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变动
搜索文档
“投行民工”上岸戈碧迦董秘:童宏杰原是公司上市签字保代,曾任中信建投投行委高级副总裁,前任薪酬近百万
新浪证券· 2025-09-23 18:13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聘任童宏杰为新任董事会秘书 [1] - 童宏杰为1986年出生,拥有超过十五年专业履历,曾任职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及中信建投证券,并曾担任公司IPO项目的保荐代表人 [3] - 前任董事会秘书年薪待遇接近100万元,在北交所公司中属于不低水准 [6]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于2024年3月25日登陆北交所,截至9月23日收盘,股价报收于46.94元/股,年内涨幅高达197%,市值约67.89亿元 [4]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下滑22.06% [5] - 报告期内利润总额为0.1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6.12% [5]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2亿元,同比下降74.13% [5] - 报告期内毛利率为26.16%,上年同期为33.20% [5] -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同比下降75.68% [5] - 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1.30%,上年同期为6.79% [5]
金种子酒:正研发适合啤酒渠道的专用产品
钛媒体APP· 2025-09-23 08:34
核心观点 - 公司连续四年净利润亏损且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营收同比减少27.4%至4.84亿元 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暴跌超750% 同时高管频繁变动引发市场对管理稳定性的质疑 [1][2] - 公司调整产品策略 将馥合香系列从B端转向C端聚焦消费者培育 并正研发适合啤酒渠道的专用产品以借助华润资源 但新品培育效果尚未显现 [1][3][6] - 省内市场收入减少1.11亿元 省外市场收缩 经销商数量几乎零增长 合同负债下降35.11%反映渠道信心不足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从去年同期6.67亿元锐减至4.84亿元 同比下降27.4% [2] - 归属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盈利1109.8万元转为亏损7219.68万元 同比下降超750% [2] - 扣非净利润为-7752.45万元 同比暴跌2226.38% [2] - 低端酒营收2.51亿元同比下滑32.77% 中端酒下滑19.72% 高端馥合香系列营收3727.85万元增长不足1% [4] 人事变动 - 7月董事兼总经理何秀侠辞职且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2] - 9月财务总监金昊因工作调整离职 由华润系背景的郭继宝接任 [1][2] - 公司称总经理人选仍在推进中 否认因业绩不佳换血 [1][3] 产品与渠道策略 - 馥合香系列从B端转向C端运营 聚焦资源培育消费者但效果不理想 前期投入拖累利润 [3][6] - 正研发适合啤酒渠道的专用产品 拟借助华润啤酒渠道资源 [1][6] - 收缩区域布局 聚焦阜阳根据地及核心市场 严控经销商质量 [4][5] 市场表现 - 省内收入3.25亿元同比减少1.11亿元 省外收入0.77亿元减少0.39亿元 [4] - 省内经销商仅净增1家 省外减少1家 [4] - 合同负债下降35.11% 预收货款明显减少 [4] - 公司称近期双节动销率大幅提升 出货量环比同比超预期 [6]
CEO因“地下恋情”被解雇、董事长提前卸任,大中华区高管更是换换换,百年雀巢今年怎么了?
36氪· 2025-09-19 09:36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雀巢集团原首席执行官傅乐宏因未披露办公室恋情被解雇,新任首席执行官Philipp Navratil火速上任[1] - 雀巢集团董事会主席保罗·薄凯决定提前卸任,新任董事会主席Pablo Isla将于10月1日接任[1] - 雀巢研发中国总经理孙忠伟将调任,由Guglielmo Bonora于2025年10月1日接任,此为今年以来中国市场可公开查询的第四项高层人事变动[3][4][7] - 雀巢大中华区负责人张西强卸任,由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接任并于7月1日上任[7][9] - 雀巢大中华区咖啡业务新负责人Pamela Takai于9月1日就位,财务与控制负责人朱利于9月8日就位[9] 中国市场业务调整 - 雀巢大中华区被重新纳入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旨在加快决策速度[3][10]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模式从分销驱动转变为以拉动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模式,强调速度和灵活性[9] - 2025年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市场的有机增长率为-4.2%,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预计至少需要一年才能通过新策略扭转局面[4][9] 创新与合作动态 - 雀巢为瑞幸咖啡提供乳制品原料,并与瑞幸执行每周一次的创新、构思与产品迭代循环,以应对快速的产品创新节奏[6] - 雀巢与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在研发上也有合作[6] - 雀巢在集团层面正推进6个创新重大项目,并应对18个表现欠佳的关键业务单元[14] 集团战略方向 - 董事会相信新任首席执行官Philipp Navratil将推动增长计划并加快效率提升,战略方向不会改变[14] - 新任首席执行官Philipp Navratil于2001年加入雀巢,在咖啡业务领域经验丰富;新任董事会主席Pablo Isla曾担任Inditex集团首席执行官超过十年[11][14]
CEO因“地下恋情”被解雇、董事长提前卸任 大中华区多名高管也换人 百年雀巢今年怎么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0:01
核心观点 - 雀巢集团面临高层人事频繁变动 包括原CEO傅乐宏因未披露办公室恋情被解雇 董事会主席保罗·薄凯提前卸任 新任CEO Philipp Navratil和新任董事会主席Pablo Isla分别接任 [1][12][14] - 中国市场业务处于调整阵痛期 上半年大中华区有机增长率为-4.2% 公司正推动从分销驱动模式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拉动式销售模式 [5][11] - 研发创新成为应对市场变化关键 雀巢与瑞幸咖啡建立每周一次的产品迭代合作 并调整中国研发团队负责人 [5][8] 人事变动 - 原CEO傅乐宏因违反《商业行为准则》被立即解雇 新任CEO Philipp Navratil于9月1日就任 其2001年加入雀巢 具有咖啡业务背景 [12] - 董事会主席保罗·薄凯提前至9月16日卸任 Pablo Isla将于10月1日接任 其曾担任Inditex集团CEO超十年 [1][14][17] - 大中华区负责人张西强4月卸任 由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接任 咖啡业务负责人Pamela Takai和财务与控制负责人朱利分别于9月1日及8日就位 [4][8][11] - 研发中国总经理孙忠伟将调职 由服务东南亚市场的Guglielmo Bonora于2025年10月接任 其在雀巢工作超19年 近5年负责研发 [4][5] 中国市场业务调整 - 大中华区重新纳入AOA大区(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 以提升决策效率 [4][12] - 业务模式从推动式销售转向拉动式销售 强调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 简化流程 [11] - 第二季度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 预计需至少一年通过新模式扭转局面 [11] 研发与创新合作 - 与瑞幸咖啡建立每周一次的产品创新循环 每周推出两款新品 并为瑞幸提供乳制品原料 [8] - 与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在研发领域存在合作 [8] - 因中国消费者需求细分且变化加速 推动研发团队调整 [5][8] 战略方向 - 集团推进6个创新"重大项目"并应对18个表现欠佳的关键业务单元 [17] - 董事会确认战略方向不会因高层变动改变 强调保持增长计划和效率提升节奏 [17]
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9-17 21:01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完成近年来最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 新架构包括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和事业部三部分 [1] - 集团总部设置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1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3] - 地区公司数量为16个 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上海公司等 由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 [3][5] - 事业部包含物业 商业与酒店 长租公寓 物流等八大多元化业务 [3] 管理团队变动 - 管理团队包括董事长辛杰 工会主席解冻 执行副总裁郁亮 李锋 华翠 财务负责人韩慧华 董事会秘书田钧 [3] - 朱保全和孙嘉职务不变 分别继续负责物业 商业与酒店事业部 [3] - 李刚新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张海转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李嵬担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吴镝担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卜令秋担任集团财务总监 [5] 架构变革重点 - 撤销开发经营本部 将原"5+2+2"架构调整为16个地区公司 [5] - 此次调整距离上次大规模人事变动约8个月 年初郁亮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 祝九胜辞去总裁等所有职务 [5] 股东资金支持 - 深铁集团提供20.64亿元借款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金与利息 [6] - 借款期限不超过3年 利率为LPR减66个基点 当前利率为2.34% [6] - 这是深铁集团年内第九次向公司提供借款 累计金额近260亿元 [6]
万亿级基金公司,副总履新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07:40
人事任命核心信息 - 招商基金任命谭智勇为公司副总经理,任职日期自2025年8月26日起生效 [2][5] - 此次人事变动已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已向监管机构报备 [9] - 谭智勇拥有超过20年金融领域从业经验,曾任职于招商银行及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7][8] 新任高管背景 - 谭智勇于2004年7月至2025年7月在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作,2025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 [7] - 其学历为研究生、硕士,并已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7] - 根据其过往履历,谭智勇或分管公司营销业务 [8] 年内高管团队持续优化 - 此次任命是公司年内持续优化高管团队的又一重要动作 [2] - 2025年5月19日,钟文岳回归并出任公司总经理,此前曾担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务 [11] - 2025年5月29日,公司同步提拔朱红裕、王景、陈方元三位业务骨干为公司首席(副总经理级) [11] - 2025年6月28日,于立勇出任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投研领域四大“首席”已到位 [11] 公司规模与行业地位 - 招商基金是行业内首批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持续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1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56万亿元(含子公司) [12] - 业内分析指出,公司新的领导班子已逐渐清晰,有望在战略规划、投资决策等方面实现更高效运作 [12]
盈新发展股价微涨0.62% 公司董事会秘书变更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16 03:5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0分股价报1 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01元涨幅0 62% [1] - 当日开盘价为1 61元最高触及1 64元最低下探1 60元 [1] - 成交量为55 23万手成交额达0 90亿元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所属行业为房地产开发业务涵盖资产管理科技投资等领域 [1] 人事变动 - 董事会秘书职位由边冬瑞接任原董事会秘书鲁炳波离任 [1] - 边冬瑞拥有金融及投资管理背景曾任职于多家证券及私募机构 [1] - 此前担任公司战略部副总监及旗下科技公司总经理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33 4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32 42万元 [1]
北信瑞丰基金更换总经理,近一年多员工锐减超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8:17
高管变动 - 北信瑞丰基金公告新任总经理宣学柱,原总经理刘晓玲离任,刘晓玲任职时间不到两年(2023年12月至2025年8月)[1][2] - 刘晓玲实际在2023年10月已不在董事会名单中,但当时未公告[2][4] - 新任总经理宣学柱此前在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担任金融市场相关职务[2] 人事动荡 - 2023年7月至2024年员工备案人数从88人降至52人,减少超过40%[2][7][8] - 2023年10月前后多名基金经理离任(林翟、靳晓龙、陈皓、蒙麒羽)[4] - 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从3人变为5人,后再次调整为4人新组合[4][6] 公司运营 - 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2023年底32亿元降至2024年6月底27亿元[9] - 规模高度依赖单只基金(北信瑞丰稳定收益22亿元),其余多只产品规模不足2000万元[9] - 公司去年多次因员工薪酬和考核问题引发市场关注[6]
这家券商总经理辞职!
券商中国· 2025-08-02 17:46
高管变动 - 信达证券总经理祝瑞敏因工作调整辞职,原定任期应至2026年11月 [1][3] - 祝瑞敏在任期间推动公司业务经营发展,同时兼任子公司信达澳亚基金董事长(信达证券持股54%) [3] -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张毅被授权代行总经理职责,张毅此前担任信达期货董事长等子公司职务 [1][4] 高管背景 - 祝瑞敏为博士学历,拥有21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职中国银河证券首席财务官、东兴证券副总经理 [3] - 张毅47岁,曾任中金公司等机构职务,2022年起担任信达证券财务总监 [4] - 新任副总经理程远为80后投研背景,曾任东兴基金投资总监、华泰证券首席研究员 [5][6] 董事会调整 - 新增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林志忠(中国信达系背景),曾任中国金谷国际信托董事长 [5] - 当前董事会6名成员中3名为独立董事 [5]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21亿-10.44亿元,同比增长50%-70%,主要因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增长 [6]
李可东出任太平财险董事长,同时执掌太平集团两大核心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21 14:43
人事任命 - 李可东于2025年7月12日正式履职太平财险董事长,该任命已于4月28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2] - 李可东同时担任太平养老保险董事长,7月18日获监管批复 [2][4] - 此次任命标志着太平集团完成核心子公司掌舵人更替 [2] 高管背景 - 李可东1967年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工程师资格 [5] - 曾任职中国信保多个高管职位,包括业务总监、分公司总经理等 [5] - 2019年加入中国太平,历任副总经理、执行董事等职,2025年升任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5][6] 公司经营 - 太平财险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410.02亿元,所有者权益99.04亿元 [7] - 一季度营收79.45亿元,净利润2.94亿元 [7] - 公司面临财产保险市场增速放缓、非车险业务竞争加剧等挑战 [7] 战略意义 - 李可东兼任太平财险董事长被视为强化财险板块战略地位的信号 [6] - 人事变动反映央企保险机构探索"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路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