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

搜索文档
迪拜在欧洲和东亚之间造了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经济观察网· 2025-06-07 12:48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发展历程 - 迪拜从贸易枢纽逐步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建立港口和阿联酋航空增强连通性,成为旅游胜地并投资生活方式元素 [1] - DIFC成立于2004年,旨在支持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依赖,选择普通法体系打造国际企业熟悉的商业环境 [2] - 根据GFCI最新排名,DIFC位列全球第12位,是全球仅有的8个在金融能力上"广泛且深入"的城市之一 [1] DIFC架构与监管体系 - DIFC包含三个独立实体:DIFC管理局(战略和基础设施)、DFSA(监管机构)和DIFC法院(争议解决司法系统) [1][4] - DFSA是DIFC内唯一且独立的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监管900多家金融机构,遵循国际标准如IOSCO、IAIS等 [5] - DFSA采取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监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监管团队近100人,执法资源占比不到10% [5] DIFC业绩与增长 - 2024年DIFC活跃公司数达7000家(同比增长25%),员工4.6万人,注册公司数量超过首个10年总量 [2] - 拥有700多家金融机构、400多家财富管理公司、120家保险机构及大量科技公司 [3] - 2024年仅用6个月吸引130家AI公司注册,AI校园和加速器成为区域创新实验室 [3] DIFC竞争优势 - 提供100%外资所有权、无外汇限制、资本自由汇出及全球最具竞争力税收制度(企业税率9%,自由区活动可豁免) [3] - 迪拜全球连通性(150多个国家航线)和生活方式优势吸引企业,如非洲公司将总部迁至迪拜辐射非洲市场 [2] - 通过金融科技峰会、AI盛会等活动巩固行业地位,推动可持续发展 [2] DIFC重点发展方向 - 2025年目标聚焦财富管理、家族企业和"AI+金融科技"领域 [1] - 家族办公室和超高净值人群涌入推动财富管理增长(迪拜有7.7万名百万富翁和15位亿万富翁) [3] - 中国是重要市场,四大银行和科技公司(如中石油)已入驻,中小企业兴趣增加 [3] DFSA监管特点 - 制定新规则时通过公开协商程序提前3-6个月公布,便于企业调整合规 [5] - 主题审查横向评估多家公司特定主题(如披露或冲突)而非孤立评估单个实体 [6] - 金融机构需遵守反洗钱要求,银行不能吸收阿联酋存款或直接从事保险业务(可再保险) [6]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的发展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5-21 20:38
离岸金融的战略意义 - 我国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发展路径,立足国内实体经济需求并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形成境内外协同发展新格局 [1] - 离岸金融是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对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具有关键作用 [2] 离岸金融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 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能吸引全球金融资源汇聚,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伦敦等案例 [2] - 离岸金融业务(银行、保险、债券、衍生品等)丰富金融市场功能,满足多元化需求,强化资源配置能力 [3] - 推动金融机构国际化,促进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经验 [4] 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的协同效应 - 离岸金融为离岸贸易提供跨境支付、信贷等服务,助力企业应对资金压力并拓展业务 [5] - 离岸金融赋能中资企业境外经济活动(产能转移、跨境并购等),形成与离岸经济的良性循环 [6] 离岸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 境内外离岸金融标准不一致导致监管套利问题,如贷款条件差异 [8] - 境内离岸账户体系功能不足(如自贸区账户适用境内规则),限制人民币国际化 [9] - 离岸金融产品创新滞后,自贸区探索多处于理论阶段,未进入实质性试点 [10] - 法制建设进度缓慢,仅自贸区账户和自贸债立法取得进展 [11] 离岸金融发展的路径建议 - 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设立离岸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监管,服务境内外企业 [12] - 加快离岸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延长沙盒测试时间以探索风险应对方式 [13] - 推动境内外市场互联(如债券通南向通扩容)、监管协同(区块链技术应用)及税收优化(豁免增值税) [14][15] -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CRS、反洗钱框架),设立离岸贸易法院,并加快离岸金融立法 [16][17]
中美关税博弈下的香港:挑战与对策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0 09:36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分析中美关税博弈对香港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影响,指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独特优势,提出升级贸易网络、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应对策略[1][2][3][4] 各部分总结 中美关税博弈对香港的影响 - 贸易方面:香港对美转口贸易或受关税影响致转口贸易量减少,2024 年对美出口 2956 亿港元占比 6.5%,约 90%为转口贸易;美国取消电商小包免税优惠使跨境电商物流承压,国际供应链重构压力加剧,中转枢纽功能面临结构性弱化[1][11] - 投资环境方面:外资撤离与区域总部减少趋势显著,2023 年驻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创 11 年新低;截至 2022 年底,美国占香港外来直接投资头寸约 3514 亿港元,仅占 2%,但其退出示范效应不可小觑[1][6][9] 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 -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 58.4%,人民币以 3.6%份额位列第五且唯一持续增长;人民币成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香港人民币清算和结算网络承担全球约 70%以上跨境人民币支付,2024 年 CIPS 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达 175 万亿元,同比增长 43%[2][14][15] - 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截至 2023 年离岸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 1 万亿元,占全球离岸存款约 60%;可推广“港币 - 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开发人民币衍生品工具,增强市场国际化水平[2][16][21] 升级贸易网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周边国家市场 - 拓宽市场多元化布局:加强与东盟、中东等地区经贸合作,2024 年前 10 个月香港对东盟出口增长 18%成第二大出口市场,行政长官率团访问中东达成 59 项合作[3][21] - 优化区域供应链体系:与珠三角城市深化产业协同,促进高科技、金融、物流等行业发展,打造“双循环”节点,构建韧性区域供应链体系[3][21] - 升级自由港竞争优势:保持独立关税区地位,构建“自由港 2.0”,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开展高增值创新驱动经济模式[3][21] 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内接中国、外通世界 - 推动境内外企业在港上市:吸引内地优质企业及国际发行人赴港上市,优化上市流程,放宽科技和创新型企业上市要求,加强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合作[4][22] - 持续优化基金和资产管理业务环境:加大对长期资本投资、绿色基金和社会责任投资等领域支持,鼓励本地资产管理公司拓展全球业务[4][22] - 大力提升金融科技竞争力:深化智能投资与数字化财富管理应用,打造金融科技园区与孵化器,营造开放合作创新环境[4][22] - 优化人才和移民政策:吸引全球顶尖金融领域专业人才来港,加强与国际高校和金融机构合作,提升本地人才培养质量[4][22] - 持续优化监管框架与法律环境:保持监管灵活性,提升市场透明度和合规性,加强金融市场数据安全体系建设,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4][22]
SIIFC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发布 上海综合排名第二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4:24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三届(2025)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SIIFC)国际研讨会上,SIIFC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选取纽约、伦敦、新加坡、上海、东京5个城市,从金融体系建设、金融国际化 程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以及金融人才与营商环境等五方面进行比较,最终上海 综合排名第二,仅次于纽约。 其中,金融体系建设方面,上海从2022年、2023年排名第二到2024年反超纽约,升至第一。"这是因为 上海已形成涵盖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保险、票据、碳市场等门类齐全的金融市场, 并集聚了登记、托管、结算、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 杰说。 然而,上海金融国际化程度在五个城市中却排名第五。其中,投资维度,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度严重不 足;市场建设维度,发行人和投资者主体过于国内化,导致缺乏定价权;离岸金融方面,市场供给不 足,产品占比低;绿色金融国际化方面,也存在对企业"走出去"需要的绿色金融国际化服务支持不足, 境内绿色市场开放度不足等情况。"上海金融国际化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马文杰说。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上海相比纽约差距变大,但领先伦 ...
香港新股集资额超600亿港元暂居全球首位;宁德时代H股发售价为每股263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7:22
香港新股市场表现 - 香港2025年新股集资额累计超过6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6倍,暂居全球首位 [1] - 宁德时代将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型新股集资活动 [1] - 香港新股市场活跃,展现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上市提振市场信心 [1] 宁德时代H股发行 - 宁德时代H股发售价确定为每股263港元,预计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 - 公司将发行1768.41万股额外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股份的15.0% [2] - 此次上市为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增强公司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 [2] MetaLight上市进展 - MetaLight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旗下"车来了"为实时公交信息服务提供商 [3]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5亿元、1.75亿元、2.06亿元,亏损分别为2004万元、2033万元、2614万元 [3] - 营收稳步增长显示市场需求强劲,城市化及公共交通数字化升级推动公司商业化潜力 [3] 恒生指数成分股调整 - 美的集团和中通快递-W被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成分股数目由83只增至85只 [4] - 比亚迪股份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阅文集团被剔除 [4] - 调整反映消费、物流及新能源行业重要性提升,吸引更多行业投资者关注 [4] 法拉帝第一季度业绩 - 法拉帝2025年第一季度新订单为2.7亿欧元,同比增长1.5%,纯利为2390万欧元,同比增长7.7% [5] - 专门定制游艇分部表现强劲,显示高端游艇市场需求持续 [5] 港股市场行情 - 恒生指数最新点数为23345.05,5月16日跌幅0.46% [6] - 恒生科技指数最新点数为5281.34,跌幅0.31% [6] - 国企指数最新点数为8468.29,跌幅0.49% [6]
马尔代夫政府与MBS环球投资承诺88亿美元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快讯· 2025-05-05 17:06
项目概况 - 马尔代夫政府与MBS环球投资共同设立"马尔代夫国际金融中心"(MIFC),总投资额预计达88亿美元 [1] - 项目选址位于马尔代夫首都马累 [1] - 预计2030年完成 [1] 政策支持 - MIFC将免企业税、免遗产税 [1] - 居民可享有多币种银行业务以及离岸私人银行服务 [1] 经济影响 - 目标在四年内显著提升马尔代夫GDP [1] - 预计第五年收入将突破10亿美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