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城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打造全球精准医学创新策源地,引领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
搜狐网· 2025-07-21 11:37
核心荣誉 - 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入选"2025年度产业园区金项目20强" [1] - 该荣誉标志着园区在未来产业布局获得认可并为昌平区及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 [1] 战略定位 - 园区定位为"全球领先的精准医学创新集聚地" [4] - 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的首发项目 [4] 政策优势 - 位于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昌平组团核心区享有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首都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等政策红利 [4] - 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政策允许外资企业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 [4] 产业布局 - 重点布局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AI医疗等前沿技术赛道 [4] - 覆盖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落地的完整产业链 [4] - 搭建CDMO/CMO平台供应链服务平台及共享技术中心实现"研发—中试—生产"全链条无缝衔接 [4] 硬件设施 - 规划建筑面积约24.57万平方米 [6] - 提供总部办公研发中心中试及生产基地等多元化空间组合 [6] - 配备高标准实验室危化品专用通道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6] - 获LEED及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6] 区位配套 - 周边交通便捷毗邻地铁快线及高速路网 [6] - 配备人才公寓商业配套形成"15分钟生活圈" [6] 开发运营 - 由昌发展集团与康桥资本联合开发建设 [6] - 整合资本技术人才资源深化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跨境技术交易合作 [6] 未来规划 - 将持续深化合作优化创新链服务链开放链等多元服务体系 [7] - 助力"硬科技"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 [7] - 为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及全球医药健康产业"核爆点"贡献力量 [7]
立足资源禀赋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探索走出走好老城区现代化新路子
郑州日报· 2025-07-21 08:50
城市更新与产业融合 - 中原区将聚焦"两高四着力"战略 依托资源禀赋实施城市更新 推动老城区现代化转型[1] - 重点推进纺织工业遗址保护开发 通过建筑保护 文化挖掘 商业运营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城市特色标识[1] - 五大文创园区(芝麻街1958双创园 保利久街 华山121文化创意园 磨街文创园 二砂文化创意园)将强化场景招商 推动文旅文创产业集聚发展[1] 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 中央文化区将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通过博物馆展陈优化提升文化供给质量[1] - 创新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方式 深度挖掘棉纺织工业历史等人文地理资源[1][2] - 打造精品文旅线路 目标使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 新质生产力培育 - 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 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与培育增量业务相结合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2] - 因地制宜发展文创 文旅等新业态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 - 通过业态布局优化与产业导入 探索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路径[1][2]
新注册企业190余家,上半年未来科学城产城融合发展提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0 17:27
产业空间建设 - "能源谷"首个标准化厂房项目未来星科能源谷智造产业园一期正式投用 二期1号厂房通过竣工验收 吸引蔚来入驻并设立交付中心 [1] - 生命谷(国际)生物工程创新中心一期竣工 二期完成外立面工程 定位为"生物医药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区" [1] - 机器人产业园一期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二次结构完工 加速机器人产业集聚 [1] 企业引入与产业合作 - 上半年新注册企业190余家 新引入千方新能源、尚捷优蓝等40余家企业 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余家 [4] - 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投入运营 首批5个团队入驻 9个项目达成落地意向 [4] - 联动高校推动清华南口国重基地落地 促成千途智行、星煜科技等清华创新成果入驻"能源谷" [4] 基础设施与配套建设 - 26条重点道路建成 英才南一街实现与地铁17号线无缝换乘 北清路(七北路段)打通惠及10余社区 [4] - 26条新建道路开工 服务能源谷智造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及民生住宅项目 [4] - 完成"北四村"、创新基地安置房2049户村民回迁 交付7938套房屋 [5] 商业与生态项目进展 - 昌平首家山姆会员店提前交付 预计年底开业 未来公园星际港湾商街近10家商业落地 [5] - 未来中心星际花园商业入驻率达91% [5] - 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二期3D打印建筑落成 "能源谷"核心区绿地未来溪谷亮相 [5] 教育配套推进 - 未来科学城第二幼儿园、北师大昌平实验学校主体封顶 北师大未来实验学校开工建设 [5]
福州新区参建者再访新区 感受十年发展脉搏
新华网· 2025-07-19 09:53
福州新区十年发展成果 - 福州新区经过十年建设已从农田转变为现代化绿色新城,参建者对城市面貌变化表示惊叹 [1][4] - 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包括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智能汽车产业科创基地、下沙滨海度假村等 [1][4] - 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体育拓展、科学探索、文化艺术等多元课程,设施完备性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 [4] 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 - 市政道路、景观和建筑发生巨大变化,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阳光学院福州滨海校区等教育设施从农田拔地而起 [4] - 城市按照"东进南下、沿江向海"规划发展,通过道路建设、绿化扩展和新建筑崛起形成宜居新城 [4] 数字产业与科技创新 - 新区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算力基础设施,包括2585P人工智能算力和6000万亿次/秒超算算力 [5] - 构建8个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5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和3个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智能汽车产业科创基地展示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6][8]
招平同盛战略入局 盈新发展海南香水湾嶺海项目焕新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7-17 18:21
交易概述 - 海南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海南产权交易所完成债权转让交易,招平同盛成功竞得盈新发展海南香水湾嶺海项目相关债权 [1] - 交易金额为4.46亿元债权收购及配套融资 [1] - 交易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战略重组新阶段,将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项目背景与挑战 - 盈新发展海南香水湾嶺海项目此前因历史遗留问题及市场环境影响面临推进滞缓等挑战 [1] 交易影响与规划 - 招平同盛将为项目盘活提供关键支持,重点推动项目二期叠墅产品全面升级、滨海高端商业配套落地及星级酒店资产盘活运营 [1] - 新增产品入市货值预估超过20亿元 [1] - 项目团队将严格把控建设质量,优化施工组织,确保关键节点高效推进 [2] - 完善商业、休闲等综合功能,提升区域吸引力 [2] - 通过产城融合模式,塑造海南旅游地产新名片 [2] 合作意义 - 此次合作是市场化盘活存量资产的典范案例 [2] - 未来将携手招平同盛推动项目高质量交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标杆样本 [2] 发展基础夯实 - 开发效能提升,科学重构施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工程进度 [1] - 产业链协同,吸引优质合作伙伴,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1] - 区域经济拉动,直接创造建筑、物流等领域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消费升级 [1]
荆门市掇刀区壮大村集体经济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14:27
产城融合发展 - 掇刀区引导各村围绕产城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 2024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28814元 城镇化率达85 58% [1] - 花竹村投资建设10栋科技孵化器厂房 年租金收入430万元 依托化工循环产业园成立建设 物业 劳务公司 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超1100万元 [1][2] - 石堰村兴建凤鸣湖美食街 11个木屋年租金8 08万元 服务楼年租金36万元 2022年投资110万元建设美食街 当年收回80多万元成本 [5][7] - 兴隆街道迎春村建小吃街年增收10万元 龙井社区建美食街年创收50余万元 10个村发展为经济强村 [8] 工业带动经济 - 掇刀区锂电 汽车 绿色化工三大千亿产业快速崛起 2024年工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 各村借工业优势发展集体经济 [1] - 花竹村 冯庙村等20多个村通过建厂房 出租仓库等形式依托工业园区壮大集体经济 [2] - 石堰村瞄准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产业工人需求建设美食街 解决服务业滞后问题 [6] 特色产业培育 - 板庙村服务肉牛养殖基地 建设厂房和光伏发电板 年收入30万元 雷集村流转土地发展稻香甲鱼养殖 年收入37 5万元 [11] - 中山村成立人力资源公司服务快递企业 日派工180人 2023年利润20多万元 七岭村60%劳动力在区内企业务工 [11][12] - 全区实行"一村一策" 82 05%的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 11 53%的村超50万元 [12]
2024年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现有规上企业308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3:46
园区概况 -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是2006年由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 规划面积14 85平方公里 地跨黄河两岸 形成"一园两区"整体布局 [1] 产业发展 - 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 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 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集成电路 新型建材两大特色产业 获评国家火炬济南新型功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3] - 现有规上企业308家 高新技术企业242家 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7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7%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 7% [3] - 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区71 9% 工业产值占比84 5% 是全区工业经济的核心引擎 [3] 产业链发展 - 围绕建邦胶体 银丰纳米 德源电力等龙头骨干企业项目 建成配套需求 客户群体和生态伙伴三张清单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3] - 强化招商引资 增资扩产 项目孵化三大发展动力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发展 [3] - 联动部门 街道 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园等12个特色产业园建设 形成"1+12"联动招商 协同发展格局 [3] 产业布局 - 黄河北片区规划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桑梓组团 以建设工业大生产基地为核心 重点打造百亿级特色工业集群 [4] - 黄河南片区紧邻城市核心区域 以建设总部经济 研发基地为核心 重点打造标志性"亿元楼" [4] - 基本完成片区6个城中村拆迁改造 释放可利用土地1700亩 [4] - 规划建成新材料产业科技园 济南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各类特色产业载体400万㎡ [4] 创新服务 - 与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等高校机构共建产学研平台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省级院士工作站等 [4] - 济大科技园已培育科技企业103家 [4] - 创新成立"产业联盟联谊之家" 促进产业链 供应链 银企 校企对接 [4] -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金融超市" 提供政策申报 融资 应急转贷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累计服务企业200余家 [4][5] 人才引进 - 去年成功引育省市级人才9人 硕博青年人才90人 [5] - 依托园区产业载体及济大科技园 济南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 推动人才与产业融合 [5] - 去年省博士后大赛 市双创大赛落地注册企业8家 新增市级以上人才平台8家 形成"人才+项目+产业"联动格局 [5]
助推横岗街道珠宝产业强链补链,六约黄金珠宝(工厂)交易中心招商启动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7-13 18:23
项目定位与目标 - 六约黄金珠宝(工厂)交易中心定位为"高端化、国际化、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整合黄金珠宝全产业链资源 [3] - 项目将打造集设计、生产、交易、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平台 [3] - 推动中国非遗文化与珠宝产业融合,助力原创设计从"作品"走向"产品" [5] 政府支持与产业影响 - 横岗街道将提供政策、金融、服务等方面支持,优化营商环境 [3] - 项目助推街道珠宝产业强链补链,推动"前店中坊后厂"的产城融合格局 [3] 战略合作与招商成果 - 深圳市金辉璀璨黄金珠宝有限公司与融通金、福慧金行、尚典珠宝等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意向协议 [3] - 现场达成入驻意向商户超过150家,多家头部品牌当场签约 [3] 项目规模与功能分区 - 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可容纳超过300家商铺 [5] - 功能分区包括黄金创意设计区、零售交易区、批发展示区、直播运营区、鉴定区、物流服务区、非遗文化展示区等 [5] 活动与后续规划 - 招商启动会设置品牌入驻政策解读、直播合作洽谈及VIP闭门会三个专项洽谈区 [3] - 项目将以招商启动会为起点持续优化服务,打造区域标杆 [5]
城北教育再传喜讯!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扩建校区动工
长沙晚报· 2025-07-11 16:21
项目概况 - 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扩建校区项目正式动工,预计2026年秋季建成开学,新增2400余个优质中小学学位 [1] - 扩建校区位于开福区金霞新城关公湖片区,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由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统一管理 [3] - 扩建校区预计总投资近3亿元,规划用地约72亩,总用地面积约5.59万平方米,净用地面积约4.77万平方米,计划按照约48个班级的规模进行设计 [3] 校区规划与特色 - 扩建校区注重多学科专用教室和多功能公共教学用房的配置,打造集智慧与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校园 [3] - 新校区与老校区实行"一所学校、两个校区、一套班子、五项统一"的办学模式,实现管理、师资、课程、评价、文化"五统一",同步同质一体化推进 [3] - 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锤炼一流师资,提升育人质量,确保新老校区"高起点融合、高品质共生" [3] 项目建设进展 - 项目承建方中铁十二局组建了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班子,选择精锐施工队伍,配备过硬技术力量,投入先进施工设备 [6] - 项目技术负责人鲁斌表示,力争2024年底完成建筑主体结构封顶,2026年6月底交付,2026年9月正常开学使用 [6] 区域影响 - 关公湖片区地处金霞新城核心区产业腹地,是金霞新城"人城产"融合示范区的首开区之一 [7] - 校区扩建是推动"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战略落地的重要民生项目,将提升关公湖片区核心竞争力,带动片区汇聚高端人才、优化人口结构、厚植产业沃土 [7]
滨州|发挥高铁交通枢纽及客流、物流、信息流优势 滨州高铁片区打造产城融合增长极
大众日报· 2025-07-11 09:11
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 - 项目总投资4亿余元 占地约110亩 整合高铁 城市公共交通及公路客运功能 兼具办公和商务功能 预计年底完工 [1] - 建成后将成为大客流集散换乘点 提升城市交通便利性和综合服务能力 [1] - 同步建设黄河十九路快速路 长3千米 双向六车道 含综合管廊 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 [1] 片区规划与产业布局 - 规划面积8 11平方公里 采用站城一体 产城融合模式 补强城市短板 强化韧性 惠及民生 [1][2] -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 聚焦商贸物流 智能设计 科教培训 城市服务四大功能 布局"1+4+N"产业体系 [2] - 通过16个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同步推进 打造宜居 韧性 智慧片区 形成产城融合示范区 [2] 城市设计与空间结构 - 以中央轴线为骨架 布局高端商务酒店 特色商业街区 文化中心等设施 满足商旅需求 [3] - 形成"一带统领 绿脉交织 多中心发展"格局 结合水系与绿地构建城市生态脉络 [3] - 融入滨州特色文化 采用绿色低碳理念 打造城市发展新门户 [3] 分期建设策略 - 近期重点建设站前核心区 物流产业园区 依托现有道路和高铁站推进招商 [4] - 中期完善生活 文化教育组团 补足服务短板 建设中轴空间和产业物流功能 [4] - 远期动态调整功能 补充文化 教育 医疗等资源 随招商进度启动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