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养老投资像搭积木 关键是让持有人“拿得稳”
证券日报· 2025-09-27 09:11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后,公募基金将个人养老金投资管理作为核心战略 [1] - 截至今年上半年,个人养老金基金已扩容至297只产品,其中基金中基金(FOF)产品达到212只,二季度新增9只 [1] - FOF基金总规模已达1711亿元,较年初增长近400亿元,增幅30% [4] 公司投资策略框架 - 投资框架分为三层,通过自上而下的配置方法实现组合的稳健性 [1] - 第一层资产配置根据资产的预期回报和风险确定权重,长周期更多配置贵金属类资产并降低海外权益类资产配比,短周期则降低上涨后预期回报率下降的资产权重 [2] - 第二层是选"人",根据不同投资策略筛选管理人 [2] - 最底层是持续补充策略,如风险管理策略,使策略组合风险暴露水平合理可控 [2] 产品核心特征与风险管理 - FOF是通过投资于其他基金实现"二次分散"风险管理的产品 [1] - 养老目标FOF均设置不短于1年的封闭运作期或最短持有期,帮助投资者避免非理性行为 [1] - 核心是追求长期稳健增值而非短期收益弹性,优先考虑下行风险控制,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和动态调整平滑波动 [2] - 根据投资者年龄和退休时间调整风险敞口,距离退休时间长可提高权益资产比例,临近退休则降低风险水平 [2] - 风险管理中运用逆向思维,市场过度悲观时适度增加风险资产配置,市场过度乐观时保持谨慎 [3] 市场驱动因素与投资者建议 - FOF基金发展势头受政策红利驱动、债券收益率下行与权益资产回暖、以及中国养老投资市场巨大潜力三因素推动 [4] - 建议投资者充分利用每年个人养老金账户1.2万元的缴费上限,享受税收优惠 [4] - 建议年轻持有人选择权益比例较高的目标日期基金,临近退休者选择稳健产品 [5] - 建议持有人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市场宽幅震荡时提高定投节奏,市场上涨时降低定投节奏,避免频繁操作 [5]
养老投资像搭积木 关键是让持有人“拿得稳”——专访嘉实养老FOF基金经理唐棠
证券日报· 2025-09-27 00:15
本报记者 王宁 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到2025年相关指导意见持续深化,公募基金始终将做好个 人养老金投资管理作为核心战略。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就公募基金管理人如何做好个人养老金投资相关话题,专访了嘉实 养老FOF基金经理唐棠,围绕投资策略、市场变化、投资者参与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分享。 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最新一期《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个人养老金基金已扩容至297只产品,其中 基金中基金(FOF)产品达到212只,二季度新增9只。 唐棠表示,FOF是一种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产品,通过设置不同风险等级的目标日期基金适配客户需求,分散投资多只 不同类型的基金来构建投资组合,以实现"二次分散"的风险管理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养老目标FOF均设置了不短于1年的封闭 运作期或最短持有期,通过设置持有期帮助投资者"管住手",避免频繁申赎等非理性行为,提高获取长期收益的概率。总体来 说,养老投资像搭积木,关键是让持有人"拿得稳"。 多层次的自上而下框架 唐棠将其投资框架分为三层,通过自上而下的配置方法,结合不同层次的投资策略,使得组合有更好的投资稳健性,争取 在更长周 ...
银华基金联合多家公募机构走进中央财经大学
中证网· 2025-09-25 20:12
活动背景与目的 - 银华基金联合东方基金、汇安基金、泓德基金、宏利基金、东兴基金及天相投顾等机构走进中央财经大学,开展公募基金知识普及与金融素养培育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新时代 新基金 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旨在为财经院校学子搭建行业实践与知识普及的桥梁 [1] - 活动聚焦财经院校学子的专业特性与认知痛点,采用“案例拆解+行业洞察”的讲座形式,让金融知识更具深度与实用性 [1] 活动内容与投资者教育 - 讲师详细介绍了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史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对行业及投资者的影响 [2] - 通过“跟风买入热门基金后被套”、“因短期波动频繁赎回错失长期收益”等青年群体易共鸣的案例,生动拆解“追涨杀跌”、“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常见投资行为偏差 [2] - 指导学子通过“理性复盘”、“设定投资纪律”等方法纠正个人认知偏差,并讲解行动方案中“守投资者利益、强专业能力、优投资者服务”举措的意义 [2] 养老规划专题 - 针对青年群体“养老规划离自己尚远”的认知误区,从“生命周期理财”视角出发帮助学子重构养老认知 [2] - 详细介绍国内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运作机制,并对比美国IRA个人退休账户、日本“国民年金+厚生年金”等国际经验 [2] - 重点讲解养老目标基金的核心优势,包括目标日期基金与目标风险基金的差异,指导学子根据未来职业规划与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 [3] 行业倡议与未来规划 - 此次活动是践行“监管指导、协会主办、机构参与、媒体支持、公众受益”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 [3] - 作为“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中“未来金融家培育计划”的重要一站,通过机构协同、资源互补的模式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行业视角 [3] - 公募机构未来将持续深化“走进校园”系列投教活动,覆盖更多高校,将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实用金融知识传递给更多青年群体 [3]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 多家公募机构走进中央财经大学
财富在线· 2025-09-25 16:54
活动概述 - 银华基金联合东方基金、汇安基金、泓德基金、宏利基金、东兴基金及天相投顾共七家机构走进中央财经大学开展活动 [1] - 活动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为核心主题 [1] - 活动旨在为财经院校学子搭建行业实践与知识普及的桥梁,培育未来金融领域人才 [1] 活动形式与定位 - 活动聚焦财经院校学子的专业特性与认知痛点,采用“案例拆解+行业洞察”的讲座形式 [4] - 活动是“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中“未来金融家培育计划”的重要一站 [12] - 活动体现了“监管指导、协会主办、机构参与、媒体支持、公众受益”五位一体发展格局 [12] 投资行为教育内容 - 讲座详细介绍了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史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影响 [5] - 通过“跟风买入热门基金后被套”、“因短期波动频繁赎回错失长期收益”等案例拆解“追涨杀跌”、“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投资行为偏差 [5] - 指导学子通过“理性复盘”、“设定投资纪律”等方法纠正个人认知偏差,并讲解行动方案中“守投资者利益、强专业能力、优投资者服务”举措的意义 [6] 养老规划教育内容 - 讲座从“生命周期理财”视角帮助学子重构养老认知,破除“养老规划离自己尚远”的误区 [9] - 详细介绍国内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并对比美国IRA个人退休账户、日本“国民年金+厚生年金”等国际经验 [9] - 重点讲解养老目标基金的核心优势,包括“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的差异,指导学子根据职业规划与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 [10] 未来规划 - 公募机构将继续深化“走进校园”系列投教活动,覆盖更多财经及综合类高校 [14] - 未来活动将持续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为指引,将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实用金融知识传递给更多青年群体 [14] - 活动旨在助力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行业培育具备理性思维与专业视野的未来力量 [14]
【宝藏】最高可领2696元,您的养老“搭子”已就位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9-18 15:06
个人养老金政策 -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市场化运营的养老保险补充制度 为未来养老提供保障[3] - 每年最高12000元税前抵扣额度 投资收益暂不征税 领取时按3%税率缴纳[4] - 根据年收入区间 节税金额从360元至5400元不等 边际税率越高节税效果越显著[6] 建设银行产品方案 - 提供"省税+好礼+投资"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 最高可获2696元权益奖励[2][8] - 开户缴存可获得多重礼遇:首次缴存最高88元 达500元最高188元 达10000元最高380元[10] - 代发工资客户缴存达标可额外领取20元奖励 邀请好友开户每月最高价值2000元奖励[11][12] 专属投资产品 - 推建信优享进取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Y基金 代码020188 中等风险[13] - 产品设置5年最短持有期 避免短期波动干扰 采用权益+固收多元资产配置[14][15] - 管理费和托管费均为A类份额的50% 提供费率优惠[16]
富达基金总经理孙晨:科技引领叠加政策红利,外资增配A股意愿不断升温
新华财经· 2025-09-05 12:16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国际投资者资产配置逻辑发生根本性调整 转向多元化收益来源[1] - 资金从单一市场分流至欧洲 日本 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2] - 境外资金增配A股意愿明显提升[2] A股市场吸引力 - 近2个月上证指数上涨超10%[2] - A股在多个细分行业具备显著估值洼地特征[2] -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持续深化 为外资创造便利环境[2] 富达基金投资方向 - 聚焦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板块 挖掘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机遇[3] - 布局低利率环境下高质量红利资产 关注稳定现金流与高分红标的[3] - 捕捉中国企业出海与新消费崛起带来的长期成长机会[3] 富达中国战略布局 - 构建主动旗舰 主动红利 主动成长三大主动权益产品系列[5] - 五只主动权益产品均实现稳健运行[5] - 将美国养老投资经验与国内需求结合 推进首只养老FOF产品布局[5] 跨境投资协同优势 - 通过全球网络打通中国与境外投研团队协作通道[5] - 挖掘A股 港股 美股中概股等跨境市场投资机遇[5] - 利用互认基金 QDII QFII等多元业务形式提供跨境服务[5]
从“养老投资”到“高奢消费”:养娃成了最亏本投资?
虎嗅· 2025-09-01 17:45
养育孩子经济性质转变 - 从养老投资转变为高奢消费 过去孩子是家族延续和养老保障 现在成为高消费行为 [1][2][5] - 经济学家蒂莫西·泰勒通过《出乎意料的经济学》揭示这种变化 [3] 成本结构分析 - 直接成本包括自付费用和机会成本 自付费用指直接花在孩子身上的钱 机会成本指父母时间用于其他用途可实现的价值 [6][7] - 低收入农业社会自付费用低 女性机会成本低 孩子提供劳动力抵消成本 [8][9] - 高收入国家自付费用高 美国1960年抚养成本2.5万美元 相当于2009年18.3万美元 2009年实际成本22.2万美元 增长22% [17][18][19] - 当前美国每个孩子养育成本接近25万美元 不含大学学费或成年不离家费用 [21] - 住房是最大成本且实际增长 医疗费用大幅上涨 [20] 收益模式变化 - 历史孩子提供劳动收益 65岁以上男性1/3收入来自孩子 [9][10] - 现代家务贡献无法抵消成本 收拾桌子等与耕田拾柴不可比 [22] - 父母付出更多 幼年无法获得等价劳动回报 [23] 女性机会成本演变 - 机会成本定义为放弃的工资收入 双职工家庭需权衡工作时间与照顾孩子 [24][25] - 女性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 学历提升形成激励机制循环 [26][27] - 医学院女性比例从1970年10%升至90年代40% 法学院女生超男生 [28] - 高学历女性晚育少生 25岁前生育率:高中64% vs 大学20% 40岁时差异平稳 [29][30] - 平均生育数:高中及辍学女性2.5个 vs 大学女性1.6个 [31] - 高教育女性机会成本更高 怀孕照顾孩子期间放弃工资更多 [32] 职业与生育模式 - 大学女性先结婚后生育 可能暂离职场后重返 [33] - 离岗5-10年工资永久下降 调整工作年份后收入仍低15% [34] 技术变革影响 - 避孕药是生育选择最大技术变革 80%的45-55岁美国女性曾使用 [35][36] - 《经济学人》评为20世纪最伟大科技进步 [37] - 避孕药问世前女性需在性生活和职业间选择 [38] - 效果远优于隔膜和避孕套 尤其对年轻人 [39] - 1957年出生女性比1950年出生者晚婚且大学毕业率更高 因青春期可方便使用避孕药 [41][42] - 技术改变选择进而改变态度 [43] 长期经济回报变化 - 子女年老支持需求减少 社保养老金医保补助替代家庭收入保障 [44][45] - 成年子女仍重要但非完全依赖 涉及亲自照顾和财务管理 [46] 数量与质量权衡 - 低收入国家侧重孩子数量 高收入国家侧重投资质量 [14][15] - 劳动力市场技能回报增加 1980年大学毕业生收入是高中生1.2倍 现在1.6倍 [48][49] - 少生优育回报增加 多生少投回报降低 [50] - 成本更高 短期劳动回报和长期保障回报大大降低 [51] - 总体导致孩子数量减少 [53] - 高收入者将孩子视为奢侈品 随收入增加投入比例升高 [54]
公募养老产品 一季度收益分化显著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养老金产品业绩表现 - 截至一季度末已备案养老金产品期末资产净值达1.96万亿元 一季度投资收益率为-1.61% [1][2] - 养老金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率达26.54% 权益类产品196个 固定收益类产品371个 货币型产品36个 [2] - 近20只股票型养老金产品一季度收益跌幅超20% 海富通价值优选收益率为-29.90% 招商康乾为-25.14% 易方达益民为-24.66% [2] 产品业绩分化情况 - 部分股票型产品逆市上涨 富国福享及富国富盛量化对冲产品一季度收益均超3% [3] - 华泰优享分红回报 华夏基金华智1号 海富通套期保值等产品一季度回撤控制在5%以内 [3] - 中长期业绩表现突出 银华乾利股票型产品自2014年累计收益达235.5% 平安股票优选1号自2016年累计收益达208.41% [3] 养老金融体系发展 - 养老目标基金规模达1062.75亿元 份额合计966.39亿份 市场现存173只产品 2022年新成立22只 [4] - 银保监会发布新规规范商业养老金融业务 涵盖银行保险机构三支柱可投产品范围 [4] - 证券公司与公募基金凭借投研优势参与产品设计 但公募基金独立销售能力存在短板 [5]
易方达易养老丨养老投资 点滴积累 时间自有答案
新华网· 2025-08-12 14:11
养老投资,如同树苗的成长,每一份投入都是对未来的点滴积累。我们愿与您携手,耐心培育这 棵"养老之树",时间自有答案。(推广) 易方达易养老丨养老投资 专业配置 一路陪伴 【纠错】 【责任编辑:柴峥】 相关链接: 易方达易养老丨养老投资 早规划 早行动 更从容 ...
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九成实现正收益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23:30
养老FOF发展概况 - 首批养老FOF于2018年8月获批,标志着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启动 [1] - 7年来产品数量增至273只(目标日期119只,目标风险154只),资产管理总规模达60424亿元,较首批52亿元增长11倍 [3] - 布局公司扩展至64家,首批14只产品总规模较成立之初增长近40% [3] 产品表现 - 九成产品成立以来收益为正,14只累计收益率超40% [1][6] - 兴全安泰平衡养老三年持有A以6926%收益率居首,中欧遇见养老2035三年A达6232%,另有5只产品收益率超50% [6] - 2024年平均收益率7%,工银养老2050等产品收益超20% [6] 策略与市场接受度 - 首批产品中目标日期策略占9只,目标风险策略占5只 [3] - 目标风险基金因风险等级清晰成为主流,目标日期基金随年轻群体关注度提升显现潜力 [3] - 通过封闭期设计(1-5年)抑制频繁申赎,引导长期投资理念 [4] 运作机制特点 - 采用多元资产配置(股债商品平衡)和FOF结构二次分散风险 [7] - 下滑曲线机制动态调降权益仓位,匹配投资者生命周期风险 [7] - 大类资产轮动策略捕捉周期机遇,复利效应支撑稳健收益 [7] 业绩分化原因 - 不同风险等级产品权益中枢差异导致收益差距(低/中/高风险等级) [8] - 资产配置策略差异:价值型基金波动小收益低,成长型基金波动大收益高 [8] - FOF收益差异(30个百分点)远低于股票基金(100个百分点) [8] 发展挑战 - 投资者认知不足导致开户多投入少,同质化产品缺乏差异化设计 [10] - 3-5年封闭期影响流动性需求,12万元税优额度对高收入群体激励有限 [10] - 年轻投资者偏好高波动资产,与养老FOF低风险定位存在错配 [10] 优化建议 - 提高税优额度至18万或24万元,放宽股指期货等投资工具限制 [11] - 引入REITs、黄金等另类资产,开发定制化下滑曲线和ESG主题产品 [11] - 参考海外经验,通过衍生品交易提升再平衡收益(占超额收益5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