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价值重估

搜索文档
一键配置港股创新药核心资产,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将于7月14日起首发
新浪基金· 2025-07-11 18:22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一年涨幅为107.95%,今年以来涨幅为66.23%,显著超越同类指数及大盘指数 [1] - 行业迎来产业趋势、业绩拐点和政策支持三因素共振,有望进入价值重估新周期 [1] - 港股创新药板块兼具"低估值、高成长、强弹性"特征,配置性价比凸显 [4]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不超过50家港股通创新药公司,覆盖生物制品、化学制药、CXO等全产业链环节 [2] - 前5大成份股权重为44.09%,前10大权重为68.02%,集中度高且代表性强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9.90%)、药明生物(9.84%)、百济神州(9.08%)等龙头企业 [3]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FDA新药审批加速,国内创新药"出海"提速 [4]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市盈率(TTM)为34.39倍,处于近5年17.62%分位数低位 [4] - 成份股总市值超千亿的有百济神州(2235.2亿)、药明康德(2276.23亿)等 [3] 嘉实基金产品布局 - 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将于7月14日-25日发售,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1] - 公司围绕生命技术主线已布局医药ETF、科创医药ETF、恒生医疗ETF等产品矩阵 [5] - 新产品提供一键布局港股创新药龙头企业的工具化投资方案 [1][5]
泰德医药(03880.HK):黄金赛道的“分子工匠”,稀缺性与成长确定性叠加
格隆汇· 2025-07-01 10:29
港股医药板块动态 - 近期港股医药板块表现活跃,创新药成为市场重要主线,多家药企股价翻倍 [1] - 泰德医药(03880HK)上市引发市场关注,香港公开发售获3011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43倍认购 [2] - 上市首日泰德医药股价一度涨超7%,随后回调 [2] 泰德医药市场机遇 - 公司上市处于绝佳时间窗口,受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和创新药行业成果兑现双重驱动 [3][4] - 全球资本市场呈现"东升西落"趋势,外资机构如高盛、瑞银等加码中国科技资产 [3] - 中国创新药行业进入关键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不断,带动行业价值重估 [4] - 创新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需求爆发式增长,多肽药物CRDMO赛道迎来广阔空间 [4] GLP-1药物市场前景 - 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达26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26% [7] - 中国GLP-1药物市场从2018年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1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653%,预计2032年达232亿美元 [11] - 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突破293亿美元,替尔泊肽164亿美元,度拉糖肽5254亿美元 [14] 泰德医药业务优势 - 公司专注于多肽药物CRDMO,业务包括CRO和CDMO服务 [5] - 战略布局GLP-1领域,手握9个GLP-1分子开发项目,与7家客户深度绑定 [15] - 杭州cGMP生产设施API年产能500千克,同时在中美两地扩建产能 [15][16] - IPO募资764%投入中美产能建设,应对市场需求增长 [16] 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 公司拥有超过20年多肽CRDMO经验,积累数十万条多肽分子合成记录 [18] - 开发多个专有技术平台包括OmniPeptSynth™、PeptiConjuX™等 [19][20] - PeptiNuclide LinkTech™平台已合成约4007种多肽前体分子 [20] - 长期服务能力获药企认可,助力开发创新多肽药物 [21] 未来发展潜力 - 司美格鲁肽等专利到期将打开仿制药API需求缺口 [23] - 公司在多肽和寡核苷酸药物领域均有布局,市场爆发力巨大 [23] - 全球化产能布局和分子级精工能力支撑长期价值成长 [23]
长城基金梁福睿:从“跟跑”迈向“领跑”,创新药重估或进入长周期
新浪基金· 2025-06-27 17:48
医药类基金表现 - 万得医药大类指数年内上涨23.52%,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20.98%,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高达54.78%,而沪深300指数年内涨幅为-2.24% [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自成立以来收益率高达71.19%,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表现(2.31%)和偏股混合基金平均收益(-3.02%) [2]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持仓与策略 - 基金前10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67.70%,覆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创新药核心赛道,持股集中度较高 [2] - 基金港股仓位占基金净值比例从2024年年末的12.42%提升到了2025年一季度末的35.20% [4] - 基金经理重点关注两大创新药方向:有颠覆性创新研发的个股和创新药产品已进入商业化放量的个股 [2] 创新药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发展,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加快创新药上市速度,医保目录谈判机制助力创新药放量销售 [5] - 行业基本面改善,A股创新药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30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28亿元,港股创新药公司营收从2018年12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85.3亿元 [6] - 创新药"出海"势头强劲,2024年国内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519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再创新高至369.29亿美元 [6] 创新药估值与前景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当前市盈率为31.95倍,处于近五年9.72%的百分位,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8] - 在政策利好、业绩改善、国际化突破与估值优势的多重驱动下,创新药行情有望保持中期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性 [9]
单日大涨近20%北水持续涌入,同源康医药-B(02410)成创新药低估待涨稀缺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09:29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恒生生科指数在2024年1至6月累计上涨超60%,近期进入回调窗口期 [1] - 同源康医药-B(02410)股价于6月20日盘中最高涨幅达18.79%,单日成交量760.66万股创上市新高 [1] 同源康医药核心产品TY-9591进展 - TY-9591在2024年3月头对头临床试验中显著优于奥希替尼,4月提交Pre-NDA申请,预计Q2提交附条件上市NDA申请 [1] - TY-9591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适应症,占肺癌总量的85%,其中EGFR突变患者占中国NSCLC患者的50.2% [2] - TY-9591通过氘代技术改良奥希替尼代谢方式,减少不良反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21.5个月,显著优于奥希替尼的18.9个月 [3][4] - TY-9591是全球首个在头对头试验中针对EGFR突变肺癌脑转移显著优于奥希替尼的药物 [4] 肺癌治疗市场格局 - 中国EGFR-TKI市场规模2024年达204.4亿元(+19.5%),第三代EGFR-TKI占比88%,奥希替尼以43.3%份额领先 [6] - 奥希替尼2024年全球销售额65.80亿美元(+16%),中国市场保守估计超80亿元 [2][6] - 中国肺癌脑转移新患者人数从2017年13.76万增至2024年17.14万,预计2033年达22万 [6] TY-9591商业化潜力 - TY-9591上市后有望对标奥希替尼80亿元级销售额规模 [7] - 同源康医药当前市值仅60亿港元,显著低于同类企业康方生物(市值超800亿港元) [7] - 港股通资金近8个交易日增持同源康医药超1600万股,净流入超1300万港元 [7]
你恐慌我贪婪!沪指冲高回落吓跑逾百亿资金,但这个板块ETF已连续四周被机构大手笔扫货
搜狐财经· 2025-06-14 11:35
市场资金流向 - 本周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出逾170亿元 [1][4] - 创业板ETF净流出19.2亿元 沪深300ETF系列合计净流出超28亿元 [3][4] - 科创50ETF逆势获资金净流入18.44亿元 份额增加17.87亿份 [3] 行业主题ETF表现 - 酒ETF连续4周获资金净流入 本周份额增加22.11亿份 净流入12.43亿元 [5][8] - 半导体ETF和稀土ETF基金分别净流入9.13亿元和5.16亿元 [5] - 信创ETF遭遇大幅抛售 562570和159537两只产品合计净流出19.65亿元 [6][7] - 医药ETF份额减少19.82亿份 净流出7.52亿元 [6] 跨境ETF市场动态 - 港股创新药ETF周成交额达495.36亿元 周涨幅10.19% [11] - 恒生医疗ETF周成交157.12亿元 涨幅8.15% [11] - 恒生科技指数ETF周成交208.28亿元 跌幅1.4% [11] 指数与板块表现 - 沪指全周下跌0.25%报3377点 深证成指跌0.6%报10122.11点 [2] - 科创50相关ETF跌幅超2% 中证1000ETF跌0.57% [3] - 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 多只港股创新药ETF创历史新高 [11][12] 资金配置策略 - 券商建议采用哑铃策略 关注政策主题机会 [4] - 白酒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企业回购动作增多 [9] - 创新药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12]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56亿元!创新药价值正在重估,后续关注哪些催化?
搜狐财经· 2025-06-13 12:11
港股创新药行业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近1年涨幅达105% [1] - 该ETF近8日累计净流入11.9亿元,最新规模56.22亿元领跑同类 [1] 创新药价值重估驱动因素 基本面 - 中国创新药企国际竞争力提升:2025年ASCO年会贡献73项口头报告,11项入选"最新突破摘要" [1] - 出海加速:2025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全年水平 [1] - 国内政策改善:强化质量评估而非"唯低价论",药监局审评审批效率提升 [2] 交易层面 - 港股"18A"政策吸引医疗企业密集上市,聚焦前沿医疗方向 [2] - 美元贬值推动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催化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2] 创新药后续催化剂 - 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重提升 [3] - 4-6月AACR、ASCO等会议集中发布数据 [3] - 2019-2021年IPO的创新药企进入核心管线验证期,第二梯队管线将出POC数据 [3] - 中国企业在双抗ADC、TYK2抑制剂、GKA激动剂、泛KRAS抑制剂领域全球领先 [3] 创新药ETF配置价值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72% [4] - 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11.85%)、药明生物(9.82%)、石药集团(9.22%)等 [5] - 相比个股可分散风险,无需港股通账户且支持T+0交易 [4]
昨日收涨5.23%,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成交额快速超10亿元,机构:创新药受到基本面与交易面多重催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0:14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6月13日早盘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震荡下跌1.29%,盘中曾涨超1.6%,昨日收涨5.23% [1] - 成交额超10亿元,换手率超51%,盘初交投活跃,溢折率0.56%,频现溢价交易 [1] - 成分股中药明生物涨超3%,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泰格医药等跟涨 [1] 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修复 - 港股创新药板块过去几年被视为"价值洼地",A/H两地上市存在较大价差 [1] - 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奇点时刻"受国际资本关注,估值迎来较大修复 [1] - 内地资金南下与港股创新药板块产生共振效应 [1]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改善 - 龙头公司进入盈利阶段,研发管线通过BD转化为常态化收入 [2] - 中国创新药企国际竞争力提升,2025年ASCO年会贡献73项口头报告和11项LBA [2] - "18A"政策催化下医疗企业密集赴港上市,代表未来医疗产业方向 [2] 创新药估值逻辑变化 - 市场开始系统性拔高创新管线估值,给予药品公司更多创新管线溢价 [2] - 港股映射效应带动A股创新药板块,美元贬值推动资金回流新兴市场 [2] - 出海进展+政策支撑+港股映射共同推动创新药价值重估 [2]
午后,突发!集体飙涨!
券商中国· 2025-06-12 14:06
医药板块异动拉升 - A股生物制品板块午后异动拉升,派林生物涨停,荣昌生物、长春高新、君实生物、百普赛斯、诺诚健华等跟涨 [1] - 创新药概念再度活跃,奥赛康封板涨停,博瑞医药、睿智医药涨超10%,海思科、长春高新、微芯生物、舒泰神等跟涨 [1] - 港股市场涨幅前12名的板块全部与医药有关,中国生物制药一度大涨近18%,荣昌生物午后涨超20%,再鼎医药涨超10%,君实生物、百济神州涨超7%,科伦博泰生物涨超6.5%,药明康德涨超5% [1][2] 大涨原因分析 - 中国生物制药高管在高盛全球医疗健康年会上透露,近期将有一笔标志性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落地,刺激了创新药板块 [1] - 中国生物制药资本市场负责人雷鸣宣布,对外授权交易已成为公司关键战略目标之一,多项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近期将产生一个标志性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 [2] - 这是继三生制药和石药集团之后,创新药的又一重磅消息 [2] 创新药行业趋势 - 中国药企持续发力,创新度持续提升,持续看好创新药产业技术驱动周期,建议持续关注双抗及多抗、ADC及小分子疗法等领域相关企业 [4] - 出海进展+政策支撑催化创新药价值重估,中国创新药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提升 [6] - 2025年ASCO年会上中国创新药企共贡献73项口头报告,首次有11项入选"最新突破摘要"(LBA) [6]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海外授权)交易已有41起,总金额达369.29亿美元,仅3个月就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6] 政策环境改善 - 政策层面趋向保护创新药企利润空间,强化质量评估而非"唯低价论" [7]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审批效率有明显提升 [7] - 2025年初至5月底,共计有53款新药在我国获批上市(不含中药创新药),其中30款国产创新药、23款进口创新药,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等治疗领域及罕见病用药 [7] 港股映射催化 - "18A"政策催化下,医疗企业密集赴港上市,聚焦前沿医疗产业方向 [7] - 美元贬值、资金回流新兴市场之下,港股受到资金催化,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7] - 映射逻辑下,A股创新药也受到一定带动 [7]
a、HPharma估值水平如何?管线+商业化值得重估
华福证券· 2025-06-02 1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站在当前时点,医保端和创新药产业链方面的支持有望为Pharma长期增长奠定基础,其商业化能力和研发创新平台价值值得重估 [4] - 持续看好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创新主线关注有出海竞争力的创新Biopharma等;复苏主线关注品牌中药及消费医疗;政策主线关注国改&重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议关注医药组合上周表现 - 上周周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数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9.9个点,跑赢大盘指数13.2个点 [15] - 上周月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术平均后跑赢医药指数1.5个点,跑赢大盘指数4.8个点 [16] Pharma价值重估正当时,“商业化能力+创新平台”值得重视 - 港股和A股仍有部分Pharma被低估,如港股的石药集团等,A股的华东医药等 [4][19] 医保支持+创新药产业链支持,奠定Pharma核心产品增长基础 - 2025年2月创新药政策从商保、丙类药品等目录方面对创新药进行支持 [4] - 医保资金腾笼换鸟,国采仿制药“费降量增”,国谈创新药“费量双增”,提高了专利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4][26] - 国内创新药已验证放量可能性,如伏美替尼和康柏西普 [30] Pharma商业化能力突出,创新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 以恒瑞医药和先声药业为例,2022 - 2024年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31] - Pharma商业化能力体现在庞大高效的商业化团队和深耕的专科领域,如康哲药业和远大医药 [35] 研发管线丰富,多项创新管线获得MNC认可 - Pharma转型创新后研发费用高投入,带来丰富临床管线,为潜在BD提供可能 [37][39] - 近期三生制药和石药集团的交易点燃国产创新药研发激情,国内Pharma管线价值获全球认可 [4]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5.26 - 2025.5.30)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2.2%,跑赢沪深300指数3.3pct,年初至今上涨7.0%,跑赢9.4pct [3][47] - 生物医药Ⅲ等子板块有不同涨幅,生物医药Ⅲ涨幅最高为4.56% [52] - 截至5月30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27.56,环比上升0.38,相对估值溢价率为28.67%,环比上升2.23pct [55] - 本周中信医药板块成交额4554.9亿元,占A股8.3%,较上周提升5.0% [63]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为舒泰神、华森制药、常山药业、华纳药厂、益方生物 [3][64] - 本周12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2.6亿元,前五名为特宝生物等 [70]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医药行业无新股上市 [71]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3.4%,跑赢恒生指数4.8pct,年初至今上涨36.4%,跑赢20.3pct [75]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为大健康国际、金威医疗、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加科思 - B、润迈德 - B [76]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初涨超0.70%,东阳光长江药业涨近4%,机构:下半年医药板块首选创新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09:46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小幅高开,截至发稿涨超0 70%,成交额突破3000万元,换手率超1 9% [1] - 成分股中东阳光长江药业涨近4%,金斯瑞生物科技、昭衍新药、先声药业、远大医药涨超2%,信达生物、泰格医药等多股跟涨 [1] - 港股创新药ETF紧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市公司运行特征 [1] 创新药板块近期走势 - 上周(5月19日至5月23日)港股创新药板块逆势大涨,相关主题ETF涨幅高达8%左右 [1] - 部分创新药头部企业实现减亏或扭亏为盈,行业或迎来价值重估关键转折点 [1]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为创新药板块提供积极发展环境 [1] - 2025年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推进,药品集采优化政策稳中向好 [2] - 老龄化背景下未满足临床需求快速增长,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 行业展望 - 创新药驱动制药板块新周期,医疗合规常态化及消费医疗逐步回暖,医药板块有望重回稳定增长 [2] - 2025年下半年首选创新药,关注消费复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