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回购
搜索文档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81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8-12 09:30
港股市场回购周统计数据 - 本周港股市场回购公司数量为15家,较上周的23家继续下降[10] - 本周总回购金额为7.8亿港元,较上周的2.2亿港元明显回暖,主要由于汇丰控股恢复回购[10] - 汇丰控股(0005.HK)本周回购金额最高,达5.5亿港元,占其总股本的0.03%[9][10] - 恒生银行(0011.HK)回购1.1亿港元,占总股本的0.05%,排名第二[9][10] - 信义玻璃(0868.HK)回购0.5亿港元,占总股本的0.14%,排名第三[9][10] 行业分布与市场趋势 - 金融行业回购金额最高,汇丰控股和恒生银行合计贡献6.6亿港元[13][14] - 可选消费行业回购公司数量最多,达7家,占总数47%[13][14] - 工业、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各有2家公司回购,日常消费和信息技术行业各有1家[13][14] 上市公司回购意义 - 公司回购行为通常发生在熊市,表明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19] - 港股历史上五轮回购潮后均伴随上涨行情,对市场走势有指导意义[19]
各有各的理由 多家上市公司回购延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02:19
A股市场回购概况 - 7月以来近400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实施进展,涉及金额超600亿元,其中超六成获得回购专项贷款支持 [1] - 年内至少17家A股公司宣布延长回购实施期限,仅7月就有8家,资金分配受限与股价波动是主要延期理由 [1][2] - 部分公司存在"踩点"回购或涉嫌违规操作现象,引发市场对回购规范性的关注 [1] 回购延期案例分析 - 卓郎智能因市场行情、股价波动等因素未启动原计划0.5亿至1亿元回购,将截止日期延至2026年4月21日 [2] - 美克家居累计回购179万股耗资267.48万元后,将原计划0.5亿至1亿元回购期限延至2026年4月27日 [2] - 正和生态为保障生产经营优先支付供应商款项,将2000万至4000万元回购期限从2025年2月延至8月 [3] 资金来源与杠杆效应 - 帝欧家居等4家公司将回购资金来源从"自有资金"调整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并与金融机构开展专项贷款合作 [3] - 银行资金成本低背景下,市盈率低于30倍的回购理论上合算,优质公司通过自有+自筹资金结合放大回购杠杆 [3] - 凯龙高科在3个月回购期截止前7天内突击完成2549.64万元回购,恰好达标2500万元下限 [3] 回购乱象与风险 - 山子高科承诺6亿至10亿元回购但仅完成1101.48万元,被质疑"忽悠式回购",其账上货币资金达5.43亿元 [4] - 慕思股份因回购注销导致社会公众股比例降至19.11%触发上市危机,紧急推出10转1扩股方案补救 [5] - 甬金股份实际控制人曹佩凤因利用回购内幕信息交易被罚没639.5万元,暴露内幕交易风险 [5] 适合回购的公司特征 - 拥有充裕"富余现金"且回报率低的公司,回购可显著提升ROE和总市值 [6] - 经营稳定、自由现金流稳定的龙头企业,如部分消费品公司更适合实施回购 [6]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53亿元,最高价1639.99元
36氪· 2025-08-05 17:16
贵州茅台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单月回购股份69600股 占总股本0.0055% 支付金额9993.17万元 最高价1449.42元/股 最低价1418.06元/股 [1] - 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回购股份345.17万股 占总股本0.2748% 累计支付金额53.01亿元 最高价1639.99元/股 最低价1408.29元/股 [1] - 茅台生肖蛇酒原箱批发价8月4日报2000元/瓶 较前日上涨5元 重回2000元关口 [1] 行业背景与动因 - 白酒行业处于调整期 面临产能过剩 库存高企 价格倒挂等问题 [1] - 新"国九条"明确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 体现监管层对资本市场重视 [1] - 中信证券认为白酒行业正在快速筑底 龙头企业可借机调整渠道结构并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1] 板块估值水平 - 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处于十年历史低位 [2] - 白酒板块估值低于食品饮料整体水平 截至7月31日估值跌至11.98倍 处于十年估值低位 [2]
茅台,“抄底”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1:41
贵州茅台回购动态 - 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回购金额达53亿元 占总股本0.2748% 最高购买价1639.99元/股 最低1408.29元/股 [3] - 2025年7月单月回购69600股 占总股本0.0055% 支付金额9993.17万元 最高价1449.42元/股 最低1418.06元/股 [3] - 公司通过回购向市场传递信心 稳定股价预期 当前股价1419元/股 年内累计下跌5.06% 最低探至1373.1元/股 [1][3] 产品价格与渠道拓展 - 茅台生肖蛇酒原箱批发价报2000元/瓶 单日上涨5元 重新站上关键价位 [4] - 美团闪购全国上线"茅台酱香·万家共享"官方授权店 北京地区平均配送时间低于25分钟 [5] 白酒行业现状与估值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 库存高企 价格倒挂等问题 处于调整期 [3] - 食品饮料板块估值13.93倍 白酒估值11.98倍 均处于十年历史低位 [6] - 中信证券预计行业收入增速2%-5% 龙头企业通过渠道结构调整有望抓住消费回暖机会 [6] - 华鑫证券指出酒企正经历去库存周期 贵州茅台批价企稳 二季度业绩预期已提前释放 [6]
茅台,“抄底”!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0:54
公司回购动态 - 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回购股份345.17万股占总股本0.2748% 支付总金额53.01亿元[1][2] - 7月单月回购69,600股占总股本0.0055% 支付金额9,993.17万元 最高购买价1,449.42元/股 最低1,418.06元/股[2] - 回购背景包括白酒行业调整期面临产能过剩与库存压力 以及新"国九条"政策引导上市公司回购注销[2] 产品价格与渠道 - 茅台生肖蛇酒原箱批发价于8月4日报2,000元/瓶 较前日上涨5元 重回2,000元关口[2] - 官方授权店"茅台酱香·万家共享"7月起通过美团闪购全国上线 平均配送时间低于25分钟[2][3] - 贵州茅台股价年内下跌5.06% 最低触及1,373.1元/股 当前报1,419元/股[1] 行业估值与前景 - 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处于十年低位 截至7月31日板块市盈率13.93倍 白酒细分估值仅11.98倍[4] - 白酒行业正处于去库存周期 批价需求政策形成多重压力测试 酒企通过渠道组织动销调整自救[4] - 中信证券预计若消费转暖 调整渠道结构的龙头酒企将获更多发展机会 啤酒行业年收入增速预计2%-5%[4]
茅台,“抄底”!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10:48
贵州茅台回购动态 - 公司累计回购金额达53亿元 回购股份345 17万股 占总股本0 2748% 最高购买价1639 99元/股 最低1408 29元/股 [5] - 2025年7月单月回购69 600股 支付金额9993 17万元 最高价1449 42元/股 最低1418 06元/股 [5]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5 06% 最低探至1373 1元/股 当前报1419元/股 [2] 产品价格与渠道拓展 - 茅台生肖蛇酒原箱批发价重回2000元/瓶 单日上涨5元 [4][6] - 公司加速布局线上渠道 "茅台酱香·万家共享"入驻美团闪购 全国多地已上线 平均配送时间25分钟内 [6] 白酒行业现状与估值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 库存高企 价格倒挂等问题 处于调整期 [6] - 食品饮料板块估值13 93倍 白酒估值11 98倍 均处于十年低位 [8] - 中信证券预计行业收入增速2%-5% 龙头酒企通过渠道调整有望抓住消费回暖机会 [8] - 华鑫证券指出酒企积极应对去库存周期 贵州茅台批价企稳 二季度业绩预期已提前释放 [8]
新易盛上周获融资资金买入超107亿元丨资金流向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1:00
证券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周内下跌0.94%收于3559.95点 深证成指下跌1.58%收于10991.32点 创业板指下跌0.74%收于2322.63点 [1] - 全球主要指数普跌 纳斯达克综指下跌2.17%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2.92% 标普500下跌2.36% [1] - 亚太市场恒生指数下跌3.47% 日经225指数下跌1.58% [1] 新股发行情况 - 上周共3只新股发行 包括广东建科(301632.SZ) 天富龙(603406.SH) 西立智能(920007.BI) [2] - 新股申购日期分布在7月28日至8月1日期间 [2] 融资融券动态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19736.23亿元 较前周增加324.01亿元 [3] - 沪市两融余额10081.88亿元(周增205.5亿元) 深市余额9654.34亿元(周增118.49亿元) [3] - 融资买入金额超10亿元的个股达132只 新易盛(300502.SZ)以107.07亿元居首 中际旭创(300308.SZ)78.72亿元次之 东方财富(300059.SZ)77.06亿元第三 [3][4] - 融资买入前十个股集中分布于通信(2家) 有色金属(2家) 电子 非银金融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 建筑装饰 钢铁行业 [4] 基金产品发行 - 新发行18只基金 涵盖货币型 混合型 债券型 ETF联接型等多类别 [5][6] - 发行机构包括农银汇理 金信 宏利 中金 中加 圆信永丰 东吴 信达澳银 嘉实 富国 长城 民生加银 交银施罗德 华夏 东方红 山证资管等基金管理公司 [5][6] 上市公司回购 - 21条回购公告进入执行阶段 电力设备行业回购金额占比44.3%居首 [7][8] - 移远技术(300763)回购6798.77万元 中航机电(600372)回购5993.54万元 恩捷股份(002812)回购4202.30万元 [7] - 行业分布显示国防军工(21.6%) 医药生物(12.2%) 传媒(8.39%) 机械设备(3.47%)分列回购金额二至五位 [7][8]
东方财富上周获融资资金“加仓”超93亿元丨资金流向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0:31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周内上涨1.09%收于3510.18点最高3555.22点 [1] - 深证成指周内上涨1.78%收于10696.1点最高10757.24点 [1] - 创业板指周内上涨2.36%收于2207.1点最高2223.31点 [1] - 纳斯达克综指下跌0.08%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02%标普500下跌0.31% [1] - 恒生指数上涨0.93%日经225指数下跌0.61% [1] 新股申购情况 - 上周有1只新股发行华电新能(600930.SH)中购日期为20250707 [2] 融资融券情况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8698.91亿元较前一周增加228.3亿元 [3] - 沪市两融余额9469.95亿元增加121.87亿元深市两融余额9228.96亿元增加106.43亿元 [3] - 融资买入额前三个股为东方财富(93.56亿元)胜宏科技(50.39亿元)中际旭创(47.9亿元) [4] 基金发行情况 - 上周有17只新基金发行包括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等 [5] - 基金公司包括华夏广发博时华富国泰富国大成鹏华东海长盛等 [6] 上市公司回购金额 - 上周共有23条开始执行回购公告执行金额最多为ST会动(22813504.56元) [7] - 回购金额前三行业为国防军工(23.6%)电子(21.5%)汽车(13.9%) [8]
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重回报声浪越来越响
证券时报· 2025-07-08 02:14
市场生态优化 - 2024年A股市场回购规模突破1600亿元,现金分红总额接近2.4万亿元,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显示市场向规范成熟方向发展 [1] - 2015年至2017年A股年回购金额不足100亿元,2024年实施回购公司数量突破2100家,回购金额逾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 [2][3] - 2024年A股整体分红率达45.04%,创2015年以来新高,股息率连续3年超2.5% [6] 回购制度演变 - 2018年回购政策优化后,实施回购公司数量达747家,回购金额49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倍和5.66倍 [2] - 2024年市值管理类回购公司数量占比达19.41%,较2015年的11家大幅增长至293家 [3] - 2023年证监会修订回购规则降低门槛,2024年新"国九条"引导回购股份注销 [2] 分红机制强化 - 2015年度A股现金分红总额8322亿元,2024年度增至2.4万亿元,分红公司数量从2000家增至3761家 [5] - 2021-2023年A股分红金额连续三年超过募资总额,2024年该比值达8.08倍 [5] - 2024年超300家公司实施三季度分红,监管鼓励增加分红频次和春节前分红 [7] 减持规范成效 - 2015年重要股东净减持1353.41亿元,2024年降至859亿元,为2015年以来最低 [8][9] - 2024年《减持管理办法》发布后,减持公司数量降至1689家,产业资本增持频次提升 [9] - 2015年以来重要股东净增持超1亿元的公司逾400家,7家公司净增持超百亿元 [9] 退市机制完善 - 2024年退市公司数量达52家创历史新高,交易类退市占比超70% [10] - 2018年和2024年退市新规细化退市情形,新"国九条"强化退市执行力度 [10] - 2024年超20家已退市公司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监管对退市公司保持高压态势 [11]
★密集官宣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5
科创板公司回购动态 - 广大特材董事长提议使用2亿元至4亿元专项贷款及自筹资金回购A股股票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或可转债转换 [1] - 华海清科董事长提议使用5000万元至1亿元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实施回购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或注销 [1] - 颀中科技总经理提议以7500万元至1.5亿元资金实施回购 资金来源包括超募资金、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 回购用途为员工股权激励或持股计划 [1] - 成大生物董事长提议以1000万元至2000万元回购股份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主板公司回购进展 - 美的集团首次实施回购方案 回购207.81万股占总股本0.0271% 成交价72.02-72.89元/股 总金额1.5亿元 公司计划以50-100亿元继续实施回购 [2] - 腾讯控股斥资5亿港元回购98万股 每股价格507-514港元 [2] - 中航光电首次回购99.78万股占总股本0.0471% 成交价37.79-38.04元/股 总金额3781.35万元 [2] 行业回购数据 - 2023年上市公司累计实施回购717.1亿元 其中9家公司回购金额超10亿元 [2] -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贷款上限达1317.85亿元 为增持回购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