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
搜索文档
稳中提质,港股平安好医生(1833.HK)前三季度收入、利润同比双位数增长
格隆汇· 2025-10-23 16:54
核心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总收入37.25亿,同比增长13.6% [1] - 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16亿,较上一年同期增长45.7% [1] - F端及B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 [1] 业务运营亮点 - 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超4500家 [1][3] - B端付费用户数较上一年同期增长达30.6% [3] - 家医会员权益覆盖用户数已超4000万人 [4] 战略协同与模式深化 - 深入推进"医险协同"模式,深耕"保险+医养会员"服务体系 [2] - 平安集团近2.47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2]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平安人寿新业务价值占比近7成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提升至近90% [5] - 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 [5] - 居家养老服务权益用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41% [2] 行业标准与市场拓展 - 携手产、学、研制定并发布两项智慧养老平台团体标准 [2] - 作为唯一企业机构参与起草全国首个家医服务团体标准《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健康服务规范》 [4] - 家医团标在全国100个城市规范应用,并在多个重点城市落地试点单位建设 [4]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及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关键一年 [1] - 中国大健康产业在政策、技术、需求驱动下呈现稳健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态势 [1] - 公司定位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旗舰成员,践行"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1][4]
开立医疗AI首席科学家周国义:医疗智能的最高水平是人机共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7:09
医疗智能行业愿景与市场前景 - 医疗智能的最高水平被认为是L4级“人机共检”,旨在实现设备与医生的流畅结合,而非完全替代医生[1][21][22] - 全球医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千亿美元,医学影像AI是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2] - 人工智能正加速重塑医疗产业,在疾病筛查、临床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决策中不断取得突破,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第二双眼睛”[1] 开立医疗的AI发展战略与核心优势 - 公司自2016年起系统性布局超声AI,并制定以设备为核心的“设备+AI”战略,将AI深度嵌入设备以驱动完整临床流程[3][8] - “设备+AI”战略的核心优势体现在落地优势、融合优势和性能优势三方面,奠定了在有限成本投入下实现最优结果的基础[4] - 公司已在妇科、产科、心脏、全身及腔内等核心临床场景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目标是让AI覆盖主要应用领域[5][21] - 公司正探索以“全智能机”为目标的AI融合路径,并尝试结合大模型能力,将AI从单点工具延伸为临床助手[4][21] 技术研发、产品落地与迭代 - 公司AI首席科学家周国义曾攻关出超声业界首个具有编译器内核的测量模块交互及测量系统等多个技术成果[2] - 早期研发面临深度学习框架不成熟、硬件算力不足等困难,团队通过自研框架、发挥高性能计算优势并逐步迭代硬件来克服[7] - 2024年,公司“凤眼”S-Fetus功能获得国内首个产前超声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证,首次实现产前超声“全流程、全场景产筛智能化”[4] - 公司AI产品迭代具有高频率特点,例如“凤眼”S-Fetus从1.0版本迭代至5.0主力版本,6.0和7.0版本也在推进中,AI迭代被认为类似于芯片迭代,具有成长性和外延拓展性[19] 数据在医疗AI中的关键作用与挑战 - 高质量、分布合理的数据是医疗AI落地的关键,数据的构建需要医工合作、专业医生的标注与审核[14][15] - 公司基于多区域、多层级医疗机构建立临床数据合作体系,数据使用严格遵循伦理审查、数据脱敏等合规流程[16] - 在垂直领域专病AI模型研发中,构建分布合理的高质量数据是最大难题,数据的专业性、严谨性及标注质量尤为重要[14][15] 未来技术方向与行业挑战 - 未来超声AI的进化方向是将超声的多模态特性与AI多模态融合技术结合,以提升病灶性质鉴别的准确性[20] - 公司正在探索的智能体将视觉模型与大语言模型相结合,以生成符合临床逻辑的诊断报告[17] - 行业面临AI模型可解释性不足的挑战,注册过程更强调算法原理合理性和数据分布完整性,并需通过严格临床试验[12] - 当前医疗AI的“效果验证”体系在软件方面仍缺乏统一标准,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数据集将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12]
医渡科技9月通讯:业务拓展与项目突破双线并进
搜狐财经· 2025-10-17 17:36
业务进展概述 - 公司在临床研究服务、医院人工智能建设、创新药研发支持及健康保险运营等业务板块均取得显著进展 [1] - 公司展现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1] - 各项业务扎实推进 多元业务的协同效应正在加速显现 [4] 临床研究服务与医院AI建设 - 公司成功中标山东衍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Ⅲ期临床研究项目 项目总金额约人民币5582万元 [2] - 公司中标北京肿瘤医院人工智能建设项目 金额达人民币488万元 [2] - 北京肿瘤医院项目标志着公司首个院级大模型应用带金项目正式落地 为后续大模型业务全面拓展树立示范案例 [2] 创新药研发支持 - 药物牧场研发的首创新药DF-006已获得中国药品审评中心批准 将在慢乙肝患者中开展1b期临床试验 [3] - 公司作为该项目的关键服务支持方 为临床试验申请的成功获批提供了高质量注册服务 [3] 健康保险运营 - 公司作为北京普惠健康保主运营平台 积极支持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专项活动 [4] - 截至2025年8月底 北京普惠健康保医疗责任和特药责任累计处理理赔案件41.9万件 [4] - 单笔最高赔付金额为76.11万元 快赔赔付案件量占总赔付案件量89% [4]
卫宁健康(300253):加大医疗AI领域布局,AI产品加速落地
中泰证券· 2025-10-15 21:5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卫宁健康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4] - 报告核心观点:尽管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其通过优化收入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以及在医疗AI领域的积极布局和产品加速落地,展现出良好的长期发展潜力 [1][5][6] 公司基本状况与近期业绩 - 公司总股本为2,214.63百万股,流通股本为1,914.49百万股,市价为8.81元,总市值为19,510.87百万元,流通市值为16,866.62百万元 [2] -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8.39亿元,同比下滑31.43%,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0亿元 [5] - 业绩下滑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客户需求释放递延、新产品WiNEX升级替换过程中成本刚性、互联网医疗业务优化调整导致其收入同比下降64.76%至6262.56万元 [6] 运营效率与收入结构优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毛利率的软件销售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7.10亿元,占收入比例为84.65%,较去年同期提升10.97个百分点 [6] - 公司运营效率提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合计下降19.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163.44% [6] AI产品研发与落地进展 - 公司加大医疗AI产品研发,于2025年5月发布医疗大模型WinGPT 3.0和WINEX Copilot 2.2,后者具备可即用、可编排、可管理特点 [6] - 截至报告期,WiNGPT和WiNEX Copilot已在近150家医疗机构落地,应用于智能问答、文书生成、病历质控、诊中知识决策等场景 [6] - 2025年9月,公司联合合作伙伴推出医疗智算平台“卫信海智算立方”,推进国产先进算力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25/28.87/31.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2.37/3.36亿元 [4][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5.9%/10.0%,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5.2%/115.3%/41.7% [4][8]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41.7%提升至2027年的45.1%,净利率将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027年的10.6% [8] - 基于盈利预测,公司2025/2026/2027年的预测P/E分别为177.3/82.3/58.1 [4]
卫宁健康(300253):加大医疗AI领域布局 AI产品加速落地
新浪财经· 2025-10-15 20:34
公司近期投资与合作 - 2025年9月联合海光信息、深信服推出国产医疗智算平台“卫信海智算立方AI Computing Cube” [1] 2025年中期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8.39亿元,同比下滑31.43% [1] - 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0亿元 [1] - 业绩承压因部分客户需求递延、新产品WiNEX替换成本刚性、互联网医疗业务优化调整致其收入同比下降64.76%至6262.56万元 [1] 收入结构与运营效率 - 高毛利率的软件销售及技术服务收入达7.10亿元,占收入比例84.65%,同比提升10.97个百分点 [2] - 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合计下降19.07%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163.44% [2] AI产品研发与落地进展 - 2025年5月发布医疗大模型WinGPT 3.0和WINEX Copilot 2.2,具备可即用、可编排、可管理特点 [3] - WiNGPT和WiNEX Copilot已在近150家医疗机构落地,应用于智能问答、文书生成、病历质控等场景 [3] - 联合多家医院共同发布医疗大模型及智能体应用,推动AI产品多科室、多场景落地 [3] 盈利预测调整 - 调整后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27.25/28.87/31.76亿元 [4] - 调整后预计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10/2.37/3.36亿元 [4]
平安好医生迎新任董事长及CEO!大摩、花旗看好集团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优势
智通财经· 2025-10-09 18:58
管理层变动 - 李斗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职务 [1] - 董事会委任郭晓涛为董事会主席 委任何明科为首席执行官及执行董事 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1][2] - 管理层更迭可能带来经营策略优化与职能效率提升 市场预期新团队将加速公司在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的布局 [1] 新任管理层背景 - 新任董事会主席郭晓涛曾负责平安集团在医疗健康、科技和养老领域的整体业务战略 并担任集团多家重要子公司董事 [2] - 新任首席执行官何明科在数字健康和平台管理方面拥有卓越往绩 此前曾领导百度医疗健康业务 [2] - 新管理团队将有利于加强公司对平安集团层面资源的获取 包括客户、数据和财务支持 [2] 公司战略与运营 - 人事调整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公司治理结构保持规范高效 [1] - 公司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 将深入贯彻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 [1] - 公司持续加强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核心枢纽建设 通过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服务 [1] 业务协同与发展 - 平安集团在金融付费用户中的渗透率约为8% 在企业付费用户中约为5% [2] - 新管理层任命显示母公司平安集团的进一步支持 预计将为公司业务带来更多协同效应 [2] - 公司加大对B端业务拓展力度 以"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产品拓展企业客户 强化与集团业务协同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两项医疗AI产品名医数字分身和AI家庭医生于今年7月获得中国信通院2025年"开源大模型+"软件创新应用典型案例荣誉授牌 [3] - 名医数字分身依托自建TOP级名医网络 在智能问诊、病历整理、康复建议及诊后随访方面助力名医 [3] - AI家庭医生补全家庭医生产品版图 为线上用户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一体化闭环服务 [3]
平安好医生(01833)迎新任董事长及CEO!大摩、花旗看好集团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优势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7:48
管理层变动 - 李斗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职务 [1] - 郭晓涛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何明科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 [1][2] - 人事调整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公司治理结构保持规范高效 [1] 新任管理层背景 - 新任董事会主席郭晓涛曾负责平安集团在医疗健康、科技和养老领域的整体业务战略 [2] - 郭晓涛担任北大医疗管理、平安银行、平安产险、平安寿险的董事及金融壹账通的非执行董事 [2] - 新任首席执行官何明科在数字健康和平台管理方面拥有卓越往绩 曾领导百度医疗健康业务 [2] 战略方向与业务协同 - 公司深入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 [1] - 新管理团队有利于加强公司对平安集团层面资源的获取 包括客户、数据和财务支持 [2] - 平安集团在金融付费用户中的渗透率约为8% 在企业付费用户中约为5% [2] 业务发展重点 - 公司持续加强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核心枢纽建设 通过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 [1] - 公司加大对B端业务拓展力度 以"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产品拓展企业客户 [3] - 管理层丰富的经验将有助于公司继续聚焦于F端和B端客户的战略重点 [2] 医疗AI产品进展 - 公司两项医疗AI产品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获得中国信通院2025年"开源大模型+"软件创新应用典型案例荣誉授牌 [3] - 名医数字分身依托自建TOP级名医网络 在患者智能问诊、病历整理、康复建议、诊后随访等方面助力名医 [3] - AI家庭医生补全家庭医生产品版图 为线上用户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一体化闭环服务 [3]
《Nature》挖出了一家将“AI+慢病管理”具象化的中国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5:5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报道中国公司方舟健客的杏石医疗大模型,认为其通过AI技术赋能“熟人医患”模式,为破解全球慢性病管理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1][3] - 该模型将人性化信任基石与智能化技术杠杆相结合,旨在突破医疗服务质量、可及性与成本之间的“不可能三角” [5][7] - 公司已实现稳健盈利并与国际药企深度合作,证明了该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与全球应用潜力 [8][9] 技术与模式创新 - 解决方案核心是基于线下熟人医患关系构建的模式,并利用杏石医疗大模型进行全方位升级,形成“数智服务团队”实现慢病管理全链条闭环覆盖 [4][6] - 模型集成图像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模态能力,性能达到SOTA水平,并通过构建高质量私域知识库强制输出可溯源,以解决“AI幻觉”问题 [4][6] - 该AI工具作为医生助手,已累计为平台医生节省超过6万小时工作时间,患者单次问诊平均等待时间缩短70%以上 [4] 市场背景与行业挑战 -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达15.6%,其中超过75%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超过41%的中国医生日均工作超10小时,凸显医疗资源压力 [5] - 超过七成的互联网医院线上转化率不足1%,行业普遍面临流量与盈利困境 [5] - 到2030年,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550亿元 [10] 财务表现与商业价值 - 公司在2024年实现收入27.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39% [8]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4亿元,净利润达1250万元,在行业普遍亏损背景下实现稳健盈利 [8] - 公司与诺和诺德、信达生物等国内外顶尖药企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AI+慢病管理”新范式,获得全球产业链背书 [8] 国际认可与行业地位 - 半年来《Nature》新闻板块有关中国医疗AI大模型的报道仅此一篇,标志着国际科学界开始关注中国AI在医疗垂直领域的应用 [1][5] - 公司荣膺“英华港股成长示范案例”,获得资本市场对其成长性与创新力的认可 [9] - 公司参与财新发起的“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与百度、西门子等共同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科技发展观 [6]
要么并购,要么离开,医疗千亿级市场按下洗牌倒计时
第一财经· 2025-09-26 09:54
行业并购动态 - 过去两个月医疗信息化行业发生数起大规模并购 包括苍南国资旗下山海数科以3亿元人民币收购医惠科技 以及熙软科技战略并购易策医管 [1] - 头部企业营收显著下滑 2025年上半年卫宁健康营收减少31.43% 创业慧康减少20.65% 嘉和美康减少27.22% [1] - 并购逻辑在于头部企业通过收购互补能力快速补全方案与渠道 中小企业通过整合提升产品落地速度 [1][6] 行业发展阶段演变 - 2018年因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强制评级政策开启5年黄金期 医疗IT一级市场融资指标暴涨 [2] - 2023年行业出现转折 绝大多数医院已完成政策评级 需求重心转向消化现有评级成果 [3] - 政策驱动需求骤减 DRG推行导致医院预算紧张 医疗反腐进一步推迟信息化项目审批 [3] 新需求与挑战 - 医院多中心建设催生新需求 管理者愿意投资综合人力/财务/设备/耗材的新系统 [4][5] - 招投标客单价提升 对企业能力要求更高 小企业难以承担持续研发投入 [6] - 标准化解决方案成为关键 区域型小企业依靠低价个性化服务的模式难以为继 [6] 并购标的筛选标准 - 头部企业只收购具备强竞争力、可标准化复制的标的 仅依赖1-2名专家的企业风险偏高 [6] - 熙软科技并购案例显示 易策医管拥有20年医院绩效管理经验 超500家客户 完善咨询师梯队 与熙软的数字化能力形成互补 [7] - 森亿智能收购上海睦康实现公私医院系统互补 扩充全流程产品体系 [7] 国内外发展对比 - 海外企业如Oracle/Epic市值达千亿 业务覆盖医院/医药/服务 国内企业过度依赖医院端预算 [8] - 国内定制化服务导致项目周期长达2-3年 成本控制困难 市场集中度有待提升 [8] 新增长方向 - 院外市场如药房/患者服务/生命科学成为新方向 医渡科技在生命科学领域已实现7亿元营收 [9] - AI与物联网技术可推动标准化解决方案中的定制化可能 智能体模式可能复制制造业柔性制造经验 [9] - 行业整合为医疗AI清除系统对接障碍 解决多厂商系统信息孤岛问题 [9]
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开幕,AI+医疗将迎来深度研讨
选股宝· 2025-09-24 22:49
行业动态 - 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会(MAIC2025)将于2025年9月26日在山东开幕 聚焦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议题 [1] - 大会在医疗AI市场加速扩张背景下举办 成为资本与产业对接的关键窗口 [1] - 济南正构建"AI + 医疗"产业集群 与京津冀、长三角形成互补 凸显区域产业布局深意 [1] - 国家卫健委发布《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等政策文件 各地纷纷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医疗AI发展 [1] 公司参与 - 万达信息将以"AI+健康管理"为核心 展示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成果与典型应用案例 [1] - 卫宁健康将重点展示医生专属Al工作站WiNBOT、新一代智慧医院系统WiNEX、医疗大模型WiNGPT及医护智能助手WiNEX Copilot等创新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