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130亿,大润发宣布卖了
投资界· 2025-01-02 11:22
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股权 - 阿里巴巴子公司及New Retail出售所持高鑫零售78.7%股权,交易金额最高约131.38亿港元,标志着公司战略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一步 [3][5][9] - 阿里巴巴2017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投入224亿港元持股36.16%,2020年追加280亿港元持股72%,累计投资超500亿港元,此次出售亏损超370亿港元 [8][9] - 高鑫零售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试验田,曾进行数字化转型但业绩持续下滑,2024财年中期扭亏为盈后仍被出售 [8][9][14] 高鑫零售发展历程 - 大润发1998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10年以404亿元销售额超越家乐福成为中国超市销量第一,2011年与欧尚合并成立高鑫零售上市,巅峰市值超千亿港元 [13][14] - 2012年起受电商冲击,高鑫零售尝试线上转型但效果不佳,2017年引入阿里巴巴后创始人黄明端离职,2022财年首度亏损 [13][14] - 近年高鑫零售调整策略推出"中润发"和"M会员店",但传统商超衰退趋势未改 [14] 并购市场趋势 - 2024年IPO窗口收窄推动并购活跃度,中国并购基金规模占比不足10%,远低于美国70%,A股上市公司成为并购主力 [15][16] - 当前70%企业考虑出售,20%已行动,但国内并购价格机制不成熟,交易多依赖谈判而非竞价程序 [16] - 德弘资本收购高鑫零售成为2025年并购大年标志性事件,机构预测未来两年将现并购拐点 [5][10][16] 德弘资本背景 - 德弘资本为国际性PE机构,核心团队曾领导KKR及摩根士丹利亚洲业务,投资案例包括中国平安、蒙牛、海尔等龙头企业 [10] - 此次收购高鑫零售体现其跨周期投资策略,为传统零售业注入新资本 [10][11]
巨亏16亿,谁来拯救大润发?
商业洞察· 2024-10-19 15:47
核心观点 - 大润发从传统零售霸主到面临被出售的命运,经历了电商冲击、新零售转型失败等多重挑战 [4][5][6] - 阿里巴巴2017年以224亿港元入股高鑫零售36.16%股份,2020年追加280亿港元投资,但未能扭转大润发业绩下滑趋势 [6] - 2024财年高鑫零售营收725.67亿元(同比降13.3%),亏损16.68亿元(去年同期盈利7800万元) [6] - 潜在买家包括高瓴资本、润泰集团等,但传统商超行业整体衰退趋势未改 [13] 新零售变革 - 阿里2018年将大润发接入淘鲜达、饿了么等平台,推出"大润发优鲜"一小时达服务,但当年营收利润双降 [6] - 2020年引入自助收银、电子价签等技术,与盒马合作"盒小马",尝试中润发、M会员店等新业态 [6] - 2020年销售额1059.89亿元登顶超市百强榜,但2021年起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仅勉强扭亏 [6] - 转型失败主因:失去价格优势、高端化与原有客群错配、仓储会员店布局晚于山姆/Costco等对手 [6][7] 发展历程 - 1996年创立,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2009年以400亿元营收超越家乐福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9] - 2011年与欧尚合并成立高鑫零售上市,市值峰值1278亿港元,份额超沃尔玛 [9] - 2014年投入超10亿元自建电商"飞牛网"失败,2016年首次关店(潍坊门店) [10][11] - 2017年阿里入股前,大润发保持19年未关店记录 [11] 行业现状 - 家乐福中国2019年被苏宁收购,沃尔玛2016-2020年关闭80家门店,2024年上半年关15家 [13] - 永辉超市2024年9月被名创优品63亿元收购 [13] - 全国超市门店数量从2012年11947家降至2020年5340家(降幅55%) [13] - 仓储会员超市市场规模2023年364.1亿元,预计2024年达387.8亿元 [13]
科技公司动荡十八月:铁打的巨头,流水的高层
商业洞察· 2024-10-10 18:03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网腾讯新闻 ,作者孙宏超 深网腾讯新闻 . 腾讯新闻出品栏目,关注科技和TMT领域公司、事件和人物中的故事,探究背后的深层逻辑。 作者:孙宏超 来源:深网腾讯新闻(ID: qqshenwang ) 去年年初,阿里巴巴突然宣布分拆,随后以集团CEO张勇为代表的多位管理者陆续离开一线岗位,中 国互联网行业激烈变动的大幕就此掀开。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淘天集团CEO戴珊、阿里本地生活公司CEO俞永福、盒马鲜生创始人、CEO 侯毅先后离任,淘宝直播甚至在一周内换了两个负责人;同为电商巨头的京东也在同一时间段内失去 了集团CEO徐雷、零售集团CEO辛利军;另外,抖音集团CEO张楠、米哈游董事长、CEO蔡浩宇也先 后辞去现有职务;去年年底,已不担任快手CEO三年的宿华又辞任董事长,该职务由CEO程一笑兼 任。 不过长达一年半的动荡或许远未结束,目前国内科技公司的架构调整仍在继续。阿里巴巴、京东相关 人士都曾对《深网》作者表示,"变动没有停止。" 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接近三十年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发展史中,高管们在离开原有公司后往往选择换 一家公司重新发展,如张勇(盛大)、俞永福(UC)、侯毅(京东)、徐雷( ...
中国零售近七年最大投资案:缺钱的永辉、很勇的名创和 “救星” 胖东来
晚点LatePost· 2024-09-28 20:08
行业格局演变 - 传统商超面临电商、同城配送等多重冲击,行业竞争回归产品和细节,不再强调"新零售"概念[2] - 山姆会员店模式成为行业学习对象,其成功源于商品打磨和全渠道布局,2022年电商订单增速超300%,前置仓订单占比过半[14] - 2023年超市行业集中度提升,沃尔玛中国以1202亿元销售额居首,永辉以855.5亿元位列第二但同比下滑12.7%[19] 永辉超市经营现状 - 连续三年亏损总额超80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63.69%升至88.6%,远超行业64.18%的平均水平[7] - 门店数量从2019年1440家缩减至838家,2023年销售额855.5亿元较2020年峰值1045亿元下滑18%[15][19] - 股价较2018年高点下跌72.2%,市值蒸发780亿元,大股东持续减持[12][13] 资本运作与股东变动 - 名创优品以62.7亿元现金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交易金额仅次于2017年阿里224亿港元投资高鑫零售[2] - 京东累计投资64.3亿元持股13.39%,按2.48元股价计算亏损约30亿元,亏损比例53%[2] - 原股东牛奶国际投资56.71亿元最终亏损16.3%,浮亏9.22亿元[5] 战略调整与转型尝试 - 计划引入"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员工月薪增加1000元至4000元以上,营业时间缩短3小时,70%商品被更换[19][20] - 曾尝试仓储会员店业态但未成功,2018年超级物种业务失败导致80余家门店仅剩4家[18] - 2023年以来出售万达商管、红旗连锁等资产回笼资金超56亿元[13] 名创优品跨界逻辑 - 交易动用25亿元现金占流动资产24%,60%资金通过银行低成本融资完成[6] - 目标整合永辉196亿元家居用品营收与自身IP运营能力,提升自有品牌占比[23] - 创始人叶国富提出打造"万亿零售企业"愿景,认为胖东来模式是传统零售唯一出路[23][24] 竞争环境挑战 - 山姆中国SKU仅4000个(永辉一半),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价格,并实现1小时配送到家[14] - 电商渗透率提升改变消费习惯,达达日均配送200万单中40万单来自山姆[14] - 2023年一季度全国31家超市品牌关闭140余家门店,家乐福中国4年亏损74.66亿元[18]
​晚点财经丨名创优品取代怡和,成永辉超市最大股东;汽车经销商在“价格战”中损失千亿元;英特尔有了两个潜在买家
晚点LatePost· 2024-09-24 18:30
名创优品入股永辉超市 - 名创优品通过俊才国际以62.39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1] - 交易完成后京东系持股比例降至2.94%,交易需获香港联交所无异议确认及市场监管总局批准[1] - 永辉超市部分董事和监事将辞职,交易附带前置条款[1] 电商新零售格局变迁 - 京东阿里2015年分别入股永辉苏宁补足短板,随后自建渠道并投资线下零售[2] - 拼多多和抖音后来通过新消费习惯抢夺市场份额,改变电商格局[2] - 名创优品入股永辉标志着十年前开始的电商新零售实验告一段落[2] 茅台市场动态 - 散装飞天茅台价格跌至2250元/瓶,龙年茅台已破发[3] - 贵州茅台股价年内下跌超25%,公司计划回购30-60亿元股票并注销[3] - 此前公司宣布将每年75%利润用于分红[3] 汽车行业价格战 - 前8个月新车零售因价格战累计损失1380亿元[4] - 经销商进销倒挂最高达-22.8%,同比扩大10.7个百分点[4] - 宝马推出全车系每台1万元补贴,要求完成三季度80%零售目标[5]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蔚来EL8在欧洲五国交付,德国起售价9.49万欧元(约74.7万元)[6] - 上半年蔚来在欧洲累计销售857辆,提供电池租赁方案[6] - 西门子分拆电动车充电业务为独立部门eMobility[9] 半导体行业动向 - 高通和博通有意收购英特尔部分业务,后者市值超900亿美元[7] - 台积电和三星考虑在阿联酋建厂,潜在投资超1000亿美元[8] - 阿联酋芯片产业链基础薄弱且缺水,但资金充足[8] 科技与时尚投资 - 苹果前首席设计师艾维与OpenAI合作开发AI硬件,目标融资10亿美元[10] - Chanel股东和欧莱雅继承人以10亿美元估值投资The Row[11] - The Row由Olsen姐妹创办,主打高端"老钱风"产品[11]
晚点独家丨盒马连续 4 个月盈利,放弃复制山姆
晚点LatePost· 2024-08-07 15:08
新 CEO 在内部至少说了 4 次 "盒马不会被卖"。 文丨陈晶 编辑丨管艺雯 换帅四个月的盒马正在重整军心。我们了解到,6 月盒马全员会上,新任 CEO 严筱磊明确说:"盒马不会 被卖。"类似的话,她在新员工培训会、老员工 "3 年陈""5 年陈" 活动上都说过。 严筱磊还为盒马定下了 3 年后年 GMV 1000 亿元的目标,相比 2023 年要增长 69%,她说,"那时候盒马 已经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零售商,上市也将是自然而然的事。" 手持期权的员工原本预期盒马最快在 2023 年底上市,但去年 11 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盒马上市暂缓,包 括盒马、高鑫零售、银泰在内的阿里线下零售业务多次传出将被出售的消息。 2016 年阿里提出 "五新" 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零售战略。此后四年,阿里以超过 750 亿元的现金和 股票投资盒马、苏宁、三江购物、高鑫零售等多个线下零售业务。 盒马是阿里前 CEO 张勇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一号工程,他对盒马投入精力颇多:参与筹建,早期阶段每两三周 就会和盒马创始人侯毅 讨论业务方向 。 此前有消息称,张勇离任阿里 CEO,加入以并购为主业的晨壹基金担任管理合伙人后,曾试图推动晨 ...
润本股份:润本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10-10 19:32
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6069.00万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5%,发行后总股本40459.3314万股[6][33] - 每股发行价格17.38元,市盈率45.56倍,市净率4.15倍[33] - 募集资金总额105479.22万元,净额97122.85万元[34]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9.04%,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29.99%[52]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82542.02万元,营业收入85608.92万元,净利润16004.49万元[52]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57914.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93%[60]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87000 - 92000万元,较2022年1 - 9月增长27.72% - 35.06%[63] 用户数据 - 2019 - 2022年天猫、京东平台直营店铺年购买用户数由537.95万人增至1041.22万人[48] 市场情况 - 2021年中国零售电商平台份额中,淘系为52%,京东为20%[23][70] - 我国驱蚊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01.70亿元,2017 - 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56%[45] - 2022年驱蚊线上市场规模约18.27亿元,线上渗透率约24.50%,2022 - 2027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15.38%[45] 股权结构 - 发行前赵贵钦与鲍松娟夫妇合计控制公司85.38%的股份表决权[156]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JNRY VIII持有发行人10%的股权[15][160] - 发行后卓凡投控持股44.58%,赵贵钦持股17.92%[173] 公司架构 - 公司有8家全资子公司,无参股公司及分公司[140]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设董事长1名[187]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193] 其他 - 公司面临行业驱动因素变化、品牌声誉受损、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26][28][29] - 2020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2%、2.34%、2.28%[57]
德尔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5-10 20:48
发行相关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9,231.2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0%,发行后总股本46,156.25万股[9][43] -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14.81元,发行市盈率37.91倍,发行市净率2.55倍[9][43][44] - 2022年发行前每股净资产3.91元,发行后每股净资产5.80元;发行前每股收益0.49元,发行后每股收益0.39元[43] - 募集资金总额136,714.81万元,净额123,110.94万元[44] - 发行费用概算13,603.86万元,保荐及承销费用8,967.71万元、审计及验资费2,793.21万元等[44] - 2023年5月4日刊登发行公告和定价公告,5月5日申购和缴款,5月18日股票上市[44][45]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飞利浦品牌产品销售收入为69,701.36万元、98,102.63万元和161,794.1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1.35%、32.34%和49.03%[31] - 报告期内华帝品牌产品收入分别为17,980.41万元、19,945.42万元和10,322.6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09%、6.58%和3.13%[31] - 2020 - 2022年,米家ODM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27,113.33万元、64,394.59万元和60,773.31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2.19%、21.23%和18.42%[38] - 2020 - 2022年,米家ODM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49%、10.63%和11.17%[38]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329,996.24万元,营业收入330,664.57万元,净利润18,595.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052.19万元[49][55] - 2022年资产总额306,765.3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4,451.43万元,资产负债率42.22%[55]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031.4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52元,稀释每股收益0.52元[55]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751.72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70%[5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区间为63,000 - 73,000万元,同比增长0.53% - 16.49%[57] - 预计2023年1 - 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2,100 - 2,420万元,同比增长4.55% - 20.49%[57] - 预计2023年1 - 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区间为1,900 - 2,170万元,同比增长0.86% - 15.19%[58] 专利情况 - 截至2023年2月28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持有1,494项境内主要专利及19项境外主要专利[68]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佛山市飞鱼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蔡铁强[17][40] - 天津金米占本次发行前公司股份的2.37%[38] - 上海磐茂、金镒投资、达晨创投分别持有发行人8,750万股、1,050万股、210万股股份,占比分别为23.70%、2.84%、0.57%[42] - 发行前公司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34,227.06万股,占比92.69%[139] - 发行前外资股东Euro Fancy持股1400万股,持股比例3.79%;Generation HK持股816.66万股,持股比例2.21%;合计持股2216.66万股,持股比例6.00%[142] 募集资金投向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146,447.55万元,投向智能家电制造基地项目123,798.18万元、研发品控中心建设项目12,683.94万元、信息化建设项目9,965.43万元[62] 其他 - 报告期内,公司线上销售收入分别为137,154.59万元、150,705.64万元和178,960.7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68%、49.68%和54.23%[74] - 2020 - 2022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5,490.46万元、50,199.15万元和49,808.9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4.29%、30.22%和25.27%[79] - 2020 - 202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2,715.74万元、1,969.46万元和2,162.56万元,占当年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7.11%、3.78%和4.16%[81] - 2020 - 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33,536.44万元、29,879.53万元和47,508.53万元,占各年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2.96%、17.99%和24.10%[82] - 2018年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取得上海水护盾100%股权和香港水护盾100%股份,系非同一控制下重组[109] - 收购上海水护盾100%股权支付受让对价33,440.76万元,收购香港水护盾100%股份支付受让对价2048.95万美元[111][112]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14 20:5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14日,法定代表人为邓嵘,注册资本12,913.03万元[31] - 控股股东为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31] - 公司主要从事口腔护理用品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登康”“冷酸灵”等品牌[37] 业务数据 - 报告期各期“冷酸灵”品牌在抗敏感牙膏细分领域线下市场份额占比稳定在60%左右[22][38][49][95] - 2021年冷酸灵牙膏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四、本土品牌第二;牙刷位居行业第五、本土品牌第三;“贝乐乐”儿童牙刷、牙膏零售额份额分列儿童品类行业第三、第五[38] - 报告期各期公司经销模式收入分别为81,572.38万元、88,245.57万元、93,041.48万元和47,379.60万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6.63%、85.88%、81.61%和77.70%[25][96] 财务数据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61,069.33万元,2021年为114,252.48万元,增幅10.97%[58] - 报告期内净利润分别为6,316.30万元、9,524.03万元、11,885.91万元和5,813.11万元[59] - 2022年1 - 6月营业利润6,725.24万元,2021年为13,609.28万元,增幅23.64%[60]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92,476.4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96,370.51万元[64]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49.66%,2021年12月31日为47.32%[6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45元,2021年为0.92元[64]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6%,2021年为21.52%[64]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66,247.80万元,同比增长10.58%[70]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01,794.23万元,同比增长5.63%[70] - 2022年7 - 12月营业收入70,263.70万元,同比增长13.11%;1 - 12月营业收入131,333.03万元,同比增长14.95%[71] - 2022年7 - 12月营业成本42,573.62万元,同比增长19.10%;1 - 12月营业成本78,138.86万元,同比增长18.13%[71] - 2022年7 - 12月净利润7,648.00万元,同比增长19.22%;1 - 12月净利润13,461.11万元,同比增长13.25%[71] 发行相关 - 本次拟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4,304.3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7,217.38万股[8][35] - 发行方式为网下向询价对象配售与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或其他监管认可方式,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36] - 拟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8] 未来展望 - 公司正开拓口腔大健康全产业链市场,加快数字化转型[40]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已参与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取得191项国内授权专利[38] - 公司于2009年成立“冷酸灵牙齿抗敏感研究中心”,拥有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38] 股权结构 - 发行前轻纺集团持股10301.23万股,占79.77%;温氏投资持股1045.69万股,占8.10%;本康贰号持股636.02万股,占4.93%;本康壹号持股631.32万股,占4.89%;重庆百货持股298.77万股,占2.31%[165][166][167][168] - 发行后轻纺集团持股10301.23万股,占59.83%;温氏投资持股1045.69万股,占6.07%;本康贰号持股636.02万股,占3.69%;本康壹号持股631.32万股,占3.67%;重庆百货持股298.77万股,占1.74%[165]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01 17:16
发行信息 - 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9231.2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发行后总股本不超46156.25万股[11][43][132][133] - 每股面值1元,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11]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11] 公司架构 - 实际控制人是蔡铁强,控股股东是飞鱼电器[19] - 公司拥有28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公司、3家分公司[126] - 组织架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等,下设三个事业部和九个职能中心[123] 业绩数据 - 2022年预计营业收入310000 - 364100万元,同比增长2.05% - 19.86%[56] - 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7100 - 20900万元,同比变化0.55% - 22.89%[56] - 2022年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16200 - 19800万元,同比变化3.62% - 26.65%[56] - 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4.43%,基本每股收益0.16元,稀释每股收益0.1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5%[54] - 报告期内飞利浦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0850.86万元、69701.36万元、98102.63万元和72904.21万元,占比分别为20.38%、31.35%、32.34%和48.15%[34] - 报告期内华帝品牌产品收入分别为12352.76万元、17980.41万元、19945.42万元和5902.58万元,占比分别为8.16%、8.09%、6.58%和3.90%[34] - 2019 - 2022年1 - 6月米家ODM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7182.15万元、27113.33万元、64394.59万元和21985.83万元,占比分别为4.74%、12.19%、21.23%和14.52%[41] - 2022年1 - 6月家居环境类产品收入70651.84万元,占比46.66%[47] - 2022年1 - 6月吸尘清洁类产品收入54501.63万元,占比35.99%[47] - 2022年1 - 6月水健康类产品收入45779.27万元,占比30.23%[47] 市场与风险 - 产品销售受“双十一”等活动和季节影响,业绩有季节性波动[69] - 公司面临创新、商标许可、直播带货、发行失败等风险[31][32][33][36][91][92] - 2019 - 2022年1 - 6月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5.69%、11.44%、15.26%和12.34%[89] 收购与合作 - 2018年收购飞鱼品牌、上海水护盾、香港水护盾,获飞利浦商标许可[20][104][105][106][107][109] - 2018年控股子公司华聚卫浴与华帝股份达成品牌授权合作[33] 研发与专利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持有1197项境内主要专利及19项境外主要专利[66]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飞鱼电器直接持股36.97%,实际控制人蔡铁强间接控制44.61%,蔡演强直接持股8.65%[127] - 本次发行前总股本36925万股,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92.69%,外资股东持股6.00%[134][137] 人员与激励 - 公司董监高及核心人员共11名,2020 - 2022年薪酬总额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74% - 6.21%[156][157][159][160][178] -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8名激励对象间接持有发行人0.8333%权益[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