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瞭望 “世界镁都”治乱记
新华网· 2025-05-14 10:3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镁产业实现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三个"第一",辽宁保障全国85%的镁供给,海城市菱镁资源保有储量超20亿吨,占全球五分之一 [2] - 海城菱镁矿开采企业"小、散、弱",40多家矿山企业平均证载开采量仅30余万吨,246家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下企业占比超40%,存在家庭作坊式生产 [2] - 行业长期陷入"初加工、赚快钱"循环,95%菱镁产品用于高耗能、产能过剩的传统耐火材料,缺乏全球定价话语权 [3][4] 整治措施与成效 - 2023年辽宁省出台《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海城成立专项整治专班,与周边产区联动执法 [3][6] - 实施智慧监管:41个计量站监控矿石运输,23家整合矿企安装AI卡口和电子隔离墙,查处违规运输73起,2024年开采量严格控制在1116.4万吨 [6][7] - 退出轻烧反射窑186座(产能194万吨),新建10万吨以上大型窑炉置换产能,首批10个置换项目集中开工 [7][8] - 1700多座加工窑炉安装在线监测,创建12家省级和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8][9] 转型升级与产业链发展 - 矿石价格止跌回升,每吨普涨300元,吸引奥镁集团寻求合作 [7] - 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大德广公司镁制建材出口欧美,附加值提高一倍;后英集团投资30亿元新建30万吨金属镁加工项目 [10][12] - 构建"一区四园"产业空间,出台政策杠杆(如开采指标从60万吨增至150万吨)激励企业延伸产业链 [11][12] 未来规划 - 全省联动执法,统一标准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12] - 海城明确从"原料输出"向"全产业链"跃升路径,重点发展高端镁建材、防核辐射/防弹建材等产品 [10][11]
陕西澄城樱桃在上海推介,向长三角消费者发出“甜蜜之邀”
搜狐财经· 2025-05-08 20:12
品牌推介会概况 - "澄城樱桃甜蜜蜜"品牌推介会在上海北外滩举办,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陕西省果业中心、澄城县委县政府主办,智通财经承办 [3] - 活动通过主旨演讲、品牌推介、现场品鉴等形式展示澄城樱桃,吸引沪陕两地政府代表、企业客商、媒体及市民参与 [3] - 澄城县向长三角居民发出邀请,推广乡村观光和樱桃品尝体验 [3] 澄城樱桃产业规模 - 澄城地处北纬35°樱桃黄金生长带,种植规模达10万亩,年产量8万吨,产值30亿元 [5] - 澄城樱桃产业已成为全国樱桃版图的重要增长极,构建"北部苹果、中部樱桃、南部特色水果"的农业格局 [5] - 澄城县将樱桃确立为县域首位产业,目标打造"中国樱桃第一县",品牌已出口迪拜等国际高端市场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澄城樱桃平均甜度达16以上,硬度高、耐储存,营养价值是苹果的30倍 [10] - 已建成国家级樱桃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种植30余个优新品种,如布鲁克斯、美早、俄罗斯8号 [7] - 制定4项修剪整型技术标准,实现从1月到7月的200多天持续上市 [7] 产业链发展 - 澄城推进冷链物流与深加工项目,拥有20万吨冷藏库容,开发樱桃酒、樱桃汁、樱桃果干等衍生产品 [10] - 目前仍以鲜果销售为主,但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为果农带来更多收益 [10] 市场推广与反响 - 上海是澄城樱桃主销市场,也是品质认证的"试金石",品牌计划通过上海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 [13] - 推介会现场展示多个樱桃品种及深加工产品,吸引消费者现场下单,上海市民对国产樱桃品质表示高度认可 [13][15] - 抖音博主"大蒜很香"等网络达人现场品尝后积极推荐,提升品牌曝光度 [15] 未来规划 - 澄城县计划于5月20日召开第六届中国(澄城)樱桃营销季暨澄城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推动品牌合作与市场拓展 [15] - 澄城希望通过樱桃产业带动文旅合作,推广"澄城老哥"勤劳质朴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观光旅游及商业合作 [15]
贝斯美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4-30 11:59
项目进展 - "年产20,000吨特种醇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按计划有序推进[1] - "年产12,100吨环戊烷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2024年投入5831万完成48.18%,产品已批量对外销售[2][3] - "年产8,500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2024年四季度稳定运行,3-戊酮自产能力全面释放[2][5] - 环烯烃共聚物(COC)产品处于实验阶段,正推进与下游客户商务技术交流[3][5]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89.97%,主要因合并宁波捷力克全年业绩[21] - 碳五系列产品收入从2023年1167万增长至2024年7312万,增长5.26倍,但净利润亏损4427万[5] - 2024年研发费用4552万元,同比增长13.7%,拥有58项专利(32项发明专利)[20][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二甲戊灵原药纯度达98%以上,远超行业标准,完成全产业链布局[2][18] - 拥有低温连续硝化工艺、固盐回收技术等32项发明专利,工艺技术领先[8][19] - 碳五产业链掌握间戊二烯选择性加氢、戊醇脱氢催化等核心技术[25] - 环戊烷产品可用于制冷剂、发泡剂等领域,市场规模较大[2][25] 市场与销售 - 子公司捷力克在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农药登记,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超75%[2][24] - 二甲戊灵产品被列入美国关税调整豁免清单,受政策影响较小[12] - 通过捷力克渠道拓展南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消化新增产能[10][24] 产业链布局 - 碳五新材料产品包括正戊烯、2-戊酮、环戊烯等,可用于医药中间体、光学材料等领域[16][25] - 戊酮装置联产正戊烯、2-戊酮等高附加值产品,分摊固定成本提升经济性[2] - 环戊烷项目延伸碳五产业链,节省中间交易成本,拓展市场空间[2][22] 战略规划 - 坚持"产业聚焦、科技创新、安环保障、规范运营"发展理念[23] - 推动环境友好型农药研发,同时布局碳五新材料产业链[23][26] - 计划投入5000万至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回购价不超过13元/股[13]
全球与中国褥疮类药物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5-2031
QYResearch· 2025-04-28 17:30
褥疮类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 市场需求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长期卧床患者增多,褥疮发生率上升,治疗药物和敷料需求持续增长[1] - 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分为敷料类(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银离子敷料等)和抗生素类药膏(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新型敷料如生物可降解敷料不断涌现[1] - 技术创新推动:水凝胶、泡沫敷料和银离子敷料等高科技产品提升吸湿性、抗菌性和创面保护性,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带来创新机会[1] - 医院与家庭护理市场并重:医疗机构占主要市场份额,但家庭护理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老年人和长期卧床患者[1] - 行业挑战:技术创新难度大、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压力大,疗效、质量和价格问题制约发展[1] 褥疮类药物发展趋势 - 个性化治疗:结合大数据与AI技术,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提供精准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医疗成本[2] - 多模态综合治疗:结合药物、物理治疗和创面护理等多种手段,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2] - 营养与创伤愈合:未来治疗将更注重患者整体营养状态,结合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促进伤口修复[3] - 家庭护理市场崛起: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者增多推动家庭护理需求,敷料和药膏将更便捷、易用且价格更具竞争力[3] - 国际化与全球市场:全球老龄化问题加剧,亚洲、非洲等地区对褥疮治疗产品需求大幅增长[3] - 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可能扩展到护理方案设计、患者教育等服务领域,形成更完善的产业链[3] 全球褥疮类药物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市场销售额达16.49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0.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86%(2025-2031)[6]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为1.73亿美元,占全球10.49%,预计2031年达2.41亿美元,全球占比提升至11.74%[6] - 敷料类产品占据重要地位,预计2031年份额达73.59%,包括水凝胶敷料、泡沫敷料、纤维敷料等[6] - 医院和诊所为主要消费场所,2024年医院份额约49.36%,未来几年CAGR约2.73%,线上渠道逐步成为重要销售渠道[6]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核心厂商包括3M、Mölnlycke、Smith & Nephew、Convatec和B. Braun等[6] - 2024年第一梯队厂商(3M、Smith & Nephew、Glenmark Pharmaceuticals、Mölnlycke和中美天津史克制药)占49.23%市场份额,第二梯队厂商(Convatec、Medline Industries等)占20.21%份额[6] - 主要厂商还包括Paul Hartmann、Coloplast、Urgo Group、Cardinal Health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