI模型将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赋能基层医护培养 促进儿童疾病早诊早治 加速"医防心融合" 为新疆儿科医疗注入新质生产力 [3]
【医药生物】AI技术落地与产品创新呈现加速态势,建议关注AI医疗相关标的——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50615)(王明瑞)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7 21:43
行情回顾 - 医药生物指数上周上涨1 40%,跑赢沪深300指数1 66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综指1 28个百分点,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5 [3] - 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上周收涨8 84%,跑赢恒生国企指数8 55个百分点 [3]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 - 百济神州的注射用BG-C9074、康方生物的AK131注射液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 [4] - 恒瑞医药的HRS-4729注射液、HRS-6093片和HRS-7172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 [4] - 三生国健的611抗IL4Rα抗体、正大天晴的bosakitug正在进行三期临床 [4] - 诺诚健华的mesutoclax正在进行二期临床 [4] - 人福医药的HW201877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4] AI技术落地与产品创新 - 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的在研药Rentosertib的IIa期临床研究结果被刊登于《自然·医学》,成为目前全世界进展最快的AI药物 [5] - 石药集团与AstraZeneca签订战略研发合作协议,利用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 [5] - 联影医疗推出"元智"医疗大模型,迈瑞医疗发布"瑞影AI+"解决方案,华大智造推出融合AI工具的自发光半导体测序仪DNBSEQ-E25Flash [6] 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 - 从支付视角梳理医药产业内的三种付费渠道:院内支付、自费支付、海外支付 [7] - 看好院内政策支持方向(创新药械、设备更新) [7] - 看好人民群众需求扩容方向(血制品、家用医疗器械、减肥药产业链) [7] - 看好出海周期上行方向(肝素、呼吸道联检) [7]
南财观察|创新药赛道基金霸榜收益率榜单,风格各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21:35
创新药基金表现 - 创新药基金成为今年基金业绩领头羊,截至6月13日,63只基金收益超50%,其中56只重仓创新药,占比89% [3] - 基金收益TOP10中,9只基金一季度重仓创新药,包括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99.50%)、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87.73%)、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79.79%)等 [3] - 重仓港股创新药的基金表现更优,科创板创新药也备受关注 [3]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 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年内回报99.50%,为年内唯一翻倍基金,持股集中度高,前十大重仓股占比66%且全部为创新药股 [5][6] - 金笑非2022年四季度开始看好创新药,旗下鹏华医药科技年内收益64.68%,主要配置科创板创新药 [8][9] - 梁福睿管理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收益87.73%,持仓集中在创新药领域,港股创新药持股从2只增至5只 [14] 行业趋势与布局 - 中国新药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转化成全球销售额,全球5000亿美金以上的新药市场将为中国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7] - 创新药企业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部分公司股价虚高,出现估值泡沫 [11] - 创新药基本面趋势强劲,超额收益有望进一步扩大,重点关注有颠覆性创新研发和商业化放量的个股 [14][15] 新生代基金经理表现 - 梁福睿、郑宁等新生代基金经理快速崛起,郑宁管理的4只医药主题基金年内回报均超60%,中银港股通医药A涨幅79.30% [14][15] - 储可凡和单林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年内收益79.79%,前十大重仓股占比85%,风格激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