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京津冀企业青年主题思享会举行,青年突击队展示科技创新成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7 21:30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强国兴企 共话未来”2025京津冀企业青年主题思享会暨“青创北京”潮购会,于10月17日在北辰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启动 [1][3] - 活动由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国资委联合天津、河北相关单位共同主办,北辰集团、城建集团、华夏银行等联合承办 [7] - 活动旨在搭建京津冀青年交流合作平台,聚焦科技创新与提振消费两大领域 [7] 科技创新展示 - 北汽全气候超充动力电池青年突击队攻克充电效率与安全难题,使电池充电时间缩短至“点一杯奶茶”的工夫 [3] - 中国民航大学远航青年突击队参与制定新一代鸟击防撞标准,并与国航合作研发AI赋能的发动机智能维修系统 [3] - 河北智造未来青年突击队为工地应用无人机实时监测施工进度,并研发出基于GPT技术的网络安全机器人 [5] - 北京青年科创先锋路演活动展示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的8个创业项目 [5] 消费促进活动 - “青创北京”潮购会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CITY街南侧面向公众开放 [5] - 潮购会现场设置六大主题展区,有近百个展位,汇聚科创潮品、非遗老字号、乡村振兴特产等多元内容 [5] - 活动推出曲艺妆造体验、非遗手作工坊、创意美食站等特色体验区,以及汉服巡游、NPC任务副本、集章打卡等互动环节 [5]
2025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举行,一批成果集中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7 18:43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依存、彼此赋能,形成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3] -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需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一体发展,形成教育"育人才"、科技"强人才"、产业"用人才"的同向发力[5][6] - 科技创新源于对未知的坚持探索,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兴趣为引、让科研成为爱好[3] 合作项目与政策发布 - 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别签署共建北京人才高地战略合作协议[4] - 首批11个"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示范项目"获得授牌,包括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北京中关村学院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基地等[4] - 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在筹集青年公寓、推出创业空间等方面出台举措支持青年人才[4] 人才培养理念 - 一流研究型大学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支撑点,高水平人才自主培育需从"引"到"育"掌握主动权[3] - 寄语青年研究者保持好奇,在"小观察"中孕育"大突破"[3] -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绝非单一主体、单一领域所能完成,需加强各方交流合作[1][5]
坪山:打造“湾区芯城”新引擎,铸就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半导体芯闻· 2025-10-17 18:20
文章核心观点 - 坪山区作为深圳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布局区,正全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目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制造核心引擎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的核心承载区 [1][3][9] 产业发展格局 - 全区已集聚超200家产业链优质企业,形成“两大制造基地引领,五个细分赛道并进,四大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一套专项政策护航”的产业发展格局 [1]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产值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芯片制造产值突破百亿 [1] 硅基制造龙头夯实芯城根基 - 坪山区芯片制造产值占深圳市60%以上份额,中芯国际在坪山拥有2条生产线(8英寸厂覆盖0.35微米至0.15微米,12英寸厂主打中端成熟工艺) [3] - 鹏新旭重大项目聚焦40nm/28nm成熟逻辑工艺产能建设,工厂毗邻中芯国际形成产业协同 [3] - 富满微电子封装项目年封装产能超8000kk,形成晶圆制造+芯片封装的产业链配套 [3] 产业生态牵引细分赛道发展 - 发挥芯片制造工厂集聚优势,利用比亚迪、荣耀等终端应用场景,最早出台专项政策 [5] - 引进富满微电子、宏芯宇存储等优质企业,引育镓楠半导体、锐视智芯等芯片设计企业 [5] - 初步形成五大特色赛道:集成电路装备与核心零部件、集成电路设计、功率器件、光电器件、存储器件 [5] 公共服务平台赋能协同创新 - 深圳技术大学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培养半导体高端人才,其半导体微纳加工平台2025年投入使用,研发节点可达8nm,小批量代工支持0.35μm [7] - 清华大学超滑技术研究所微纳工艺加工平台拥有200余台套设备,具备6英寸超滑MEMS/NEMS芯片研发能力,累计服务客户百余家,流片超600次 [7] - 米格实验室2025年落户坪山,设立晶圆检测公共服务实验室,按照“1+15+30”体系建设集中式、分布式和开放式共享实验室 [8] 未来发展规划 - 强化硅基制造、光载信息、集成电路扩展工艺三大支撑,全力构建年产能超500万片的“湾区芯城” [9]
康强电子跌2.01%,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720.9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7 10:3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1%,报收17.58元/股,成交金额1.24亿元,换手率1.86%,总市值65.9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20.97万元,特大单净卖出639.15万元,大单净卖出1081.8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3.79%,近5个交易日下跌0.17%,近20日上涨7.26%,近60日上涨5.59% [2] - 今年以来公司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月20日,龙虎榜净卖出1.50亿元 [2]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引线框架、键合丝等半导体封装材料的制造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引线框架产品59.11%,键合丝产品23.69%,电极丝产品16.36%,其他0.82%,模具及备件0.02%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包括集成电路、存储概念、半导体、芯片概念、核电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减少0.37% [2] - 2025年1月-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5948.40万元,同比增长26.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377.56万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04万户,较上期增加0.53%,人均流通股4670股,较上期减少0.5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16)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19.81万股,较上期增加19.13万股 [3]
泰凌微跌2.04%,成交额9588.2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6.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10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7日盘中报50.35元/股,下跌2.04%,总市值121.21亿元,成交额9588.25万元,换手率1.1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76.78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142.04万元,大单净卖出334.7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1.38%,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2.87%,近20日下跌1.95%,近60日上涨9.93%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25日,龙虎榜净买入1980.22万元,买入总额1.77亿元(占总成交额13.12%),卖出总额1.57亿元(占总成交额11.6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泰凌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30日,于2023年8月2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收入构成为IOT产品87.62%、音频产品12.15%、其他0.2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RISC、大基金、集成电路、芯片、专精特新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81万,较上期增加7.60%,人均流通股9173股,较上期减少6.65%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7.72% [2] - 2025年1-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74.5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587.35万元 [3] 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001167)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22.14万股,较上期增加33.66万股 [3] - 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A(001410)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46.95万股 [3]
拓荆科技跌2.03%,成交额2.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64.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1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7日盘中下跌2.03%,报收245.02元/股,成交金额2.26亿元,换手率0.32%,总市值688.9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64.8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1005.07万元,大单净流出859.7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9.73%,近5个交易日下跌7.54%,近20日上涨38.45%,近60日上涨56.51%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于2010年4月28日,于2022年4月2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高端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收入占比96.47%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半导体设备、大基金概念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41万户,较上期减少4.69%,人均流通股为19794股,较上期增加89.04%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779.38万股,较上期减少8.02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82.77万股,较上期增加119.26万股 [2]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579.02万股,较上期增加19.25万股;诺安成长混合A持股454.88万股,较上期减少18.47万股;银华集成电路混合A和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54亿元,同比增长54.25%;归母净利润9428.80万元,同比减少26.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74亿元 [2]
淳中科技跌2.01%,成交额1.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25.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0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151.20元/股,成交1.99亿元,换手率0.64%,总市值307.3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25.98万元,特大单净买入574.93万元(买入1621.84万元,卖出1046.91万元),大单净卖出48.95万元(买入4933.26万元,卖出4982.21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74.75%,近60日大幅上涨256.86%,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6.08% [1] - 今年以来已1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5日,龙虎榜净卖出2.85亿元(买入总计2.13亿元,卖出总计4.98亿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专业音视频控制设备及解决方案,收入构成为:专业视听产品68.12%,虚拟现实产品24.42%,配套产品4.17%,专业芯片产品2.01%,其他1.29%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减少44.85%,归母净利润为-4001.86万元,同比减少201.9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881.44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71万,较上期减少7.09%,人均流通股7507股,较上期增加8.39% [2]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五大股东,持股286.42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为新进第八大股东,持股130.94万股 [3] 行业与板块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液冷概念、百元股、中盘、集成电路、在线办公等 [2]
正帆科技跌2.01%,成交额1.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92.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09:58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42.03元/股,成交额为1.04亿元,换手率为0.83%,总市值达123.1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92.08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654.09万元,大单净卖出437.98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涨19.17%,近5个交易日下跌6.99%,但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17.17%和19.88%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工艺设备(占比63.06%)、核心零组件(占比12.82%)、气体(占比9.92%)、MRO业务(占比8.24%)及生物制药设备(占比5.91%)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涉及概念板块包括特种气体、中芯国际概念、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和半导体 [2]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10日,于2020年8月20日上市 [1]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7亿元,同比增长8.88%,但归母净利润为9424.09万元,同比减少10.2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2万户,较上期减少7.70%,人均流通股为28582股,较上期增加8.51%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2.2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3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A(005844)为公司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914.81万股,较上期减少68.14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已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20家央企,签约超70亿元!
中国能源报· 2025-10-17 08:57
合作概况 - 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于10月16日签署技术协同攻关专项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 [1] - 合作涉及20家中央企业与21家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涵盖40个重点合作项目 [1] 合作领域与项目 - 合作聚焦于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等关键领域 [1] - 具体项目包括超大直径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工程化应用、合成生物成果转化应用等 [1] - 下一步将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量子、脑机、核聚变等国家总体方案领域强化布局 [6] 合作基础与成效 - 近两年中央企业和中国科学院已签署600余项合作协议,项目经费累计近百亿元 [5] - 目前58家中央企业打造了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3] - 中国科学院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与中央企业规模化市场优势形成互补 [3] 未来合作方向 - 双方将从长周期、体系化、整建制协同创新合作三方面着力,坚持长周期谋划 [5] - 将共同梳理技术难点,绘制技术图谱,加强多领域协同布局 [5][6]
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多领域开展合作 签约金额超7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10-17 07:28
合作概况 - 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技术协同攻关专项合作协议,将在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 此次合作涉及20家中央企业与21家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涵盖40个重点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 [1] - 近两年中央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已签署600余项合作协议,项目经费累计近百亿元人民币 [5] 合作领域与项目 - 合作项目涵盖超大直径盾构机主驱动轴承工程化应用、合成生物成果转化应用等 [1] - 下一步将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量子、脑机、核聚变等国家总体方案领域,共同梳理难点并强化布局 [5] 合作优势与模式 - 中国科学院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与中央企业规模化市场优势可以相互成就 [3] - 目前58家中央企业已打造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3] - 未来合作将从长周期、体系化、整建制协同创新合作三方面着力,坚持长周期谋划,加强多领域协同布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