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商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起券业并购获批!证监会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8-24 15:15
并购交易进展 - 证监会同意国信证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 并核准其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1][3] - 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3] - 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取得万和证券约21.84亿股股份 占总股份96.0792%[3] 交易方案细节 - 国信证券拟发行A股股份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 交易价格51.92亿元[4] - 交易对方包括深圳资本 鲲鹏投资等7家机构[4]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批复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3] 公司基本情况 - 国信证券总资产5015.06亿元 净资产1186.92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47.8-55.3亿元 同比增长52%-76%[4] - 万和证券2024年总资产行业排名87 净资产排名85 净利润排名108[4] 行业整合动态 - 券商行业近年掀起并购潮 包括国泰君安与海通合并 国联与民生合并等案例[3] - 监管层鼓励券商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做优做强[1] 监管要求 - 要求万和证券切实做好与国信证券的风险隔离 规范关联交易[3] - 要求双方在一年内制定具体整合方案并明确时间表[3]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获批
观察者网· 2025-08-23 10:49
证监会批复内容 - 证监会同意国信证券向7家机构发行总计约6.28亿股股份购买资产 其中向深圳资本集团发行3.48亿股 向鲲鹏股权投资发行1.57亿股 向深业集团发行4963.58万股 向深圳创新投资发行2252.28万股 向远致富海十号发行2164.20万股 向成都交子金控发行2109.98万股 向海口金控发行948.31万股[1] - 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 核准深圳投控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 对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取得万和证券21.84亿股股份无异议 该股份占比96.0792%[1] 监管要求与时间安排 - 要求万和证券切实做好与国信证券的风险隔离 严格规范关联交易 严防利益冲突和输送风险[2] - 要求国信证券会同万和证券在一年内制定并上报具体整合方案 明确时间表有序推进整合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批复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2] 交易方案演变与公司基本面 - 2024年8月国信证券宣布拟发行A股收购万和证券53.0892%股份 9月交易方案升级为收购96.08%股份 交易对方增至7家[3] - 截至2024年12月末 国信证券总资产达5015.06亿元 净资产1186.92亿元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1.67亿元 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 多项经纪业务指标行业前列[3] 行业并购趋势 - 券商行业出现多起并购案例 包括国泰君安与海通合并为国泰海通证券 国联与民生形成国联民生证券 以及浙商与国都 西部与国融 平安与方正 太平洋与华创等合并案例[3]
券业又一并购拿下批文!
证券时报· 2025-08-22 23:51
并购交易批准 - 证监会于8月22日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 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 意味着并购重组项目正式注册生效[2][3][4] - 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取得万和证券21.84亿股股份 占万和证券股份总数96.0792%[5] - 国信证券向多家机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包括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发行3.48亿股 向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发行1.57亿股 向深业集团发行0.50亿股 向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发行0.23亿股 向深圳远致富海十号投资发行0.22亿股 向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发行0.21亿股 向海口市金融控股集团发行0.09亿股[5] 交易时间线与调整 - 交易自2024年8月2日首次透露至获批历时一年 2024年9月披露收购预案 12月初披露草案 同月下旬获深圳市国资委批复及股东大会审议 2025年4月进入交易所审核流程 6月19日上会 从受理到批文耗时4个月[6] - 发行价格因2024年度分红派息实施从8.6元/股调整至8.25元/股 发行股份数量从6.04亿股增加至6.29亿股 占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6.14%[6]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批复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公司需依法办理股权变更手续[5] 财务业绩表现 - 国信证券2024年营业收入201.67亿元 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 万和证券2024年营收5亿元 归母净利润5239.09万元[9] - 万和证券2025年1-5月营业收入1.61亿元 归母净利润仅13.92万元 主要因自营投资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下降[9] - 部分地方国有小型券商盈利能力弱 缺乏特色业务 股东投资回报率不高 对地方国资逐渐成为鸡肋资产[9] 整合战略与目标 - 交易完成后万和证券将成为国信证券控股子公司 计划将万和证券打造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跨境资产管理等特定业务领域具备行业领先地位的区域特色券商[9] - 万和证券将聚焦特定区域 保留该区域经纪业务及高度协同业务 其余业务整合至国信证券或其子公司 或在过渡期内完成处置[11] - 万和证券特定区域外分支机构及相关资产整合至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位于特定区域内分支机构及相关资产整合至万和证券[11] 分支机构优化 - 证券公司持续裁撤营业部以优化网点布局 万和证券分支机构数量从并购预案时的51家降至46家 裁撤比例达12%[11] - 国信证券2024年起加大分支机构裁撤力度 年底曾10天裁撤18家分支机构 2025年7月至8月期间裁撤21家营业网点[11] - 在海南地区 国信证券仅有1家海南分公司 万和证券在海南有1家分公司及1家营业部 两家券商绝大多数营业网点位于海南以外[11]
证券业并购新进展!国信证券成万和证券主要股东获核准
中国证券报· 2025-08-22 23:40
核心交易批准 - 证监会于2025年8月21日批准国信证券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等7名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注册申请 [2][3] - 证监会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 并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 [2][6] 股份发行细节 - 国信证券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48亿股股份 [6] - 向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发行1.57亿股股份 [6] - 向深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4963.58万股股份 [6] - 向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252.28万股股份 [6] - 向深圳远致富海十号投资企业发行2164.20万股股份 [6] - 向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109.98万股股份 [6] - 向海口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948.31万股股份 [6] 交易结构与估值 - 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获得万和证券21.84亿股股份 占万和证券总股本的96.0792% [6][7] - 交易总作价为51.92亿元人民币 [7] 整合要求与监管条件 - 证监会要求万和证券与国信证券建立严格风险隔离机制 规范关联交易 [6] - 国信证券需在一年内提交具体整合方案 明确整合时间表 [6] - 整合方案需按照报送证监会的初步整合方向推进 [6]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此次收购是头部券商整合区域特色券商的典型案例 [5] - 交易完成后国信证券将利用万和证券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跨境金融服务试点优势 [5] - 整合旨在提升公司综合盈利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 [5] 交易时间线 - 2024年8月21日国信证券首次披露收购计划并停牌 [7] - 2024年12月6日董事会通过交易方案 [7] - 2024年12月20日获得深圳市国资委批复 [7] - 2025年4月10日深交所受理申请 [7] - 2025年6月19日深交所审议通过交易方案 [7]
证监会,批了!券业又一并购拿下批文
券商中国· 2025-08-22 20:20
并购交易获批 - 证监会于8月22日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主要股东 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 交易正式注册生效 [1][2] - 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取得万和证券21.84亿股股份 占万和证券总股本的96.0792% [2] - 国信证券向7家机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包括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发行3.48亿股 向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发行1.57亿股 向深业集团发行0.50亿股 向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发行0.23亿股 向深圳远致富海十号发行0.22亿股 向成都交子金融控股发行0.21亿股 向海口市金融控股发行0.09亿股 [2] 交易进展与调整 - 交易从首次筹划到获批历时一年 2024年8月2日首次透露 2024年9月披露预案 12月获国资委批复及股东大会通过 2025年4月进入交易所审核 6月19日上会 从受理到批文耗时4个月 [3] - 发行价格因2024年度分红派息从8.6元/股调整至8.25元/股 发行股份数量从6.04亿股增加至6.29亿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6.14% [3] - 批复有效期为12个月 双方需在一年内制定具体整合方案并办理股权变更手续 [1][2]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万和证券2024年营收5亿元 归母净利润5239.09万元 2025年1-5月营收1.61亿元 归母净利润仅13.92万元 [4][5] - 盈利能力弱主要因自营投资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下降 [5] - 国信证券2024年营收201.67亿元 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 [4] 整合战略与风险 - 交易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旗下股权整合 旨在将万和证券打造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等领域区域特色券商 [4][5] - 整合涉及分支机构调整 万和证券保留海南区域经纪业务 其余业务整合至国信证券 双方分支机构将按区域重新划分 [6] - 存在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效果不达预期风险 [5] 分支机构优化 - 万和证券分支机构从51家降至46家 裁撤比例达12% [7] - 国信证券2024年起加大分支机构裁撤力度 2024年底10天内裁撤18家 2025年7-8月裁撤21家营业网点 [6] - 双方在海南网点较少 国信证券有1家分公司 万和证券有1家分公司和1家营业部 绝大多数网点在海南以外 [6]
千亿级券商再添一家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正式获批
搜狐财经· 2025-08-20 21:01
并购交易核心进展 - 证监会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持股64.6%(11.51亿股),同时核准陕西投资集团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首创期货实际控制人[1][3] - 交易作价38.25亿元,每股转让价格3.32元,涉及8家转让方[9] - 要求一年内制定具体整合方案并明确时间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股权变更手续[3][8] 交易历程与背景 - 并购历时14个月:2024年6月启动筹划,2024年12月递交申请,2025年8月获批[9] - 西部证券曾于2021年尝试收购新时代证券未果[9] - 国融证券2024年营收11.19亿元,净利润0.81亿元;西部证券同期营收67.12亿元,净利润14.03亿元[10] 业务协同效应 - 区域互补:西部证券59%营业部在陕西,国融证券重点布局内蒙古、北京、上海[10] - 业务互补:西部证券强项在自营/信用/经纪业务,国融证券优势在债券承销/新三板/北交所业务[10] - 合并后总资产规模近1200亿元(西部证券1047.84亿元+国融证券188.85亿元)[11] 行业整合趋势 - 证券行业呈现"政策驱动与市场逻辑并存"特征,地方国资纵向整合与区域龙头横向并购并行[1][12] - 新"国九条"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11][12] - 2025年一季度西部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48.33%至2.91亿元,显示并购前业绩基础稳固[11]
见证历史,牛市旗手嗨了!顶流券商ETF(512000)量价叒刷年内新高!“券茅”爆量450亿,长城证券四连板
新浪基金· 2025-08-18 19:59
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触及3745.94点创10年新高 A股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市场成交额达2.81万亿元创年内新高 券商板块领涨 长城证券四连板 华林证券和湘财股份涨幅均超6% [1] - 东方财富股价大涨4% 成交额450.44亿元居A股首位 领先第二名近300亿元 [1] - 券商ETF(512000)场内价格收涨1.13% 成交32.29亿元 振幅超4% 盘中涨幅一度达3% [1] 行业基本面 - 券商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亮眼 首批5家券商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东方财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27% 浙商证券、华安证券、国元证券同比增速均超40% [3][4] - 31家上市券商中期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全部同比正增长 其中13家实现同比翻番 [3] 事件催化 - 西部证券受让国融证券11.51亿股股份(占比64.5961%)获监管部门核准 券商并购预期升温 [4] 板块估值与定位 - 券商板块年内表现滞后 证券公司指数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 涨幅仅11.50% [5][7] - 券商行业业绩高增与涨幅形成背离 呈现"滞涨"特征 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6] - 券商ETF(512000)规模超267亿元 覆盖49只上市券商股 近60%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 [9] 市场环境 - A股成交额连续超2万亿元 市场活跃度提升 慢牛格局强化券商板块β属性 [3] - 券商板块作为行情逻辑载体 当前估值不高且关注度较低 后续补涨空间值得关注 [6]
西部证券并购国融证券获批,期货整合成重点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01
监管批复与交易框架 - 中国证监会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受让11.5亿股(占64.6%),陕投集团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及首创期货实际控制人 [1] - 交易总价约38.25亿元(每股3.3217元),历时14个月完成从启动到核准的全流程 [3] - 监管要求30个工作日内完成股权变更,5个工作日内报送付款凭证,一年内提交整合方案 [1][3] 期货整合的核心地位 - 监管明确将首创期货与西部期货整合作为优先任务,需完成清算参数统一、场外衍生品台账映射及合规数据迁移 [3][4] - 参考国泰海通案例,需精确安排业务暂停与恢复时点,涉及LOF赎回、转托管等细节操作 [4] - 期货整合被视为验收并购成功的关键指标,需解决技术割接与风控一致性挑战 [3][4] 业务协同与区域互补 - 西部证券与国融证券营业部分布互补:西部在陕西及西北有99家,国融在华北有72家(含内蒙古14家) [5] - 业务结构差异化:西部证券强于债承与两融,国融证券专注中小企业、新三板及北交所 [5] - 合并后总资产预计达1150-1200亿元,但需平衡资本中介容量、ROE修复与商誉压力 [6] 财务数据与行业趋势 - 西部证券2024年总资产959.64亿元,营收67.12亿元,归母净利润14.03亿元;国融证券总资产188.85亿元,营收11.19亿元,净利润0.81亿元 [6][7] - 行业并购常态化,监管鼓励通过外延扩张打造头部机构,目标5年内形成约10家一流投行 [9] - 近期案例如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国联证券整合民生证券,均聚焦业务系统对接与治理统一 [9]
38亿现金正式落地!西部证券拿下国融证券64%股权,千亿级券商正式出现
搜狐财经· 2025-08-18 02:32
交易概况 - 西部证券以38.25亿元现金收购国融证券64.5961%控股权,陕西投资集团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及首创期货实际控制人 [1] - 交易历时14个月完成,监管层设定30个工作日股权变更截止期限(2025年9月23日前) [1] - 首创期货与西部期货合并整合同步启动,需在承诺期限内完成 [1] 股权结构变动 - 长安投资集团转让42.07%股权后仍持有28.53%,保持第二大股东地位 [1] - 杭州普润、北京用友科技等七家中小股东合计转让22.52%股权并退出 [1] - 最终形成"西部证券控股,长安投资协同"的独特架构 [1] 交易估值与监管要求 - 收购价每股3.3217元,较国融证券2023年末评估值60.435亿元溢价51.06% [2] - 证监会要求建立风险隔离机制,杜绝关联交易及利益输送 [2] - 西部证券需在2026年8月前提交业务、团队及管理系统整合方案 [2] 业务协同效应 - 合并后营业部总数超170家,覆盖华北、西北地区,其中国融证券72家营业部中内蒙古占14家(近三成) [4] - 西部证券2024年营收67.12亿元中自营投资和信用业务占六成,国融证券11.19亿元营收中投行业务占三成 [6] - 国融基金和首创期货将补充西部证券资管及衍生品业务短板 [6] 原股东背景 - 长安投资因对赌协议失败面临回购压力,曾尝试以68亿元出售控股权未果,最终交易价较三年前缩水44% [6] 战略意义 - 西部证券2021年竞购新时代证券失败,此次纯现金支付规避联合体协调风险 [7] - 合并后总资产将从1048亿元增至近1200亿元,行业排名预计提升6位至前20名 [7] - 国融证券2024年净利润0.86亿元(占西部证券6%),但长期将提升整体实力 [7] 市场反应 - 西部证券股价自2024年6月公告至2025年8月累计上涨43% [8]
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市场交投延续活跃,持续推荐非银板块-20250817
国金证券· 2025-08-17 18:58
行业投资评级 - 证券板块和保险板块均呈现积极增长态势,市场情绪和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2][3][10] 核心观点 证券板块 - 市场情绪显著提升,交投活跃度持续攀升,本周日均股票成交额环比大幅增长24%,达到2.1万亿元 [2] - 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跃升至2.06万亿元,为后续市场表现提供有力支撑 [2] - 消费信贷产业链迎机遇,财政贴息政策有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2] - 券商板块上半年业绩同比改善趋势明确,高盈利与低估值的显著错配凸显配置性价比 [3] - 香港交易所受益于互联互通深化和A股企业赴港上市,日均成交额同比+167% [3] 保险板块 - 25Q2险资股票配置规模较Q1再增2500亿元,权益表现较好利差压力减弱 [3] - 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总规模达36.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 [3] - 平安举牌太保、国寿H股,从业内投资视角印证保险经营趋势正在改善 [4] - 利差改善预期增强,头部公司负债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利差安全垫足够 [4] 市场回顾 - 本周沪深300指数+2.4%,非银金融(申万)+6.5%,跑赢沪深300指数4.1pct [10] - 证券、保险、多元金融分别+8.2%、+3.2%、+4.5%,超额收益分别为+5.8pct、+0.8pct、+2.1pct [10] 数据追踪 券商业务 - 经纪业务: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21019亿元,环比+23.9%;25年1-7月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77.1% [16] - 投行业务:2025年7月IPO/再融资累计募资规模同比分别+67%/+379% [16] - 资管业务:截至25年6月末,公募非货公募规模20.2万亿元,较上月末+4.2% [16] 保险业务 - 本周10年期、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5.74bps、+8.75bps [30] - 保险资金持续举牌,2024年至今举牌/增持共计45家公司,红利风格偏好明显 [38] 行业动态 - 中国太保前7月原保费收入3145.9亿元,同比增长5.48% [41] - 众安在线前7月原保费收入199.17亿元,同比增长5.82% [42] - 年内保险资管已登记ABS达2218.77亿元,同比大增50.4% [47] - 新华保险合作康养社区新增5家,总规模增至40家 [48] - 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推动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50] 公司动态 - 西南证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23亿元,同比+25.76% [53] - 东方财富2025H1归母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37.27%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