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联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博耳电力(01685.HK)附属拟以722万元向关联方出售36套光伏设备
格隆汇· 2025-10-03 18:01
格隆汇10月3日丨博耳电力(01685.HK)公告,于2025年10月3日,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博耳无锡与博 耳能源江苏订立买卖协议,以销售36套用作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气体绝缘开关柜设备及备品备件 (及拼柜服务费及材料),代价(含增值税)约为人民币722万元(不含增值税约为人民币639万元)。 博耳能源江苏由无锡博耳云拥有60%的股权,并由独立第三方拥有40%的股权,其中无锡博耳云由钱毅 湘拥有90%的股权,并由贾凌霞拥有10%的股权。钱毅湘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为 公司控股股东之一,亦为贾凌霞的丈夫。贾凌霞为公司执行董事、营运总监,为公司控股股东之一,该 交易构成公司关连交易。 董事认为,根据销售协议向博耳能源江苏出售气体绝缘开关柜产品乃于集团一般日常业务过程中,按一 般商业条款或更佳条款订立。该交易对公司有利,因为它可以为公司带来收入,因此符合公司及全体股 东的整体利益。 ...
鸿利智汇关联借款逾期2633万元
巨潮资讯· 2025-10-03 14:38
关联方逾期还款事件 - 关联方金材科技未能按期偿还借款,逾期金额为2633.2万元 [1] - 金材科技原为鸿利智汇全资子公司,截至2021年8月,鸿利智汇向其提供的借款余额为19691.39万元 [1] - 根据《还款协议》,金材科技需在六年内分期偿还欠款,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归还本金11082.37万元及利息1119.91万元,尚需归还本金8045.88万元 [1] - 2024年12月,鸿利智汇通过公开挂牌转让金材科技20%股权,转让完成后不再持有其股权 [1] 公司与关联方业务背景 - 鸿利智汇主营业务为LED半导体封装及LED汽车照明业务,所涉原材料芯片为LED光电子芯片 [2] - 金材科技主营业务为金属结构件产品研发生产,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粉末冶金成型、加工中心和真空镀膜 [2] - 金材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游国娥女士为鸿利智汇董事、常务副总裁廖梓成母亲,还款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1] 关联方经营状况与逾期原因 - 近年来金材科技整体生产经营较为低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 - 金材科技目前处于聚焦精密制造升级的关键转型期,经营情况正逐步改善 [2] - 因现阶段对流动资金需求较大,导致其未能按约定进行还款 [2]
马上金融:“催收乱象”难止 头部消费金融企业遭质疑
搜狐财经· 2025-10-02 13:31
公司运营与关联交易 - 马上消费2024年度实现营收151.49亿元,是国内持牌头部消费金融企业 [2] - 公司与135家催收机构合作,其中包括其第二大股东的全资子公司重庆信盟,存在关联交易 [3][9] - 2024年公司“代理催收费”高达31.28亿元,2020年至2024年总额超百亿元 [9] - 重庆信盟是公司最早的合作催收机构,目前每年合作金额好几个亿 [4] 催收业务合规问题 - 合作催收机构重庆信盟曾被曝光存在“催收乱象”,包括恐吓、侮辱、曝通讯录、骚扰家属单位、获取隐私信息等行为 [3] - 重庆信盟一些员工在2024年8月因泄露个人信息被警方带走调查,其中3人情节严重 [4] - 公司在黑猫投诉平台共有77000多条投诉,内容涉及威胁恐吓、泄露隐私、乱收费、高利贷等 [5][6][7] - 2023年3月24日,公司因“贷前审查不审慎;对委外催收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00万元 [8] 产品与服务投诉 - 投诉显示,公司旗下“安逸花”平台存在擅自开通会员扣费现象,有用户被扣费长达4年 [7] - 申请贷款时被强制捆绑担保费、保险费,给部分在校学生发放的实际年化利息超过36%的贷款 [7] - “安逸花”APP因未提供有效的用户账号注销功能,于2025年2月19日被网信办责令限期整改 [8] 行业背景与公司应对 - “催收乱象”是消费金融行业痼疾,催收不规范被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为行业普遍现象 [2][4] - 公司服务用户超2亿,贷后催收的合规问题备受社会瞩目 [5] - 公司投入巨资自主研发了GCOLO智能催收平台以提高合规性 [9] - 公司催收业务从自营转为外包,目的是隔离风险,重庆信盟承接业务占比从100%下降至不足20% [10]
曾经的李嘉诚概念股,开了一场“秘而未宣”的董事会会议
新浪财经· 2025-10-01 19:31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动态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7月21日召开,审议通过三项议案并获得全票通过,但该会议实际在7月4日已召开过一次[2] - 7月4日的董事会会议除审议三项议案外,还包括《关于出售控股子公司长园共创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等四项议案,该关联交易因买方与公司时任董事长吴启权的亲属有关联而构成[3] - 在7月4日的会议上,至少有两名非独立董事对出售长园共创股权的议案投下反对票,理由是存在核心优质资产流失风险和关联交易定价不公允的风险[4] - 公司于7月6日通知暂缓审议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相关议案,理由为收到部分董事关于资产交易的建议与意见,需补充说明[4] - 自7月21日会议后,在不到两个月内的五次董事会会议中,代表第一大股东格力金投的两名董事陈美川、邓湘湘已在三次会议上投出反对票,此前七次会议未见此现象[5] - 两名董事的反对票均针对人事变动,包括反对提名关天鹉为独立董事(理由为候选人年龄较大且兼职过多)、反对选举乔文健为董事长(理由为兼任高管职务的董事比例违规)、以及反对聘任强卫为公司总裁(理由为其列席股东大会次数过少,违反勤勉义务)[6][7][8] - 公司董事长吴启权于9月12日辞去董事长、董事及所有子公司职务,同日其作为第二大股东提请股东大会选举乔文健为董事,乔文健随后在9月26日被选为董事长并于同日辞去总裁职务[7][8] - 在吴启权辞任后,格力金投提名的独立董事和董事人选均未在股东大会上当选[8] 股东结构及股权变动 - 公司自2013年李嘉诚家族退出后长期处于无实控人状态,主要股东间博弈强度上升[2][10] - 根据2025年半年报,第一大股东格力金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4.38%,第二大股东吴启权持股8.02%,第三大股东山东至博信息持股7.84%,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持股之和为15.86%,略高于格力金投[13] - 吴启权和山东至博信息所持公司股份处于全数质押或接近全数质押状态[14] - 格力金投的股东于今年7月底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科技集团,后者由珠海华发集团和格力集团分别持股60%和40%,实控人为珠海市国资委[14] 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问题 - 拟收购长园共创股权的买方深圳启恒创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吴晓林是公司时任董事长吴启权的亲属,因此交易构成关联交易[3] - 吴启权旗下的珠海运泰利控股存在通过第三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截至2024年底,占用资金含利息共计2.64亿元[10] - 公司已于2025年1月和4月先后收到被退还的占用款2.41亿元和2.45亿元,并于9月26日收到关联方支付的资金占用利息2158.98万元[11] 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股价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逆势下跌逾21%,而同期大盘涨幅超40%[2];截至2025年9月30日收盘价为3.48元/股,较2024年9月24日的4.45元/股大幅下跌[10] - 公司因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被ST[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4.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归属净利润亏损3.439亿元,同比大幅增亏,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转让长园电子25%股权确认投资损失2.82亿元[1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746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6110万元有所扩大[11] - 控股子公司长园共创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6.62亿元、净资产2.74亿元,营业收入3.35亿元,净利润超4190万元,是公司旗下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之一,其2024年和2023年净利润分别约为7200万元和1.2亿元[12]
中创智领(郑州)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与投资私募基金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投资决策与交易结构 - 公司于2025年9月22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参与投资私募基金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2] - 公司以零元价格受让关联方河南资产持有的泓楷基金尚未实缴出资的20,20000万元有限合伙份额 [2]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对泓楷基金认缴出资人民币20,20000万元,认缴出资金额占基金总认缴出资额的250935% [2] 基金最新进展 - 截至公告披露日,泓楷基金已办理完毕工商变更登记及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手续 [3] - 基金合伙人信息及备案情况已在工商变更登记后更新 [4]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交易概述 - 本次交易由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构成,前两项互为条件,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项未获批准则重组自始不生效,募集配套资金的成功与否不影响前两项交易的实施 [2] - 公司拟向四川蜀道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售四川发展磁浮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相关债权及部分轨道交通资产,并向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桥梁功能部件资产和负债 [3] - 公司拟向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60%股权,交易完成后蜀道清洁能源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4]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 [5]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6] 交易历史与进展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6日起停牌,并于2025年6月10日披露交易预案后复牌 [7] - 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8月9日、9月6日披露了交易进展公告 [8] - 截至2025年9月29日,本次交易相关的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完成,公司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提请股东大会审议 [9] 补充约定 - 根据资产出售协议约定,公司需督促其全资子公司成都市新途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昕中和成都胶业有限公司4.3554%股权转让给新筑交科,并在标的资产交割日前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12]
曾经的李嘉诚概念股 开了一场“秘而未宣”的董事会会议
财联社· 2025-09-30 22:3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动态 - 作为第一大股东代表的两位董事在最近五次董事会会议中的三次投出反对票,反对意见均指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人事变动,表明主要股东间的博弈强度上升 [1] - 公司于7月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包括出售控股子公司长园共创股权在内的七项议案,但会议后公司通知暂缓审议,且未对外公告此次会议情况 [2][3] - 7月21日公司公告的“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实际为重新召开,审议议案缩减为三项且获全票通过,与7月4日会议内容存在差异 [2][3] - 公司董事会会议操作存在三大问题:会议通知至召开间隔7天却未提前关注董事意见;未依规披露独立董事可能提出的延期审议要求;关联交易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的程序与上市规则存在矛盾 [4][5] - 代表第一大股东格力金投的两名董事对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投反对票,理由为候选人年龄较大且兼职过多,可能影响内控整改期间的工作强度 [6] - 两名董事对选举乔文健为董事长投反对票,理由为公司内部董事占比超过董事会总数二分之一,违反交易所自律监管指引和公司章程 [7] - 两名董事对聘任强卫为公司总裁投反对票,理由为强卫在2024年1月任职副总裁后列席股东大会次数过少,违反公司章程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勤勉义务的规定 [10][11] - 原董事长吴启权辞职并退出董事会,其提名的乔文健经股东大会补选进入董事会并当选董事长,但乔文健随后辞去总裁职务 [7][8][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和2名职工代表董事,当前非独立董事中两人代表格力金投,一人代表第三大股东,乔文健曾为吴启权特别助理 [9] - 格力金投在丘运良、吴启权辞任后提名的独立董事及董事人选均未当选 [10] 关联交易与资产出售 - 公司拟出售控股子公司长园共创98.3%股权,买方之一深圳启恒创智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主要权益持有者吴晓林为时任董事长吴启权亲属,构成关联交易 [2] - 在7月4日董事会会议上,至少两位非独立董事对出售长园共创股权议案投反对票,理由包括核心优质资产流失风险及关联交易定价不公允风险 [3] - 吴启权旗下珠海运泰利控股存在通过第三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截至2024年底占用资金含利息达2.64亿元 [3][12] - 关联方已于2025年9月26日支付2023、2024年资金占用利息2158.98万元,并在2025年1月及4月分别退还占用款2.41亿元和2.45亿元 [13] - 若未来再次提交出售长园共创股权议案且买方不变,因吴启权已离职,交易可能不再构成关联交易,全体董事无需回避表决 [8]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股价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逆势下跌逾21%,同期大盘涨幅超40%,截至2025年9月30日收盘价为3.48元/股,较2024年9月24日的4.45元/股进一步下跌 [1][12] - 公司因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而被冠以“ST”帽子 [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4.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归属净利润亏损3.439亿元,同比大幅增亏,主要因转让长园电子25%股权确认投资损失2.82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746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约6110万元有所扩大 [13] - 长园共创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6.62亿元、净资产2.74亿元,营业收入3.35亿元,净利润超4190万元,虽同比略有下降,但为公司旗下少数盈利子公司之一 [13][14] - 长园共创2024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约为7200万元和1.2亿元,是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主要盈利子公司之一 [14] 股权结构与股东动态 - 公司第一大股东格力金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4.38%,第二大股东吴启权持股8.02%,第三大股东山东至博信息持股7.84%,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持股之和为15.86%,略高于格力金投 [15] - 吴启权、山东至博信息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处于全数质押或接近全数质押状态 [16] - 格力金投股东于2025年7月底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科技集团,后者由珠海华发集团、格力集团分别持股60%和40%,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 [16] - 公司自2013年李嘉诚家族退出后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当前三方股东博弈可能对公司产生关键影响 [12][17]
热景生物(688068.SH):参股公司尧景基因拟通过新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对尧景基因进行增资并实施股权激励
格隆汇APP· 2025-09-30 20:31
核心观点 - 热景生物参股公司尧景基因拟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放弃优先认购权,构成关联交易 [1] 交易概述 - 尧景基因拟通过新设员工持股平台进行增资以实施股权激励 [1] - 增资价格为1.6元/注册资本,增资总金额为1,600万元 [1] - 热景生物拟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1] 交易背景与目的 - 交易目的为优化尧景基因股权架构,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1] - 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管理层与核心骨干积极性 [1] - 共同推进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 [1] 关联关系说明 - 热景生物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长青担任尧景基因董事长 [1] - 热景生物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石永沾担任尧景基因财务负责人 [1] - 拟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由林长青担任普通合伙人 [1] - 尧景基因及员工持股平台构成公司关联方,放弃优先认购权构成关联交易 [1] 交易性质 - 本次关联交易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1]
鸿利智汇:向关联方提供借款逾期
智通财经· 2025-09-30 16:31
鸿利智汇(300219)(300219.SZ)发布公告,公司分别于2021年8月25日、2021年9月13日召开第四届董 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与关联方签署产权交易合同暨关 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广东省金材科技有限公司(原名:"东莞市金材五金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金材科技")80%股权及债权。金材科技作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期间,公司陆续向其提供资 金作为日常生产经营使用,截至2021年8月金材科技向公司借款余额为19,691.39万元。2021年9月,公司 与金材科技签署了《还款协议》,约定上述欠款由金材科技在六年内分期偿还,即于2027年9月30日还 清。具体还款方式为:每年按约定比例偿还部分本金,同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结算并支付当年利息。 2024年12月,基于公司战略规划,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公司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金材科技20%股 权,本次转让完成后,鸿利智汇不再持有金材科技的任何股权。基于金材科技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游国娥女士为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廖梓成母亲,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 定,金材科技向公司偿还欠款事项构成 ...
瑞立科密上市募19亿首日涨5成 开盘价买入收盘亏损2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9-30 15:29
上市表现 - 公司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开盘价79.80元,收盘价63.39元,较发行价42.28元上涨49.93%,总市值达114.21亿元 [1] - 上市首日成交额18.88亿元,换手率67.41%,振幅40.89% [1] - 以开盘价买入的投资者当日收盘亏损达20.56% [1]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控股股东瑞立集团发行前直接持有公司64.1613%股份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晓平、池淑萍(夫妻关系)及张佳睿(其女),三人合计控制公司71.5614%股份 [2]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132,556.88万元增长至2024年197,737.23万元,净利润从10,483.56万元增长至27,479.74万元 [7][9]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8,030.29万元,同比增长19.12%,净利润14,362.83万元,同比增长16.44% [10][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从2022年-3,793.73万元转为2024年49,166.32万元 [8][9] - 公司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区间为155,000万元至173,000万元,同比增长13.82%至27.04% [11][12] 业务构成与市场布局 - 主营业务为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 [1][3] - 新能源车领域收入从2022年19,257.47万元增长至2024年31,786.12万元,但市场占比从3.16%下降至2.06% [3] - 境外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从2022年6,573.86万元增至2024年31,172.9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5.06%提升至16.07% [3] 上市融资与资金用途 - 本次发行股份4,504.454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募集资金总额190,448.34万元,净额175,597.95万元,超募23,436.37万元 [5] - 募集资金拟投向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88,077.86万元)、研发中心建设(30,805.10万元)、信息化建设(8,278.62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25,000.00万元) [5][6] - 发行费用合计14,850.39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1,806.03万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