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机械化
icon
搜索文档
“铁牛”奋蹄护丰年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7
农业机械化推广与成效 - 沈阳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机型,推进农机装备更新换代 [1] - 已受理农户农机购置补贴申请5781台,发放补贴资金近9000万元 [1] - 秋收投入玉米收获机近4000台、水稻收获机1500台,主要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率达98%以上 [2] 农机应用对生产效率与损耗的影响 - 大型收割机作业效率高,例如6行轮式收割机一天能作业200多亩,故障率低且减少收获损失 [2] - 农机作业实现从旋地、播种到施肥、打药的全程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精准高效赶上农时 [1] - 机收损失率低,去年沈阳水稻、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分别降至1.63%和1.62%,远低于国家标准 [2] 农业生产效益与规模 - 种植大户李奥的玉米地规模达4500亩,预计亩产达2000斤以上,折合干粮约1800-1900斤,为近十年最高纪录 [1] - 应用深松配套保护性耕作、种肥同播种植模式及新品种新技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1] - 扣除地租等费用后,每亩玉米种植预计可剩余约370元,经济效益显著 [2] 秋收进度与整体情况 - 截至10月18日,沈阳市秋粮收获总面积达742.72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7.69% [2] - 预计11月上旬可完成全部秋收工作 [2] - 农机作为秋收绝对主力,保障了颗粒归仓 [3]
贵州长顺大数据助农机服务提速
经济日报· 2025-10-18 05:41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 公司依托农机大数据平台研发“智能农机”小程序 实现农民手机下单预约农机服务 改变农机“寻找难、调度乱”的局面[1] - 公司作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龙头 实现对全县农业服务运营体系内所有农机设备的系统调度管理[1] - 公司推动镇级农机资源入股 由7个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承接分包订单 组建懂经营会管理的队伍 实现信息共享与合作服务[2] 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 - 以村为单位建立95个村级农机服务联络站 吸引近330台(套)中小型农机具加入体系 带动256人以社会资产量化形式入股[2] - 2024年筹集1095万元资金新购置农机具109台(套) 针对山地地形选购履带式收割机等适配机型 建成5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 - 全县共拥有33家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大户 其中7家具备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2] 农机设备规模与服务能力 - 储备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各类农机具达2.6万台(套) 年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达60.4万亩次[2]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57.75%[2] - 预计今年有约200台收割机 3500余台小型脱粒机参与秋收作业[3] 农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 随着农机服务全面推广 农业生产成本降低40%左右[3] - 实施全程机械化后 每亩水稻人工成本节省600元 每亩地综合收益提高近千元[3] - 过去8亩水稻收割需费近百个人工 现使用收割机不到半天完成[1] 地区农业发展与成就 - 长顺县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机产业链 构建“一总七分N抱团”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1] - 该体系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破解无人种地耕地撂荒难题 2024年成为全国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
吉林:机械化助力秋收加速
新华网· 2025-10-17 15:24
农业机械化水平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6% [2] - 农业机械化是保障粮食增产丰收的关键力量 [2] 秋收进度 - 粮食作物已收获2870.74万亩 [2] - 已收获面积占总面积的30.79% [2]
同大疆开打价格战,农业无人机行业“老二”冲击港股|IPO观察
36氪· 2025-10-17 09:04
中国农业无人机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销售额接近30亿元,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1] - 2023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25.1万架,作业面积26.7亿亩次,均较去年增长近25%,稳居全球首位 [1] - 行业格局由大疆和极飞科技主导,2023年大疆在补贴市场中占比80.54%,极飞科技占比15.8% [3] 极飞科技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核心为农业无人机,其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78.6%持续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0% [12] - 2024年农业无人机销量同比增长107.81%,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放缓至13.67% [12] - 2024年公司总营收达10.65亿元,同比增长73.4%,净利润7041万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利润为1.3亿元 [4] 极飞科技产品与定价策略 - 农业无人机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46,000元/台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7,458元/台 [12][13] - 其他产品线价格亦显著下降,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49,447元、3,024元、501元,较2022年累计下降6.7%、58.09%、84.27% [14] - 降价主因是车规级芯片和储能产业链成本降低,公司享受到新能源车产业链红利 [14] 行业竞争与技术发展 - 大疆与极飞自2016年起进行“军备竞赛”,产品载荷从2017年的5公斤提升至2024年的超过85公斤,价格从最初的20万元下降至约5万元 [15] - 农业机器人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从原型到部署开发周期为3-5年 [15] -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全球市占率超70%,为其农业领域带来品牌声誉优势 [18] 极飞科技的融资与上市进程 - 公司共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资本、软银、创新工场等 [9] - 2023年10月完成C++轮融资,估值约为62.2亿元 [10] - 公司于2024年9月底在港股提交招股书,为第二次冲刺IPO [4]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 - 全球耕地面积约为中国的10倍以上,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15] - 极飞科技境外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1亿元 [15]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推出经济性版本,在美洲推出更大载重、更长续航产品以挖掘海外潜力 [16] - 大疆在海外市场优势明显,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市场占有率超过70% [17]
田间地头处处好“丰”景 机械化助力秋收“加速度”
央视网· 2025-10-12 19:29
湖北襄阳高粱产业 - 湖北襄阳老河口市5000多亩高粱迎来丰收,农机进行抢收作业 [1] - 刘湾村红高粱品质过硬,与多家企业建立稳定“订单式”产销合作 [3] - 村里配套建设烘干厂,为高粱提供脱粒后集中烘干、包装和仓储的“一条龙”服务 [3] 云南广南八宝米产业 - 云南广南县20多万亩八宝米水稻喜迎丰收,吸引游客体验田园风光 [3] - 八宝镇已大规模实现从插秧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进一步降本增效 [5] - 当地在品种研发、绿色种养、品牌打造等全产业链发力,并依托稻作文化发展生态旅游 [7] - 八宝米产区海拔约1600米,年平均气温17℃,独特环境孕育出口感软糯、营养丰富的产品 [7] 福建周宁山地水稻产业 - 福建周宁县6万亩中稻进入集中收割季,因地制宜推广小型农机提高效率 [8] - 小型收割机适合山地小块分散稻田,几分钟即可完成从稻穗进机到谷粒归仓 [10] - 周宁县山多地少,过去依赖人工导致成本高效率低及田地抛荒,现通过新技术解决 [10] - 今年以来周宁县已发放农机补贴130余万元,支持农户购置各类机具,目前全县中稻已收割近三成 [12] 新疆伊犁玉米产业 - 新疆伊犁河谷470多万亩玉米收获已过半,大面积单产超1200公斤 [12] - 当地组织1200多台收割机投入,玉米机械化收割率达100%,预计10月底完成收获 [12][16] - 经过测产,伊犁河谷两百万亩玉米吨粮田亩均产量达1209.1公斤,创历史新高 [14] - 巩留县玉米高产创建田平均亩产高达1615.47公斤 [14] - 高产得益于科技赋能,包括推广高产抗病良种、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新建69.6万亩高标准农田 [14]
全国秋粮收获近四成 各粮食主产区陆续进入收获高峰期
央视网· 2025-10-09 13:26
全国秋粮收获总体进展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近四成,各主产区进入收获高峰期 [1] - 河北省秋粮收获完成4027.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64.1% [9] 主要产区机械化收割进展 - 湖南省中稻种植面积2219万亩,收获已接近尾声 [1] - 浏阳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由20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 [3] - 新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相比半喂入式收割机效率更高,并能减少约3%的稻谷损失 [3] - 黑龙江桦川县使用升级核心部件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将稻田收获率提高到95% [5] 农业技术应用与单产提升 - 四川邛崃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青香优19香"产量较传统香稻提升5%至15% [5] - 吉林榆树市通过水田秋季打浆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和水稻旱育壮秧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提高25公斤以上 [5] - 吉林榆树大坡镇西山村水稻种植基地的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 [5] 不利天气下的抢收措施 - 河北省多地遭遇阴雨天气,对玉米收获造成不利影响 [7] - 邯郸魏县协调履带式收割机并改造普通收割机,以在土壤含水率饱和的农田进行抢收作业 [7] - 邯郸成安县针对田间积水严重或倒伏地块,组织200多个抢收小分队帮助群众人工抢收 [9]
又是一年好“丰”景 希望的田野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画卷
央视网· 2025-10-09 12:22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中稻生产 - 霞浦县4.5万亩中稻收割进入尾声,亩产约490公斤,达到预期效果[1] - 当地推动农业生产全链条机械化,包括机械化插秧、无人机植保和自动收割机,实现田间综合效益持续提升[3] - 农业部门开展优质稻品种试验,选育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并采用“水稻+土豆”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5] - 全县中稻总产量预计突破2.2万吨[7] 黑龙江省同江市秋收与整地 - 同江市正进行玉米和水稻收割,并同步开展秋整地工作,为明年丰收打下基础[7] - 秋整地是确保明年春季播种的关键环节,深松作业尤为重要,当地统筹调度农业机械,推进“收获一块、整地一块”[11][13] 辽宁省锦州义县花生产业 - 义县33万亩花生开始收获,年产约10万吨[16][20] - 当地加工企业将花生加工成休闲食品和花生油,销往全国各地[20]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小枣产业 - 献县高官镇千亩枣园进入采摘期,当地通过线下对接商超、线上电商直播以及联动食品加工企业等方式畅通销路[18] - 小枣被深加工成枣汁、枣酒等20多种产品,延伸产业链条[18] 吉林省大安市小龙虾养殖 - 大安市利用盐碱地发展养殖,基地现有3000万尾小龙虾[21] - 北方低温使小龙虾生长周期变长,可在南方货源紧缺时以每斤35-45元价格抢占市场,同时推广“虾稻共生”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23]
一大批农产品正走向你的餐桌!全国秋粮收获近四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9 07:29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接近四成,各粮食主产区陆续进入收获高峰期 [1] 水稻主产区机械化与产量 - 湖南省中稻种植面积2219万亩,收获已接近尾声 [1] - 新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效率比人工收割提高20倍,每小时可收割3至5亩 [1] - 新机型相比半喂入式收割机可减少约3%的稻谷损失 [3] - 浏阳市在20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下,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3] - 黑龙江省桦川县大型联合收割机通过升级核心部件,将收获率提高到95% [5] - 收获率从90%提升至95%,使合作社每100亩地多收回5亩地的粮食,12000亩地多收回600亩地的粮食 [7] - 吉林省榆树市通过农业技术应用,水稻平均亩产提高25公斤以上 [11] 新品种水稻研发 - 四川省邛崃杂交水稻品种"青香优19香"产量较传统香稻提升5%到15% [9] 花生主产区产量与加工 - 辽宁省锦州义县花生种植面积33万亩,开始收获 [11] - 当地花生品相改善,一穴平均产量25到30颗,亩产估摸800到1000多斤,比去年增加100斤出头 [13] - 义县花生年产量约10万吨,经过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 [15] 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产业链 -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高官镇枣农种植六百亩地,亩产约三千斤,产值约一万元 [19] - 当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及深加工将小枣制成枣汁、枣酒等20多种产品,延伸产业链 [21] 盐碱地水产养殖模式 - 吉林省大安市在盐碱地成功养殖3000万尾小龙虾,利用反季节销售优势 [23] - 北方小龙虾在南方货源紧缺时上市,价格为每斤35-45元 [27] - 推广"虾稻共生"模式,一亩地放养1500到2000尾虾,亩产约300斤,利润两三千元 [27][29]
机械化、绿色有机、稳供应……金秋“丰”景筑牢民生根基 守护“烟火气”
央视网· 2025-10-05 13:50
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 - 辽宁大连金普新区玉米种植地使用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农机进行收割作业,实现摘穗、剥皮、装车一体化,秸秆同步粉碎还田 [1][2][3] - 该区域通过应用北斗导航拖拉机、新式条耕播种机和植保无人机,持续探索农业机械化升级,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 [3] - 新区积极培育骨干农机合作社,形成统一调度、全程服务的运营模式,农忙时通过信息化监测平台统筹调配农机具,实现高效作业 [5] 生态农业与有机种植 - 陕西汉中洋县为保护朱鹮,在朱鹮活动区域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坚持农业种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6][10] - 当地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18万亩,有机水稻产业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6][8] - 生态保护举措为有机农业埋下种子,有机水稻作为契合当地生态需求的产业,在朱鹮保护核心区落地生根 [10] 农产品供应保障 - 四川南充蓬安县通过筑牢蔬菜基地生产防线、强化农贸市场监管,保障国庆假期蔬菜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 [11][15] - 当地蔬心园家庭农场的小白菜、上海青等秋菜上市,农户进行采摘、分拣并运往城区市场 [11] - 城区市场内青椒、黄瓜、白菜等时令菜一应俱全,市场管理处工作人员巡查摊位并实时记录蔬菜存量,通过联动种植合作社、畅通产销渠道保障供应稳定 [13][15]
【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进出口分析,印度是最大出口国
搜狐财经· 2025-09-30 18:33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吉峰科技(300022)、星光农机(603789)、一拖股份(601038)、林海股份(600099)、中联重科(000157)、悦达投资(600805)、利欧股份(002131)等 [1] 进出口贸易表现 - 2024年中国农业机械出口金额为159.3亿元,同比增长11.9% [2] - 2024年农业机械进口金额为32.5亿元,同比增长2.8%,出口金额远大于进口金额 [2] - 2024年中国出口至印度、俄罗斯、泰国、美国的农业机械产品金额占比均超过5%,四国合计出口额占比达到30% [2] 国家层面政策重点 - 政策重点包括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完善行业产业链 [7] - 《“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 [9] -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重点推进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推动突破200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大型液压翻转犁、精密播种机械等 [9]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 [8] - 支持性政策旨在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如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 [8] - 规范性政策包括《2021-2023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对补贴额度进行规范 [9] 各省市发展目标 - 江苏省目标到2025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稳定在5500万千瓦 [14] - 浙江省目标到2025年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大于80%,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机械化率大于50% [14] - 山东省目标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 [14] - 安徽省目标到2025年全省农机制造产业主营收入达到600亿元 [14] - 江西省目标到202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 [14] - 吉林省目标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 [14] - 湖北省目标到202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稳定在5000万千瓦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