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
搜索文档
吃出新平衡,从植物蛋白开始的每一次餐桌改变
中国食品网· 2025-05-22 14:14
肥胖与体重管理趋势 - 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预计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预计达31.8% [1] - 国家卫健委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倡导"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主题,鼓励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及"增豆、加奶"策略 [1] - 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持续攀升,2030年高BMI将影响近30亿成人(占全球成年人口50%) [2] 科学减重原理与实践 - 控制总能量摄入是关键,减肥时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500~1000kcal,男性建议1200~1500kcal/d,女性1000~1200kcal/d [2]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提供三档日摄入热量控制区间(1200kcal、1400kcal、1600kcal)并分季节制定食谱 [3] - "饥饿式减肥"会优先分解肌肉,降低基础代谢,科学减重需保障蛋白质摄入并配合力量训练 [3] 蛋白质摄入与植物蛋白优势 - 成年女性每日蛋白质建议摄入55克,男性65克 [6] - 大豆蛋白含完整必需氨基酸,与谷物互补可提升蛋白质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鼓励多吃大豆类食品 [9] - 植物蛋白不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提供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13] 植物基食品行业动态 - 2024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鼓励开发多样化大豆制品 [9] - 星期零推出鸡蛋豆腐、核桃豆干等餐饮端产品,以及口袋沙拉棒、海苔豆腐等零售端零食,海苔豆腐每100克蛋白质含量超12克 [9][11] -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植物蛋白摄入与健康寿命延长相关,麦吉尔大学研究证实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降低慢性病风险 [13] 健康饮食社会推动 - Blue Zones组织提出长寿饮食指南,建议95%饮食来自植物性来源,豆类为最健康蛋白质 [13] - 政策倡导、企业创新(如星期零开发植物基食品)共同推动健康饮食从认知转向行动 [14]
见识“美国人大屁股”,才懂“体重管理”有多火,原来咱妈催你“减肥”有道理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2 12:21
美国肥胖现象 - 美国成年人体重指数(BMI)超过30的人数高达7800万,肥胖率高达41.9% [5] - 美国每年因肥胖导致的死亡人数在15万到30万之间,超过因枪支暴力死亡的人数 [5] 肥胖的根本原因 - 现代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大幅降低粮食价格,使吃饱饭变得轻而易举 [7] - 大企业垄断农业后引导改变饮食习惯,玉米产业链主导食品工业 [8] - 糖和高果糖浆泛滥,糖油混合物导致热量爆表 [9] - 家庭结构不稳定,父母缺乏营养知识,孩子养成垃圾食品依赖 [9] 社会治理问题 - 美国人均医疗支出高达人民币9.6万元,是中国的16倍,但人均寿命只有78岁,比中国低0.6岁 [10] - 部分内陆州人均寿命不到70岁,与越南、伊拉克相当 [10] 减重策略与市场 - 美国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尝试过减肥 [11] - 礼来公司和诺和诺德在GLP-1减肥产品研发和生产领域拥有巨大市场份额 [13] - 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投行预测减重药物市场在2030年前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市值 [15] - 特朗普政府推行处方药"最惠国"定价政策,目标让美国药价最多下降80% [16] 个性化体重管理平台 - Noom、WeightWatcher等平台提供科学饮食和运动的一对一建议 [17] - Noom在虚拟教练公司中使用率最高,占比31% [18] - MyFitnessPal等App专注于主动监测卡路里、运动和营养信息,平均下载量高达一百五十万次 [19] - ZOE基于血液监测实现营养管理,提供个性化饮食规划 [21]
全民营养周|体重管理就要少吃吗?这三类食品可以增加摄入
央视网· 2025-05-21 23:31
健康饮食核心建议 - 倡导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每天新鲜蔬菜至少300克且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每天新鲜水果200~350克 每周蔬菜水果种类需达10种以上 [2] - 全谷物摄入建议 成年人每天50~100克 需保留完整籽粒结构如糙米燕麦等 一日三餐至少一餐含全谷物 [3] - 水产品摄入建议 每周鱼虾贝类1~2次约300~500克 鼓励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适当增量 [5] 体重管理关键措施 - 需保持能量负平衡 摄入量需低于消耗量 但不可极端节食 需维持食物多样化 [8] - 每日食物种类需达12种以上 每周25种以上 需调整碳水化合物结构 增加全谷物减少精制糖类 [10] 营养补充剂使用指引 - 不提倡用营养补充剂替代膳食 食物中微量营养物质吸收更高效且副作用较少 [11][12] - 特殊人群如孕产妇需在专业指导下补充 需确保剂量持续性和连贯性才能见效 [14] 全民营养周背景数据 - 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达51.2% 若不干预2030年将突破70% [6] - 今年主题聚焦"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强调合理膳食与体重管理不冲突 [6][8]
国家喊你减肥实际上是在为你省大钱!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1 12:03
肥胖问题现状与趋势 - 2025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 [4] - 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达31.8% [4] - 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8%,肥胖率14.1%,肥胖人群中22.8%患三种及以上代谢疾病 [5] - 7-18岁儿童肥胖率从1985年0.1%激增至2014年7.3%,2017-2019年8-13岁儿童肥胖率达历史新高 [7] 肥胖引发的健康风险 - 肥胖会扰乱血糖、血脂和血压代谢平衡,损害心血管、内分泌、肝脏和肾脏系统 [5] - 2019年中国因高BMI导致的死亡主要集中于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肾病 [7] - 肥胖与乳腺癌、肝癌、肾癌等癌症密切相关,对女性影响尤为突出 [7] - BMI超标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肿瘤等慢性病连锁反应 [7] 肥胖的经济负担 - 中国肥胖者年均医疗花费639美元,超重者607美元,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8] - 45岁以上超重/肥胖者超额医疗支出占个人医疗费用的6.48%-7.28% [8] - 超重和肥胖直接医疗费用占中国年度医疗总支出的近4% [8] 体重管理的积极影响 - 体重减少5%-10%可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等疾病风险 [10] - 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和及时干预可实现健康改善,无需高价药物或激进手术 [10]
每4个杭州小伢儿中 至少有1个“小胖墩”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47
中小学生健康状况 - 2024年杭州市中小学生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4.7%和12.2%,合计达26.9%,即每4个学生中至少有1个超重或肥胖[1] - 近3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总和持续在25%-27%高位徘徊,同时营养不良率为8.8%且连续3年呈上升趋势[2] - 女生营养状况优于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比例均低于男生[2] 居民营养现状 - 杭州市居民总体超重肥胖率(含中心性肥胖)已超过40%,其中男性超重肥胖率超过50%[2] - 2024年杭州居民每日盐摄入量降至8克,禽畜肉摄入量降至150克(较2023年减少约100大卡能量摄入)[5] - 蔬菜摄入量回落至2023年水平,全谷物、薯类、奶类和豆类摄入量持续处于低位[5] 体重管理科学方法 - 儿童青少年BMI界值随年龄变化,65岁以上老年人理想BMI应保持在20-26.9[4] - 体脂率比BMI更能准确反映肥胖情况,BMI正常人群中15%存在中心性肥胖[4] - 减重需控制总能量摄入但需适度,儿童需保障生长发育营养,老年人需保证蛋白质和钙摄入[5] 行业数据对比 - 全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19.0%,预计2030年可能升至31.8%[2] - 我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即半数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2]
阿伯食管癌术后进补虫草致营养不良?广医肿瘤医院专家提醒,合理营养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
南方农村报· 2025-05-20 17:35
肿瘤患者营养管理 - 体重管理是贯穿肿瘤全程治疗的生命线,合理营养可提升治疗效果[9][10] - 普及"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对癌症防治重要,饮食需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食物,运动需规律[11][12][13] - 术后营养需科学合理,高价补品如虫草无明确抗肿瘤功效,均衡饮食才是核心[14][15][16][17][18][19][20][21][22][23][24] 营养误区与科学指导 - "饥饿疗法"是认知误区,肿瘤细胞会掠夺式消耗体内营养,盲目节食会加速病情恶化[28][29][30][31][32][33][34][35] - 无需盲目忌口"发物",大部分"发物"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素,可增强免疫力[42][43][44][45] - 需严格限制的食物包括加工肉、腌制烟熏烧烤食品、高盐高糖高脂食物及酒精饮料[40][41] 体重管理与癌症风险 - 肥胖与13种癌症风险正相关,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超重患者癌症复发率更高[49][50][51][52] - 需科学调节体重,超重者减重,过轻者增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56][57] - 合理膳食需食物多样化,荤素粗细搭配,高蛋白饮食,多蔬果,限糖限酒[58][59][60] 运动与生活方式 - 运动有助于改善食欲、消化功能和肌肉衰减,建议每周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61][62][63][64]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饮食富含全谷物、蔬果、豆类,多喝水,限糖限酒,保持健康体重[66][67][68][69][70][71][72][73] 专家背景 - 黄瑜芳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营养工作近二十年,擅长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75][76][77] - 担任中国营养学会肿瘤营养管理分会委员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78][79][80]
“轻断食”“戒晚餐”“断碳水”真能减肥?官方最新版减重指南权威发布!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0 16:52
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 -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及部分癌症 [7] -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胖瘦的常用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² [7] -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8.5至24,BMI在24到28之间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则定义为肥胖 [8][13] 减肥误区分析 - 过度节食不科学,轻断食不等于完全不吃饭,需保证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摄入 [9] - 不吃晚餐无法有效减肥,长期不吃晚餐可能导致热量优先转化为脂肪,恢复晚餐后体重易反弹 [9] - 完全断碳水短期内体重下降明显,但难以长期坚持且可能伤害身体,如影响大脑供能 [10] - 单靠增加运动量不控制热量摄入难以减重,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肌肉损伤或四肢变粗 [10] 科学运动建议 - 低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游泳等)适合大多数肥胖人群及儿童、中老年人 [11] -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爬山、跳绳、舞蹈等)适合体力较好的年轻人,膝关节不好者需慎选 [11] - 抗阻运动适合体力较佳的年轻人及轻中度骨质疏松患者,柔韧和平衡训练(太极、瑜伽等)适合大部分人群 [11] 国内审批减肥药物 - 我国仅有5种获批减肥药物: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 [12] - 药物减肥适用标准:BMI超过28且生活方式干预后体重下降不足5%,或BMI超过24合并并发症 [12] - 药物减肥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停药后体重易反弹 [12]
饭后刷牙、减油、用蓝色餐具……记住这6条减肥冷知识帮你减肥
贝壳财经· 2025-05-19 18:31
国家体重管理战略与行业影响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委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 将肥胖防控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1] - 各大医院体重管理门诊需求激增 相关话题频登热搜反映社会关注度攀升[1] 居民饮食结构与健康风险 - 中国居民脂肪平均供能比为推荐值的119% 糖摄入量仅为推荐值的19% 高油饮食是肥胖主要风险因素[2] - 长期高油饮食增加超重肥胖风险 同时提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2] 体重管理行为学研究 - 使用蓝色餐具可使食欲降低40% 小号碗盘能减少15%进食量和20%单顿热量摄入[4] - 每日刷牙三次以上人群肥胖率更低 口腔清新感可抑制进食欲望[3] 营养补充与减肥方式 - 80%肥胖人群缺乏至少两种营养素 需增加全谷物、杂豆、薯类和蔬果摄入并保证饮水[5] - 每月减重2-4公斤为宜 需配合力量训练和优质蛋白补充以防止皮肤松弛[6] 代糖产品市场定位 - 在总膳食不变前提下 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减少能量摄入 但非独立减肥手段[7] - 中国对代糖有明确管理规范 按规定使用不危害健康 但需避免夸大其减肥效果[7]
国家喊你减肥啦!还不行动起来响应国家号召?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9 12:06
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提出将持续推进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4][6] -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超重和肥胖率达31.8% [8] - 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 [8] 科学减重方法 饮食管理 - 国家卫健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控制总能量摄入并保证营养均衡,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为3:4:3 [10] - 主食应以全谷物为主,增加粗粮摄入,减少精制米面;优先选择低脂肪食材如瘦肉、鱼虾,奶制品推荐低脂或脱脂品种 [10] 运动建议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配合2-3次抗阻训练 [11] - 中等强度运动心率为100-140次/分钟,高强度运动心率超过140次/分钟 [11] 睡眠与医疗干预 - 建议肥胖人群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以避免内分泌失调和脂肪代谢异常 [12] - 肥胖被视作慢性病,医疗干预包括专业减重门诊和药物疗法,如GLP-1类药物玛仕度肽即将获批 [13] 创新药物进展 - GLP-1类药物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在24周治疗后体重降幅超15%的双靶分子,48周后与安慰剂组差异达18.6% [13][14] - 玛仕度肽20周内减重最高可达21%,效果媲美代谢手术,具有多重代谢获益包括降糖、降血脂等 [13][14] 国际研究与案例 - 《柳叶刀》发布四类减重方式及五大体重管理要点,全球近9亿人肥胖 [17] - 梅奥诊所案例显示2周可减重9斤,提供高效饮食管理方案 [18]
肥胖正在喂养癌细胞?别不信!
北京青年报· 2025-05-19 06:32
肥胖与肿瘤的关系 - 肥胖与13种癌症风险正相关,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2] - 全球超重成年人达26亿,肥胖者达8.8亿,中国成年人超重率54.4%,肥胖率18.9% [2] - 肥胖通过慢性炎症、激素失衡、代谢异常等机制促进肿瘤发生 [3][4] 肥胖促进肿瘤的生物学机制 - 脂肪组织分泌异常细胞因子(如瘦素、TNF-α、IL-6),导致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 [3] - 肥胖者CRP浓度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CRP每升高1 mg/L结直肠癌风险增加25% [3] - 肥胖女性绝经后脂肪细胞生成雌激素占全身50%-100%,BMI每增加5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升高12% [4] - 肥胖者胰岛素水平比正常人高2-3倍,BMI≥30的胰腺癌患者死亡率高40% [4] 与肥胖高度相关的肿瘤类型 - 结直肠癌:肥胖增加腺瘤和癌变风险,同时增加结肠镜漏诊率 [6] - 乳腺癌:肥胖者肿瘤侵袭性更强,对化疗和放疗敏感性更低 [6] - 肝癌/胰腺癌: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癌和胰腺癌预后较差 [6] - 子宫内膜癌:肥胖导致高雌激素微环境,促进子宫内膜癌变 [6] 体重管理的防癌策略 - 饮食建议:低热量(男性1200-1500千卡/日,女性1000-1200千卡)、低反式脂肪、高纤维,每周红肉≤500克,加工肉类≤150克 [9] - 运动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2-3次力量训练 [9][10] - 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和心理平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