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值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海顺新材: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新浪证券· 2025-10-30 18:13
核心业务进展 - 铝塑膜产品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50% [1] - 铝塑膜客户主要集中在3C软包电池领域 公司计划持续拓展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 [1] - 公司正通过增强产品竞争力 拓展新销售渠道 加强品牌宣传及提升客户服务等策略应对市场竞争 [1] 研发投入方向 - 公司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主要用于研发材料款项及人员薪酬 [2] - 研发重点投向新产品高端医用膜材和电子膜材 [2] - 部分新产品已通过客户认证 进入产业化阶段 [2] 市值管理与股东关切 - 公司表示股价受市场环境 行业趋势 公司经营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 [2] - 公司已通过股份回购 现金分红 员工持股计划等措施增进市场信心 [2] - 公司澄清此前公告的1.8亿元系银行审批授信额度 非实际到账金额 [2] 财务与战略细节 - 公司在新消费及新能源市场取得积极进展 消费类膜产品及新能源领域铝塑膜销售收入均实现较好增长 [2] - 客户群体进一步扩大 [2] - 公司将继续聚焦技术前沿 推动现有产品工艺迭代与新产品产业化 [2]
蠡湖股份(30069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10月30日)
2025-10-30 17:54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遵循扇形曲线发展逻辑,在保持现有主业稳定的基础上,积极谋求转型,寻找第二、第三发展曲线,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1][2] - 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拓展汽车新能源零部件、机器人零部件及其他精密加工件等领域的开发和制造 [1] - 公司开展新能源、储能、新材料、氢能船舶技术应用等行业的可行性评估开发,为后期业务拓展做好储备 [1] 公司治理与价值管理 - 公司注重发展内在价值,将市值管理与产业经营、资本运作相融合,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内在价值 [2] - 公司与投资者的交流沟通严格遵守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2]
安凯微:回应股价与大盘背离,称经营正常积极推动产品量产
新浪财经· 2025-10-30 17:00
公司股价表现与市场对比 - 公司股价与沪指走势背离,沪指已涨破10年新高而公司股价不断下跌创近期新低 [1] - 投资者质疑公司是否带病上市或经营管理出现问题 [1] 公司经营状况与回应 - 公司经营合法合规且一切正常 [1]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工作,锚定长期价值,积极与投资者沟通并传递公司亮点和优势 [1] - 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1] 研发投入与产品进展 - 公司一直在有序投入研发 [1] - 今年累计推出芯片产品的数量超过过去四年总和 [1] - 芯片产品推出后导入市场并产生经济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 [1] 市场策略与营收展望 - 管理层会积极推动芯片产品逐一尽快实现量产,以扩大营收来源 [1] - 公司旨在平衡部分产品线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的毛利率下降的影响 [1]
华宝新能:公司始终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6:08
公司股价与股东变动 - 公司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1] - 股价受宏观经济环境 行业周期波动 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 存在不确定性 [1] 公司发展战略与经营举措 -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发展战略 持续深耕核心业务领域 [1] - 公司通过优化经营管理 推进技术创新等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 稳步提高盈利水平 [1] - 公司将科学运用合规的市值管理手段 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的关系 [1] 公司价值与股东回报 - 公司全力实现企业价值与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1] - 公司计划以优异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 [1]
中公高科:从两维度开展市值管理,探索回馈投资者最佳途径
新浪财经· 2025-10-30 16:05
公司市值管理策略 - 市值管理从企业自身价值创造和资本市场预期管理两个维度开展[1] - 公司长期专注于主营业务,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盈利能力以提升核心竞争力[1] - 公司上市后规范运行,并实施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1] 股东回报与未来发展 - 公司致力于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升股东回报及社会效益[1] - 公司将根据实际发展状况探索回馈投资者的最佳途径[1] - 公司目标是与投资者共同分享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带来的收益[1]
国机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7.72%
中证网· 2025-10-30 12:39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25亿元,同比下降11.12% [1] - 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为4.93亿元,同比增长19.99%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增长17.72% [1] 主营业务发展 - 汽车工程系统服务深化与比亚迪、小米等客户的战略合作,新签比亚迪匈牙利、泰国项目,中标奇瑞汽车马来西亚CKD工厂项目 [1] - 汽车流通运营服务中标江汽物流比亚迪整车运输项目,开拓零跑售后零部件中欧班列国际运输项目,与北汽福田合作开拓南非商用车市场 [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67亿元,主要投向汽车工程业务 [2] - 开发轻量化组件涂装绿色高效解决方案和AE电芯绝缘涂覆系统解决方案,研发AE机器人随行装配技术解决关键难题 [2] - 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创新项目课题17项,已获批立项5项,荣获2025年度机械工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6项 [2] 行业地位与荣誉 - 荣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营业额排名,工程项目管理营业额位列第36位,工程总承包营业额位列第21位 [2] - 入选ENR和建筑时报2025年度榜单,工程设计企业60强位列第27名,中国承包商80强排名第55名 [2]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荣列2025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百强榜单,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和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并获荣誉 [3] - 制定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明确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原则不少于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5% [3] - 制定股份回购方案,计划使用2,500万元-5,000万元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票并全部注销 [3] 战略展望 - 公司以成就造车人、幸福用车人、让汽车生态更美好为使命,以争创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 [4] - 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围绕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力争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基蓄能 [4]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东进:以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为抓手 努力打造资本市场“三好生”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08:45
公司战略与市值管理框架 - 公司以持续创新为引擎,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为抓手,致力于打造好业绩、好价值、好形象的资本市场形象 [1] - 公司深刻理解市值是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市场体现,是投资者信心的晴雨表,致力于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统一 [1] - 公司构建并实践以价值创造为根基、以价值实现为牵引的市值管理框架,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1] 市值管理具体举措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顶层设计,制定了《市值管理办法》并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将市值管理纳入公司战略管理 [3] - 公司建立了估值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预案,系统规划了通过提升发展质量、优化资本运作、加强投资者回报、强化投资者沟通等多元化举措提升投资价值 [3] - 近十年来,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达2.05亿股,金额约12.66亿元 [3] - 公司在完成2024年2亿元增持计划后,于2025年4月再次推出3亿元至6亿元的新增持计划,目前正在实施中 [3] 股东回报与投资者沟通 - 公司每三年制定股东回报规划,承诺连续三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3] - 自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已超百亿元 [3] - 公司于2025年8月首次提出中期分红预案,计划分红金额超过6亿元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将创新作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4] - 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4] - 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了丁二烯法己二腈核心技术,并在山东投资建设了己二腈及尼龙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破解了己二腈完全依赖进口的困境 [4] - 公司同步布局高温尼龙、长链尼龙、阻燃尼龙等系列高性能尼龙材料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正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4] 管理创新与经营绩效 - 公司通过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压减法人层级、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精益管理等举措,显著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效率和竞争力 [4]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保持稳健增长,增速位居建筑业央企前列 [5] - 公司在国资委多项考核中获评A级 [5]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6:53
股权激励计划归属安排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的第四个归属期设定为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1]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的第三个归属期设定为2025年10月11日至2026年10月10日 [1] - 董事会于2025年10月29日审议通过相关议案,确认上述两个归属期的归属条件已经成就 [2] 股权激励归属具体情况 - 首次授予第四个归属期可归属股票数量为111.4820万股,涉及激励对象135名,授予价格为52.20元/股 [7] - 预留授予第三个归属期可归属股票数量为17.8500万股,涉及激励对象31名,授予价格为52.20元/股 [8] - 上述可归属数量是公司实施2022年权益分派后调整的数量 [6][7] 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处理 - 因4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及3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离职,公司作废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合计6.4260万股 [31] - 因激励对象自愿放弃归属或归属期到期尚未归属,公司作废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股票89.1856万股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股票14.2800万股,合计103.4656万股 [31][32] - 作废处理后,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调整为135人,尚未归属股票数量调整为111.4820万股;预留授予激励对象人数调整为31人,尚未归属股票数量调整为17.8500万股 [33]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1月18日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裁等多位高管将参与 [19][21]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40] - 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旨在提升投资价值和增强投资者回报 [50] 相关程序履行情况 - 本次股权激励归属及作废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 [5][10] -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及独立财务顾问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出具了结论性意见,认为相关程序合规 [13][15]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东进: 以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为抓手 努力打造资本市场“三好生”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05:29
公司市值管理战略 - 公司以持续创新为引擎,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为抓手,致力于打造好业绩、好价值、好形象的资本市场形象 [1] - 公司将市值管理纳入战略管理,制定了《市值管理办法》并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建立了估值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预案 [2] - 公司构建并实践以价值创造为根基、以价值实现为牵引的市值管理框架,致力于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统一 [1]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近十年来,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达2.05亿股,金额约12.66亿元 [2] - 公司在完成2024年2亿元增持计划后,于2025年4月再次推出3亿元至6亿元的新增持计划,目前正在实施中 [2] - 公司每三年制定股东回报规划,承诺连续三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已超百亿元 [2] - 公司于2025年8月首次提出中期分红预案,计划分红金额超过6亿元 [2] 创新驱动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将创新作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3] - 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3] - 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了丁二烯法己二腈核心技术,并在山东投资建设了己二腈及尼龙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 [3] - 公司同步布局高温尼龙、长链尼龙、阻燃尼龙等系列高性能尼龙材料技术研发 [3] 经营业绩与治理效能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保持稳健增长,增速位居建筑业央企前列 [3] - 公司持续深化改革,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压减法人层级、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精益管理等举措提升治理效能 [3] - 公司在国资委多项考核中获评A级 [3]
以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为抓手 努力打造资本市场“三好生”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05:10
公司战略与市值管理框架 - 公司以持续创新为引擎,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为抓手,致力于打造好业绩、好价值、好形象的资本市场形象 [1] - 公司深刻理解市值是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市场体现,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构建并实践以价值创造为根基、以价值实现为牵引的市值管理框架 [1]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顶层设计,制定了《市值管理办法》并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将市值管理纳入公司战略管理,建立了估值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预案 [1] 提升投资价值的具体举措 - 公司系统规划了通过提升发展质量、优化资本运作、加强投资者回报、强化投资者沟通等多元化举措提升公司投资价值的路径 [1] - 近十年来,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达2.05亿股,金额约12.66亿元,并在2025年4月再次推出3亿元至6亿元的新增持计划 [2] - 公司每三年制定股东回报规划,承诺连续三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已超百亿元,并于2025年8月首次提出中期分红预案,计划分红金额超过6亿元 [2] 创新驱动与研发成果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将创新作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 [2] - 公司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成功自主研发了丁二烯法己二腈核心技术,并在山东投资建设了己二腈及尼龙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 [3] - 公司同步布局高温尼龙、长链尼龙、阻燃尼龙等系列高性能尼龙材料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正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3] 管理效能与经营业绩 - 公司通过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压减法人层级、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精益管理等举措,使企业活力、效率和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3]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保持稳健增长,增速位居建筑业央企前列,在国资委多项考核中获评A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