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

搜索文档
纳瓦尔:关于人性的50个残酷真相
混沌学园· 2025-05-26 17:39
博弈论与社会 - 从长远来看保持美德符合自私的利益[4] - 猎鹿博弈揭示社会合作的两个稳定均衡:合作猎鹿或各自猎兔[4] - 高信任度社会能实现高效协作与合理分配[5] - 遵循美德准则的社会体系能提升个体自尊并吸引同类人[5] 自私与自由 - 人性本质是自我优先[7] - 取消日程安排可释放时间自由度 通过即时响应处理事务[7] - 避免未来承诺防止被过去决定绑架[8] - 自由状态是人类进化自然形态 过度安排违背天性[8] - 特定时间地点限制的消除是自由核心体现[9] 自由与生产力 - 生活自由度提升能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11] - 即时行动捕捉灵感是高效学习核心 如写作/阅读/问题解决[11] - 学习效果取决于当下求知欲而非预设时间[12] - 拖延反映真实意愿差异 效率与幸福可共存[13] 职业发展策略 - 将兴趣转化为专业优势可超越竞争[15] - 展现真实自我能天然过滤竞争[16] - "产品化自己"需结合天赋/需求/规模化三要素[17] - 过早职业承诺可能导致长期错配 及时调整是关键[17] - 秘书问题理论显示最佳决策点在探索期1/3阶段[28] 学习与迭代 - 一万次迭代比时间积累更能实现精通[29] - 迭代本质是持续纠错改进而非简单重复[29] 创新与重启 - 伟大创造者具备归零重启能力 如马斯克多次跨界创业[37] - 骄傲阻碍突破局部最优 需保持从零开始勇气[37] 欲望管理 - 外界植入的模仿性欲望需警惕[24] - 精神痛苦源于未处理的欲望冲突[35] - 成功需主动筛选欲望 减少外界影响[35] 时间与当下 - 时间价值取决于全身心投入程度[33] - 生活体验的诠释权决定主观意义[33] - 回溯历史视角可校准当前决策质量[34] 成功与幸福 - 物质无欲与成功满足是两条幸福路径[39] - 幸福状态会重塑成功定义 驱动更纯粹目标[40]
为“特朗普关税”辩护,美财长:不确定性是谈判策略 不想与中国脱钩
凤凰网· 2025-05-19 15:56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策略 - 特朗普政府采用"战略不确定性"作为贸易谈判策略 通过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制造谈判杠杆 [2][3]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解释该策略旨在防止贸易伙伴在谈判中"捉迷藏" 最终目标是让美国企业和工人获得更好待遇 [2] - 4月初宣布对多国征收高额关税后 又突然给予90天暂缓期 多数国家维持10%基准税率 [2] 关税政策的市场影响 - "时断时续"的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大规模抛售 经济学家批评其戏剧性和不可预测性 [3] - 贝森特将政策比喻为"大棒加胡萝卜"策略 高关税是施压手段 同时要求贸易伙伴取消贸易壁垒和补贴 [3] 中美贸易关系进展 - 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希望与中国经济脱钩 目标是促使中国开放商业并恢复美国战略产业 [4] - 中美达成协议承诺在2025年5月14日前逐步取消加征关税 贸易摩擦出现缓和迹象 [4] - 具体措施包括美国在90天内将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 中国同期将关税从125%降至10% [5]
以牙还牙:一个思考后续贸易政策的思路
虎嗅· 2025-05-15 14:48
关税博弈策略分析 - 中美关税博弈属于多次博弈,与欧洲日本首次面对关税威胁的单次博弈性质不同,中国采取的策略基于历史经验[1][2] - 多次博弈中最优策略为"以牙还牙"(Tit-for-Tat),包含四个核心要素:首次合作、即时报复背叛行为、宽容对待转合作方、规则简单清晰[3][5][7] - 中国2025年4月的关税反击完全符合TFT策略特征:设立交流机制(清晰)、对等加税(报复性)、美方合作后立即恢复合作(宽容)、声明不愿打贸易战(友善)[8] 中美贸易战前景 - 关税现状(10%-50%)难以持续,未来大概率双向调整:若美方降税中方将同步降低,若加税则必然对等反击[10][12] - 市场过度定价加税风险,忽视降税可能性带来的预期差:若关税互降将推动联储降息和人民银行宽松,形成风险偏好上升环境[12][13] - 美国已认知中国TFT策略的确定性,这是建立谈判机制的前提,2026年中期选举压力可能促使政策转向[9][10] 结构性改革历史借鉴 - 大萧条后日德英通过货币贬值(放弃金本位)、财政刺激、基建投资实现短期复苏,但长期均付出二战战败代价[15][17][20][21] - 美国通过提高富人税率、内部分配改革等结构性调整实现更晚但更持久的复苏,最终在二战中获得战略优势[22] - 当前贬值、降息、财政刺激等周期性措施有效但需警惕历史教训,结构性改革需平衡短期效果与长期风险[24] 策略对比分析 | 博弈策略 | 核心特征 | 适用场景 | |---------|---------|---------| | 以牙还牙 | 首轮合作+模仿对手 | 多次博弈最优解 | [3][5] | 永远背叛 | 持续不合作 | 剥削"永远合作"策略 | [4] | 永远合作 | 持续合作 | 易被背叛者剥削 | [4] | 随机策略 | 50%概率选择 | 表现平庸 | [4]
当“抢运潮”遇上传统旺季,航运需求爆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13 21:28
贸易缓和刺激航运板块大涨 - 集运欧线主力合约周二开盘涨超10%,A股、港股港口航运板块掀涨停潮,国航远洋涨幅达23.54%,宁波海运、宁波远洋、海通发展等多股涨停 [1] - 道琼斯运输指数昨日一度暴涨6.52%,反映市场对航运业复苏的乐观情绪 [1] - 港股東米道海上涨17.74%,A股凤凰航运、锦江航运分别上涨9.94%和6.21% [2] 关税暂停与抢运潮驱动因素 - 美国企业正利用90天关税窗口期囤积产品,避免后续关税飙升,此窗口期与传统航运旺季(8月中旬)重叠 [2] - 花旗银行预测中国出口商将加速向美国建立库存,因托运人担忧同行抢占成本优势,形成多方博弈 [5] - 跨太平洋贸易平均运输时间为22天,托运人可能在90天内密集运输货物,导致旺季提前并推高运费 [4] 运力与运价动态 - 亚洲至北美四周滚动平均运力自4月20日下降17%,空白航次同期增加86%至89,100TEU,运力收紧显著 [7] - 现货运费年初至今下跌约50%,但4月初开始回升,西海岸和东海岸运费均呈现反弹迹象 [3] - 集运欧线期货主力合约连续大涨,昨日涨停,今早再涨超10%,反映市场对运价上涨的强烈预期 [7] 行业供需格局与机构观点 - 中粮期货认为美线将面临运力紧张,因货量集中发运、抢运需求及补库需求叠加,欧线运力压力则因需求修复减轻 [8] - 花旗银行将长荣海运列为亚太航运业首选,目标价282新台币,中远海控目标价13.3港元,美股关注超跌未反弹标的 [8] - Xeneta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亚洲至北美运力降至265,000TEU,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推升旺季运费 [7]
花旗:对周末中美贸易谈判的预期,关税能否降至 65% ?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12 11:58
贸易谈判预期的研究背景与进展 - 早期研究探讨了中美达成可能降低关税的临时协议的可能性,并参考了英美贸易协议的经验,发现即使达成协议美国仍会征收10%关税且进口有限[1] - 通过博弈论分析中美贸易,假设美国对华出口下降30%、中国对美出口下降60%时,中国损失420亿美元而美国获利1690亿美元,这些假设为判断协议可行性提供依据[1] 不同贸易情景下的博弈分析 - 当前形势下达成全面消除贸易逆差的协议对双方都不是最优选择,需采取消除10%双边关税以外的所有关税[2] - 部分协议(如关税降至65%)下中国出口下降40%、美国出口下降20%时中国受益但美国会拒绝,因美国需至少保持1690亿美元收益[2] - 当中国出口降幅<40%、美国出口降幅<20%时部分协议可能达成,例如关税70%时中国出口下降25%、美国下降12.5%对双方更有利[2] 关税调整对贸易逆差的影响 - 要实现消除贸易逆差需关税达120%,60%关税下美国对华逆差仍为578亿美元(含关税)[3] - 65%关税下美国将面临651亿美元逆差,无法实现消除逆差的目标[4] 市场反应与协议达成的可能性 - 特朗普表示愿削减对华关税后市场上涨,但博弈论显示65%关税下美国放弃2930亿美元换取1080亿美元、中国从损失70亿增至650亿,市场反应可能过于乐观[5] - 协议达成仍需较长时间,双方可能等待贸易实际下降幅度明朗化,7月31日前不太可能达成解决方案[5]
花旗:对周末中美贸易谈判的预期,关税能否降至 65% ?
智通财经· 2025-05-12 09:32
贸易谈判预期的研究背景与进展 - 早期研究回顾了中美达成可能降低关税的临时协议的可能性 并参考了英美贸易协议的经验 即使达成协议美国仍会征收10%关税且美国出口增加进口有限 [1] - 分析方法从博弈论角度完善 假设美国对华出口下降30% 中国对美出口下降60% 中国损失420亿美元 美国获利1690亿美元 为判断协议可行性提供依据 [1] 不同贸易情景下的博弈分析 - 当前形势下达成全面消除贸易逆差的协议并非最优选择 双方收益损失分析显示对双方都不是最佳决策 [2] - 部分协议分析显示 若关税降至65%且中国出口下降40%美国出口下降20% 中国受益但美国会拒绝 因无法满足其1690亿美元收益需求 [2] - 可能达成部分协议的条件是中国出口降幅小于40%美国出口降幅小于20% 例如关税70%时中国出口降25%美国出口降12.5% 对双方更有利 [2] 关税调整对贸易逆差的影响 - 要实现消除贸易逆差 关税需达到120% 60%关税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达578亿美元 远低于当前2900亿美元但未清零 [3] - 65%关税下美国仍面临651亿美元贸易逆差 无法实现消除逆差目标 这是美国谈判中的重要权衡因素 [3] 市场反应与协议达成的可能性 - 特朗普表示愿削减对华关税后市场上涨 但博弈论分析显示65%关税下中美达成协议仍非最优 美国将放弃2930亿美元换取1080亿美元 中国从损失70亿变为650亿 [4] - 协议达成仍需较长时间 双方可能等待贸易实际下降幅度和损失更明朗后再行动 7月31日前不太可能找到解决方案 市场或回落至4月9日水平 [4]
在学习金融知识的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
搜狐财经· 2025-05-09 03:54
金融学习心态重构 - 金融知识体系庞大且迭代迅速,需从底层重构学习心态以突破认知壁垒 [1] - 接纳"慢即是快"的成长逻辑,摒弃速成幻想,采用"知识树"模式:先扎根基础概念(如复利公式、风险溢价),再延伸至分支领域(股票估值/债券定价),最后嫁接应用场景(资产配置/套利策略) [1] - 遇到复杂模型时可通过故事化读物(如《小狗钱钱》)或Excel模拟10年定投收益等可视化方式辅助理解 [1] 金融实践方法论 - 金融本质是概率游戏,需接纳"试错即红利"的容错空间,用模拟盘替代真金白银进行实践 [2] - 错误案例分析应聚焦决策逻辑链(如"因美债收益率倒挂而减仓"),将失败案例转化为决策训练集 [2] - 财报分析、汇率波动理论、行为金融学等知识具有现实应用价值,可拆解商业陷阱、规避消费风险、优化决策(如用货币时间价值评估机会成本) [2] 金融学习终极目标 - 金融学习的核心是修炼"认知弹性",能区分市场信号本质(如"北向资金流出"属于短期避险或趋势转向) [2] - 需保持"求知者而非赌徒"的心态,在黑天鹅事件中冷静评估持仓抗风险能力 [2]
贝森特为特朗普辩护:没人比他更懂谈判
金十数据· 2025-04-28 12:41
贸易谈判策略 - 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运用"战略不确定性"策略 通过不透露最终立场来创造谈判优势 [1] - 关税政策被描述为"大棒" 而取消贸易壁垒和补贴则是"胡萝卜" 以此推动谈判 [1] - 4月初宣布对数十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 但几天后暂停最高关税90天 保留10%基础税率 [1] 贸易政策动机 - 征税措施旨在应对贸易逆差 重新调整被认为使美国制造业处于劣势的关税政策 [2] - 政策导致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长期联盟关系出现裂痕 [2] - 经济学家批评该策略激进且不可预测 [2] 市场反应与观点 - 尽管近期美国股市和债市下跌 但短期波动被视为统计噪音或市场噪音 [2] - 强调需要为强势美元 强劲经济和股市打下基础 并维护美国债券市场的安全稳健形象 [2] 中美贸易争端 - 认为存在解决与中国贸易争端的"路径" 达成协议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2] - 原则性协议和贸易伙伴的良好行为可防止关税回升到最高水平 [2] - 中方否认中美关税谈判传闻 称双方未开展磋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