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天茂集团年报“难产”触发退市警报 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新浪证券· 2025-05-07 10:57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天茂集团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引发深交所停牌及证监会立 案调查,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多重问题,涉及公司治理、财务风险及监管合规等层面。 天茂集团原定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定期报告,但因"部分信息需进一步核实"导致年报编制未完成,最 终未能在4月30日法定期限内披露。 根据深交所规则,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停牌,若停牌两个月内仍无法披露年报,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ST);若此后两个月内仍无法披露符合要求的年报,则可能被终止上市。 停牌次日(5月6日),公司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进一步加剧退市风险。 天茂集团近年来持续亏损,2023年亏损6.52亿元,2024年预计亏损5亿至7.5亿元,主要受子公司国华人 寿拖累。 若公司未能在停牌后四个月内完成年报披露,将触发终止上市程序。当前股价已从年初高位下跌超 40%,停牌前报2.74元,市值缩水至135亿元,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 证监会立案调查可能进一步揭示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细节,若查实财务造假或恶意拖延,公司将面临罚 款、高管追责等处罚,甚至加速退市进程。 ...
沐邦高科年报披露当天修正业绩触及*ST 2.4亿大单全部退回是否涉嫌虚构交易?
新浪证券· 2025-04-30 14:03
财务与审计问题 - 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被出具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及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反映财务真实性、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缺陷 [1] - 与甘肃潮讯签订的2.4亿元单晶炉销售合同被解除,导致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减少1.98亿元,净利润减少5120万元,交易对手资质存疑(参保仅5人) [2] - 合同披露金额前后矛盾(2.4亿元调整为2.24亿元),引发市场对虚构交易或提前确认收入的质疑,交易所要求说明是否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规避退市 [2] 经营与资金状况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达14.07亿元,主要源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及硅片价格下跌 [3] - 现金流紧张,应付账款及票据高达8.8亿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仅1.38亿元,应付账款/应收账款比例达6倍(行业平均2-3倍),显示过度依赖拖欠供应商货款 [3]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达83.73%,增持承诺未兑现,流动性风险加剧 [4] 会计处理与审计风险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强调"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显示公司偿债能力存疑 [5] - 大华所因奥瑞德财务造假案被判决承担连带责任,且近年多次受行政处罚,审计独立性与质量引发市场担忧 [5] 内部控制缺陷 - 内控审计否定意见指出公司治理混乱,涉及客户管理、收入确认、募集资金管理等多方面重大缺陷 [6] - 募集资金违规使用:通过关联企业借款回流2.19亿元,用于归还银行借款和供应商欠款 [6] - 财务核算不规范:2024年第一季度确认的1.98亿元单晶炉销售收入因退货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占全年营收71.53% [6] 历史问题与整改 - 江西证监局2023年已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涉及公司治理、信披及财务核算违规,但2024年仍出现类似问题(如合同披露矛盾),整改流于形式 [8]
阳光新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1:59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2025年1月24日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未包含营业收入情况,仅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9500万元至14250万元 [1] - 2025年3月21日公司修正业绩预告,披露2024年度扣除后营业收入为26500万元至28500万元,低于3亿元,同时提示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未在初始业绩预告中披露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且亏损的情形,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 [1] 监管处罚措施 - 广西证监局对公司及董事长陈家贤、董事兼总裁熊伟、财务总监常立铭、董秘王小连出具警示函 [2] - 违规行为被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相关人员被认定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 - 公司需在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相关人员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2] 公司回应 - 公司表示将按要求提交整改报告,加强证券法规学习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3] - 公司称本次警示函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将继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公司强调将维护全体股东利益,但未提及具体整改措施细节 [3]
立方数科净利五年预亏超9.85亿元 定期报告涉信披违规被立案
长江商报· 2025-04-29 17:51
立方数科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承诺积极配合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监管关注函及整改要求 - 安徽证监局1月22日发出监管关注函 要求公司对会计核算不规范的业务收入进行整改并及时披露整改进展 [1] - 3月21日安徽证监局对立方数科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因发现公司存在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流程和披露义务、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2] - 4月2日安徽证监局再次发出监管关注函 指出公司自查不全面、核算不规范 要求立即整改并真实准确披露2024年年报 [2] 业绩预告及修正情况 - 公司1月22日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2 5亿元至2 7亿元 净利润亏损7600万元至9600万元 [1] - 4月11日公司下修业绩预告 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1亿元至1 2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8500万元至1 05亿元 主要因补提无形资产、商誉减值准备约3000万元 [3] - 2020年以来公司将连续五年净利润亏损 累计亏损金额超过9 85亿元 [4] 信息披露问题及监管质疑 - 安徽证监局要求公司说明微信商城AI一体机销售为零情况下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是否影响主营业务及持续经营能力 [3] - 监管机构质疑公司是否存在虚假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并要求4月18日前提交书面报告 [3]
监管重拳出击:汇洲智能、*ST合泰、立方数科涉信披违规遭立案
新浪证券· 2025-04-29 13:27
公司违规调查 - 汇洲智能因虚增2019至2020年度收入及未披露重大借款合同进展被立案调查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71亿元 同比骤降363.73% 市值单日蒸发超8亿元 [2] - *ST合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71.35% 已因连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 立方数科因定期报告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大幅下修亏损额至1.2亿元 补提无形资产和商誉减值准备约3000万元 [4] 监管趋势 - 信息披露违规成为监管重点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关联交易隐匿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5] - 投资者索赔机制常态化 汇洲智能与立方数科已启动投资者索赔预登记 采用"风险代理"模式 [5] - ST风险与退市警示加剧 汇洲智能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合泰面临退市倒计时 [5] 市场影响 - 三家公司集中被立案体现监管层净化市场环境的常态化举措 [7] - 短期股价波动难以避免 长期看严监管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化 [7] - 投资者需警惕高负债、业绩异常波动且屡遭监管问询的公司 [5]
宁波方正两年亏1837万首次不分红 关联交易未披露与三高管被罚330万
长江商报· 2025-04-29 07:42
文章核心观点 宁波方正因未及时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信披违规被罚,同时面临较大业绩压力,不过2025年一季度业绩有所改善 [1][5][8] 未及时披露资金占用情况被罚 - 2024年10月,因宁波方正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对公司立案 [2] - 2025年4月27日晚,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宁波证监局开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2] - 2023年6月28日,子公司福建佳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以支付设备采购款名义转出6435万元,用于支付实控人方永杰关联方收购股权款,10月23日本金归还,2024年4月18日方永杰归还利息74.24万元 [2] - 该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构成关联交易,占2022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1.13%,公司未及时披露构成信息披露违法 [2] - 方永杰安排他人虚构合同实施资金占用,对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负有直接责任 [2] - 成迪龙、宋剑知悉资金占用情况,未能保证公司及时披露关联交易,违反相关规定 [3] - 宁波证监局对公司及3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合计330万元,公司被罚80万元,方永杰、成迪龙、宋剑分别被罚180万元、40万元、30万元 [3] - 2024年4月公司自查发现该事项,资金占用方已归还本金及利息,暴露公司内部控制不足 [1][3] - 公司表示将吸取教训,加强内部治理规范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4] 连续两年亏损 - 宁波方正为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2021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IPO前业绩呈下滑趋势,2017 - 2023年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下降,2023年首次亏损 [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0.0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929.64万元、1775.42万元,同比增长 - 2.45%、13.05%,连续两年亏损,累计亏损分别为1837.06万元、3817.36万元 [1][6] - 2024年亏损主要因新能源结构件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产品接单毛利下降,固定资产投入增加、产能未释放,折旧费用增加 [6]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5.71%,同比增加2.81个百分点,模具、塑料产品及配件、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锂电池模组导电软连接件营业收入分别为4.69亿元、1.16亿元、1.52亿元、1.17亿元,同比增长 - 24.23%、62.58%、80.74%、110.4%;毛利率分别为16.35%、21.65%、2.47%、28.91%,同比增长4.8、 - 12.23、 - 1.48、2.16个百分点 [7] - 2024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2410.14万元、6774.21万元、1363.77万元、3823.37万元,同比增长14.33%、13.05%、34.07%、0.54% [7] - 因业绩亏损,2024年公司不计划实施利润分配,为上市后首次 [1][8]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51.1%;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29.18万元、405.67万元,同比增长206.45%、143.15%,实现扭亏为盈 [8]
华微电子信披违规,企业陷信任危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22:04
(二)临时公告虚假陈述:华微电子刻意掩盖资金占用事实 2019年12月19日至2023年11月11日,华微电子发布的多份临时公告中,公然否认控股股东上海鹏盛与上 海奔赛(上海芙拉沃)存在关联关系,并否认公司与上述主体存在资金往来,同时坚称不存在控股股东 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形。经监管部门调查核实,上述公告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存在明显虚 假记载。 (三)配股文件披露瑕疵:华微电子配股公告遗漏关键信息 2019年4月1日,华微电子发布《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配股说明书》等临时公告,其中未如实披露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对华微电子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导致公告内容存在重大遗 漏,未能完整反映公司真实财务状况与风险信息。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经营与透明的信息披露,这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市场平稳运行的保 障。然而,华微电子的一系列行为,却打破了这份准则。2025年2月12日,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ST华微")收到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2025〕1 号)。 资金占用隐瞒多年,公告披露漏洞百出 (一)重大信息未披露:华微电子长期隐瞒控股股东资 ...
卓朗科技内部大动荡,多名负责人受到处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2 22:43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2019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子公司卓朗发展虚构服务器、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销售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 [1] - 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24,915.28万元(2019年,占21.05%)、48,912.89万元(2020年,占45.19%)、33,861.50万元(2021年,占41.60%)、65,612.78万元(2022年,占72.46%)、8,225.45万元(2023年,占13.22%) [2] - 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24,915.28万元(2019年,占33.81%)、30,989.93万元(2020年,占7.68%)、33,861.50万元(2021年,占41.26%)、35,713.19万元(2022年,占86.08%)、8,225.45万元(2023年,占50.27%) [2] 公司治理问题 - 2025年4月3日和4月14日,公司副董事长张坤宇、董事戴颖、董事会秘书谷艳秋相继辞职 [1]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2019年9月19日子公司恒泰汇金为天津农商行7.02亿元债权提供的担保,抵押物价值4.91亿元,占2019年净资产71.89% [3] 法律及监管后果 - 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确认定期报告虚假记载 [1] - 公司多家银行账户被冻结,合计金额537.41万元 [1] - 已有投资者向公司提起索赔诉讼,案件由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3] 投资者维权情况 - 初步索赔条件为2019年9月21日至2024年3月14日买入且在2024年3月15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公司股票的受损投资者 [3]
上市公司、董事长、董秘被出具警示函!“标准无保留”不实!
梧桐树下V· 2025-04-22 11:42
文/梧桐小新 4月19日,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福成股份,600965)披露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 公告标题 | 公告时间 ⇒ | | --- | --- | | 福成股份:福成股份: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 2025-04-19 | 河北证监局在对福成股份2024年年报监管中,发现以下问题: 公司于2025年3月22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第四节"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相关情况说明"中披露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与公司同日公告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类型不一致。4月11日,公司披 露了更正《2024年年度报告》的公告,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更正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福成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良、董事会秘书李伟被河北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福成股份成立于1998年3月,2004年7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畜牧养殖屠宰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殡葬服务。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减少2 ...
*ST银江处罚落地,合规整改持续跟进
IPO日报· 2025-04-20 11:03
公司违规事实 - 关联方资金占用未披露:2023年至2024年6月通过支付往来款、员工借款等方式向控股股东银江集团及其关联方输送资金,例如2023年通过子公司支付预付款1.2亿元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5] - 关联担保重大遗漏:2018年至2023年为银江集团及智谷创业提供担保未披露,涉及未过户房产抵押,担保余额达3.5亿元 [6] - 财务报告虚假记载:2021年至2023年三季度虚构5个项目虚增收入1.8亿元、利润0.6亿元 [7][8] - 公告文件信披违规:2023年三季报、2024年半年报存在数据错误,如应收账款多计2.1亿元 [9] 处罚结果 - 公司被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700万元,实控人王辉罚款600万元,其他责任人罚款50万至600万不等 [1][9] 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13日立案调查后股价从5.2元跌至3.4元,跌幅60%,市值蒸发超40亿元 [11] - 立案次日股价跌13.33%,2024年12月23日实控人被查股价再跌9.14% [12] 经营状况 - 2023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45亿元同比下降44.74% [14] - 2024年预计全年亏损7.1亿-9.6亿元,同比增亏203%-310%,主因新订单下降、固定费用未减及计提减值准备 [15] - 若2024年年报再被出具非标意见将触发退市,反之可能摘帽 [15] 主营业务 -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打造"城市大脑"数据平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