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

搜索文档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7-01)
金十数据· 2025-07-01 16:26
美联储降息预期 -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0月和12月三次降息25个基点,终端利率预测从3.5%-3.25%下调至3-3.25% [1] - 高盛认为9月降息的几率略高于50%,主要由于关税对通胀影响低于预期、反通胀效应、劳动力市场疲软等因素 [1]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联储近期不太可能降息,市场对7月降息预期从8%升至20%,9月从60%升至90% [2] - 德商银行指出美元前景取决于降息押注背后的驱动因素,若由关税通胀影响有限推动则美元可能反弹 [3] 美国企业及经济 - 高盛指出美国企业利润率面临重大考验,第二季度财报将反映关税提高10个百分点的影响 [1] - 荷兰国际认为周四的非农数据可能限制美元跌势,就业增长放缓但不足以引发大幅降息押注 [4] 原油市场 - 盛宝银行表示伊以停火后油价承压,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消退,市场关注点重回基本面 [4] 日本经济 - 荷兰国际指出日本短观数据显示企业保持乐观,制造业PMI进入扩张,预计日本央行可能在10月加息25个基点 [4] 全球股市 - 宝盛集团认为美股具有吸引力,但欧洲、中国和印度可能提供更好的价值和风险调整后回报 [5] - 宝盛看好中国股市的吸引力估值和印度转型经济及有利人口结构 [5] 中国行业研究 - 中金公司表示eSIM技术具备小尺寸、低成本等优势,有望在消费电子小型化和物联网趋势下热度重启 [5] - 中信证券维持铜价下半年上行至10000-11000美元/吨的判断,因铜矿维持紧平衡和中国经济稳增长支撑 [6] - 广发证券指出增量资金或接力入市,有望打开证券板块业绩和估值空间 [7] - 广发证券认为深海资源开发政策催化空间充足,深海采矿成为重要方向 [8] - 光大证券认为港股短期或震荡,长期看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配置性价比高 [9][10]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光伏题材走强
凤凰网财经· 2025-07-01 09:35
A股市场开盘表现 - 沪指高开0.04%,深成指跌0.06%,创业板跌0.18% [1] - 光伏、军工、半导体、网络游戏、电力题材走强 [1] 外围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涨0.63%至44,094.77点,标普500指数涨0.52%至6,204.95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47%至20,369.73点 [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49%,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其中京东跌1.30%,小鹏汽车跌1.38%,理想汽车跌1.31%,腾讯音乐跌2.04% [2] - 网易涨1.45%,哔哩哔哩涨0.14% [2] 风电行业 - 风电整机售价趋于稳定,机组大型化及零部件降本将推动整机环节2026年盈利持续改善 [3] - 136号文重塑新能源装机逻辑,风电开发及电站销售有望回暖 [3] - 短期内6月风电招标及2季度业绩或将承压,市场已逐步消化以上问题 [3] - 零部件环节关注机组大型化趋势下轴承环节及欧洲海风产品出海的投资机会 [3] eSIM技术 - eSIM卡具备小尺寸、低成本、安全性高、便捷性好的优势 [4] - eSIM卡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空间、为产品设计提供灵活性 [4] - 有望在消费电子小型化、物联网兴起的趋势下热度重启 [4] 电池行业 - 7月电池排产108.3GWh,环比+1.9%;正极13.3万吨,环比-0.4%;负极12.1万吨,环比+1.7%;隔膜14.4亿平,环比+1.1%;电解液7.5万吨,环比+2.7% [5] - 正极环比下滑主要系三元材料受海外需求节奏影响 [5] - 国内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带来需求持续增长 [5] - 长期看好电池环节供需边际持续改善,头部电池企业有望提升产能利用率,实现量利齐升 [5]
中金:eSIM热度有望重启,编制万物互联新格局
中金点睛· 2025-07-01 07:58
eSIM技术概述 - eSIM是一种数字化的SIM卡技术,物理硬件预先嵌入电子产品中,不可拆卸,具备小尺寸、低成本、高安全性和便捷性优势 [1] - eSIM通过OTA技术实现远程配置,顺应设备轻薄化与物联网扩容趋势 [2] - eSIM直接焊接于设备主板,节省终端设备空间,加强密封性,提高防水防尘性能 [3] 电信卡发展历程 - 电信卡形态历经磁卡、IC卡、SIM卡及USIM卡、eSIM四个阶段 [8] - SIM卡尺寸从85.6mm×54mm逐步缩小至Nano SIM卡,尺寸较Micro SIM再缩小三分之一 [9] - 功能从基础通讯存储升级为支持网络认证与加密算法的USIM卡 [9] eSIM优势 - 节省设备空间:Nano-SIM需预留约75mm3卡槽空间,eSIM直接焊接主板 [16] - 降低成本:运营商采用eSIM方案可节省生产、包装和物流成本,100万客户每年节省100万美元 [17] - 提升安全性:消除实体卡被移除风险,支持远程擦除个人数据 [17] - 便捷用户体验:支持远程配置和多运营商切换 [17] 市场前景 - 预计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达10亿,2030年增长至69亿 [3][12] - 预计2026年全球eSIM物联网连接从2023年2200万增长至1.95亿 [3][12] - 2023年eSIM在智能手机渗透率21.3%,可穿戴设备5.2%,平板电脑4.3%,笔记本电脑1.9% [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平台管理、运营商服务、设备集成和最终应用 [4][20] - 芯片厂商包括恩智浦、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紫光国微等 [23][24] - 终端厂商包括苹果、华为、小米等,苹果在eSIM技术上处于行业前沿 [30][31] - 截至2023年6月,全球近400家移动服务提供商在116个国家推出智能手机商用eSIM服务 [32] 应用场景 - 典型应用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 [4] - 物联网终端包括车载设备、智能表计等 [4] - 2024年4月中国蜂窝物联网用户数达27.37亿户 [32] - 中国乘用车通信模组渗透率由2022年67%提升至2024年89% [32]
年出货 16 亿颗的芯片巨头IPO!
是说芯语· 2025-06-28 23:55
IPO进展 - 紫光展锐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 由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联合护航[1] - 2025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 公司名称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 股权与融资 - 2024年3月获五大银行银团32亿元授信 9月完成40亿元股权融资 12月完成近20亿元股权增资[2] - 第一大股东新紫光集团控股公司持股32.22% 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3.42% 英特尔中国持股10.85%[2] - 股权穿透显示彤程新材 慧智微 长电科技等A股公司间接持股[2] 市场地位 - 2025年Q1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份额达10% 位列第四 次于联发科(36%) 高通(28%) 苹果(17%)[2] - 2024年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突破16亿颗 全球市场份额14% 相当于每7部手机有1部搭载其芯片[3] - 5G芯片销量同比暴涨82% 全球市占率14% 成为公开市场第三极[6] 财务与增长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至145亿元 芯片出货量同比增幅超10%[3] - 2019年投入30亿元研发5G芯片 2020年推出首款5G芯片虎贲T7510[6] 技术布局 - 基带技术(展讯)与射频技术(锐迪科)合并形成完整通信芯片研发能力[5] - 推出车规级芯片A7870 通过AEC-Q100认证 已应用于上汽MG海外车型[7] - 工业物联网芯片V517体积小50% 功耗低60%[8] - 研发北斗+GPS双模芯片 实现无信号发短信功能[9] 客户与市场 - 与传音 中兴合作深耕非洲 东南亚新兴市场 国内千元机市场规模化应用[3] - 5G芯片通过全球56家运营商认证 进入欧洲 东南亚主流手机品牌[6] - 2024年5G终端覆盖全球85个国家 达100多款[3] 产品迭代 - 推出中高端芯片T9100 应用于努比亚Neo 3 GT 5G(售价2513元)[11] - T8300芯片应用于努比亚Neo 3 5G(售价2093元)[11] 发展历程 - 2001年武平创立展讯通信 2004年推出中国首款GSM手机基带芯片 2007年纳斯达克上市[5] - 2004年戴保家创立锐迪科 2011年深交所上市 成为小米 华为早期供应商[5] - 2013年紫光集团收购两家企业 2016年合并成立紫光展锐[5]
小米YU7预订火爆 A股“小伙伴”齐涨(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3:22
小米YU7发布及市场反应 - 小米正式发布首款豪华高性能SUV小米YU7,定价25.35万元至32.99万元,开放预订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 [4] - YU7全系搭载超级电机V6s Plus,最高转速22000RPM,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Max版本支持5.2C充电倍率,15分钟充电可行驶620km [4] - 港股小米集团-W盘前最高涨幅8.96%,午间休市上涨4.39%,A股小米汽车概念股集体走高,电工合金"20cm"涨停,模塑科技、宁波华翔涨停 [3] 小米汽车生态化战略与行业影响 - 机构认为小米独特的生态化优势是YU7订单爆发的重要助力,智能互联和生态化将成为其护城河 [2][4] - 随着销量和市占率提升,小米有望引领汽车行业向万物互联的生态化时代迈进 [2][4] - 发布会上同步推出AI眼镜、MIX Flip 2、平板7S Pro等新品,强化生态协同 [4] 小米汽车概念股表现及机构预测 - A股小米汽车概念股共25只,9股获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比亚迪、宁德时代、银轮股份关注度最高 [5] - 雅创电子、银轮股份、会通股份、比亚迪、祥鑫科技未来三年净利润增长率均有望超20%,雅创电子2027年预测增速达67.43% [5][6] - 6只概念股获QFII重仓,鹏翎股份QFII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2.87%,电工合金占比1.39% [6][7] - 鹏翎股份5只QFII新进或增持前十大流通股东,为小米汽车配套流体管路产品 [7]
美的打出一张暗牌
虎嗅APP· 2025-06-24 22:31
美的集团B端业务发展 - 美的集团B端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2020年的18.5%提升至2024年的25.67%,增长7个百分点 [2] - B端业务涵盖新能源与工业技术(8.26%)、机器人与自动化(7.05%)、智能建筑科技(6.99%)和创新业务(3.37%)四大板块 [3] - 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收购拓展B端边界,形成工商业"万物互联"版图 [3] 业务拓展策略 - 采用"一鱼多吃"和"以点带面"的打法,从单品销售拓展到物联网系统,增加客户黏性 [3][4] - 在楼宇场景中,通过暖通空调带动电梯、阀门、传感器等产品销售 [4] - 新能源业务目前占总营收约10%,未来规划提升至近三分之一 [7] 新能源领域布局 - 通过收购合康新能、科陆电子完成光伏+储能+智能电网全产业链布局 [7] - 利用家电行业积累的电力电子和电控技术快速切入储能系统赛道 [7] - 年度采购金额超2000亿,3000家头部合作伙伴帮助降低电芯等核心部件成本(如瑞浦电芯价格低至0.588元/Wh) [8] 储能业务发展 - 采用美的和科陆双品牌战略,科陆电子在2025年1-5月储能系统中标企业榜排名第7 [10][11] - 工商业储能从硬件竞争转向软件竞争,推出虚拟电厂、电力现货交易等智能运维方案 [12][13] - 发布"储能+热泵+AI"战略,计划将热泵领域的热交换能力应用于储能系统 [14][15] 竞争优势 - 利用现有楼宇和工厂端客户资源(空调、热泵、电梯、库卡机器人等)推广储能产品 [9][13] - 品牌优势明显,客户对美的的信任度高于小厂商 [9] - 技术同源性拓展模式已验证有效,类似汇川技术和特斯拉的发展路径 [7]
雷军官宣:周四晚7点!
天天基金网· 2025-06-23 14:15
小米YU7发布会 - 小米首款纯电SUV YU7将于6月26日晚7点正式发布 [1] - 同场发布新品包括小折叠手机Xiaomi Flip2、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及一款"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1] - YU7车长接近5米 采用双电机设计 零百加速3秒级 搭载激光雷达 支持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配备超100度宁德时代电池 [1] 产品定价与市场预期 - 美银证券预测售价25-30万元 2025年出货8.5万辆 2026年26万辆 [2] - 花旗银行预测售价25-32万元 月销量约3万辆 年销量30-36万辆 [2] - 招商证券国际预测起售价约25万元 直接竞品为特斯拉Model Y(26.35万元起)、蔚来EC6及小鹏G7 [2] - 公司高管明确表示YU7标准版配置高于SU7 Pro 价格不会便宜 [2] 产品战略定位 - YU7作为公司高端化代表 选装配置性价比是热卖关键因素 [2] - 产品热度已实现"破圈" 存在销量超预期可能 [2] - 公司以"人车家全生态"构建战略 汽车作为智慧中枢串联终端 其他硬件拓展产品矩阵 芯片筑牢算力基础 [3] 公司发展战略 - 当前聚焦汽车业务扩张(YU7发布)、技术高端化及家电领域突破 [3] - 行业竞争策略从"颠覆者"转向"合作共赢" 试图重塑车圈生态 [3] - 未来能否在汽车与家电双赛道实现头部目标取决于产能、用户信任及创新可持续性 [4]
鸿蒙的成长路线,是穿越“微笑曲线”
半佛仙人· 2025-06-21 21:23
鸿蒙系统发展现状 - 鸿蒙6 0开发者Beta版本已正式启动 标志着系统迭代进入新阶段 [2][4] - 当前系统已形成70种以上创新体验 9000多个应用参与联合开发 [26][27] - 生态规模达800万开发者 30000多个应用和元服务 日均应用更新超400个版本 [35] 技术架构优势 - 采用"一个系统适配多设备"设计理念 实现手机/电脑/IoT设备无缝协同 [18][22][23] - 分布式架构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显著降低开发者工作量 [105][106] - 结合AI推出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 实现意图理解与主动服务 [113][115][116] 生态建设策略 - 每年投入60亿元支持开发者创新 另设1亿元星光计划培养校园人才 [56][59] - 通过线下6000+服务人员提供端到端用户辅导 降低使用门槛 [76] - 形成"用户体验优化-开发者增多-生态繁荣"的正向循环 [30][32][125] 行业突破意义 - 填补国产操作系统空白 实现从编程语言到开发工具链的自主可控 [126][129][139] - 推动800万开发者向万物互联领域转型 催生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人才 [148][146] - 借助中国成熟的硬件制造体系 构建全场景智能生态 [160][164][166] 差异化竞争点 - 独创"碰一碰"组队 跨设备扫码等交互方式 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19][20][24] - 软硬云一体化优势 解决传统操作系统"鸡与蛋"的生态困境 [108][42][43] - 抓住AI技术爆发窗口 重新定义智能终端服务模式 [110][112][118]
美的打出一张暗牌
虎嗅· 2025-06-20 08:05
美的集团B端业务发展 - 公司B端业务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18.5%提升至2024年的25.67%,增长7个百分点[1] - B端业务涵盖新能源与工业技术(8.26%)、机器人及自动化(7.05%)、智能建筑科技(6.99%)和创新业务(3.37%)四大板块[3] - 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收购拓展业务边界,形成工商业"万物互联"版图[3] - 采用"以点带面"的闭环打法,例如通过暖通空调带动电梯、阀门等产品销售[3] 新能源战略布局 - 新能源业务当前占整体营收约10%,未来规划提升至近三分之一[9] - 通过收购合康新能、科陆电子完成光伏+储能+智能电网全产业链布局[9] - 利用家电行业积累的电力电子和电控技术快速切入储能系统赛道[10] - 全球采购体系可降低电芯等核心部件成本,如瑞浦电芯价格低至0.588元/Wh[11] 储能业务发展策略 - 采用美的和科陆双品牌战略,科陆主攻大储市场[13] - 2025年1-5月科陆电子在储能系统中标企业榜排名第7[14] - 工商业储能从硬件竞争转向软件竞争,推出虚拟电厂等智能运维方案[17] - 发布"储能+热泵+AI"战略,计划将热泵技术融入储能系统[18][19] 竞争优势 - 年度采购金额超2000亿,拥有3000多家头部合作伙伴[11] - 在楼宇和工厂端积累大量渠道客户,便于推广储能产品[12] - 品牌优势明显,工商业主更信任美的而非小厂商[12] - 技术同源性可快速拓展业务边界,类似汇川技术和特斯拉的模式[10]
万物苏醒 世界辽阔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公司信息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万物有信书系"系列图书,包含《土拨鼠给闪电写信》《喜鹊给麦穗鱼写信》《沙粒给云雀写信》三本作品 [3][7] - 该系列由作家鲍尔吉·原野创作,通过动植物拟人化书信形式构建多维自然世界观 [3][5] - 作品定位儿童文学市场,强调以故事性、趣味性及美学价值吸引读者,融入民间故事和神话元素增强可读性 [4] 产品特点 - 内容设计打破传统生物分类界限,虚构"万度苏"草原场景,涵盖月亮、风滚草、苔藓等200+自然元素互动 [3][5] - 采用"书信体"创新形式,通过双向视角描摹自然景观(如蝴蝶与波斯菊互绘形象),同时传递爱、尊重等12+人文主题 [3][5] - 创作注重多感官体验,刻意强化色彩、声音描写(流水声/鸟鸣等)以增强场景真实感 [6] 市场定位 - 核心受众为儿童群体,主打"知识性+趣味性"组合,通过故事化叙述替代传统说教模式 [4] - 产品差异化体现在哲学深度,将"简洁语言美""情感美""哲思美"作为童书质量三大标准 [4] - 内容价值观强调生态平等,通过骆驼刺、青草等角色台词传递环保理念 [5] 创作理念 - 作者主张"万物互联"创作观,认为动植物比人类更懂生态依存关系,作品试图构建"湿漉漉的立体大自然"意象 [2][3] - 创作动机源于对自然消亡的焦虑(如霜降枯草、野花凋零),通过文学实现"万物告别"的情感补偿 [5] - 内容生产追求"全息化"背景描写,单场景常关联3+自然元素(如白桦树+云杉+唐松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