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机械化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经济随笔:从开镰到“开机”,“黑科技”解锁夏收“密码”
新华社· 2025-06-19 20:16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 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 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2]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国产农机产品类型达4000多种 [3] - 自主6行打包采棉机量产后国内市场占有率近70% 填补高端采棉机国产化空白 [3] 智能化技术应用 - 北斗辅助驾驶 作业质量监测 触控操作终端等设备实现无人作业和定制路线收割 [3] - 9至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作业主流机型 提升收麦速度和质量 [3] - 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农机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多地建设"无人农场" [4] 新能源与技术创新 - 新能源汽车技术向农机领域延伸 混合动力拖拉机受市场欢迎 [4] - 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带动种子 化肥 农药和农艺技术集成配套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4] - 一季度农业机械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7%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4] 政策与产业规划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快国产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 [5]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将农机装备补短板列为阶段性目标 [5] - 政策推进机具装备优化升级 减少机收粮食损耗 [5] 未来发展方向 - 科技创新引领生产要素集聚 补短板强链条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6] - 农机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需持续研发攻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4] - 传统农耕与农业新质生产力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6]
江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已收购小麦超57亿斤
快讯· 2025-06-13 18:48
江苏省夏粮收获进度 - 全省小麦收获面积近3600万亩,小麦大规模机收已基本结束 [1] - 收获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1] - 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1] - 预计今年江苏全省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 [1] 江苏省小麦收购情况 - 截至6月11日,全省累计收购小麦57.63亿斤 [1] - 同比增加14.73亿斤 [1] - 完成今年小麦预计收购量的32.93% [1]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五月人倍忙”新解
河南日报· 2025-06-10 07:36
农业现代化转型 - 郏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科技赋能,实现"三夏"生产全链条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2] - 建立农机大数据平台,整合卫星遥感、气象预报等多源信息,动态监测小麦成熟状态 [3] - 构建覆盖全县的"1小时农机响应圈",实现精准农机调配 [3] 生产效率提升 - 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测亩产1400多斤,超出预期 [2] - 现代化农业机械使三四百亩麦田一天内完成收割 [5] - 全县46.6万亩小麦已完成收割,转入夏播阶段 [6] 多元化农业发展 - 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发展红牛养殖、设施农业等多元化产业 [6] - 种植大户实现小麦亩产1100斤与洋葱亩产8吨的双丰收 [7] - 全县加紧播种玉米、红薯、花生等传统秋作物 [8] 科技应用成效 - 智慧农业系统为"三夏"生产节省大量时间 [6] - 农机大数据平台显著提升农业作业效率 [3][4] - 机械化作业使收割、脱粒、除杂等工序一体化完成 [2]
一拖股份20250605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农机行业 - 公司:一拖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销售情况 - 4月大中型拖拉机销量同比下降,一拖股份4月销量降幅超20%,预计上半年销售不理想[2][3] - 海外市场是重点发展战略,一季度出口增长超20%,全年目标维持该水平,目前海外收入占比不到10%[5][17] 价格情况 - 行业未现明显价格战,公司曾有折扣促销,动力换向产品占比提升带动平均价格略涨[2][6] - 产品价格整体稳定,同马力段产品单价无明显变化,结构调整可能致平均单价轻微波动[4] 市场集中度 - 行业龙头集中度小幅提升,终端用户偏好大型化、高质量产品,头部品牌受益[2][7] 动力换向产品 - 动力换向产品销量占比达1/6,受补贴政策和操作便捷性驱动,销量显著增长,但市场占有率数据暂缺[2][8][9] - 动力换向产品竞争压力小于机械化产品,仅一拖股份和雷沃提供全系列产品[2][10] - 动力换向产品渗透率将提升,但不会完全取代机械换挡,尤其在中小马力段和丘陵山地市场[2][11] 粮食价格与市场周期 - 粮食价格回暖对农机采购意愿影响不明显,需3 - 6个月传导[2][12] - 农机市场进入淡季,下半年粮食价格和秋季销售至关重要,或影响明年市场恢复,上半年压力仍大[2][13] 产品更新替换 - 设备更新替换周期拉长,与粮食价格高度相关[2][14] - 更新替换补贴政策效果有限,报废流程繁琐且补贴金额相对较低,拉动效应不明显[2][15]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加大资本开支,预计固定资产投入5 - 6亿元,用于关键零部件建设、加工能力提升和柴油机生产线升级,研发围绕拖拉机大型化和丘陵山地拖拉机使用等方面[5][23] - 新董事长上任后,正在制定未来三到五年规划,加强海外渠道和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海外本地化经营模式,对产品进行适应性开发和改进[20] - 分红率预期保持持续稳定,可能增加半年度分红[24] 海外市场具体情况 - 中亚五国景气度相对较好,产品认可度逐渐提高;美洲市场去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今年暂时未见明显负面影响;非洲市场通过国际兄弟单位项目式销售模式有所突破,但项目稳定性欠佳[26] - 2024年,俄语区市场占比约为44%,美洲市场(主要是南美)占比约为29%,东南亚市场和中东欧市场各占18%,非洲市场占比约为15%[27] - 2025年俄罗斯市场降幅接近60%,主要原因是国内粮食价格低迷,用户购买力不足[28] - 乌克兰市场目前销售量低,但预计未来增幅会更快,需完善销售渠道管理和进行产品适应性升级改进[19] 竞争情况 - 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农机行业,目前对公司竞争压力不大,公司优势在于产品技术、质量可靠性及广泛售后服务[31] 发展战略 - 继续做好传统主导产品市场销售,结合用户需求和政策导向进行产品研发,巩固市场头部地位,加大国际市场开拓[35] - 围绕大型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升级趋势进行高端产品研发及应用,加强丘陵山地产品场景应用及销售,加强核心零部件建设[35] 无人化拖拉机 - 公司在无人化拖拉机领域研发投入较早,已有产品面世,但现阶段需求场景少,主要集中在超大型农场,数量仅为个位数台数,用户更倾向于自动驾驶[36][3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金公司对上市公司考核通过“一利五率”,包括信息评级、分红及与投资者交流情况等综合表现,考核体系处于探索阶段[32] - 下一步降本增效空间相对有限,但会持续进行,原材料价格低位利于成本控制,但工人工资、研发费用和机器折旧影响费用端支出[33] - 公司暂未实施股权激励措施,因国资委审批速度慢、有意控制限薪,且公司在业绩增长指标设置上有压力[34] - 公司资产和财务状况健康,分红比率稳中向好有提升趋势,计划在港股进行回购,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内在价值稳定性和港股低估值属性[38]
今年我市计划种植水稻近130万亩,目前播栽进度超14%
南京日报· 2025-06-06 10:23
农业机械化 - 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使用新型高速插秧机,每台每天可插秧50亩,效率接近翻倍[1] - 新型插秧机可同时插秧六行,仅需两人操作,具备自动升降秧台功能[1] - 人工插秧效率为每人每天1亩,机械插秧效率达数十亩/天[1] 技术创新 - 高淳区国华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无人插秧机,配备北斗导航系统,每小时可插秧5亩[2] - 无人插秧机可实现自动规划路线、前进和掉头,仅需一人放秧[2] 种植规模与进度 - 立友合作社计划种植2600亩水稻,全部采用机插秧模式[2] - 全市水稻计划种植面积130万亩,已播栽18万亩,进度超14%[2] 农业质效提升 - 机械插秧使秧苗深度、间距和行距更均匀,利于水稻生长和提高产量[2] - 机械化作业解决夏种机手紧缺问题,提升田间管理便利性[2]
芒种时节的成都平原 听新老农人聊种粮经
四川日报· 2025-06-06 09:12
农业生产与技术创新 - 永丰村参加"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目标稻谷亩产850公斤 [3] - "95后"新农人王仕钦经营1500亩水稻,目标亩产至少800公斤 [3] - 四川启动"天府良机"行动,聚焦丘陵山区农机化痛点,去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 [11] - 四川发布5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84项农业主推技术,均为高产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品种和技术 [11] - 全省首个夏繁基地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投入使用,本土新品种选育中试时间缩短一半 [11] - 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投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成都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和万安实验室在成都揭牌 [12] - 四川组建354个专家服务团,3万多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生产 [12] 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崇州市通过"政府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方式,改造350亩低产低效园地和经果林为耕地 [6] - 永丰村通过腾退低产低效园地、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耕地面积240亩 [6] - 四川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将田长制落实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 [6] - 四川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由3000元/亩提高至6000元/亩,力争2030年前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7] -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灌排体系,使永丰村在春旱背景下仍按时完成水稻秧苗移栽 [6] 粮食种植政策与激励措施 - 四川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将粮食播栽面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8] -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实施,明确高标准农田种植用途管控措施 [8] - 四川对成都平原区和丘陵山地高原区实施种粮大户差异化补贴政策,丘陵山地高原区补贴标准提高至200元/亩 [9] - 四川实现种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9] - 永丰村创新推出"稻-菜""稻—药—菜"等新模式,每亩土地年产值稳定在万元以上 [9] 粮食产量与面积 - 2022年以来,四川每年粮食播栽面积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 [10] - 去年全省每亩粮食增产4.1公斤,带动全省粮食总产攀升至历史新高的726.8亿斤 [12]
全市小麦收获进度超九成,水稻播栽进度超8%
南京日报· 2025-06-04 10:22
小麦收割进度 - 全市90多万亩小麦已收割83万多亩 收获进度超92% [1] - 30多万亩油菜全部收获完毕 [1] - 南京金庄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约2000亩小麦 预计3天完成收割 [1] 水稻种植情况 - 今年水稻预计种植面积近130万亩 当前已播栽10万多亩 播栽进度超8% [1] - 新龙家庭农场采用机插秧方式 每台插秧机日均作业四五十亩 预计6月20日完成全部插秧 [2] 农业机械化水平 - 稻麦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以上 主要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2] - 南京金庄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使用4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完成小麦收割脱粒一体化作业 [1] - 新龙家庭农场投入2-4台插秧机进行水稻种植 [2] 特色农业模式 - 南京金庄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收获小麦烘干熏蒸精选后作为种子供给周边农户 而非直接销售或加工 [1]
农机作业版图延伸 机械化重塑农业生产图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5:22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安徽省霍邱县启动小麦机收活动 投入5500台联合收割机 预计10天完成170万亩小麦收割任务 机收率达99 9%以上 [1] - 全国小麦机收率达97 8% 截至5月26日已收夏粮小麦7005万亩 日机收面积连续3天超400万亩 [1] - 2025年"三夏"全国计划投入农机具超1700万台(套) 其中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 跨区作业超20万台 9-10公斤/秒大喂入量机型成为主流 [1] 智能农机技术应用 - 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收割机可自动优化收割参数 降低漏割率 无人驾驶机型能自主规划路径并实时处理地形数据 [2] - 新能源及高端智能拖拉机在新疆开展实地验证 测试混合动力 纯电驱动 CVT无级变速等新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适用性 [2] - 智能诊断模块实现故障自动上报 番茄采收机械臂采用柔性夹爪和近红外光谱检测 损伤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2] 细分领域机械化突破 - 叶菜有序采收机作业效率达2亩/小时 可替代15个人工 甘蓝电动智能采收装备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 亩均节省10人成本 [2] - 全国首台蔬菜新能源无人化作业平台实现90马力双电机驱动 集成无人驾驶 AI模块 具备夜间作业能力 [3] - 生菜起垄移栽装备生产效率提高3倍 胡萝卜播种机单次进地完成旋耕 施肥 播种等5项作业 [3] 机械化覆盖率数据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三大主粮机械化率超85% 基本实现"机器换人" [2] - 新型蔬菜智能农机在江苏太仓集中亮相 专项攻克绿叶菜低损采收 甘蓝电动采收等关键技术 [2] - 果园机械化推广取得进展 油电混动采棉机优化动力输出 绿肥茎尖电动采收机填补紫云英规模化采收空白 [3]
智慧农机助力农业生产
快讯· 2025-05-28 03:01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进展 - 黑龙江鸡西市北大荒庆丰农场采用"运苗小火车"解决秧苗搬运难题,同时配备宽窄行插秧机和智能巡检无人机等设备 [1] - 黑龙江垦区前进农场使用插秧机器人,未来还将研发配套运苗机器人 [1] - 新疆巴州和硕县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多旋翼农业无人机实现精准施肥 [1] - 浙江桐乡的数字化蔬菜育秧工厂采用第五代秧苗嫁接机器人 [1]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农机装备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1] - 支持农业种业创新 [1]
新疆农业现代化提速 农机“智变”助增产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23:43
农业机械化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采用"双目视觉三维重建+AI规划算法",作业精度达95%以上,每小时完成15亩作业量,相当于20多人工作效率 [1][3] - 该设备由新疆纬尔农业科技研发,2021年启动,已在新疆小范围推广,计划2024年底推出自走式升级款,效率将提升数倍 [3] - 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形成覆盖棉花耕、种、管、收全流程的农机装备制造体系,拥有四个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新疆及中亚、欧洲、南美洲等地 [3] 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2024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3671.9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7%,机采率突破90% [3] - 新疆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90%,位居中国前列 [5] - 新疆中收农牧机械的自走式辣椒收获机单机日作业量达150亩,相当于100多人采摘效率,配备跟车卸椒系统 [4][5] 农机应用场景扩展 - 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展示逾1.1万台现代农机装备,包括棉花、玉米、番茄、辣椒、苹果、葡萄等作物专用机型 [1][3] - 塔城地区辣椒种植户通过合作社实现500亩辣椒种植管理机械化,计划采购自走式辣椒收获机完成全程机械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