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行情
搜索文档
会员日 | 市场沸腾时,更需专业“导航仪”,助您把握牛市机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2 14:21
市场行情 - 沪指站上3728点创十年新高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76万亿元 [1] - 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超两万亿 [1] 会员日活动 - 活动时间为即日起至8月27日23:59 [11] - 推出三大主题组合包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4] 投资入门包 - 包含智解财经周卡特惠价9.9元 [6] - 提供智能工具和精选内容体验 [6] 行业深度包 - 包含《研报金选》和智享会员月卡特惠价398元(原价486元) [8] - 深度研究与智能工具结合助力行业轮动和个股选择 [8] 财富管理包 - 包含《研报金选》和《投资秘籍》特惠价558元(原价656元) [9][11] - 支持全球资产配置和宏观经济分析 [11] 开学季优惠 - 年度数字会员优惠价158元(原价188元) [12] - 年度纸刊订阅优惠价399元(原价480元) [12] - 年度Pro会员优惠价458元(原价588元) [12] 附加优惠 - 经典单本杂志特价19.9元(原价48元) [14] - 提供会员专属群加入机会 [15]
客户量成倍激增,散户、外资加速涌入A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8:31
A股市场热度与投资者行为变化 - A股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达到2.1万亿元以上 上证指数站稳3700点后继续上攻3800点 市场向上趋势逐步确立 [1] - 咨询股票投资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成倍增长 证券投顾机构客户流量同比增长约50% [1] - 投顾行业头部公司九方智投控股股价自8月初以来上涨37% [1] 投顾行业规模与结构 - 盈米基金投顾签约客户数超50万 总投顾规模超470亿元 其中权益占比66% [4] - 盈米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规模从6月末约430亿元增长至8月15日超470亿元 [4] 投资者行为特征与困惑 - 超68%投资者反馈无法判断买卖时点 在科技股快速轮动中频繁调仓错失主线行情 [5] - 信息过载导致决策瘫痪 自媒体和碎片化资讯轰炸使投资者收到矛盾研报不敢操作 [6] - 约30%-40%投资者在指数创新高行情中未赚到钱 主要困惑是如何找到投资方向 [6] 外资流入与配置趋势 - 全球主动型共同基金对中国市场配置比例升至6.4% 海外资金仍有较大增配空间 [13] - 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A股资金达110亿美元 远超2024年全年的70亿美元 [13] - 北向资金估算净流入A股121亿元 较前一周32亿元大幅增长 其中灵活型外资净流入52亿元环比增长近两倍 [13] - 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持仓量从2024年末190.83亿元上涨至244.75亿元增长约三成 加仓重点为科技与新能源股票 [13] 市场结构特征与投资策略 - 市场呈现结构分化板块轮动特征 仅30%龙头股持续走强 40%个股横盘震荡 30%可能阴跌 [7] - 投顾机构建议避免追高拥挤赛道 控制权益仓位不超过70% 利用ETF参与轮动降低个股波动风险 [11] - 采用定投方式平滑成本避免情绪化择时 坚持为合理期限资金创造盈利空间的原则 [6][11] 专业投顾服务需求增长动因 - 投资者行为变化:A股市场波动加大使普通投资者意识到自行操作风险 转而寻求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中长线策略专业服务 [3] - 市场带动效应:交投活跃时投资机会增多但信息过载 客户希望通过专业投顾过滤资讯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3]
客户量成倍激增,散户、外资加速涌入A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8:24
A股市场热度与投资者行为变化 - A股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达到2.1万亿元以上 融资资金持续活跃 上证指数站稳3700点后继续上攻3800点 市场向上趋势逐步确立[2] - 证券投顾机构客户流量同比增长约50% 咨询股票投资的客户数量呈现成倍增长 签约客户数量不断增加[2] - 九方智投控股股价自8月初以来上涨37% 反映投顾行业头部公司受市场追捧[2] 投资者需求与行为特征 - 普通投资者因市场波动加大转向寻求专业服务 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中长线策略方面需求突出[3] - 超68%投资者反馈无法判断买卖时点 部分客户在科技股快速轮动中频繁调仓错失主线行情[5] - 信息过载导致决策瘫痪 自媒体和碎片化资讯轰炸使投资者收到矛盾研报不敢操作[5] - 约30%-40%投资者未赚到钱 主要诉求是如何抓住市场主流和确定投资方向[5] 基金投顾业务发展 - 盈米基金投顾签约客户数超50万 总投顾规模超470亿元 其中权益占比66%[4] - 较今年6月末的430亿元投顾规模实现增长 显示基金投顾业务持续扩张[4] - 基金投顾坚持不参与短期题材炒作 执行"寻找长期上涨资产 逢低定投"策略[6] 外资流入态势 - 全球主动型共同基金对中国市场配置比例升至6.4% 海外资金仍有较大增配空间[11] - 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A股资金达110亿美元 远超2024年全年的70亿美元[11] - 北向资金估算净流入121亿元 较前一周32亿元大幅增长 其中灵活型外资净流入52亿元 环比增长近两倍[11] - 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持仓量从2024年末190.83亿元上涨至244.75亿元 增长约三成 加仓重点为科技与新能源股票[13] 投资策略建议 - 慢牛行情呈现结构分化特征:30%龙头股持续走强 40%个股横盘震荡 30%可能阴跌[8] - 建议初入市者把握四大原则:拥抱长期主义 善用专业工具降维决策 严守风控铁律 保持良好心态[8] - 控制权益仓位不超过70% 留部分资金在固定收益及另类配置做风险对冲 利用ETF参与轮动降低个股波动风险[9] - 采用定投方式平滑成本 避免情绪化择时 不参与短期题材炒作[6][9]
“慢牛”中的变与不变:券商积极营销,投资者温和开户
北京商报· 2025-08-21 22:4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 盘中最高达3787.98点 收盘报3771.1点 日涨幅0.13% [1][3] - A股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8月21日两市合计成交额达2.42万亿元 [1][3] - 三大股指月内涨幅显著 截至8月21日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分别上涨5.54% 8.27% 11.47% [3] 券商营销策略 - 多家券商推出7×24小时线上开户服务 并通过App开屏页 首页推送开户指引及福利权益 [4] -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网上开户全指南 东吴证券推出新客理财福利 华泰证券提供价值2628元新客权益 [4] - 针对存量客户 券商上线账户找回 密码重置 银证转账及两融账户开通等便捷服务 [4] 佣金价格竞争 - 新客开户佣金率跌破"万1" 部分券商提供万分之0.854股票佣金及万分之0.6基金佣金 [6] - 监管明确要求每笔交易佣金不足5元按5元收取 "免五"宣传涉嫌违规 [6] - 佣金下降反映行业从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模式转型 通过价格竞争吸引客户 [6]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开户数量增长温和 7月A股新开户195.4万户 环比增长19.29% 但远低于2024年10月的683.97万户 [8] - 投资者趋于理性 未出现线下营业部蜂拥开户情况 交易量提升为主要变化 [8] - 国金证券表示存量客户活跃度提升 营业部业务办理量及咨询量增长 [7] 券商服务升级 - 券商加强系统承载能力 国金证券通过AI投顾及智能投资工具提供全生命周期财富管理方案 [9] - 重点服务年轻客群 "90后"和"00后"在近期开户中占比显著 通过抖音 B站等平台建立连接 [10] - 常态化维护系统容量及数字化风控能力 为长期牛市做准备 [10] 行业模式转型 - 券商从经纪业务盈利模式转向财富管理模式 通过投教及投顾提供多元化服务 [6][10] - 行业聚焦长期收益体验 通过技术升级与精准服务筑牢根基 [1][10] - 部分券商重点激活休眠客户 打磨存量客户服务 [10]
A股热潮下的投顾业:客户流量激增 头部股价飙涨超3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1:41
行业景气度与客户增长 - 证券投顾行业客户流量同比增长约50% [1] - 咨询股票投资客户数量呈现成倍增长趋势 [1][3] - 签约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1][3] - 头部公司九方智投控股股价自8月初至8月21日上涨37% [1][3] - 盈米基金投顾签约客户数超50万 总投顾规模超470亿 其中权益占比66% [6] - 盈米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规模从6月末约430亿元增至8月15日超470亿元 [6][7] 市场环境与需求驱动因素 - A股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达2.1万亿以上 融资资金持续活跃 [2] - 上证指数站稳3700点后继续上攻3800点 [2] - 投资者行为变化推动需求增长:市场波动加大使投资者转向专业服务 尤其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中长线策略方面 [4] - 市场带动效应推动需求增长:交投活跃伴随信息过载 客户希望通过专业投顾过滤资讯 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4] - 行业呈现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型的趋势 [4] 投资者行为与核心痛点 - 超68%投资者反馈无法判断买卖时点 受情绪驱动追涨杀跌 [9] - 信息过载导致决策瘫痪 投资者收到矛盾研报不敢操作 [9] - 约30%-40%投资者在指数创新高行情中未赚到钱 诉求为如何抓住市场主流方向 [9] - 基金投资者频繁询问"哪个方向涨得猛 能否跟进" 从黄金、纳指到恒生科技均出现大量跟进询问 [10] 机构应对策略与服务升级 - 加强投研能力和AI辅助工具以应对需求飙升 [5] - 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层体系破解择时焦虑 [9] - 推出投研内参 由研究员深入上市公司一线调研 以通俗语言解读复杂逻辑 [9] - 引导用户持有权益类产品平均周期延长至2年以上(行业平均不足6个月) 持有指数和债券基金平均时长超一年 [7] - 执行"寻找长期上涨资产 逢低定投"策略 通过文章、直播、社区问答等形式引导投资者耐心等待机会 [11] - 明确不参与短期题材炒作 坚持为合理期限资金创造盈利空间的原则 [11] 投资建议与市场特征 - 当前为结构分化、板块轮动市场 仅30%龙头股持续走强 40%个股横盘震荡 其余30%可能阴跌 [12] - 建议初入股市投资者把握四条核心原则:放弃一夜暴富想法拥抱长期主义、善用专业工具降维决策、严守风控铁律、保持良好心态 [13][14] - 建议控制权益仓位不超过70% 留部分资金在固定收益及另类配置上做风险对冲 [15] - 建议利用ETF参与轮动降低个股波动风险 采用定投方式平滑成本避免情绪化择时 [15] - 建议根据自身经济情况确定配置资金规模 避免盲目投资 [15]
A股热潮下的投顾业:客户流量激增,头部股价飙涨超3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1:28
行业景气度提升 - 证券投顾行业客户流量同比增长约50% [1] - 咨询股票投资客户数量呈现成倍增长 签约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1] - 九方智投控股股价自8月初以来上涨37% [1][3] 市场交易活跃 - A股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达到2.1万亿以上 [2] - 上证指数站稳3700点后继续上攻3800点 [2] - 融资资金持续活跃 市场向上趋势逐步确立 [2] 行业转型趋势 - 咨询客户和签约客户显著增加反映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型 [4] - 公司加强投研能力和AI辅助工具以应对需求飙升 [5] - 盈米基金投顾签约客户数超50万 总投顾规模超470亿 [6] 投资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意识到自行操作风险 转而寻求专业服务 [4] - 盈米基金用户持有权益类产品平均周期延长至2年以上 [7] - 持有指数和债券基金的平均时长超过一年 [7][8] 投资者面临挑战 - 超68%投资者反馈无法判断买卖时点 [10] - 30%-40%投资者在行情好的情况下未赚到钱 [10] - 信息过载导致决策瘫痪 投资者要求深度解析 [10] 机构应对策略 - 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层体系"破解择时焦虑 [10] - 研究员深入上市公司一线调研 以通俗语言解读复杂逻辑 [10] - 盈米基金明确不参与短期题材炒作 坚持为合理期限资金创造盈利空间 [12] 投资建议 - 建议初入股市投资者把握四条核心原则:放弃一夜暴富想法、善用专业工具、严守风控铁律、保持良好心态 [14][15] - 控制权益仓位不超过70% 利用ETF参与轮动降低个股波动风险 [16] - 采用定投方式平滑成本 避免情绪化择时 [16]
牛市还能走多远?机构预测→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1 16:48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行为 - 当前市场存在散户焦虑情绪,表现为市场上涨时过早卖出,而后因市场继续走强又追回,导致反复操作 [3] - 社交平台上对牛市持续性的讨论出现分歧,部分投资者认为4000点是牛市起点,部分则认为4000点是牛市终点 [2][4] - 部分散户因担忧市场重演2021年从3700点下跌的历史而犹豫是否清仓,且对板块快速轮动和个股高价位感到困惑 [4] 机构对市场走势的预测 -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提出五年周期论,指出年份“逢4逢9”是万得全A指数的底部区域,并推测2027年之前指数将保持上行趋势 [3] - 东兴证券在中期策略中修改判断,认为3400点是行情新起点,A股将步入中长期慢牛,短期有望剑指4000点 [4] - 机构共识认为“慢牛”行情将持续至少一两年,甚至有观点看多至2027年 [2][3] 本轮牛市的驱动逻辑 - 本轮牛市进入第二阶段基于全新逻辑链,中国经济进入低增长低波动时代,企业盈利更倾向于红利分配而非扩大再生产,使股市具备长期持有价值 [5] - 华西证券分析师认为此波慢牛由制度改革、资金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共同驱动 [5] - 与过去依赖经济高速增长和盈利改善的牛市不同,本轮牛市逻辑在于企业内在价值驱动 [5] 国际经验与市场结构变化 - 国信证券分析师复盘美股、印度股市和日股长牛案例,指出其共性为居民持股周期长、换手低,且企业通过分红和回购向市场的回馈长期高于融资 [6] - 成熟市场长牛表明,即使经济增速不高,通过企业盈利改善、宽松货币政策等因素也能支撑股市长期上涨 [6] - 经济增速是新兴市场长牛的重要基本面因素,但并非唯一驱动因素 [6] 居民资产配置与资金流向 - 分析师认为居民存款搬家至权益市场处于早期阶段,一旦资本市场活力激发,将形成资金入市与股市上涨的正反馈效应 [6][8] - 申万宏源分析师指出,2021年以来房地产收益率转负促使居民资金迁出,但多流向低风险资产,权益市场有望成为新的资产配置方向 [7] - 东兴证券认为居民存款搬家空间巨大,结合经济复苏预期和资本市场制度红利,市场有望出现业绩与指数共振的中长期趋势 [8]
牛市还能走多远?机构预测→
第一财经· 2025-08-21 16:33
市场情绪与散户行为 - 散户在牛市中出现焦虑情绪,频繁操作导致亏损,表现为"涨一点就跑,跑了又追"的反复行为 [5] - 社交平台上对牛市结束时间的讨论分歧明显,部分投资者认为4000点是起点,另一部分认为是终点 [3][7] - 部分投资者因2021年3700点下跌阴影而犹豫是否清仓,显示熊市记忆对当前决策的影响 [7] 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测 - 招商证券提出"五年周期论",指出万得全A指数在"逢4逢9"年份处于底部区域,预测2027年前市场保持上行趋势 [6] - 东兴证券调整预期,从年初3800点预测上调至3400点为新起点,认为A股将步入中长期慢牛 [6] - 多家机构共识认为当前"慢牛"行情将持续1-2年,申万宏源指出居民存款搬家现象处于萌芽阶段 [6][12] 牛市驱动因素分析 - 华西证券认为本轮慢牛由制度改革、资金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共同驱动,区别于以往经济高增长模式 [10] - 招商证券指出本轮牛市进入第二阶段,企业盈利分配转向红利而非扩大再生产,形成内在价值驱动 [10] - 国信证券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成熟市场长牛不依赖高增长,可通过企业治理改革和货币政策等多元因素支撑 [11] 资金流动与资产配置 - 居民存款搬家被视为支撑牛市持续的关键力量,当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可能形成正反馈效应 [11][12] - 房地产收益率转负促使资金寻找新配置方向,权益市场有望替代房地产成为居民资产主要配置领域 [12] - 东兴证券强调资本市场制度红利和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将推动业绩与指数共振的中长期趋势 [12]
财富观 | 4000点是牛市终点还是起点?机构看好散户想跑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27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行为 - 当前市场存在显著分歧,机构普遍看好中长期慢牛行情,而散户则因过往熊市记忆普遍焦虑,对牛市持续性存疑 [1][3][4] - 散户投资者在指数上涨至3700点附近时表现出强烈的“疤痕效应”,倾向于涨一点就卖出,导致操作频繁且可能错失行情 [1][3] - 社交平台上对牛市顶部的讨论热烈,观点两极分化,部分投资者认为4000点是牛市起点,另一部分则认为可能是终点 [1][4] 机构对市场的研判与预测 -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提出“五年周期论”,指出年份“逢4逢9”是市场底部区域,并预测从2024年底部算起,指数上行趋势有望持续至2027年 [3] - 部分券商如东兴证券已调高预期,判断3400点是行情新起点,市场短期有望剑指4000点,并步入中长期慢牛 [4] - 机构共识认为本轮“慢牛”行情持续时间至少要到2027年,其动能基于全新的逻辑链,与过去几轮牛市不同 [3][4][7] 本轮牛市的驱动逻辑 - 本轮牛市进入第二阶段,驱动因素从过去的经济高增长或杠杆资金,转变为制度改革、资金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 [6][7] - 核心新逻辑在于中国经济进入低增长低波动时代,企业盈利后更倾向于红利分配而非扩大再生产,使股市具备长期持有价值,行情由上市公司内在价值驱动 [7] - 参考国际经验,美股、印度股市和日股的长牛表明,即使经济增速不高,通过企业盈利改善、公司治理改革等因素也能支撑股市长期上涨 [8] 资金面分析:存款搬家效应 - 居民存款搬家至股市被视为支撑牛市持续的重要力量,目前该进程被认为仍处于早期阶段 [9] - 随着房地产收益率转负,居民资金亟需寻找新的资产配置方向,权益市场有望成为替代房地产的下一站 [9] - 资本市场制度性红利显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望促成居民存款搬家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 [9]
牛市还能走多远?机构预测“至少到2027年”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27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行为 - 上证指数站上3700点并向3800点蓄力,“慢牛”行情成为机构共识,预计行情将延续一至两年[1] - 散户情绪与机构形成反差,社交平台上“这轮牛市什么时候结束”成为焦点,对4000点看法分歧巨大,部分投资者因焦虑和熊市记忆而频繁操作导致亏损[1][3] - 部分券商如东兴证券调高预期,中期策略判断3400点是行情新起点,市场有望剑指4000点并激活场外资金配置热情[3] 牛市周期与预测框架 -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提出五年周期论,以万得全A指数统计,年份“逢4逢9”为底部区域,底部后指数在两年半至3年内创下高点[2] - 基于该框架推测2027年之前指数维持上行趋势,代表机构对A股长期“慢牛”的看好观点[2] - 牛市通常在质疑声中开始,在兴奋中结束,历史数据是预测本轮牛市的重要参考项[2] 当前牛市驱动逻辑 - 本轮中长期“慢牛”由制度改革、资金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共同驱动,进入基于全新逻辑链的第二阶段[5] - 与过去经济高增长高波动不同,当前经济进入低增长低波动时代,企业盈利更倾向于红利分配而非扩大再生产,使股市具备长期持有价值[5] - 国信证券分析师复盘美股、印度股市和日股指出,长牛共性为居民持股周期长、交易换手低,且企业通过分红和回购向市场的回馈长期高于融资[5] 资金面支撑因素 - 居民存款搬家被视为支撑牛市持续的力量,当前处于早期阶段,资本市场活力激发后可形成“资金入市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6] - 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由于房地产收益率转负,居民资金亟需替代资产,权益市场有望成为居民资产配置迁移的下一站[6] -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居民存款搬家空间巨大,叠加经济复苏周期、制度性红利及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市场有望出现业绩与指数共振的中长期趋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