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

搜索文档
一村资本于彤:这轮并购潮的八大机会
投资界· 2025-09-05 15:02
并购市场趋势与机遇 - 2025年科技型企业首次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焦点 标志着从互联网消费向硬科技领域转移 [10] - 产业并购成为主线 强调强强联合与供应链协同 推动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10] - 跨境并购迎来最佳时期 法律障碍清除且地缘政治重构供应链 成为国际化战略选择 [12] -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趋势加速 从增量转向存量市场 政策支持推动成熟资本市场模式落地 [11] - 买方市场特征显著 上市公司掌握标的选择权与估值议价权 市盈率控制在12倍左右 [11] 政策与市场结构变化 - "924并购六条"政策优化重组机制 推动科技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10] - 并购支付方式创新 出现可转债并购基金分期付款股权置换等工具 缓解资金压力 [12] - 地方政府深度参与并购招商 从政策招商演进至3.0阶段 需具备投行投资双重视角 [10] - 并购基金成为主力军 提供资金协调利益并推动谈判 超越锦上添花角色 [12] 中国式并购特点 - 上市公司主导产业链 未上市企业融资难 上市后获银行信贷与地方政府支持 [17] - 技术渗透速度极快 西方需5-10年而中国仅半年 毛利率快速下滑反映技术演进 [17] - 资金属性依赖地方政府配给 不同所有制资金影响策略选择 [18] - 跨国企业剥离中国事业部 因难以应对快速技术渗透与竞争态势 [17] 并购策略与实践 - 整合零散细分市场 通过再并购实现产业扩张 例如软件行业收购现金流小企业整合上市 [21] - 控股型并购要求强现金流预测与投后赋能能力 例如3亿欧元收购意大利NMS集团90%股权 [25] - 协同产业方获取核心技术 例如与汽车集团共建基金收购传感器技术 [25] - 孵化型并购投资核心团队 例如牵头收购德国Sicoya公司并换股落地 获融资16.5亿元 [26] - 关注跨国公司分拆项目 估值低且技术领先 例如德国特种光源供给京东方与新能源电池 [27] 战略与执行关键 - 并购前需明确战略方向与基因匹配 缺乏规划导致高失败率 [28] - 投后整合需灵活包容 尊重原有文化但必要赋能 参考丹纳赫等国际案例 [18] - 利用全球视角分析供需变化 结合技术扩散理论与波特五力模型 [18] - MBO需管理层投入身家 依赖杠杆与现金流分红 要求行业前景明朗且估值可控 [27]
【私募调研记录】观富资产调研涪陵榨菜
证券之星· 2025-09-05 08:12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以提升业绩和销售体量为主 不单纯牺牲利润 [1] - 通过并购味滋美切入复合调味料市场 实现渠道互补 [1] - 募投项目调整适应消费变化 增加多规格和酱类产品线 [1] - 持续考察并购标的 [1] - 推出多价格带产品 实施加量不加价策略满足性价比需求 [1] 供应链与成本管理 - 成本结构稳定 原料占40% 包材占20% [1] - 青菜头库存超40万吨 可用至明年中期 [1]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对优质经销商适度授信 年底收回 [1] - 优化低效经销商不影响营收 [1] - 餐饮定位中高端 服务连锁餐饮与酒店 [1] - 出口自然增长 暂无大规模海外推广 [1] - 面对消费意愿变化与人口流动 推进拓品类与拓市场 [1] 机构调研背景 - 观富资产对涪陵榨菜进行现场参观及电话交流会调研 [1] - 观富资产成立于2015年 恪守逆向思维 信仰均值回归 精通价值评估 [2] - 由首批开放式基金经理带队 合伙人均在"老10家"公募基金担任重要管理职务 [2]
Prestige sumer Healthcare (PBH)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5 01:4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去年自由现金流为2.42亿美元 今年自由现金流展望超过2.45亿美元 [10] - 五年复合年增长率显示 收入增长约3.5% 有机增长2.5% 每股收益增长近9% [12] - 公司杠杆率从历史高点5.8倍降至2.4倍 为2005年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39][40] - 资本支出占销售额1%-3% 现金税率约18% 显著低于24%的账面有效税率 [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胃肠道产品是最大品类 其次是女性健康 眼耳护理第三 皮肤护理和镇痛药紧随其后 [4] - Dramamine品牌在15年所有权期间增长近五倍 [16] - 电子商务销售占比从五年前4%增长至16% 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亚马逊 [25] - 国际业务(以澳大利亚Care Pharma为主)过去五年平均增长中双位数 超出中长期高个位数增长预期 [3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电子商务渠道快速增长 公司利用亚马逊和实体零售商线上平台扩大产品覆盖 [24] - 通过线上渠道成功分销约50个长尾品牌 这些品牌因销售速度不足难以进入沃尔玛等实体渠道 [27][28] - 公司采取渠道无关策略 在不同零售渠道提供差异化产品组合 保持利润率稳定 [63][6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核心战略包括:投资品牌建设 保持强劲财务表现 通过自由现金流创造资本配置灵活性 [11] - 品牌建设玩法基于四大要素:消费者洞察 灵活营销 扩大分销 产品创新 [13] - 创新案例包括:Dramamine无嗜睡配方 Goodies精神警觉产品 Fleet扩展至软便剂类别 Hydralyte新口味 [18][34][35][36] - 并购策略保持纪律性 目前拥有10亿美元收购能力 目标交易后2-3季度内将杠杆率控制在3倍以下 [42][45][46] - 行业高度分散 前三品牌仅占品类27%份额 为公司提供持续并购机会 [4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产品组合多样性帮助应对疾病水平波动 如今年轻季发病率较低但未影响整体业绩 [6] - 尽管调整今年营收预期 但自由现金流展望维持2.45亿美元不变 [48] - 长期增长算法:品类自然增长约1% 通过创新和营销驱动2%-3%有机增长 叠加现金流转化使每股收益增长6%-8% [30][31][49] - 疫情期间展现出业务韧性 Dramamine销售几乎归零时 Monistat表现强劲 后疫情时期出现反向变化 [51] 其他重要信息 - 每年销售足够眼护理产品处理120亿次眼部不适场合 6500万次咽喉疼痛场合 每周处理1700万次疼痛场合(包括宿醉) 每年帮助女性治疗800万次酵母菌感染 [2][3] - 公司采用可变成本模型 仅15%-20%产品内部生产 [40] - 三分之二销售额来自品类排名第一的品牌 许多品牌占有50%-60%市场份额 [5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并购市场估值情况 - 未看到目标资产估值出现有意义变化 私募股权是主要竞争对手 但公司拥有更低资本成本和更成熟运营平台 [58][59][60] 问题: 渠道转移对业务的影响 - 渠道转移并非新现象 公司采取全渠道策略而非放弃任何渠道 根据不同渠道特点定制产品方案 [61][62] - 药品渠道对Monistat和虱子治疗等严重疾病产品仍至关重要 同时也在亚马逊等平台提供价格透明和配送便利 [62] - 公司渠道利润率保持稳定 COVID期间线上销售占比一月内从5%翻倍至10% 同时利润率略有提升 [63][64]
Medtronic(MDT)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比例从8%提升至9%-10% 且不会影响每股收益 [11] - 第一季度毛利率改善30-40个基点 主要由定价和成本节约推动 [36] - 预计2027财年实现高个位数每股收益增长 由收入增长和运营杠杆驱动 [38][54] - 外汇因素预计在2027财年继续提供小幅顺风 [58] - 现金转换率将从2027年开始改善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心脏消融解决方案(CAS)业务增长从30%加速至近50% [59] - 糖尿病业务将推出两个新传感器(Instinct和Simpler)和新款耐用泵 [49][51] - TAVR业务全球增长第四季度为10% 第一季度为6%以上 [83] - 骨盆健康业务将推出胫骨神经刺激器 预计将带来显著增长 [48][86] - 神经血管业务正在推出颈动脉支架和出血性产品 [4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TAVR增长低于国际市场的表现 [83] - 日本市场特别重视安全性 Pulse Select和Afera系统因安全性领先而受到青睐 [68] - 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60亿美元 [4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与Elliott Management存在大量战略共识 重点为"资本化"和"加速" [5] - 计划通过补强并购和持续组合审查来加速加权平均增长率提升 [6] - 专注于高增长领域进行并购 如心脏消融、结构性心脏病和高血压 [19][21] - 糖尿病业务分拆正在进行中 预计明年下半年完成 [30] - Hugo手术机器人系统是重大投资 公司对其长期潜力保持信心但会定期评估里程碑 [40][43][44] - 目前心脏消融市场份额约为10% 但有信心通过Afera等产品成为市场领导者 [6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运营基础(IT、供应链、质量)已显著改善 [88] - 创新产品收入占比(活力指数)从几年前的十几%提高到现在的20%中段 并预计将继续增长 [35] - Ardian的NCD覆盖范围比许多投资者预期的更广泛 最终决定预计在10月8日左右 [71][74] - Ardian的采用曲线预计将比Watchman更快 预计规模也将更大 [80] - 对下半年的增长加速充满信心 由多种增长驱动因素推动 [47][48] 其他重要信息 - 定价改善由三个因素推动:更好的外汇管理、更好的折扣控制和创新产品推出 [33][34] - 成本节约由严格的采购和工厂绩效管理推动 [36] - Afera系统需求非常高 目前存在产能限制但正在增加生产线 [64][65] - Ardian的培训负担较低 重点在于市场开发和建立转诊路径 [76][7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与Elliott Management的共识领域及改进方向 - Elliott以创造股东价值著称 其研究深入且与公司存在大量共识 改进重点在于加快组合优化步伐(包括并购) [5][6] 问题: 投资组合广度是否影响增长及是否会进一步分拆 - 研发占销售额比例目标提升至9%-10% 同时进行补强并购 公司相信能管理好当前组合并实现增长 但也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11][12][14] 问题: 电池等技术共享是否阻碍业务分拆 - 这增加了额外障碍 但糖尿病业务因协同效应较少而更容易分拆 若有需要 公司不会让此类问题阻碍分拆决策 [16][17] 问题: 并购活动少于同行的原因及未来展望 - 过去因COVID-19、供应链和产品质量问题而更专注于夯实运营基础 现在处于更有利位置进行并购 重点关注高增长领域 [18][19] 问题: 股息支付率和稀释效应是否制约并购 - 股息不构成问题 公司有足够火力进行规模可观的补强并购 现金生成能力改善也将提供支持 对于战略性交易 可接受短期稀释 [24][25][27] 问题: 如何改善毛利率 - 短期不利因素(关税、产品组合压力)将逐步缓解 运营改善(定价、成本节约)持续进行 预计能实现持续的毛利率改善 [29][30][32][36] 问题: 对Hugo手术机器人投资回报的看法 - 该投资巨大且竞争激烈 但公司相信其系统及围绕它的整体业务模式(包括数字平台和其他技术)将提升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 [40][41][42] 问题: 第一季度多个业务表现疲软但全年增长指引是否保守 - 公司对下半年增长加速充满信心 由多种增长驱动因素推动 但目前维持原有指引 [47][48] 问题: 糖尿病业务是否会改善 - 将推出两个新传感器和新款耐用泵 业务前景令人兴奋 [49][51] 问题: 2027财年增长加速及每股收益增长的驱动因素 - 增长驱动因素将发挥全年效应 运营杠杆持续 线下项目压力减轻 共同推动高个位数每股收益增长 [54][56][57] 问题: CAS业务增长加速的驱动因素及未来展望 - 增长主要由Afera系统及其导管驱动 需求旺盛且供应能力正在提升 [59][60][65] 问题: 是否有机会成为心脏消融市场领导者 - 公司相信有机会 凭借Afera、Pipeline产品(如SPHERI-nine导管)和卓越的安全性数据 但未给出具体时间表 [66][68] 问题: 对Ardian的NCD覆盖范围及最重要变更的看法 - 覆盖范围良好且符合预期 目前重点转向市场开发和建立转诊路径 [71][74][77] 问题: 对Ardian规模采用曲线的看法(与Watchman对比) - 预计规模更大且采用速度更快 [80] 问题: 美国TAVR业务表现 - 第一季度增长较弱但第四季度强劲 需综合看待 全球业务表现良好且公司对其地位充满信心 [83][84] 问题: 其他未讨论的重要事项 - 胫骨神经刺激器即将推出 预计将带来显著增长 公司运营基础稳固 增长驱动因素就绪 处于进攻态势 [86][88]
Janus International Group (JBI)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4 02:30
**公司:Janus International Group (JBI)** **行业:自存仓储(Self Storage)及相关设备制造**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利率环境与市场需求 - 利率下调对中小型客户影响显著 大型客户流动性充足 受影响较小[3] - 中小型客户通常参考10年期国债利率进行融资 需75-100个基点的实质性降息才能促使其回归市场[4] - 当前中小型客户因流动性问题完全退出市场 导致自存仓储市场部分处于停滞状态[5] - 银行要求存款比例从20%升至30%-50% 进一步压缩客户资金 限制其同时开展多个项目的能力[6] - 美联储降息传导至10年期国债利率通常有数月滞后 项目资金当前处于观望状态[7] 竞争格局与公司优势 - 小型竞争对手通过降价竞争 但客户担忧其长期履约能力[14][15] - 公司产品定位高端 质量更优 客户愿为可靠性支付溢价[15] - 公司通过长期协议锁定钢材供应(5-6个月) 而竞争对手依赖波动较大的现货市场[18][19][21] - 进口钢材竞争对手受关税影响成本显著上升[20] - 公司通过整合供应链(如提供门、装饰条、结构管等)增强在车棚市场的竞争力[40][41] 业务板块表现与战略 - **欧洲业务**: - 去年利润率仅为低个位数 新总经理通过调整产品策略和成本控制已改善至Q1高个位数、Q2两位数[29][31][32] - 针对不同市场定制产品(如为价格敏感的西班牙市场提供镀锌钢门)以重获客户[33][34] - **商业门业务**: - 卷帘门(Rolling Steel)因产品可靠性和规格认证获得增长[38] - 车棚和棚屋市场在疫情后需求崩溃 但通过提供全系列产品实现份额回升[39][41] - 商用薄板门市场疲软 TMC业务因LTL承运商需求减少而波动[42][43][44] - **Nokia智能锁业务**: - 当前已连接设备40.9万台 需达到50万台方可盈亏平衡 预计明年实现[60] - 新产品Nokia Ion基于客户反馈开发 支持模块化功能选择、有线供电 信号可靠性达99.999%[62][63][66][67] - 达到规模后 经常性收入毛利率可达90%[71][72] 行业动态与客户行为 - 大型运营商收购中小运营商以提升份额 并可通过提升入住率(从80%至90%+)获得回报[10][11] - 当前市场仅大型和中型客户活跃 小型客户缺席[8] - 客户仍在规划新项目(3-4年周期) 以避免在需求回升时措手不及[50][52] - 当前入住率处于低90%水平 历史平均为85% 一旦住房流动性恢复 需求将迅速增长[51] 其他重要内容 钢材成本与定价策略 - 公司通过锁定钢材价格保持成本稳定 并可调整合同价格应对成本上升[22] - 钢铁会议显示钢厂试图提价 但需求不足和供应增加可能抑制价格上涨[23][24] 并购策略 - 公司关注欧洲和新兴市场存储需求增长带来的并购机会[26][27] - 当前目标估值仍偏高 暂未达到理想收购时机[28] 产能灵活性 - 公司可快速调整产能以应对需求变化[55][56] 新建筑与R3业务 - 新建筑需求比预期坚挺 R3业务增长平稳[57][58] - 大型客户在收购后产生更多重新品牌和单元改造需求[59]
洛阳钼业并购“点金” 实现“周期中的成长”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19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铜精矿供应趋紧 下游需求稳中有增 [2] - 市场预计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 美元计价大宗商品如铜有望获得支撑 [2]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提出"世界级矿业公司"目标 计划做大做强铜资产并布局黄金等新资源 [2] - 后续并购倾向于绿地项目而非在营项目 期待通过运营赋予标的增长潜力 [2][9] - 国际化扩张始于2013年 主要策略为逆周期并购世界级资源 [9] 并购活动与资源布局 - 2024年6月完成厄瓜多尔凯歌豪斯金矿交割 正式布局黄金资源 为2020年12月以来首单并购 [2][6] - 2013年以8.2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北帕克斯铜矿80%股权 [5] - 2016年收购刚果(金)TFM铜钴矿56%股权 加强铜业务并确立钴业务为利润增长点 [5] - 同年收购巴西铌磷业务 分散金属价格波动风险 [5] - 2020年12月以5.5亿美元获得KFM铜钴矿95%权益 [6] - 2023年出售澳大利亚NPM铜金矿80%权益 [6] 财务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较2013年增长37.45倍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较2013年增长22.6倍 [3] - 9月2日股价涨至14.1元 创上市以来新高 [3] 业务发展具体规划 - 铜业务目标2028年产能达80万至100万吨 通过KFM和TFM扩产实现 [7] - TFM矿区面积1600平方公里 将系统性开发并发挥规模效应 [7] - 凯歌豪斯金矿保有资源量13.76亿吨 金平均品位0.46g/t 内蕴黄金638吨 [7] - 金矿储量6.59亿吨 平均品位0.55g/t 内蕴黄金359吨 预计寿命26年 [7] - 该矿仍在勘探中 资源储量有提升空间 [7] - 项目组已进驻开展勘探和工艺设计 可能通过杠杆融资 [7] 运营与成本优势 - 矿山成本控制为首要考量 TFM运营成本处于行业30分位 KFM低于10分位 [6] - 通过技术升级、人员优化和流程优化控制成本 [6] - 钼业务采用电磁选矿工艺创新 回收铜和萤石等资源提升盈利 [8] - 三道庄钼矿品位降至0.087% 通过选冶技术充分利用经济价值 [8]
星巴克找买家 并购市场右侧机会变多 险资钱难拿 他却募到30多亿 | 投资人说
第一财经· 2025-08-30 22:17
核心观点 - 一级市场募资环境趋冷但险资具备长期资本属性 适合并购类股权投资 公司成功募资45亿元且险资占比70% [3] - 并购基金采用固收思维运作 通过期间分红实现稳定现金回报 契合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对收益的需求 [5][6] - A股市场存在大量现金充裕但增长放缓的中小企业 并购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3][4] - 跨国公司面临中国市场竞争迭代快和地缘政治挑战 并购基金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 [8][9] - 重大并购决策需坚持战略立场而非单纯利益最大化 [13][14] - 中国消费市场转向品质驱动 消费者愿为高信任度商品支付溢价 [16][17] - 分众传媒与支付宝合作突破广告闭环难题 实现场景支付联动 [18][20] - 公共消杀行业受疫情催化需求增长 但行业集中度低需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1][22] 募资策略与险资合作 - 2022年后市场遇冷但险资因长期资本属性与并购产品高度匹配 [3] - 并购基金以固收思维运作 持有期间可通过分红实现5-6年6%-10%现金回报 区别于VC模式 [3][5] - 低利率环境下国债收益率仅1%+ 并购基金能提供更高收益 [5] - 公司成功完成45亿元募资 其中险资占比达70% [3] A股并购市场机遇 - A股5300家上市公司中1700家销售额小于10亿元 中位数市值50亿元 [3] - 2023年A股非金融企业内生增长仅2%+ 但账上现金达11万亿元且持续增长至2024年6月 [3] - 传统行业增长放缓积累大量现金 并购成为重要出路 [4] 跨国公司并购趋势 - 星巴克等跨国企业调整中国战略 疫情后交易活跃度提升 [7] - 外资面临两大挑战:中国市场竞争迭代快(数字化生态差异/消费者变化快)及地缘政治干扰 [8] - 并购基金提供解决方案:外资保留股份和品牌使用费 本土团队运营降低决策风险 [9] - 麦当劳中国案例成功验证模式 创新成果反向输出全球 [11] 并购决策理念 - 小项目看重利益 大项目坚持战略立场(如豪威科技与韦尔股份并购) [13] - 韦尔股份并购后成为中国半导体领头羊 带动产业链发展 [14] - 星巴克并购可能形成联合体但操作难度大 [15] 消费与零售趋势 - 中国供应链成熟导致会员制商品同质化 竞争焦点转向品质 [16] - 消费者倾向"少而精" 愿为高信任度商品支付溢价(如胖东来案例) [16][17] - 胖东来通过高工资/高成本实现高品质与盈利 验证消费者付费意愿 [17] 广告与科技融合 - 分众传媒电梯广告场景独特但长期缺乏闭环反馈机制 [18][19] - 与支付宝合作实现广告曝光-支付闭环 突破战略瓶颈 [20] - 该模式依托中国数字化生态 具备独特性 [18] 公共消杀行业发展 - 疫情提升公共消杀认知度 需求增长潜力大 [21] - 行业痛点:企业规模小/政府采购不系统/服务密度低导致成本高 [21] - 技术核心在于药品应用与服务管理 AI及机器人可能提升效率 [22] - 行业需整合提升密度以实现成本优化和盈利 [21]
珀莱雅的两种焦虑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13:3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与净利润增速放缓 第二季度降速尤为明显 但通过降本增效和加大营销投入寻求突破 同时筹划港股上市以推动海外并购[1][12][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3.62亿元(同比+7.21%)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13.8%)[1] - 第二季度收入30.03亿元(同比+6.49%) 较2024年同期增速放缓超30个百分点[1] - 营业成本14.27亿元(同比-5.43%) 辞退福利增加707万元[11] - 销售费用26.59亿元(同比+13.64%) 形象宣传推广费增加2.99亿元[7] 品牌表现 - 主品牌收入39.79亿元(同比-0.08%) 增速较去年同期38%大幅下滑[5] - 彩棠收入7.05亿元(同比+21.11%) OR收入2.79亿元(同比+102.52%)[6] - 主品牌大单品系列(红宝石面霜、早C晚A)进入增长平稳期[5][6] 营销策略 - 2025年新增刘亦菲、易烊千玺、宋佳三位代言人 数量超过过去5年总和[4][9] - 2020-2021年仅签约孙俪、范丞丞两位代言人 2024年仅签约章若楠[4][8] 竞争环境 - 上美股份上半年收入41.08亿元(同比+16%) 净利润5.24亿元(同比+30.65%)[15] - 上美股份推出化妆师彩妆品牌NAN beauty 直接对标彩棠[6] - 上美股份PE(TTM)约43倍 公司PE约20倍[15] 战略布局 - 筹划港股上市以成为首家"A+H"国货美妆企业 增强海外并购能力[2][13][14] - 未来十年目标营收500亿元 其中150亿元通过并购实现[15] - 重点关注婴童、香水、男士护肤赛道并购 通过巴黎分公司操作[15] - 截至2025年6月末外币储备仅1.41亿元[15]
并购市场持续升温 助上市公司业绩强劲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00:09
本报记者 陈红 2025年上半年,并购在A股市场持续升温,不仅成为上市公司拉动业绩增长的"强引擎",更成为优化战 略布局、实现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从行业分布到交易形式,从协同整合到政策支撑,A股并购市场呈 现出"聚焦产业、注重实效、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鲜明特征,多行业头部企业通过精准并购实 现"1+1>2"的发展突破。 睿兽分析(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并购交易1113起,涉及交易金额5092.14亿 元,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2.75%。在已完成的并购交易中,传统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电力为排 名前三的热门行业。 并购聚焦产业: 选领域、优整合、定形式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并购市场的细分亮点集中在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核心赛道,如计 算机、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半导体及高端材料等领域案例频发。这背后是企业借并购补位技术、抢占 细分市场的战略需求。 承珞(上海)投资管理中心合伙人徐泯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技术迭代加速、市 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内生发展难以快速填补技术短板或抢占高增长细分赛道,并购成为高效 获取核心资源的关键路径。这些细分赛道大多隶属于'智能制造' ...
Knowles (KN)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28 06:12
公司信息 * Knowles Corporation (NYSE: KN) [1] * 2024年营收5.54亿美元 [3] * 公司已完成重大业务转型 不再涉足消费电子市场 苹果公司不再是其客户 [4][5] 业务部门与市场 * 公司业务分为两大部门:精密器件部门(Precision Devices, PD)和医疗技术与专业音频部门(MedTech & Specialty Audio, MSA) [4] * 精密器件部门(PD)主要产品包括电解、薄膜和陶瓷电容器以及射频滤波器 [4] * 医疗技术与专业音频部门(MSA)主要产品包括麦克风、扬声器以及面向听力健康市场的音频解决方案 [4] * 核心目标市场为医疗技术、国防和工业 [10][24] 财务表现与历史转型 * 2024年持续运营业务营收为5.54亿美元 [3][12] * 2025年市场共识预期营收约为5.85亿美元 [13] * 公司毛利率预计将达到45% [3] * EBITDA利润率预计将达到20%+的中段水平(mid-20s) [3] * 2017至2024年间 持续运营业务实现了8%的营收复合年增长率(CAGR)和11%的EBITDA复合年增长率 [15] * 同期EBITDA利润率提升了400个基点 [15] * 同期通过收购实现了4%的营收增长 [12] * 转型期间公司剥离了约4亿至5亿美元的低利润率业务营收(消费电子MEMS麦克风和晶体振荡器业务) [11][35][36][47] * 完成了四次收购 总计带来约1.75亿至2亿美元营收 [12][37][46] 未来展望与增长战略 * 未来五年目标营收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8%至10% [16][17] * 未来五年目标EBITDA复合年增长率将显著高于营收增长率 [17][28] * 预计未来五年EBITDA利润率将再提升400个基点 [17] * 增长动力包括:4%至6%的有机增长 [16][23] 以及4%的收购增长 [25] * 医疗技术与专业音频部门(MSA)增长稳定 历史增长率约为2%至4% [16][19] * 精密器件部门(PD)预计有机增长率为6%至8% [23] * 听力健康业务毛利率超过50% [20] * 公司杠杆率很低 目前净债务杠杆率约为0.7倍 [8][44] * 资本配置优先级为:资本支出(目前趋向4%-6%范围的高端)、增值收购(杠杆率上限2.75倍)、以及在无收购机会时进行股票回购 [42][43][44][45] * 2025年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600万美元 并花费了3000万美元进行股票回购 [45] 竞争优势与成功要素 * 拥有差异化的技术和领域内的专家 [7][32] * 与蓝筹股客户关系紧密 深刻理解其应用需求 [7][32][33] * 具备世界级的供应链和垂直整合的制造能力 能实现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可靠地规模化生产 [7][29][34] * 成功的并购(M&A)战略记录 能够补充有机增长 [7][47] * 在COVID等危机期间证明了供应的可靠性 赢得了客户信任 [3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于约两年前以2.6亿美元收购了Cornell Dubilier 收购价格约为其当时EBITDA的10倍 该业务现已成为其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别 [25][26][27] * 听力健康市场潜力受认知度提高(如与痴呆症的关联)的推动 但“污名化”(stigma)问题仍是增长挑战 [21][23] * 公司正将听力健康技术应用于其他医疗市场 预计将在2027或2028年带来增长 [23] * 公司产品应用于关键领域 如除颤器(电容)、起搏器(电容)以及国防电子战和雷达系统(射频滤波器) [24][25] * 并购策略聚焦三类目标:整合型(成本协同)、扩展型(扩大TAM 如Cornell)、相邻型(如电感器、电阻器、磁学元件) [38][39][40][41]