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北方及长江中下游等麦区陆续进入收获期
央广网· 2025-05-22 09:11
农业科技应用 - 山东德州陵城区使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每架每天可完成1000亩地作业量 无人机具备精准定位 智能规划航线和自动避障功能 [1] - 德州农业部门推广自动伸缩式喷灌设备 可根据土壤湿度精准调控喷灌范围与水量 物联网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土壤墒情 温湿度和病虫害数据 [1] - 山西侯马市应用抗旱微生物菌剂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预计增产15% 同时使用大型自走式喷灌机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实现节水节肥和增产增效 [2] 农业生产效率 - 山东德州无人机飞手表示新型无人机下药量大 效果好 载重量大 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1] - 山西种植户反映大型移动喷灌可节省40%用水量 同时省时省力省钱 [3] - 江苏金坛区农机手每天可收割100多亩小麦 1700亩麦田预计一周内完成收割 [4][5] 区域农业生产情况 - 北方地区冬小麦进入灌浆阶段 长江中下游麦区开始收获 各地加大科技投入保障三夏生产 [1] - 山西南部冬小麦进入乳熟期 当地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应对干旱和干热风天气 [2][3] - 江苏各地小麦陆续成熟 开始大规模机械化收割作业 [4]
愿引进更多广州“智造”
广州日报· 2025-05-22 04:08
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7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慧农业科技公司,推动了无人机在农业场景 的应用落地,是国内低空经济领域商业化落地较早的企业之一。该企业分销网络遍布全球五大洲,产品 与解决方案目前应用于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主要的农业国家。代表团一行对该企业的产品 印象深刻,与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热烈,纷纷表示愿推动本国企业与极飞科技合作,助力本国农业发 展。 在南沙区,代表团先后参观了南沙规划展览馆、雨洪无人公交车站及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深入了解 南沙区的战略定位、区位优势、发展规划、营商环境、科技发展等,纷纷为雨洪无人公交车站及南沙四 期全自动化码头创造的多项"全球之最"点赞,希望重点推进本国企业与南沙在产业对接、港口物流上的 合作。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姝泓通讯员穗外事)东盟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和2025年 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进一步推进东盟国家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5月20日至21日,外 交部驻香港公署、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组织东盟国家驻港领团和商会代表来穗参访。来自新 加坡、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 ...
全国媒体聚焦潍柴雷沃,探寻中国智慧农业的“新质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05-21 23:03
科技创新与产品展示 - 公司展示了一系列高端智能农机,包括雷沃全系列先进机械设备,样机展示区排列整齐[1] - 拖拉机工厂内80多道工序环环相扣,机械臂精准吊装车架,工人配合默契,生产过程井然有序[1] - 研发工程师借助"AI大模型"解析卫星遥感、土壤传感、农机运行等实时数据,为智慧农场提供农情分析和技术指导[1] - AI大模型的最新成果在2025全国农机春季展上实现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转化[1]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 公司发布"智慧农场整体解决方案",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实现农情监测、智能农机和精准作业系统互通[2] - 解决方案覆盖耕、种、管、收全周期,是国内首个打通智慧农业数据全链条的整体方案[2] - 方案依托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精细化和绿色化[2] 产业链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家农机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潍坊、临沂、日照等地形成智能农机集群[3] - 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产业规模国内最大、创新能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3] - 公司业务涵盖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两大领域,是国内少数能提供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品牌之一[2] - 产品线包括拖拉机、谷物收获机械、特种收获机械、农机具等,提供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2]
科技赋能水稻种植全产业链 沈阳精彩呈现智慧农业六大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18:37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无人驾驶插秧机实现高效精准插秧,提升种植效率 [1] - 无人机运载秧苗技术节省人力与时间成本 [1][3] - 5G网络实时监测千亩稻田,实现智能化田间管理 [1][6] 数字化育秧与精准种植 - 数字化水稻育秧中心在35平方米空间内培育835盘秧苗,满足40亩稻田需求 [3] - 智能设备应用使育秧环节减少地块面积80%、人工90% [3] - 农业四情测报系统及智能供排水系统优化田间管理 [6] 产业链整合与创新模式 - 活动展示水稻种植、加工、销售及稻田综合种养全流程技术应用 [3] - 玉蘭农业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种养模式,发展稻田小龙虾乐园 [6] - 沈阳农业大学展示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及肥料对比实验成果 [6] 区域发展与未来规划 - 沈北新区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化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3] - 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智慧农业技术 [7] - 谋划"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推进乡村振兴 [7]
冬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收获期 良种配良法绘就田野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5-21 14:33
央视网消息: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这个节气,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阶段、籽粒日渐饱满,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 麦区、黄淮海麦区则陆续进入收获期。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2000亿斤左右,其中冬小麦收购量将达1700亿斤。 安徽阜南:128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眼下,安徽阜阳阜南县128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一排排小麦被快速卷入机器,收割、脱粒后便被装入一旁的运粮车中。 湖北枝江:良种配良法 小麦亩产提升超150斤 从5月下旬开始,各地将陆续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128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今年当地小麦收成怎样?收 割进展如何? 在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的麦田里,连片的小麦已经是满目金黄,进入成熟期。今年这里的小麦长势怎么样呢?可以看到麦穗很大很结实, 用手搓几下,麦粒就掉出来了。这些麦粒很饱满,说明这里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经过前期的测产,今年前进村小麦的亩产预计可达1000斤到 1100斤。 湖北枝江27万亩小麦近日也迎来丰收。今年,当地在4万亩示范田里推广抗倒伏、耐病害且高产的优质品种,配合精量播种、科学施肥技 术,小麦单产提升显著。 广西玉林:科技赋能田间管理 ...
科技赋能“菜篮子” 资阳安岳设施农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2:34
设施农业基地运营情况 - 红双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建成于2024年7月 已累计种植10余种蔬菜作物 包含101个大棚(1个育苗棚 96个蔬菜大棚 4个试验棚)[1] - 基地240亩蔬菜大棚年产量达150万斤 预估产值380万元 已采购育苗机 播种机 旋耕机等现代化设备[2] - 真南村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占地367亩 包含160亩露地蔬菜 140亩塑料连栋大棚 20亩阳光温室大棚 农作物综合年产值逾600万元[2][3]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 红双村基地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建立新品种试验基地 企业可优先种植高附加值实验品种[1] - 真南村基地部署物联网系统 包含智能云平台 远程监控 环境监测 智能联动四大模块 实现手机远程操控灌溉补光[3] - 基地配备旋耕机 除草机 覆膜机等数十种现代化机具 实现从旋耕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种植[3] 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 真南村基地建有完整基础设施体系 包含机井 水肥一体化设备 农机展示中心 初加工中心等配套[3] - 基地累计用工超5000人次 通过固定渠道向资阳市各区县输送西红柿 南瓜 黄瓜等蔬菜产品[2][3]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设施农业大棚改变传统靠天吃饭模式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2] - 安岳县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实现大棚蔬菜周年化生产 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机制[4] - 县域拓展物联网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完善机械化种植体系 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4]
“麦”向丰收!新模式、新设备助力希望的田野奏响“奋进曲”
央视网· 2025-05-21 10:53
夏粮收购准备情况 - 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2000亿斤左右 [1] - 河南、安徽等6个小麦主产区累计准备仓容1600亿斤,能够满足夏粮收购需要 [3] - 农发行初步安排夏粮收购资金1500亿元 [3] 小麦主产区收获进展 - 西南麦区已开镰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陆续进入收获期 [6] - 全国小麦机械化收获重心由四川逐步向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地区转移 [6] - 河南南阳小麦收割期较往年明显提前,跨区农机服务台增加到64个 [6] 科技赋能农业 - 湖北郧阳区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和无人驾驶智慧农机,实现夏收夏播无缝衔接 [8] - 郧阳区构建"种养循环+智慧农机+绿色防控"高效种植模式,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8] - 吉林松原市运用免耕机、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模式种植玉米 [11] 农业种植多元化 - 吉林松原昌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玉米125公顷,同时规划种植辣椒、香瓜等作物178公顷 [11] - 松原市旱田播种进度迅猛,1705.2万亩计划播种面积已完成超过80% [11] - 江西省积极扩增大麦、小麦、蚕豆、豌豆以及马铃薯等夏粮作物播种面积 [17] 收购服务优化 - 湖北枝江油菜籽收购企业接收大宗订单和农户零散销售 [19] - 山东德州武城中天粮食储备库新增智能设备振动筛、色选仪等精密设备 [19] - 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小麦面积扩大到5.5万亩,提供24小时烘干服务 [17] 电力保障 - 国网松原供电公司开通农业用电"绿色通道",运用无人机巡检、红外测温等技术保障电力供应 [13]
陕西: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陕西日报· 2025-05-21 06:42
粮食生产 - 2024年陕西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四连增",总产量突破1350万吨 [1][2] - 推广"三新"技术示范田,实现节水30%至40%、节肥15%至20% [1] - 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设备提升马铃薯品质和产量,带动30多户农户发展生产 [2] 产业链发展 - 8条重点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480亿元,省级以上融合载体281个 [1][2] - 带动发展26条市级超百亿元、131条县级超十亿元的产业链 [1][2] - "十百千"亿级特色产业链群加速形成 [1][2] 农产品质量与品牌 - 特质农品数量全国第一,绿色农产品数量突破1000个 [1][3] - 全年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9.4% [1][3] - 陕北横山羊肉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国家队",猕猴桃、茶叶等产品出口全球 [3] 农业技术与智慧化 - 推广无人机"一喷三防"和智慧农业数字化管理技术 [1] - 智慧农业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2] - 农业信息化、智慧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2] 乡村振兴与基础设施 - 2024年建成验收503个"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 [1][4] - 农村户厕普及率达83.9%,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超全国平均水平 [4] - 乡村道路、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 [4]
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电小田”书写助农服务新答卷
新华财经· 2025-05-20 11:22
"电小田"以节气服务解码农耕新密码 "这里是中国品牌日特别活动——电小田助农进行时……"日前,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电小田"助农服务队 队员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宏伟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线上直播,向网友介绍夏县西瓜。 运城是农业大市,小麦产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苹果、油桃等优质水果大量出口海外。随着现代农业、 智慧农业以及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闻风而来,各类农业生产、加工企业投入逐年 增多,广阔农村对电力的需求和服务标准越来越高。 运城万荣县是农业大县,其中苹果种植面积33万余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以上。国网运城供电公司 以苹果产业全链条用电需求为导向,结合苹果二十四节气农时规律,构建"节日有响应,环节有保障, 需求有闭环"的供电服务体系,不断深化"电小田"助农服务品牌。 "'电小田'主动帮助我们解决用电需求,让粮食稳产增收更有信心。"胡天妮说。 立春时节放蟹苗,惊蛰春分喂螃蟹,小暑大暑割草头,白露秋分捞螃蟹。13年前,敢闯敢拼的临猗县薛 公村村民率先引进大闸蟹、小龙虾等水产养殖,昔日贫瘠的荒沟河滩地逐渐变成百姓致富的"聚宝盆"。 池塘养蟹对电力保障的需求极高,"电小田"服务队便结合螃蟹养殖"二十四 ...
开着“飞机”去种田
金融时报· 2025-05-20 11:13
农业机械化发展 - 山东蓬莱种植大户孙亮祖通过土地流转将零散小块土地整合为765亩规模化农田,并投资150万元购置80余台大中型农业植保机械,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 [1] - 机械化作业显著提升效率,麦收季农机服务覆盖周边2500余亩农田,带动40多户劳动力就业,年产优质玉米与小麦突破13万斤 [2] - 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成为新趋势,具备40公斤载重、190公斤/分钟推料速度、9米播幅等性能,可减少作物损耗并替代人工完成撒药、播种、浇水等作业 [2] 智慧农业转型 - 孙亮祖在果蔬食品博览会上引入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通过APP远程操控实现"轻快活"式田间管理,计划开展小麦、玉米与大豆联合种植 [2] - 烟台农商银行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智慧农业融合,提供选苗育种、农机购置、农资采购等全周期链式金融服务 [3] 金融支持农业 - 蓬莱农商银行3天内发放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决孙亮祖种苗化肥采购资金缺口 [3] - 烟台全市农商银行涉农贷款达1087.75亿元,较年初新增17亿元,通过绿色通道极速审批春耕贷款,建立播种-仓储全流程跟踪服务体系 [3] - 长岛、栖霞农商银行开设专属服务窗口,保障春耕备耕资金结算需求 [3] 农业风险与应对 - 规模化种植面临自然灾害风险,例如大旱导致520亩土地仅收获1.4万斤麦子,次年通过农商银行贷款打10口机井解决灌溉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