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价值
搜索文档
日经公布亚洲最具价值品牌榜:三星居首,小米和华为进入前50
凤凰网· 2025-10-15 13:13
调查概述 - 日经研究发布《全球品牌调查2025》,评估200个品牌,数据基于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消费者反馈,重点聚焦八个市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 [1] 评估方法 - 品牌价值通过“品牌实力”(包括名称认知度等因素)和“品牌贡献分析”(衡量品牌对购买及其他决策的影响力)两个指标进行量化 [2] 总体排名 - 三星连续第二年位居总排名第一,2025年在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均位列第一,品牌价值在各市场均有提升 [3] - 阿迪达斯、耐克、苹果公司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3] - 在前50大品牌中,小米排名第26位,华为排名第33位 [3] - 日本品牌共有22个进入评估,比2024年增加两个,排名靠前的包括本田汽车、索尼和丰田 [3] - 77%的日本品牌排名出现下滑,显示日本品牌在亚洲市场影响力减弱 [3] 市场与行业表现 - 在前100大品牌中,中国比亚迪排名从第92位上升至第81位,美国特斯拉排名从第33位升至第25位,两家公司均受益于电动汽车市场快速扩张,品牌价值同步提升 [4] - 在中国大陆市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和阿迪达斯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4]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1015
光大证券· 2025-10-15 11:24
宏观总量研究 - 2025年9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3%,超出预期 [2] - 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非美经济体需求旺盛、产能出海以及同比低基数效应 [2]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拉动率上升 [2] - 未来展望看好出口,因非美经济体的支撑作用持续,且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再次“抢出口” [2] - 由于2024年10月起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可能对未来几个月的同比读数造成压力 [2] 房地产行业:中国金茂 - 中国金茂连续21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赋能发展 [3] - 公司经营效率优化,期间费率下降,销售呈现价量齐升 [3] - 2025年1-9月销售金额达807亿元,同比增长27.3%,实现逆势亮眼增长 [3]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5亿元、14.3亿元、15.8亿元 [3] - 对应2025-2027年PE(基本)估值分别为13.7倍、12.0倍、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3] 基础化工行业:盐湖股份 - 受海外减产影响,全球氯化钾供应趋紧,价格上涨,公司作为国内龙头显著受益,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4] - 考虑到氯化钾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上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9亿元、66.48亿元、73.37亿元 [4]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4] 基础化工行业:中研股份 - 中研股份是国产PEEK行业龙头,年产量为中国企业最大 [5] - 公司通过持续进口替代,已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PEEK销量最大的公司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0.48亿元、0.69亿元 [5] - 折算EPS分别为0.24元/股、0.39元/股、0.57元/股 [5]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5] 建材行业:鸿路钢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总额222.67亿元,同比增长1.6% [7] - 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订单79亿元,同比增长4.2% [7] - 2025年前三季度钢结构产品产量约361万吨,同比增长11% [7] - 2025年第三季度产量约125万吨,同比增长9% [7] - 公司智能化改造深化,长期有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上限、降低单位成本、强化竞争优势并提升市场份额 [7]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47亿元、7.74亿元、8.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社会服务行业:中宠股份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5.9% [8]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下降6.6%,主要受投资收益减少拖累 [8] - 国内自主品牌战略升级,进入高速成长期 [8] - 海外新产能投产,有助于抵御贸易风险 [8]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41亿元、5.45亿元、6.68亿元(均下调4%) [8]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8] 市场数据概览 - A股市场主要指数普遍下跌,创业板指跌幅最大,达3.99% [6] - 商品市场中SHFE黄金上涨1.23%,而燃油、铜等多数品种下跌 [6] - 海外市场除道琼斯指数微涨0.44%外,主要股指多数下跌,日经225指数跌幅达2.58% [6] - 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7.1021,微涨0.02 [6] - 利率市场方面,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1.4314%,下降1.81个基点 [6]
光大证券:维持中国金茂(00817)“买入”评级 销售表现持续亮眼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0:25
公司业绩与财务预测 - 光大证券上调中国金茂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5亿元、14.3亿元、15.8亿元,原预测为12.2亿元、13.4亿元、14.6亿元 [1] -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3.7倍、12.0倍、10.8倍 [1] - 公司2025年1-6月管理费用为12.2亿元,管理费用率为4.8%,销售费用为8.3亿元,销售费用率为3.3%,均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 [4] 销售表现 - 2025年9月公司单月签约销售金额98.0亿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 [2] - 2025年1-9月公司累计签约销售金额806.9亿元,累计同比增加27.3%,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367.5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加6.0%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签约销售金额273.4亿元,签约销售面积128.1万平方米,签约销售均价21346元/平方米,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3] - 2025年7月、8月、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9.5%、+46.5%、+39.9% [3] 品牌价值与经营效率 - 中国金茂连续21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742亿元,较去年提升近80亿元,排名第170位 [2] - 公司通过“金玉满堂”系列产品进行品质升级,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背景下驱动独立行情 [2] - 公司在销售逆势提升的同时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体现了组织结构优化和经营效率提升 [4]
光大证券:维持中国金茂“买入”评级 销售表现持续亮眼
智通财经· 2025-10-15 10:24
核心观点 - 光大证券维持对中国金茂的"买入"评级,看好其品牌影响力、销售增长和经营效率提升,并上调了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5亿元、14.3亿元、15.8亿元,原预测为12.2亿元、13.4亿元、14.6亿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3.7倍、12.0倍、10.8倍 [1] 销售表现 - 2025年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98.0亿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 [1] - 2025年1-9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806.9亿元,累计同比增加27.3%,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367.5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加6.0% [1][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认购未签约销售金额为6.4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签约销售金额273.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8.6亿元大幅增长,签约销售面积128.1万平方米,2024年同期为100.8万平方米 [2] - 2025年第三季度签约销售均价为21346元/平方米,2024年同期为18720元/平方米 [2] - 2025年1-9月销售均价为21958元/平方米,累计同比上升20.1% [2] - 2025年7月、8月、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分别为84.6亿元、90.8亿元、98.0亿元,单月同比增幅分别为49.5%、46.5%、39.9%,呈现边际量价齐升态势 [2] 品牌价值 - 公司连续21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达742亿元,较去年提升近80亿元,排名第170位,上升一位 [1] - 公司通过"金玉满堂"系列产品进行品质升级,在行业下行背景下凭借品牌价值赋能实现独立行情 [1] 经营效率 - 2025年1-6月管理费用为12.2亿元,2024年同期为12.9亿元,管理费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5.8%下降至4.8% [3] - 2025年1-6月销售费用为8.3亿元,2024年同期为9.8亿元,销售费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4.5%下降至3.3% [3] - 期间费用率在销售逆势提升的背景下明显下降,体现了组织结构优化和经营效率提升 [3]
【中国金茂(0817.HK)】品牌价值赋能,销售持续亮眼 ——动态跟踪(何缅南)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15 08:41
核心观点 - 公司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背景下,凭借品牌价值和产品品质实现销售逆势增长,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5][6][7] 销售业绩表现 - 2025年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98.0亿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 [4] - 2025年1-9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806.9亿元,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367.5万平方米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已认购未签约销售金额共计6.4亿元 [4] - 2025年第三季度签约销售金额273.4亿元,较2024年同期188.6亿元大幅增长 [6] - 2025年第三季度签约销售面积128.1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100.8万平方米实现增长 [6] - 2025年第三季度签约销售均价21346元/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18720元/平方米显著提升 [6] - 2025年1-9月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增长27.3%,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6.0% [6] - 2025年1-9月销售均价21958元/平方米,累计同比提升20.1% [6] - 2025年7月/8月/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9.5%/46.5%/39.9% [6] 品牌价值与产品力 - 公司连续21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742亿元,位列第170位 [5] - 2025年品牌价值较去年提升近80亿元,排名上升一位 [5] - 公司以品质初心引领“好房子”建设,通过“金玉满堂”系列产品实现品质升级驱动 [5] 费用控制与经营效率 - 2025年1-6月管理费用12.2亿元,较2024年同期12.9亿元下降,管理费用率从5.8%降至4.8% [7] - 2025年1-6月销售费用8.3亿元,较2024年同期9.8亿元下降,销售费用率从4.5%降至3.3% [7] - 公司在销售逆势提升的情况下,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体现组织结构优化和经营效率提升 [7]
中国金茂(00817):品牌价值赋能,销售持续亮眼:——中国金茂(0817.HK)动态跟踪
光大证券· 2025-10-14 21: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品牌影响力较强,近期销售增长亮眼,经营效率优化提升,期间费率下降明显 [4] 品牌价值 - 中国金茂连续21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达742亿元,较去年提升近80亿元,排名第170位,上升一位 [2] - 公司以品质初心引领“好房子”建设,通过“金玉满堂”系列产品在行业下行背景下凭借品质升级驱动走出独立行情 [2] 销售表现 - 2025年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98.0亿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 [1] - 2025年7月/8月/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分别为84.6/90.8/98.0亿元,单月同比分别增长+49.5%/+46.5%/+39.9% [3] - 2025年第三季度签约销售金额273.4亿元(2024年同期188.6亿元),签约销售面积128.1万平方米(2024年同期100.8万平方米),签约销售均价21346元/平方米(2024年同期18720元/平方米),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3] - 2025年1-9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806.9亿元(累计同比+27.3%),签约销售建筑面积367.5万平方米(累计同比+6.0%),销售均价21958元/平方米(累计同比+20.1%)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已认购(未签约)销售金额共计6.4亿元 [1] 经营效率 - 2025年1-6月管理费用12.2亿元(2024年同期12.9亿元),管理费用率4.8%(2024年同期5.8%) [4] - 2025年1-6月销售费用8.3亿元(2024年同期9.8亿元),销售费用率3.3%(2024年同期4.5%) [4] - 在销售表现逆势提升的情况下,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体现公司组织结构优化和经营效率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5亿元、14.3亿元、15.8亿元(原预测为12.2亿元、13.4亿元、14.6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基本)估值分别为13.7倍、12.0倍、10.8倍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基本)增长率分别为17.7%、13.9%、10.8% [5]
掏空了的娃哈哈回传国资,谁能接得住这个球?
虎嗅· 2025-10-12 14:36
娃哈哈的年度大戏正式进入第二季。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及总经理,转向经营自有品牌"娃 小宗"。1994年出生的许思敏出任总经理,董事长空缺。长公主表面撤退,年轻的心腹走上台前。娃哈 哈的球踢回到了第一大股东、隶属杭州国资的上城文商旅集团脚下。 宗馥莉去做"娃小宗"是她的无奈之选。 注册商标时,宗馥莉肯定没想到她要在和娃哈哈彻底切割后独立做这个品牌。但冥冥之中自有天命,如 今这三个字,各有各的尴尬。 娃,虽取自娃哈哈的品牌名,但宗庆后爱生娃这事儿,彻底改变了其涵义。每次娃与宗共同出现,都让 人浮想联翩。 小,小宗的小。和家族翻脸、对父亲名誉刨坟的商二代,已不仅是辈分小,而是见识、格局、能力等全 方位的小。 宗,一个蒙羞的商业家族,对外鸡贼,对内不睦。 总之,从内涵看,这个商标只会引发负面联想,已毫无价值。宗馥莉坚持打造这个负资产,再次证明她 不适合做消费品牌。品牌创始人需要对消费者的超强感知、活人感和趣味感,但宗馥莉的个性严厉和倔 强有余,灵动不足。她在自有品牌方面的失败经历已印证了这点。她未必不心知肚明,但这是撤退时仅 存的体面。 上城文商旅集团这边,之前有传闻称希望寻求PE接手娃哈哈。从当前娃哈哈集团 ...
绿城集团月14个项目推出销售合同金额1079亿元品牌价值位居行业Top3
新浪财经· 2025-10-09 16:42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真灼财经) 2025年9月,绿城集团自投项目取得销售1,966套,销售面积约29万平方米,当月销售 金额约为人民币 128亿元,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43,657元。2025年1-9月, 绿城集团取得合同销售面积约308万 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79亿元;其中 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为人民币717亿元。于 2025年9月30日,另有累计已签 认购协议未转销售合同的金额约人民币37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 权益金额约为 人民币22亿元。 综上,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841万平 方米,总合同销售 金额约人民币1,785亿元。 2025年9月,绿城集团代建项目取得销售面积约7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0 亿元。2025年1-9 月,绿城集团代建项目累计取得销售面积约53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 约人民币706亿元。 2025年9月,绿城集团共有14个自投项目或项目分期推出销售,总推盘面积约21万平方米。 | 金額 | 期限 | 票面利率 | 債項評級 | | --- | --- | --- | --- | | 人民幣10億元 ...
这家老字号官宣携手迈巴赫,入榜全球服饰品牌价值50强
搜狐财经· 2025-10-06 22:29
老凤祥战略合作与品牌成就 - 国庆期间,老凤祥与迈巴赫奢侈品亚太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旨在加强品牌推广、开拓亚太市场、完善全球布局三方面协同发力 [3] - 此次合作被双方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东西方匠心与品牌价值的深度融合,旨在共同引领亚太地区高端消费市场新风向 [3] 2025年全球服饰品牌价值榜 -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2025年全球服饰品牌价值榜”,香奈儿超越路易威登成为全球最具价值服饰品牌 [3] - 老凤祥作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内地黄金珠宝品牌,排名从去年的第43位上升至第38位,品牌价值排名提升5位 [6] - 安踏排名第28位,波司登排名第45位,周大福排名第22位,均作为中国品牌位列榜单 [6][8] 品牌价值与行业意义 - 业内人士评价,老凤祥在品牌价值、品牌强度指数和评级均获提升,显示其品牌健康度持续优化 [6] - 中国品牌的入围体现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果,更彰显了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的双重突破 [8]
解读粤港澳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腾讯控股稳居首位,深圳拿下四个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0:57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地位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人均GDP估算约17.02万元 [1] - 该区域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和约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1%的经济总量 [2] 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总体情况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共有589家企业上榜品牌价值总榜,合计品牌价值为80355.99亿元 [2] - 区域合计品牌价值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强劲拉动 [3] 头部企业品牌价值排名 - 腾讯控股品牌价值高达26823.97亿元,遥遥领先,超过其余TOP9企业品牌价值总和 [2][3] - 美的集团、比亚迪、中国平安品牌价值均超过3000亿元,分别位居第二、三、四名 [2] - 品牌价值前十名企业中无一家来自广州 [2] 城市维度分析 - 深圳上榜企业数量与合计品牌价值均位列第一,且显著领先于其他城市 [4] - 2022年至2025年,深圳上榜企业数量增长26家,合计品牌价值增长11752.39亿元,两项增量指标均位列区域第一 [4][5] - 同期,广州上榜企业数量减少3家,合计品牌价值仅增长308.24亿元 [6] 行业维度品牌价值变化 - 互联网行业品牌价值位居第一,高达27151.02亿元,近4年增量达6180.12亿元 [6][8] - 家电行业品牌价值8523.95亿元,2025年同比大幅增加1661.24亿元,近4年增量2254.58亿元,仅次于互联网行业 [6][8][11] - 汽车行业近4年品牌价值增量超2000亿元,达2092.27亿元 [6][8] - 房地产行业品牌价值呈下滑态势,2025年为8018.25亿元,近4年降幅超2000亿元,达2049.40亿元 [6][8] 行业维度企业数量变化 - 电子行业上榜企业数量最多,2025年达93家,近4年增加14家 [9] - 互联网行业上榜企业数量2025年增至23家,近4年增加5家 [9] - 房地产行业上榜企业数量持续减少,2025年为58家,近4年减少10家 [9] 产业基础与驱动因素 - 广东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家电制造业中心,家电制造业营收规模占全国比重超40% [11] - 家电品牌价值增长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绑定 [11] - 深圳的领先地位得益于高科技产业集聚、优质营商环境以及人才与资本的高度认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