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搜索文档
尚品宅配:公司将紧密跟踪家居消费利好政策动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9-03 18:11
政策内容 -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1] - 政策实施期限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1] 政策影响 - 政策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借贷成本 减轻还款压力 从而提振信心 不断释放消费潜能 [1] - 家居家装消费被明确列入财政贴息重点领域 [1]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将紧密跟踪家居消费利好政策动态 [1] - 迅速开展促销 招商活动 [1] - 完善政策执行与沟通机制 确保政策红利充分转化为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的强大动力 [1] 政策实施评估 - 关于政策实际落地效果尚需时间明确 [1]
国债期货日报:市场情绪谨慎-20250902
南华期货· 2025-09-02 18: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二期债震荡走弱品种全线收跌,现券收益率整体窄幅震荡,公开市场净回笼1501亿,资金面宽松,DR001回落至1.31% [1] - A股高位调整债市未受益,日内股债相关性低,近期现券成交活跃度下降,机构心态谨慎,9月3日临近市场或先观望再打算,短期债市催化因素匮乏,以观察股市波动为主 [3] - 操作上以波段思路抄底,有利出场,可小仓保留部分低位多单等待反弹持续 [3] 各部分总结 日内消息 - 王毅介绍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八大成果,包括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制定人工智能合作等6项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 [2]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9月1日正式实施,参与试点银行等机构接收贴息方案申请 [2] 国债期货日度数据 |合约|2025 - 09 - 02价格|2025 - 09 - 01价格|今日涨跌|合约持仓(手)2025 - 09 - 02|合约持仓(手)2025 - 09 - 01|今日变动| | --- | --- | --- | --- | --- | --- | --- | |TS2512|102.41|102.428|-0.018|74372|76122|-1750| |TF2512|105.55|105.59|-0.04|138200|136916|1284| |T2512|107.93|107.985|-0.055|205357|206714|-1357| |TL2512|116.61|116.89|-0.28|140312|145522|-5210| |TS基差(CTD)| - 0.04|-0.0411|0.0011|TS主力成交(手)|21492|25178|-3686| |TF基差(CTD)|0.0256|0.0528|-0.0272|TF主力成交(手)|52692|60563|-7871| |T基差(CTD)|0.3548|0.4394|-0.0846|T主力成交(手)|60757|84189|-23432| |TL基差(CTD)|0.5696|0.7136|-0.144|TL主力成交(手)|116176|121725|-5549| [4] 其他数据图表 - 包含T、TL、TF、TS主力合约基差与IRR,长债与超长债利率走势,国债利差,存款类机构融资利率与政策利率,交易所融资利率,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资金分层,美中利差与人民币汇率、美债收益率走势等数据图表,数据来源为wind、同花顺、南华研究 [7][10][12][13][16][18]
贴息政策落地 华夏银行发放新政后首笔个人消费贷款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15
政策实施与首单落地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华夏银行在首日成功发放首笔5万元贴息消费贷款用于装修支付 资金秒速到账且贴息自动触发 [1] - 政策实施首日 华夏银行全国952家网点及手机银行同步上线消费贷贴息服务 金融"国补"进入快速实施阶段 [1] 政策具体内容与范围 - 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对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贷款提供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2]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2] - 每名借款人最高享受3000元累计贴息(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多笔消费可多次享受贴息 [5][6] 银行产品与服务落地 - 华夏银行龙e贷 菁英贷等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均符合财政贴息条件 [5] - 贴息资金可通过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自动抵扣 或通过提交消费凭证人工审核后获取 各营业网点配备专项服务人员提供咨询 [6] - 公司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政策问答指南 手机银行开设"消贷贴息服务"入口供客户办理签约 [6] 政策影响与战略意义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 精准提振消费需求 银行作为经办机构连接市场与消费者 高效实施金融"国补" [7] - 政策聚焦供需两端双向发力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与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 [7]
消费贷“国补”来了!(附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01 19:56
政策核心内容 - 自2025年9月1日起的一年内,居民在指定机构获得消费贷款并用于真实消费,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1] - 政策旨在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3] - 贴息适用于日常小额消费、购车、装修等商品消费,以及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 [1][4] 参与金融机构 - 政策覆盖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 - 政策覆盖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2] - 政策覆盖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 [2] 贴息规则与上限 - 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后在同一贷款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6] - 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多笔叠加后在同一贷款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6]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贷款贴息500元,多笔消费可叠加享受 [4] - 举例:一笔5万元、年利率3%的消费贷,贴息后年利息支出从1500元降至1000元 [1];一笔20万元、年利率3%的消费贷,贴息后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 [8] 申请条件与流程 - 消费者需满足两个条件:从指定18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贷款;签署补充协议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2] - 贷款经办机构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取得借款人授权,并根据实际消费情况计算贴息金额 [7] - 财政贴息资金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具体情况,无需额外操作 [7] - 使用现金消费、贷款转账给个人、扫个人收款码付款、刷信用卡消费均无法享受贴息 [2][3] 银行公告要点 -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将自2025年9月1日起依法依规推进贴息工作 [9][11][13][16][19][23] - 各大银行强调办理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并提示客户防范诈骗,保障财产和信息安全 [9][12][14][17][21] - 具体办理渠道和操作指引将通过各银行官网、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营业网点等官方渠道后续公布 [9][12][14][17][20][24]
个人消费贷贴息今日启动,最高可享3000元补贴
贝壳财经· 2025-09-01 16:35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1] - 消费者通过指定贷款机构申请消费贷款并用于实际消费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每人在单家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1] -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普遍为3% 政策执行后消费者实际承担利率有望降至2%左右 [1] 贴息适用范围 - 贴息覆盖两类消费: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 以及5万元及以上的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1] - 消费贷款资金必须实际用于消费支出 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1] 贴息计算规则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 多笔叠加后单家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2]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 多笔叠加后加上小额消费贴息 单家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2] - 贷款机构办理贴息业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2] 指定金融机构范围 - 政策指定23家贷款机构 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2] - 这些机构均为地域覆盖面广、消费者日常接触较多的金融机构 [2] 银行产品与实施方式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包括惠民贷、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等 [2] - 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已在手机银行APP上线消费贷款贴息专区 消费者可查询贴息金额和明细 [3] - 银行系统自动识别消费者账户消费交易信息并自动开展贴息操作 [2] 贴息申请流程 - 工商银行客户可通过APP或营业网点办理个人消费贷款 并签署财政贴息服务协议 [3] - 在贷款结息日系统自动进行贴息操作 直接扣减贴息资金 [3] - 农业银行对系统未能识别的消费 客户可通过提供真实消费发票申请人工审核 [4] 资金用途监管 - 消费者将贷款资金提现或转账给个人、扫商户个人收款码付款可能导致无法贴息 因银行难以判断资金真实用途 [4] - 建议直接在消费场景使用消费贷款 或通过借记卡刷卡消费、商户对公二维码扫码消费 [4] - 刷信用卡消费不纳入贴息范围 [4] 风险控制措施 - 农业银行严格禁止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行为 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 [5] - 对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 将扣减或追回资金 并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依法处理 [5] - 金融机构需优化贴息资金审核和发放流程 消费者应配合合理要求 [5]
一文读懂丨广发银行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3:44
政策核心与执行框架 - 广发银行响应国家提振消费政策,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政策依据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金〔2025〕80号)[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办理起始时间为2025年9月1日 [1] - 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2] 贴息适用范围与重点领域 - 贴息适用于通过广发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用于消费的资金,银行通过贷款发放账户识别消费交易信息 [2]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的所有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在七个指定重点领域的消费 [2] - 七个重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3][4][5][6][7] 贴息标准与金额上限 - 贴息年化利率为1%,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8] - 贴息计算基数为政策执行期内符合条件的消费汇总金额,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8]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多笔叠加后最高可享受贴息1000元;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多笔叠加后与小额消费贴息合计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 [9] 申请流程与操作方式 - 客户按一般贷款流程办理贷款,需签署授权确认书授权银行查询账户消费信息 [10] - 系统可自动识别的消费将自动贴息;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上传消费发票等证明材料申请人工审核 [11] - 未签署授权确认书的客户不能享受贴息,但不影响正常申请和使用贷款 [11] 贴息发放与查询 - 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在结息时,银行将根据实际消费情况计算贴息金额,并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 [12]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自助查询贴息情况,银行也会通过手机短信告知贴息金额 [13] 费用与合规要求 - 银行在办理贴息业务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14] - 严格禁止提供虚假材料或通过不法中介套取贴息资金的行为,违法违规套取资金将被追回并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 [15]
明起开闸!你的个人消费贷款能否贴息、怎么向银行申请,指南来了
贝壳财经· 2025-08-31 20:23
政策启动与银行准备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持续至2026年8月31日 [3] - 多家银行已完成系统开发、流程制定及人员培训,包括光大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 [1][3][4][5] - 银行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预热海报、问答及宣传材料,推广贴息政策 [6] 申请流程与操作方式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或营业网点办理贷款并签署贴息协议,系统在结息日自动扣减贴息资金 [14] - 部分银行(如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在手机银行App中嵌入"申请贴息"按钮,中国银行将协议签署嵌入贷款流程 [15][16] - 银行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无法自动识别的需提供消费发票申请人工审核 [16] 贴息产品范围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等),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8] - 工商银行参与产品包括融e借、个人汽车贷款等;交通银行涵盖惠民贷、交银车贷等8类产品;中信银行包含房抵消费贷、信秒贷等 [18][20][21][22] - 不参与贴息的产品包括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车位贷及个人助学贷款 [23] 特殊情况处理 - 存续个人消费贷款(政策执行期内未结清的贷款)可享受贴息,但9月1日前已完成资金支付的除外 [25] - 贷款资金取现或转账至个人账户不予贴息,转账至商户账户可凭发票申请人工审核 [27] - 贷款逾期期间不贴息,还清欠款后恢复贴息资格 [28] 贴息额度与合规要求 - 贴息利率为年化1%,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29] - 单家银行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消费金额10万元) [30] - 严禁虚假交易或套利行为,违规者将被扣减或追回贴息资金,并纳入不良征信记录 [31]
江苏银行争取个人消费贷财政贴息支持
贝壳财经· 2025-08-31 00:47
公司政策沟通进展 - 江苏银行正积极与中央及省财政部门沟通争取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支持 [1] - 公司及旗下消费金融公司未被列入首批19家银行及4家消费金融公司享受1%贴息的经办机构名单 [1] - 国家政策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对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以扩大政策覆盖面 [1]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强调统筹效益与规模增长 平衡发展速度与质量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突出数字化转型赋能 [2] - 公司计划夯实风控基础 加强贷后管理 确保资金合规使用 推动个贷业务高质量发展 [2] 公司个贷业务表现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3405.79亿元 同比增长13.20% [2] - 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达625.58亿元 同比增长14.50% [2] - 信用卡贷款余额348.08亿元 同比下降0.50% [2] 行业政策背景 - 个人消费贷款"国补"方案于8月12日落地 通过国家财政贴息支持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八大消费行业 [1] - 政策旨在拉动消费增长 带动整体消费信贷市场规模提升 [2]
9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15:20
住房租赁条例 - 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规定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 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3] - 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3] - 出租人收取押金需在合同中明确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 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3] - 房源信息需真实、准确、完整 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3] 农村公路条例 - 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明确以提升路网质量为重点 与国道、省道建设衔接协调[5] - 新建农村公路需符合技术等级要求 现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需升级改造[5] - 优先利用现有道路改建或扩建 不占或少占耕地 节约集约用地[5] - 对符合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简单等条件的项目可简化相关程序[5]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5] -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减免保育教育费[5] - 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完善政策[6] - 西藏、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四地州等地区继续执行现行政策[6]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7]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等)[7]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7] - 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7] 个人养老金领取 - 2025年9月1日起新增3种领取情形:过去12个月内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超过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过去2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12个月、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0] - 原有领取条件包括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10]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 2025年9月1日起不得生产、出厂不符合新国标要求或未取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12] - 新标准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 塑料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5.5%[13] - 铅蓄电池车型重量限值放宽至63kg[13] - 给予2025年8月3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车辆3个月销售过渡期(至2025年11月30日)[13]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 - 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显式标识(文字、声音、图形等)和隐式标识(技术措施添加)两种形式[15]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 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明确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划分标准[18] - 强调依法开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不得过度收集信息 不得用于疫情防控以外目的[18] - 对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或泄露隐私的依法处罚[18] -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对不明原因传染病预先采取甲类防控措施[18] 成品油流通管理 - 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规定批发仓储企业备案规则及零售经营资格许可程序[20][21] - 要求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完善管理制度、报送购销存数据[21] - 明确新建改扩建、歇业、油品购销等经营规范[21] - 建立企业名录、日常检查、年度检查、数智化监管等监督管理要求[21] 行政区划代码管理 - 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县级及以上代码由民政部确定 乡级代码由省级民政部门确定[23] - 设立行政区划时编制代码 撤销时废止代码 变更隶属关系时废止并编制新代码[23] - 界线变更、驻地迁移、更名等调整沿用原有代码[23] 划拨用地目录修订 - 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6] - 确需划拨的需由建设单位申请并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26] - 建设单位提出或同意有偿使用土地的应采取出让、租赁等方式[26] 动物诊疗管理 - 2025年9月1日起全面启用新动物诊疗许可证 证书信息通过兽医卫生平台自动生成[28][29] - 鼓励各地对符合条件的机构换发新证[29] - 规范兽医处方行为 严格按照权限和格式开具、保存处方[29] - 禁止使用假劣兽药和农业农村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29]
9月起一批新规将施行,涵盖社保、租房等多个热点话题
央视新闻· 2025-08-28 11:09
重要军工设施保护条例 - 明确重要军工设施保护措施 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9月15日起施行[1][2] - 条例共7章51条 涵盖设施范围 保护区划定 保护措施 管理单位责任 保障监督等内容[2] 学前教育免费政策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 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3][4] -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标准减免保育教育费[4] 铁路学生票优惠 - 学生每学年享受4次单程优惠票 优惠区间可调整 9月6日开始发售[5][6] - 动车组列车优惠扩大至二等座 一等座和卧铺 票价按执行票价7.5折计算[6]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个人消费贷款可享财政贴息[7][8][9]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可享受贴息 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9][10]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 - 9月1日起施行新司法解释 任何"不缴社保"约定无效[11][12] -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费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可获经济补偿[13] 住房租赁条例 - 9月15日起施行住房租赁条例 明确出租住房要求 加强合同管理 规范租赁行为[14][15]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 9月1日实施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新标准 设置8个月生产过渡期[15][16] - 9月1日后新生产车辆必须符合新标 现有车辆不会强制淘汰[17] 行政区划代码管理 - 9月1日起实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 系该领域首个部门规章[18][19] - 行政区划代码广泛应用于身份证 民生保障 社会治理 公共服务系统[20] AI生成内容标识 - 9月1日起施行AI生成内容标识办法 要求强制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21][22] - 所有AI生成的文字 图片 视频等内容都需明确标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